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_第1頁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_第2頁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_第3頁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_第4頁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言語和吞咽功效障礙評定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頁(一)概述⒈言語與語言定義:⑴語言(language)是人和其它動物區(qū)分主要特征之一,是人類特有能力,其表現(xiàn)形式包含口語、書面語和姿勢語(如手勢、表情及手語)。⑵言語(speech)是語言主要內容,是人類利用語言過程,是用聲音進行口語交流,即人類說話能力。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頁⒉言語障礙定義及分類⑴定義:組成言語各個步驟,如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受損或發(fā)生功效障礙時稱為言語障礙,屬語言障礙(包含言語障礙、書面語和手勢語等交流能力缺點)。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頁流行病學特征我國腦卒中發(fā)病率穩(wěn)居第二,一項小區(qū)人群調查顯示發(fā)病率高達128.5/10萬。腦卒中后言語障礙發(fā)生率達43%,1/3以上腦卒中患者存在言語功效障礙,需要接收不一樣程度言語治療。主動采取有效康復辦法進行言語障礙康復治療就顯得尤為主要。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頁四大言語中樞腦內分布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頁言語障礙聽了解障礙:語音區(qū)分障礙、語義了解障礙口語表示障礙:發(fā)音障礙、說話費勁、錯語、雜亂語、找詞和命名困難、刻板語言、模仿語言、語法障礙、復述困難、言語連續(xù)現(xiàn)象閱讀障礙:形、音、義失讀書寫障礙:書寫不能、構字障礙、鏡像文字、書寫過多、惰性書寫、象形書寫、錯誤語法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頁⑵分類①失語癥(aphasia):是因腦損傷引發(fā)、非癡呆、聾或發(fā)音器官功效障礙所致、與智力損傷不成百分比了解和利用言語符號能力損傷。

②構音障礙(dysarthrias):是因為中樞或周圍神經(jīng)或二者同時損傷而引發(fā)言語肌肉本身或(和)中樞對言語肌肉控制紊亂而引發(fā)一組發(fā)音障礙。言語肌本身有缺點,③言語失用(apraxiaofspeech,AOS):是因為腦損傷而引發(fā)、在隨意發(fā)音時言語肌肉位置安排和運動次序方面紊亂而造成發(fā)音障礙,言語肌多正常,表現(xiàn)為咳嗽、咀嚼、吞咽等反射無異常。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7頁④言語錯亂(languageofconfusion):是因為腦損傷引發(fā)、以失定向、記憶缺點、思維損傷、言語混亂但句法正常為特征言語損傷。失定向主要對時間、地點、人物定向能力喪失。⑤廣泛智力損傷性言語:是伴發(fā)于癡呆全部言語型式效率降低。言語損傷程度與智力損傷成正比。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8頁⒊言語功效評定目標⑴了解有沒有言語功效障礙,判斷其性質、類型、程度及可能原因。⑵確定是否需要給予言語治療以及采取何種有效方法。⑶治療前后評定以了解治療效果。⑷預測言語障礙恢復可能性。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9頁(二)失語癥評定⒈失語癥狀⑴言語流暢度和韻律障礙

