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中的基本關系第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學習目標認識國家與社會、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需求與供給的基本關系;把握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制度發展的理論依據:必須建立在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與社會、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需求與供給的關系的基礎上。第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節國家與社會一、國家與社會的含義二、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三、社會福利社會化第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國家國家是階級社會中特殊的公共權力,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國家是實行階級統治的社會公共權力組織;是按地區來劃分其國民的;是一種特殊的暴力機器。國家是在社會中享有主權的政治組織,是階級統治的工具,而政府是管理與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國家與政府的聯系與區別。一、國家與社會的含義第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社會社會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在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們的有機總體。社會的特征: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社會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社會是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社會系統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聯系;社會系統是一個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機體。第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在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上曾經出現過有代表性的四大“主義”:無政府主義;國家主義;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
第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政府對社會的作用:一是國家承認社會的相對獨立性和自主性,并為社會提供制度性的法律保障;二是政府對社會進行必要的調節和干預。社會對政府的作用:一是社會對政府有監督制約作用,以防止政府濫用權力;二是社會參與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政府和社會必須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第7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實行的是國家與社會高度統一的“大政府、小社會”的管理方式。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政社相對分離,要劃清政府與社會的權責界限,明確各自的職能定位。討論:如何運用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原理來說明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的發展?第8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政府與社會相對分離又良性互動的“強政府、強社會”的關系準則,是建構新型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的理性原則。政府在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中處于主導地位。同時,應該充分發揮社會的作用,社會福利社會化。第9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社會福利社會化(一)投資主體多元化2000年國務院轉發民政部等《關于加快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辦發〔2011〕60號)(二)福利設施向社會開放(三)服務對象公眾化從特殊人員、傳統對象擴大到全體國民(四)社會福利社會辦(見下頁)第10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社會福利社會辦社會福利社會辦是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最主要的內容。社會辦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個人辦、集體辦、也可民辦公助、委托承包、特許經營、股份制等。要著力發揮第三部門及社區組織作用,積極推動和擴展慈善活動、志愿者活動和公益活動。“第三部門”是指在政府部門和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部門之外的“非營利部門”,與政府部門、市場部門共同構成現代社會的三大支柱。“第三部門”的優勢:它更容易接近被服務對象,更靈活及時地反映服務對象的需求,更適合處理高風險的社會問題。第1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節政府與市場一、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二、政府、市場及福利機構的關系思考:結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分析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變化;如何運用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原理來說明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的發展?第1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政府與市場的關系15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產生了重商主義經濟學,強調國家干預經濟生活,被稱為古典國家干預論;18世紀當市場經濟體制在西方各國確立之后,“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理論應運而生;70年代以后“滯漲”危機的出現,主張限制政府干預,主要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向自由放任回歸。第1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中國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變化計劃經濟時期:只有政府,沒有市場,只有企業;改革初期:政府為主,市場為輔;
