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古詩三首:竹石|部編版 全市一等獎_第1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古詩三首:竹石|部編版 全市一等獎_第2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古詩三首:竹石|部編版 全市一等獎_第3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古詩三首:竹石|部編版 全市一等獎_第4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古詩三首:竹石|部編版 全市一等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竹石》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竹石教材分析:《竹石》一詩表面寫竹,實則寫人,是清朝詩人鄭燮借贊美竹子的堅定、頑強,表達做人要有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絕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學情分析: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古詩,在引導學生吟誦的過程中,把詩歌中物的形象和所蘊含的精神融合起來,并適當向學生介紹詩人的生平事跡和歷史背景,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秀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學生充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目標:1.學習《竹石》,指導學生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了解竹石的特點。3.知人論詩,體會詩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及抒發作者對當時黑暗勢力不妥協在斗爭意志和高尚節操。教學重點:在了解整首詩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詩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情感,并背誦。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崇高志向和節操,學習詩人的高貴品質和高尚的人生追求。教學準備:演示文稿。2.相關音頻、視頻。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1.同學們,我們在上節課中學習了第一首古詩《石灰吟》,大家都會背了嗎?師:男同學一起來讀一讀(男生齊讀),簡單點評(流利、有感情)師:女同學一起來讀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這樣的思想感情(女生齊讀)【評測一】:男生背《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請把在人間。女生讀《石灰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全詩表達了詩人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師小結:是的,詩人借石灰不怕在烈火中的焚燒來表達了他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節操。這種把物比作人的寫詩手法,我們把它叫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另一首借物喻人的古詩------《竹石》(板書:竹石)【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復習第一首古詩的背誦來銜接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了解詩人,賞圖入文1.過渡: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預設學生回答-----鄭夑),對!他是清代詩人----鄭夑(點擊課件1:作者簡介)鄭夑(1693---1765)清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子克柔,號板橋。康熙年間秀才、雍正年間舉人、乾隆年間進士。客居揚州,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在畫壇上獨樹一幟,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對后人影響深遠。2.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是不是有一種心動的感覺,那我們就心得不如行動,跟著老師一起去見識這位大師的杰作(點擊課件2:師引導學生邊欣賞邊介紹)看!這是他畫的蘭竹圖;這是他畫的竹石圖,畫的旁邊還題寫了詩句。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古詩就是他為自己所畫的竹石圖題寫的一首古詩,,也叫題畫詩。