流暢度(fluency)以每分鐘說出多少個詞來表示。中國人正常應每分鐘能說出100個漢字。每分鐘說出詞在100個以上稱為流暢型口語;每分鐘說出詞在50個以下稱為非流暢型口語。韻律,是言語時聲音輕、重、快、慢、高、低和頓挫改變。表現(xiàn)為單音調而無上述改變者稱為韻律障礙。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0頁(二)失語癥評定⒈失語癥狀⑵找詞錯誤找詞錯誤(wordfindingerror)是言語時找犯錯誤詞來代替正常應說詞。有幾個類型。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1頁①錯語:錯語(paraphasias)又稱取代(substitution),有下面幾個。a.音素錯語(phonemicparaphasias):又稱語音錯語(phoneticparaphasias),如將“床”說成“黃”;將“鼠”說成“樹”等。b.語義錯語(semanticorverbalparaphasias):如將“袖子”說成“被子”;又如身為女性,將“我丈夫”說成“我妻子”等。c.新詞癥或新語(neologism):如說出字典上找不到詞等。②贅語或迂回說法贅語(cucumlocation)多在命名時出現(xiàn),如讓患者命名筆,他說不出正確筆字而采取“是用來寫字”,或說出一串其它無意義詞。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2頁⑶復述困難復述(repetition)困難是檢驗者說出詞或句讓患者重復說時,他說不出所需詞或句。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3頁⑷命名不能(anomiaordysnomia)是患者不能正確說出物體名稱,又分三種。①語義性命名不能:語義性命名不能(semanticanomia)是對患者來說,名稱不再代表物體,完全失去了解名詞符號意義。②表示性命名不能:表示性命名不能(wordproductionanomia)是患者知道名稱,但不能正確說出,經(jīng)語音提醒即可說出。如命名鉛筆,患者找不到適當詞,但一經(jīng)提醒“鉛”字,他即能正確稱之為鉛筆。③選字性命名不能:選字性命名不能(wordselectionanomia)是患者僅忘了名稱,但仍能記住其功效,所以讓他命名鉛筆時,用“用來寫字”代替等。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4頁⑸造句困難造句困難(problemwithsentenceproduction)分下述幾個情況。①語法缺失:語法缺失(agrammatism)是患者說出話為詞堆砌而無文法結構。缺乏主語、謂語或賓語,亦缺乏形容詞、副詞和介詞。形成一個電報式言語。②奇特或雜亂語:奇特語(jargon)是長、流利、夾有錯語,幾乎全無意義雜亂奇特言語。奇特語分兩種。a.語義奇特語(semanticjargon):所含以錯語為多。b.新詞性奇特語(neologisticjargon):所含以新詞為多。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5頁⑹言語行為異常①刻板言語刻板言語(stereotypicutterance)是只能說幾個固定詞或短語。②連續(xù)癥連續(xù)癥(perseveration)是在正確反應后,當刺激已改變時仍以原來反應往返答。如命名茶杯,當把茶杯換成煙碟后問患者,他仍答茶杯!把煙碟換為筷子后,他仍答茶杯。③模仿言語模仿言語(echolalia)是一個不自主地復述他人話癥狀。如檢驗者問“你叫什么名字”,回答也是“你叫什么名字”。④完成現(xiàn)象完成現(xiàn)象(completionphenomenon)是患者對于系列詞、熟悉詩歌即使不能自動發(fā)起敘述,但若他人說出前面部分,他即可接著完成其余部分。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6頁⑺失寫與失讀失寫(agraphia)是不能謄錄或書寫。失讀(alexia)為對書面言語—文字了解能力喪失或受損。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7頁⑻基礎過程障礙和伴隨障礙①認知障礙:認知包含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注意。②失認癥(agnosia):是因為大腦功效損傷而引發(fā)、非因感覺功效缺點、智力衰退、意識不清、言語困難、以往不熟悉等原因而引發(fā)面對某事物不能以對應感官感受而加以識別癥狀。③失用癥(apraxia):是在運動力量、感覺、反射和協(xié)調正常情況下不能完成一些熟悉有目標運動癥狀。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8頁4.失語癥分類

運動性失語(BrocaAphasia,BA)感覺性失語(WernickAphasia,WA)傳導性失語(ConductionAphasia,CA)經(jīng)皮質運動性失語(TranscorticalMotorAphasia,TMA)經(jīng)皮質感覺性失語(TranscorticalSensoryAphasia,TSA)經(jīng)皮質混合性失語(MixedTranscorticalAphasia,MTA)完全性失語(GlobalAphasia,GA)