改革目標: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擺正。主要表現在:“越位”:“裁判員”、“運動員”。“缺位”: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錯位”:比如,擴大就業渠道,創造就業機會,理應是政府的職責,但有的政府部門卻分片包干企業,直接管理企業的下崗分流,至于投資主體錯位的現象也不少。政府職能完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第1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市場失靈對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場壟斷和價格扭曲,或對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對稱和外部性等原因,導致資源配置無效或低效.市場機制有效的條件所有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完全的信息;不存在公共物品;沒有外部性;
產權是明晰的。不完全競爭市場;信息不完全不對稱;存在公共物品;可能有外部性;產權可能不明晰。市場失靈的原因第1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政府失靈(GovernmentFailure)政府失靈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內在的缺陷而導致政府干預的低效或無效性,無法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和資源的最優配置;或者是政府由于對非公共物品市場的不當干預而最終導致市場價格扭曲、市場秩序紊亂。表現形式:短缺或過剩;信息不足;官僚主義;尋租行為缺乏市場激勵;政府政策的頻繁變化。政府失靈不到位
越位
缺位
第17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社會福利、社會救助與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市場經濟通過政府再分配實施的社會政策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礎追求社會公平追求效率與利潤的最大化關注“弱勢群體”“優勝劣汰”倡導社會互助實行自由競爭解決社會問題追求經濟效益第18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政府、市場及福利機構的關系處理政府、市場及福利機構關系的辦法和形式:1.收費服務:引入有償服務,區分不同對象實行無償、低償和有償服務。2.政府購買:通過招標向服務機構購買。3.撥款改補貼:服務對象“用腳投票”。4.委托經營:將國有福利機構設施委托給適當的經營者,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在社會福利事業可以在多方面以多種方式引入市場機制,但利用市場因素不等于搞市場化。政府是責任主體,社會是依靠力量,社會化是動作方向,市場是可以利用的機制。第19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案例分析
寧波海曙區政府: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政府于2004年3月出臺政策,試行為高齡、獨居的困難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2004年9月開始,這一政策在全區65個社區中全面推行。
主要內容是,由海曙區政府出資,向非營利組織——星光敬老協會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社區落實居家養老服務員,每天上門為轄區內600余名老人服務。服務員的主要來源是社區中的就業困難人員,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與此同時,招募義工為老人服務。服務方式包括“走進去、走出來”。“走進去”指服務人員走進老人住所提供服務。“走出來”指讓老年人走進具有各種服務功能的街道社區“日托中心”和各種老年民間組織。為了滿足24小時托老護理需求,2006年還成立了居家養老照護院。
第20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節效率與公平一、關于效率的釋義二、關于公平的釋義三、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四、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中的公平與效率思考: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是什么?第2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關于效率的釋義1.效率的物理學解釋:指輸出功和輸入功之間的比值。2.效率的工效學解釋:日常工作中所消耗的勞動量和所獲得的勞動效率的比率。3.效率的經濟學解釋:一是指投入產出之比;二是帕累托效率,任意一種資源重新配置都不使一個人福利增加而使另一個人福利減少。4.效率的哲學解釋:是社會整體效率,指社會生產對提高社會全體成員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發展的能力。整個社會是一個大系統,整體效率是各子系統之間的最佳配置,它大于部分之和。第2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關于公平的釋義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主要指均等程度。從內容上,包括經濟公平、政治公平、社會公平等方面。公平主要是一種主觀上的價值判斷和道德標準,是個人用來判斷事物合理性的一種觀念,它建立在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基礎之上,但是難以用一個客觀的數量標準來衡量。公平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不同的時代和發展階段,公平的具體內涵會有所變化。可以將公平理解為人與人之間在發展機會、利益獲取、資源占有、社會地位、公民權利等方面的公正與平等。第2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公平可以分為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起點公平是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完全的起點公平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過各種努力來縮小起點不公平。過程公平可以理解成規則公平、制度公平、機會公平、權利公平,是實現公平競爭的關鍵,影響結果公平。結果公平是公平的最終目標,是最重要的公平,但往往受制于諸多因素,難以實現。起點公平、過程公平與結果公平三者是相互聯系的。第2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效率與公平是矛盾的辯證統一關系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關系,又有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關系,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效率和公平的不可分割性是兩者相互依存的內在規律性。從整體上說效率和公平又先后之分,而無輕重之別。2.公平與效率關系的三種類型處理關于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一直是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主要包括三類:并列關系、替代關系、互補關系。第2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為那些事實上不平等的弱者創造公平參與的機會和公平競爭的條件,在創造起點公平、維護過程公平和實現結果公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突出公平,也需要提高效率。必須注重提高管理效率、服務效率和資源的配置效率。
