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閱讀模擬訓練:《明史-朱國祚傳》(附答案解析)_第1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模擬訓練:《明史-朱國祚傳》(附答案解析)_第2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模擬訓練:《明史-朱國祚傳》(附答案解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高考文言文閱讀模擬訓練:《明史·朱國祚傳》(附答案解析)朱國祚,字兆隆,秀水人。萬歷十一年進士第一。授修撰。進洗馬,為皇長子侍班官,尋進諭德。二十六年,超擢禮部右侍郎。湖廣稅監陳奉橫甚,國祚貽書巡按御史曹楷,令發其狀。帝怒,幾逮楷,奉亦因此撤去。時皇長子儲位未定,冠婚逾期,國祚屢疏諫。戚臣鄭國泰請先冠婚,后冊立。國祚抗疏言:“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況先冊立,后冠婚,其儀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辭,升降、坐立之位,朝賀拜舞之節,因名制分,因分制禮,甚嚴且辨。一失其序,名分大乖。違累朝祖制,背皇上明綸,犯天下清議,皆此言也。”國祚攝尚書近二年,爭國本至數十疏,儲位卒定。云南巡撫陳用賓進土物,國祚劾之。尋轉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湯兆京劾其縱酒逾檢,帝不問,國祚遂引疾歸。光宗即位,以國祚嘗侍潛邸,特旨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機務。天啟元年六月還朝。尋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國祚素行清慎,事持大體,稱長者。明年會試故事總裁止用內閣一人是科用何宗彥及國祚有譏其中旨特用者國祚既竣事,即求罷,優詔不允。都御史鄒元標侍經筵而躓,帝遣中使問狀。國祚進曰:“元標在先朝直言受杖,故步履猶艱。”帝為之改容。刑部尚書王紀為魏忠賢所逐,國祚合疏救,復具私揭爭之。紀為禮部侍郎時,嘗以事忤國祚者也。三年,進少保、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改武英殿。十三疏乞休,詔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傳歸。明年卒。贈太傅,謚文恪。(節選自《明史·朱國祚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明年會試/故事/總裁止用內閣/一人是科用何宗彥/及國祚有譏/其中旨特用者/B.明年會試/故事/總裁止用內閣一人/是科用何宗彥及國祚/有譏其中旨特用者/C.明年會試/故事/總裁止用內閣/一人是科用何宗彥及國祚/有譏其中旨特用者/D.明年會試/故事/總裁止用內閣一人/是科用何宗彥/及國祚有譏/其中旨特用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巡按御史,是由中央派出巡視地方的御史,既可對府、州、縣等衙門進行監督,也可在監察過程中對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B.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貢院舉行考試,因考期在秋天,故稱秋闈。C.經筵,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宋代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D.謚,一般指謚號,是指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頒賜的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朱國祚富有膽識,嫉惡如仇。擔任禮部右侍郎期間,針對陳奉橫行不法之舉,他給巡按御史曹楷寫信,請曹楷檢舉揭發陳奉的罪狀。B.朱國祚參議朝政,敢于直言諫諍。對外戚鄭國泰的不當言論,他不懼權勢,指出其乖謬之處。皇長子之事,他上疏數十次,最終讓皇帝確定了儲位。C.朱國祚清正謹慎,顧全大局。參與主持會試,面對別人譏諷他是因為迎合皇上才受到特別任用的言論,他在完成工作后才主動請求辭職。D.朱國祚不計前嫌,一心為公。當因事觸犯自己的禮部侍郎王紀被魏忠賢驅逐時,他聯合其他大臣極力挽救。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1)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3分)譯文:(2)御史湯兆京劾其縱酒逾檢,帝不問,國祚遂引疾歸。(3分)譯文:【答案解析】(1)“內閣”修飾“一人”,不可斷開,排除A、C項;“是科”,即“這一科”,指代詞,放句首,兩位人“何宗彥及國祚”是“用”的賓語,故在“國祚”后斷開,排除D項。譯文:第二年會試,按舊制,匯總裁決只用內閣一人,這一科卻用了何宗彥和朱國祚兩人,有人譏諷他是因為迎合皇帝旨意而受到特別任用的。故選:B。(2)B.“因考期在秋天,故稱秋闈”錯誤。會試考期在二三月份,故稱春闈;鄉試一般在八月舉行,又稱秋闈。(3)D.“禮部侍郎王紀”分析有誤。根據原文“刑部尚書王紀為魏忠賢所逐,國祚合疏救”可見,王紀被魏忠賢驅逐時是刑部尚書。(4)①“與”,參與,干預;“宜”,應該。譯文:本朝(規定)外戚不能干預政事。冊立大典,不是鄭國泰所應當說的。②“逾檢”,逾越禮制,“逾”可譯為“逾越”、“超出”,“檢”翻譯為“法度”、“法則”可給分;“引疾”,托病辭官,稱病。譯文:御史湯兆京彈劾他縱酒逾越禮制,皇上不查問,朱國祚于是稱病回鄉。【參考譯文】朱國祚,字兆隆,秀水人。萬歷十一年(1583年)考中進士第一名。授職修撰。晉升洗馬,擔任皇長子侍班官,不久升任諭德。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被破格提升為禮部右侍郎。湖廣稅監陳奉非常蠻橫霸道,朱國祚寫信給巡按御史曹楷,讓他揭發陳奉的罪行。皇上發怒,差點將曹楷逮捕,陳奉也因此被撤職。當時皇長子的儲位還沒有確定,冠禮、婚禮都超過了期限(未舉行),朱國祚多次上疏進諫。外戚之臣鄭國泰請求先舉行冠禮、婚禮,后冊立儲位。朱國祚上疏直言:“本朝(規定)外戚不能干預政事。冊立大典,不是鄭國泰所應當說的。況且先冊立,后舉行冠禮、婚禮,其儀仗、冠服的制度,祝醮、敕戒的辭令,升降、坐立的位次,朝賀拜舞的禮節,因名分加以區別,因區別制定禮節,十分嚴格并且明晰。一旦失掉秩序,名分將會錯亂。(即使說我)違背了累朝祖宗的制度,背離了皇上的詔令,觸犯了天下的輿論,我都是這個話。”朱國祚擔任尚書近兩年,為確定皇位繼承人上了幾十道奏疏,儲位最終確定。云南巡撫陳用賓進貢土特產,朱國祚彈劾他。不久朱國祚轉任左侍郎,改任吏部。御史湯兆京彈劾他縱酒逾越禮制,皇上不查問,朱國祚于是稱病回鄉。光宗即位,因為朱國祚曾在府邸侍奉,特下圣旨拜他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參與機密要務。朱國祚于天啟元年(1621年)六月返回朝廷。不久又被加封為太子太保,晉升文淵閣大學士。朱國祚平素行事清正謹慎,堅持以國家大局為重,有長者風范。第二年會試,按舊制,匯總裁決只用內閣一人,這一科卻用了何宗彥和朱國祚兩人,有人譏諷他是因為迎合皇帝旨意而受到特別任用的。朱國祚在完成有關事宜后,就請求辭職,皇上下褒獎他的詔書不允許他辭職。都御史鄒元標侍講經筵時摔倒了,皇帝派遣中使來問罪。朱國祚進言:“元標在先朝因為直言而受到杖刑,所以行動猶且不便。”皇帝因此改變神色。刑部尚書王紀被魏忠賢驅逐,朱國祚與人聯合上疏申救,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