命名性失語(AnomicAphasia,AA)皮層下失語(SubcorticalAphasiasyndrom)純詞聾(PureWorddeafness)純詞啞(PureWordUmbness)失讀癥(Alexia)失寫癥(Agraphia)}外側裂周失語綜合癥}分水嶺區(qū)失語綜合癥19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19頁Broca失語MR成像Wernick失語MR成像204.失語癥分類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0頁皮層下失語:1.基底節(jié)性失語:內囊、豆壯核、紋壯體病變2.丘腦性失語皮層下失語CT成像214.失語癥分類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1頁失語癥類型病灶部位流利性聽了解復述命名閱讀書寫朗誦了解Broca失語左額下回后部非流利型+~++++++++++++~+++++Wernicke失語左顳上回后部流利型++++++++++++++++++傳導性失語左弓狀束及緣上回流利型+++~++++++++++完全性失語左額顳頂葉病灶非流利型++++++++++++++++++經(jīng)皮質運動性失語左Broca區(qū)前上部非流利或中間型+-~+++-~++++經(jīng)皮質感覺性失語左顳頂分水嶺區(qū)流利型++++++~+++~++++~+++經(jīng)皮質混合性失語左顳頂分水嶺區(qū)病灶非流利型++++++++++++++++命名性失語左額頂枕結合區(qū)流利型++++~+++-~+-~++皮質下失語丘腦或基底節(jié)內囊中間型+~+++++++++各型失語癥特點22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2頁⒉失語癥分類、病灶及特點⑴Broca失語①Broca失語(Brocaaphasia,BA)是PaulBroca首先描述,故名,又稱運動性失語、表示性失語;此型失語占失語總數(shù)8.4%。②病灶:Broca失語病灶在優(yōu)勢半球額下回后部相當于Brodmann44區(qū),即現(xiàn)今Broca區(qū)。③特點聽了解:相對好,但對復雜句、被動句了解有困難,執(zhí)行指令也有困難談話:非流暢型口語,電報式言語閱讀了解:相對好朗誦:不正常,但比談話稍好書寫:不正常復述:不正常,但比談話稍好命名:不正常,類似表示性命名不能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3頁⑵Wernicke失語①Wernicke失語(Wernickeaphasia,WA)由CarlWernicke首先描述,故名。此型失語占總失語數(shù)7.2%。②病灶:病灶在優(yōu)勢半球顳上回后部Wernicke區(qū)。③特點聽了解:嚴重缺點談話:流暢型口語,含大量錯語、贅語、空話閱讀了解:不正常朗誦:不正常書寫:不正常復述:嚴重缺點命名:不正常、含大量錯語、屬語義性命名不能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4頁⑶傳導性失語①傳導性失語(conductionaphasia,CA)是1874年由Wernicke從理論上推測出,1885年由Lichteim首先證實一個失語。占總失語數(shù)5%~13%不等。②病灶:優(yōu)勢側顳葉峽部、島葉皮質下弓狀束和聯(lián)絡纖維③特點聽了解:輕度缺點,對復雜句了解困難談話:流暢型口語,語音錯誤多閱讀了解:輕度缺點朗誦:不正常,語音錯誤多書寫:不正常復述:有缺點,有語音錯語命名:有缺點,用錯語回答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5頁⑷命名性失語①命名性失語(anomiaaphasia,AA)又稱健忘性失語,約占全部失語3%。只有發(fā)病后馬上出現(xiàn)以命名不能為主失語才能列為命名性失語。②病灶:病灶在優(yōu)勢側顳枕頂葉結合區(qū)。