奧肯認為:“我為市場歡呼;但是我的歡呼不會多至兩次。金錢尺度這個暴君限制了我的熱強。一旦有機會,它會掃盡其他一切價值,并建立起一個自動售貨機式的社會。金錢不能購買權利和權力,這必須有詳盡的制度和法律來保護,并對低收入的人實行補償性援助”。
——阿瑟·奧肯:《平等與效率》,華夏出版社,1999年。三、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中的公平與效率第27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四節需求與供給一、關于需要的理論二、關于供給的問題三、需求和供給的矛盾第28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關于需要的理論(一)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質屬性由社會關系總和決定的通過人的自由自覺的實踐活動產生和滿足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質需要是社會性需要。人的需要及滿足需要的手段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第29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人的需要結構人的需要是分類別、分層次的,是多種多樣的。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為生存資料的需要、發展資料的需要和享受資料的需要。魯迅先生把人的需要概括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呈梯狀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我國一般把人的需要概括為兩類:一是物質需要,二是精神文化需要。
第30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的需要社會救助主要是滿足受助者的生存需要。社會福利是滿足特殊人群的生活需要,提高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社會救助是滿足社會成員的生存需要、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制度,其內涵已從單一的衣食救濟擴展為衣、教、住等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滿足人的發展需要,我國過去長期實行“補救型”福利,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社會福利逐步向“發展型”福利轉變。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需要的具體體現(見后頁)。第3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貧困人口:2008年確定的農村(人均純收入)貧困標準為1196元,農村貧困人口為4007萬人。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對應的扶貧對象規模到今年年底約為1.28億人。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數據推算,全國各類殘疾人的總數為8296萬人。各類殘疾人的人數及各占殘疾人總人數的比重分別是:視力殘疾1233萬人,占14.86%;聽力殘疾2004萬人,占24.16%;言語殘疾127萬人,占1.53%;肢體殘疾2412萬人,占29.07%;智力殘疾554萬人,占6.68%;精神殘疾614萬人,占7.40%;多重殘疾1352萬人,占16.30%。第3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第3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關于供給的問題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的資源包括資金、設施、場地、物資和人力。我國的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的資金供給主要有兩大塊組成:一是國家財政投入;二是社會互濟。第3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財政投入——制度性轉移支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災害救助;救濟性扶貧;醫療救助;廉價住房;社會福利在本質上是國家和社會通過再分配來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國家進行再分配的主要形式是財政轉移支付。除民政福利外,國家財政投入的還有教育福利、衛生福利以及單位的職工福利,還有公共福利價格補貼等。國家對社會福利的供給還采取隱性轉移的方式,如對福利機構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最典型的是對福利企業的稅收優惠。第3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城市低保方面:2010年底,全國共有1145.0萬戶、2310.5萬城市低保對象。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資金524.7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為365.6億元,占全部支出資金的69.7%。農村低保方面:2010年底,全國有2528.7萬戶、5214.0萬人得到了農村低保,比上年同期增加454.0萬人,增長了9.5%。全年共發放農村低保資金445.0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其中中央補助資金269.0億元,占總支出的60.4%。資料來源:民政部2010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第3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住房保障支出:2010年住房保障支出2376.88億元,比2009年增長31.8%,占全國公共財政支出的2.6%,主要用于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資料來源:國家財政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交警隊購買門窗合同范例
- 2022-2023學年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五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 美術館展覽照明設計與控制系統安裝合同
- 跨平臺直播版權授權及標準補充協議
- 精裝修現房交付標準及智能家居系統安裝合同
- 生態陽臺設計與封閉施工合同
- 婚后共同創辦培訓機構債務承擔與權益分配協議
- 塔吊司機作業標準與責任協議
- 綠色建筑節能改造項目施工安全協議
- 2025至2030年男童秋裝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全國保密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290題)
- 煙霧病和煙霧綜合征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
- (新版)妊娠期惡心嘔吐及妊娠劇吐管理指南解讀
- 小學生涯回顧分享模板
- 《MOFs材料介紹圖》課件
- DBJ03-107-2019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范
- 小學四年級閱讀訓練10篇+答案-四年級閱讀理解
- 2025年貴州中考二輪道德與法治專題復習 題型三 判斷與分析
- 機關財務課件
- 【MOOC】救護與救援-福建農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11月時事政治熱點(國內+國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