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陳嘉映讀《嫉妒與社會》
荷馬說得千真萬確,“生來就知道敬愛走運的摯友而不懷嫉妒的人真是稀少”。我漫長的一生中只見過很少幾個沒什么嫉妒心的人,其他成百成千的男男女女,不管在其它方面怎么出類拔萃,都不能免于嫉妒的毒害。嫉妒幾乎無所不在,比我們通常所愿供認的要廣泛得多。就其廣泛和普遍而言,嫉妒竟可說是最自然的感情,但它絲毫不曾共享“自然”的美名。全體文化都把嫉妒視為惡疾,加以抨擊和抑制。它比最丑惡的疾患還丑惡,人情愿供認自己的動機是貪財好色,但誰都不愿供認自己的某種言行是出于嫉妒。
什么都可能讓人嫉妒。美貌自非例外,甚至美德也會招妒。為制止招妒,有錢人可以裝窮,有才人可以藏拙,有德之人卻無計可施,對嫉妒者特別寬容,徒令美德更形高尚,嫉妒者更其妒火中燒。從嫉妒者一方說,嫉妒之心被人察覺,自然惱羞成怒,但若人們不曾在意他的嫉妒,他又會由于遭遇輕視而更加嫉恨別人的超脫坦蕩。
嫉妒通常發生在近似的人之間。同輩的文人彼此嫉妒,但很少有人找麻煩去嫉妒上一輩作家或自己的學徒。所以,靠把事情弄得大致對等來消弭嫉妒不會有什么效果,由于恰恰是那些微小的差異才讓人嫉妒得起勁,你真的作成了皇帝或影星,人們倒不來嫉妒你了。
嫉妒和要強稍有好像,但不同之處那么遠為明顯。要強的人是要自己把事情作好直至超過對手,嫉妒者也想超過對手,其途徑卻正相反:自己什么都不作,一心一意渴望對手把事情作糟,相形之下自己就顯得不錯了。要強之心可能有一片面來自嫉妒,但一旦化為要強的努力,嫉妒已經升華消散。乃至斷論,正在競賽的選手之間完全說不上彼此嫉妒。實際上,過強的嫉妒心適足壓抑為事的沖動。人會出于嫉妒去偷去搶,但此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反倒不是嫉妒的典型表現,我們知道,多數強盜偷兒倒是嫉妒心不強。嫉妒的特點在于損人不利己,甚至為了損人不惜損己,只要讓被嫉妒者不安逸,嫉妒者就心合意足,哪怕他自己也大受其苦,在極端的處境下,嫉妒者不惜自殘甚至自殺,用自己的死去讓被嫉妒者不安逸。
嫉妒心太重,能作出很可怕的事情。一個人嫉妒別人有汽車,竟會設法用鋼絲把司機的腦袋割下來。不過,絕大一半嫉妒停留在心里,沒有化作行動,我們可能該為此慶幸。但即使妒火只藏在心里燃燒,也足以使人間的氣氛敗壞到相當了。
女人善妒,這和女人的生存特點有關。作家更加善妒,也和作家的生存特點有關,一個作家的優勢,沒有多少客觀的證據,銀行里的存款或職位上下都不是標準,于是要提高自己的聲譽,經常要靠嫉妒別人和彼此爭吵。
嫉妒對社會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破壞作用有目共睹,但我總傾向于認為一種普遍的感情,在維護生存方面必有某種“進化論上的”根據。本書也提到這一點,并且偶或嘗試指出嫉妒的某種積極作用,例如涉及到他人的嫉妒和自己的內疚,涉及到宙斯處治過強者以維護公正,但這樣的內容甚少,反復強調的是嫉妒的種種毒害,據說,自十八世紀以來,只有馬克思主義一家認為嫉妒是完全合理的。《我們為什么生病》一書中倒是有少許篇幅涉及這個話題,所論同樣不讓人合意。
看書名就知道,是在社會理論的平面上處理嫉妒這個題目的。在這個平面上,嫉妒和對等訴求的關系自然而然就成了中心論題。議論社會問題的人,好多都把嫉妒看作對等訴求的根源,贊成對等的,就會因此把適當的嫉妒認作一種正值的感情,至少不是全惡。反過來,認嫉妒為全惡的,進而可能否決對等訴求。就屬于這一類。他引用的一句話說:“或許在地獄中我們是對等的,而且對等在那里是恰如其分的”(141頁)。各個傳統社會中的人,都嫉妒成性,結果阻力了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基督教首次供給了超自然的神,不會嫉妒凡人,這促進了基督教社會中改革圖強的氣力。幸運的人,作出成就的人,原該享用他的幸福和成就,為此而揣揣擔心乃至深感內疚,實是嫉妒文化的得意之作,敗壞了社會的健康。現在的社會學,約莫出自對政治上不正確的擔憂,經常是你好我好他也好,這本書就事論事,直率討伐流行的對等訴求,雖有一點右傾之嫌,我倒熱愛這樣暢所欲言。
《嫉妒與社會》所論的嫉妒的表現、特征,我們普遍人大致也都知道,不過把這些籠到一個題目下系統闡述一番,本身就很好玩。我常想,與其建立一個又一個空泛的社會學心理學體系,還不如像這本書這樣把一個日常的題目作系統作深入。但是這本書仍不是很仍人得志。關鍵的一點在于不能很好地區分出于嫉妒要求對等和出于公剛要求對等。這兩者不是很輕易區分,但也因此才特別有必要闡述領會。如前所述,嫉妒是夢想別人變糟,而不是自己圖強,所以出于嫉妒的所謂對等訴求不過是要削減別人的幸福,拉到自己的水平上來,哪怕大家一起都不幸,而社會公正所要求的對等,那么是一種積極的措施,使得各種人等都有一個自強向上的機遇。書中的一些概括論斷也不大令人信服。就說基督教不支持嫉妒從而帶來進步與進展這個論斷吧。終究,基督教最盛的一千年,無論其它方面的優劣怎么評說,總說不上是進步最快的年頭。自己也提到基督教徒因恐神的嫉妒而壓抑奢靡之類的例子。近代以來歐洲的興旺該歸因于發揚了基督教精神還是歸因于基督教精神的衰減,貌似不能斷論。再如“德國納粹主義能夠掌管政權,就是由于它向嫉妒的人們作出了許諾”(262頁),馬克思主義也是夢想借助嫉妒來建立新社會,這些論斷大可質疑,至少是極端地簡樸化了。
此外,嫉妒最多發的地點貌似在情愛范圍內,而在這方面卻沒談出多少新意。感興趣的讀者不妨讀一讀亞里士多德《修辭學》第一卷第十章第十一章,《培根論說文集》里的“論嫉妒”,字數都不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