③特點聽了解:正常或輕度缺點談話:流暢型口語,空話多閱讀了解:正常或有缺點朗誦:正常或有缺點書寫:正常或有缺點復述:正常或有缺點命名:不正常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6頁⑸經(jīng)皮質運動性失語①經(jīng)皮質運動性失語(transcorticalmotoraphasia,TCM)約占全部失語10%。②病灶:主要在優(yōu)勢半球額葉內側面運動輔助區(qū)或額葉彌散性損害。③特點聽了解:相對好談話:非流暢型口語或中間型口語閱讀了解:有缺點朗誦:有缺點書寫:常有嚴重缺點復述:正常命名:有缺點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7頁⑹經(jīng)皮質感覺性失語①經(jīng)皮質感覺性失語(transcorticalsensoryaphasia,TCS)約占全部失語9%。②病灶:在優(yōu)勢側顳頂分水嶺區(qū)。③特點聽了解:嚴重缺點談話:流暢型口語,錯語多、有模仿言語閱讀了解:有缺點朗誦:有缺點書寫:有缺點復述:正常命名:有缺點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8頁⑺完全性失語①完全性失語(globalaphasia,GA)較多,約占全部失語17%。②病灶: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分布區(qū)③特點聽了解:嚴重缺點談話:嚴重缺點、刻板言語閱讀了解:嚴重缺點朗誦:嚴重缺點書寫:嚴重缺點復述:嚴重缺點命名:嚴重缺點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29頁常見失語癥類型判別診療自發(fā)語言聽了解復述類型病灶非流暢(0-4)差(0-3.9)差(0-4.9)完全性失語外側裂周圍好(5-10)經(jīng)皮質混合型失語分水嶺區(qū)好(4-10)差(0-7.9)Broca失語額下回后部好(8-10)經(jīng)皮質運動性失語額葉背外側流暢(5-10)差(0-6.9)差(0-7.9)Wernicke失語顳上回后部好(8-10)經(jīng)皮質感覺性失語角回下部好(7-10)差(0-6.9)傳導性失語弓狀束好(7-10)命名性失語額前回、角回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0頁⒊失語評定方法(1)波士頓失語檢驗法(Bostondiagnosticaphasiaexamination,BDAE):初版發(fā)表于1972年。這是一個著名國際通用檢驗,許多國家都據(jù)此修改應用或作為藍本制訂本國診療試驗,不足之處是需時間長(2-3h)和評分不統(tǒng)一。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1頁⒊失語評定方法(2)西方失語癥成套檢驗法(thewesternaphasiabattery,WAB):依據(jù)BDAE修改縮短制訂,保留了BDAE優(yōu)點,用特殊評分法降低了主觀性,且將檢驗簡化于1h內完成,且可按需要評出失語商(AQ)、皮質商(CQ)、操作商(PQ)而日益受到歡迎。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2頁⒊失語評定方法(3)標識測驗(thetokentest):是失語癥篩選性測驗。測驗方法是向受試者出示一系列難度漸增指令,要求按指令擺弄一些不一樣幾何形狀塑料塊。標識測驗對判別失語癥與非失語癥可靠率達80%。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3頁⒊失語評定方法(4)日本失語癥檢驗法(standardlanguagetestofaphasia,SLTA):內容包含聽、說、讀、寫、計算五個大項目。其優(yōu)點是在圖冊檢驗設計上以多圖選一形式,防止了患者對檢驗內容熟悉,使檢驗愈加客觀。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4頁⒊失語評定方法(5)漢語失語檢驗法:參考了上述兩個檢驗方法并結合漢語特點和臨床經(jīng)驗而編制,本法對不一樣性別、年紀、利手小學以上文化水平正常成年人均能順利經(jīng)過,內容包含6個方面。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5頁(5)漢語失語檢驗法:口語表示