(點擊課件3:課文插圖配詩文)【設計意圖】:通過圖片的介紹來了解詩人的生平事跡,加深了學生對詩人的認識,為深入理解古詩奠定了基礎。三、初讀古詩,指導讀法1.這首詩,你們會讀嗎?——(會)誰來讀?(你來讀)---你覺得他讀的怎樣?[字音準確、流利]---你能讀的比他更好嗎?引導再讀。2.不錯!讀出了詩的韻味。是的,朗讀古詩就應該要有抑揚頓挫的語調,才能把詩的韻味讀出來。怎樣才能把詩的節奏讀出來呢,首先我們得要給它劃分節奏。你們預習的時候是怎樣劃分的?一起來說說。師生互動完成(點擊課件4:給詩文劃分節奏)簡單點評:【嗯,對了。看來同學們的課前預習很充分】3.這樣的節奏應該怎樣讀?想聽老師讀嗎?(師范讀)4.現在大家試著用這樣的節奏先自己讀一讀,然后再讀給你的同桌聽。5.,好,停下來,老師發現你們已經投入到誦讀古詩的情境了,不如我們一起來比賽讀,(分男女讀或小組讀)【讀得很有節奏】【測評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設計意圖】:通過采用誦讀法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吟誦古詩,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味。四、學習詩文、感悟詩情1.同學們,讀到這,老師想問你們,這首詩到底是寫竹呢還是寫石呢?(預設學生回答:寫竹)那詩題---竹石是什么意思?(預設學生回答: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師板書寫意思】真了不起,這都能被你們讀出來。這也讓老師想到了那句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繼續用這種讀書的方式完成下面的提示【評測三】點擊課件5: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1、找出詩句中的關鍵詞理解體會;2、借助注釋,結合課前預習與小組成員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巡查點撥。匯報交流師:好,同學們請坐回原位,說說你們從詩句中找出的關鍵詞有哪些?生:咬定、破巖、千磨萬擊、任爾(師同步板書)師:大家贊同嗎?讀得很認真很仔細,先來說說一、二行的關鍵詞。【課件出示顯示關鍵詞的詩句】師:“咬定”是什么意思?你們是怎樣理解的?生:“咬定”就是牢牢地抓住,一點兒也不松口。師:什么牢牢地咬住?生:竹子的根牢牢地咬住。師:在這,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的修辭手法)這種擬人的修辭手法能起到什么作用?(使事物表達的更加生動、形象)師:對了,一個“咬”字給我們留下了生動、傳神的畫面。那么,竹子的根牢牢地咬在哪里?(預設回答:破巖中)師:“破巖”,是怎樣的巖石?你們能想象到嗎?生1:就是破碎的巖石生2:裂開了縫的巖石生3:環境艱險貧瘠的巖石。師:想象得非常豐富,老師為你們點贊!把根牢牢地扎根在破碎的巖石上、裂開了縫的巖石上、環境艱險貧瘠的巖石上的竹子,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毅力,才能最終下定決心的啊!這跟我們所看到的長在山坡上、長在河岸邊、長在庭院里的翠綠竹子比起來,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從這,你體會到扎根在巖縫中的竹子具有怎樣的精神?生:(預設回答:堅韌頑強、無所畏懼、百折不撓等)師:能把竹子的這種精神讀出來嗎?(個別指讀、齊讀)師:不錯!讀得很有感情,從你們的鏗鏘有力的朗讀中,老師看到了一種敢于跟惡劣環境作斗爭的竹子;看到了一種勇氣可嘉,非同凡響的竹子。(點擊課件6:竹石圖配一、二行詩文)看!就是著名畫家鄭夑筆下的這種竹子。【師做出手勢讓學生讀詩句】師:同學們,讀到這,一、二行詩句的意思讀出來嗎?(指名1、2個學生說)【課件6顯示詩句意思】竹子咬定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石縫中。師:看來大家都掌握了抓住關鍵詞的方法來體會詩句的意思了,繼續來用這種方法學習下面的詩句吧!這個“千磨萬擊”是什么意思?【課件出示詩句】生:意思是千種磨難,萬種打擊。師:對了,你理解的很到位!(師邊點著課件邊解說)“磨”:磨難,困難;“擊”打擊,擊倒。“千磨萬擊”就是形容經歷重重艱難困阻。這里是說誰經歷了困難?(竹子)經歷了怎樣的困難?你們能想象到它所經歷的困難嗎?【評測四】:點擊課件7:雷雨大風的音頻)大家閉上眼睛,聽聲音想象在遭受自然界在各種磨難時,竹子是怎樣表現的?(課件7同時顯示:)當經受雨雪襲擊時,竹石是______________;當經受刺骨的寒風肆意吹刮時,竹石_______________;當與強風作斗爭時,竹石是_______________。師:是啊!面對無數次的打擊,無數次的磨難,竹子依然(板書:堅勁)地挺立著。不管來自怎樣的風都不能把它屈服,表現出了一副泰然處之、不屈不撓的傲然風骨,那就是“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個任爾什么意思?任:不管,隨便。爾,你的意思。面對這樣的竹子,此時此刻你們對它產生了怎樣的情感?(預設:敬佩、肅然起敬)師:深情地把它讀出來吧!起----【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品---悟---聽---想的自主探究以及教師引導的方式學習古詩,讓學生理解詩句的內容,體會竹子堅韌頑強的精神。五、感悟詩情、升華主題1.