1)自發(fā)談話,包含回答下列問題、敘述和系列語言;

2)復述,包含慣用詞和不慣用詞,詳細和抽象詞,短句,長句,超長復合句和無意義詞組;

3)命名,包含指物(或者身體部分或畫)、命名、列名、顏色命名和反應命名。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6頁聽了解

1)是否題,開始對熟悉事以簡單陳說句提問,然后,以包含語法詞句提問。被檢驗者只需要回答是(或者對)與不是(或者不對)來表示;

2)聽識別,聽名稱后從一組物、畫或者身體部位選出正確者;

3)執(zhí)行口頭指令,從簡單指令到多步驟和有語法詞指令,被檢驗者聽到后執(zhí)行。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7頁閱讀

1)視讀,為視感知朗誦,朗誦10個字;

2)聽字識別,從一組形似、音似、意似字中選出聽到字;

3)朗誦詞并配畫,先朗誦所表示詞,不論朗誦是否正確均要求按字配畫(文字了解);4)朗誦指令并執(zhí)行,先朗誦字卡上命令,不論朗誦是否正確均要求按命令執(zhí)行;5)選詞填空,對留有空檔句朗誦或默讀后,從備選詞中選出正確者填空,使全句完整。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8頁書寫1)寫姓名和地址,謄錄出示句子,寫1~21系列數(shù);2)聽寫,包含偏旁、數(shù)、字、詞和句;3)看圖寫出物品、顏色、動作名稱;4)寫短文。按完成質量評為0~5分。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39頁

其它神經(jīng)心理學檢驗1)意識,如注意力(數(shù)字距)、定向力(時間、地點、人物)及近記憶力(回想無關詞組);2)視空間,如臨摹和擺方塊;3)利用能力,如口頰、上肢和復雜動作等;4)計算,如加、減、乘、除和四則運算。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0頁利手提問12種動作要求最少回答10種,確定右利和非右利。(6)雙語和多語失語檢驗:雙語是指能夠熟練地利用兩種語言,如普通話和地方話,漢語和英語等;國內當前已經(jīng)有普通話—英語雙語檢測法和粵語英語雙語檢測法(7)失語癥嚴重程度評定:采取波士頓診療性失語檢驗法中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來評定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1頁0級:無有意義言語或聽覺了解能力。1級:言語交流中有不連續(xù)言語表示,但大部分需要聽者去推測、問詢和猜測;可交流信息范圍有限,聽者在言語交流中感到困難。2級:在聽者幫助下,可能進行熟悉話題交談。但對陌生話題經(jīng)常不能表示出自己思想,使患者與檢驗者都感到進行言語交流有困難。3級:在僅需少許幫助下或無幫助下,患者能夠討論幾乎全部日常問題。但因為言語和(或)了解能力減弱,使一些談話出現(xiàn)困難或不大可能。4級:言語流利,但可觀察到有了解障礙,但思想和言語表示尚無顯著限制。5級:有極少可分辨得出言語障礙,患者主觀上可能感到有點兒困難,但聽者不一定能顯著覺察到。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2頁失語癥篩查與評定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3頁4.失寫癥(1)完全不能書寫:患者連自己名字、數(shù)字和謄錄都不能完成,多見于完全性失語和混合性失語患者。(2)字詞失寫構字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書寫字或詞偏旁部首缺失、代替、筆畫遺漏和添加等以及自己造宇使人不能認識。另外一個字詞錯寫是用近形字,近音字或者近義字代替,甚至有時用無關字和詞代替。(3)語句失寫:患者能夠正確地寫出單字或詞,但在組詞造句和寫短文時出現(xiàn)大量錯誤,不符合漢語語法結構、標點符號,伴有字詞失寫。(4)象形書寫:以圖畫代替寫不出字。(5)鏡像書寫:患者寫出漢字如同從鏡子里看到字,常見于右利手左半球損傷引發(fā)右側偏癱患者。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4頁書寫障礙書寫不能:完全性書寫障礙,無字形構字障礙:筆畫缺漏或添加惰性書寫:與連續(xù)性言語相同,寫出一字詞后,仍不停重復前面所寫字象形寫字:以畫圖代替寫字45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5頁46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6頁書寫障礙寫字過多:加入許多無關字詞錯語書寫:不正確字詞代替,見于錯語語法異常:與口語語法異常相同鏡象書寫(mirrorwriting)是一個特殊書寫障礙寫出來字如鏡中所見47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7頁(三)構音障礙評定⒈構音障礙病因:病因常見于腦血管意外、顱腦損傷、腦腫瘤、腦癱、肌萎縮性側索硬化、重癥肌無力、小腦損傷、帕金森病、多發(fā)性硬化癥等。