詩人僅僅是在寫竹子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先來看一個短片。(點擊小視頻)2.【評測五】:好,同學們,看完短片,你覺得短片中的鄭板橋是一個怎樣的人?預設回答:一身正義、愛民如子、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鄭板橋是的,就是這樣一個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的好官,因為開倉賑災救濟百姓,卻被遭到惡勢力的告發,被迫免去了官職。而他卻是樂觀地面對。這樣的鄭板橋與他所畫所寫的竹石有怎樣相同的特點?都具有板書:(堅勁頑強、不屈不撓)那現在你們能知道詩人僅僅只是在寫竹子了嗎?(不!他不僅是在寫竹子,還在寫他自己。對!詩人借寫竹子的(堅韌頑強)表達自己對當時黑暗勢力(不妥協)的思想感情。能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吧!引導學生說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指名1、2個學生說后大家一起讀讀。(課件出示中心思想)詩人借贊美竹石的堅韌頑強抒發了自己對當時黑暗社會不妥協的斗爭意志和高尚節操。——齊讀【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體會詩中“竹石”的形象與詩人的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絕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的精神融合起來,感受詩人的情感。六、拓展延伸,課堂總結1.學了這首詩,你們心里有想要對文中的竹石(或作者)說的話嗎?試著動筆寫下來吧!2.成果展示。【評測六】:預設:①我想對竹石說,你堅勁頑強地生長艱險貧瘠的巖縫中的精神令人佩服;②我想對作者鄭燮說,你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敬佩。③我想對竹石說,你不怕狂風暴雨,雷鳴電閃的襲擊,真像是一個勇敢的圣斗士。④我想對作者鄭燮說,你是一位剛正不阿,敢于跟黑暗勢力作斗爭的好官,我們為你點贊!)總結:讓我們再以深情的語氣,懷著對勁竹的敬佩之情,對作者的崇高敬仰再來誦讀古詩。【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動筆寫心中的話,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竹石的認識和體會到詩人的堅韌不拔和頑強不屈的精神。七、【評測七】;布置作業1.背誦《竹石》2.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詩人的感想,加以想象,將《竹石》編成一個小故事。咬定竹石堅勁頑強不屈不撓立根竹石堅勁頑強不屈不撓千磨萬擊堅勁附:評測練習【評測一】:男生背《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請把在人間。女生讀《石灰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全詩表達了詩人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測評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評測三】點擊課件5: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1、找出詩句中的關鍵詞理解體會;2、借助注釋,結合課前預習與小組成員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評測四】:點擊課件7:雷雨大風的音頻)大家閉上眼睛,聽聲音想象在遭受自然界在各種磨難時,竹子是怎樣表現的?(課件7同時顯示:)當經受雨雪襲擊時,竹石是______________;當經受刺骨的寒風肆意吹刮時,竹石_______________;當與強風作斗爭時,竹石是_______________。【評測五】:好,同學們,看完短片,你覺得短片中的鄭板橋是一個怎樣的人?預設回答:一身正義、愛民如子、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鄭板橋【評測六】:預設:①我想對竹石說,你堅勁頑強地生長艱險貧瘠的巖縫中的精神令人佩服;②我想對作者鄭燮說,你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敬佩。③我想對竹石說,你不怕狂風暴雨,雷鳴電閃的襲擊,真像是一個勇敢的圣斗士。④我想對作者鄭燮說,你是一位剛正不阿,敢于跟黑暗勢力作斗爭的好官,我們為你點贊!)【評測七】:布置作業1.背誦《竹石》2.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詩人的感想,加以想象,將《竹石》編成一個小故事。【教學反思】本課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古詩教學,在教學時我認為有三點做法較為成功:第一,溫故知新。六年級學生已經學過很多古詩了,因此在教學時我先通過以前學過的誦讀法讓學生劃分節奏正確流利地吟誦古詩,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味。既復習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