構音障礙能夠單獨發(fā)生,也會與其它語言障礙同時存在。⒉構音障礙類型⑴運動性構音障礙①痙攣性構音障礙(中樞性運動障礙)a.病因:腦血管病、假性球麻痹、腦癱、腦外傷、腦腫瘤、多發(fā)行性硬化。b.運動障礙性質:自主運動出現(xiàn)異常模式,伴有其它異常運動,肌張力增強,反射亢進,無肌萎縮或廢用性萎縮,病理反射陽性。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8頁c.言語癥狀:發(fā)音增強及說話費勁,音拖長,不自然中止,音量、音調急劇改變,粗糙音,費勁音,元音、輔音歪曲,鼻音過重。②弛緩性構音障礙(周圍性運動障礙)a.病因:腦神經(jīng)麻痹、球麻痹、肌肉本身障礙、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外傷、感染、循環(huán)障礙、代謝和變性性疾病。b.運動障礙性質:肌肉運動障礙,肌力低下、肌張力降低,腱反射降低、肌萎縮。c.言語癥狀:部分構音器官障礙表現(xiàn),不宜停頓、氣息音、輔音錯誤,鼻音減弱。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49頁③失調性構音障礙(小腦系統(tǒng)障礙)a.原因:腫瘤、多發(fā)性硬化、酒精中毒、外傷。b.運動障礙性質:運動不協(xié)調、肌張力低下、運動速度減慢,震顫。c.言語癥狀:元音、輔音歪曲較輕,主要以韻律失常為主,聲音高低強弱呆板,震顫,初始發(fā)聲困難,聲音大,重音和語氣異常,發(fā)音中止顯著。④運動過強性構音障礙(錐體外系障礙)a.病因:舞蹈病、肌陣攣、手足徐動。b.運動障礙性質:異常不隨意運動c.言語癥狀:構音器官不隨意運動而造成元音和輔音歪曲,失重音,不宜停頓,產生費勁音,音強弱急劇改變,突發(fā)呼氣和吸氣而鼻音過重。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0頁⑤運動過弱性構音障礙(錐體外系障礙)a.原因:帕金森病b.運動障礙性質:運動范圍和速度受限,僵硬。c.言語癥狀:因為運動范圍和速度受限,發(fā)音成為單一音量,單一音調,重音降低,有呼吸音或失聲現(xiàn)象。⑥混合性構音障礙(運動系統(tǒng)多重障礙)a.原因:威爾遜病、多發(fā)性硬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b.運動障礙性質:各種運動障礙混合或合并。c.言語癥狀:各種癥狀混合。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1頁⑵器質性構音障礙:因為構音器官形態(tài)異常造成功效異常而出現(xiàn)構音障礙。原因有: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面裂、巨舌癥、齒列咬合異常、外傷致構音器官形態(tài)及功效損傷、神經(jīng)疾患致構音器官麻痹、先天性腭咽閉合不全等。⑶功效型構音障礙:錯誤構音呈固定狀態(tài),但找不到構音障礙原因,即構音器官無形態(tài)異常和運動功效異常,聽力正常,語言發(fā)育已達4歲以上水平。可能與語音聽覺接收、區(qū)分、認知原因、取得構音動作技能運動原因、語言發(fā)育一些原因相關。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2頁

2.評定內容及方法⑴評定內容:包含評定發(fā)音器官神經(jīng)反射、運動功效及言語功效等方面。①反射:經(jīng)過問詢和觀察患者咳嗽反射、吞咽動作和流涎情況來判斷。②發(fā)音器官:觀察患者在靜坐時呼吸情況,能否用嘴呼吸,說話時是否氣短。口唇在靜止狀態(tài)時位置,鼓腮、發(fā)音和說話時口唇動作是否有異常。頜、軟腭、喉和舌在靜止狀態(tài)位置和發(fā)音以及說話時動作是否異常。③言語:經(jīng)過讀字、讀句以及會話評定發(fā)音、語速和口腔動作是否異常。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3頁⑵評定方法:包含構音器官功效檢驗和試驗室檢驗。

☆構音器官功效檢驗:①聽患者說話時聲音特征;②觀察患者面部如唇、舌、頜、腭、咽、喉部在平靜及說話時運動情況以及呼吸狀態(tài);③讓患者做各種言語肌肉隨意運動以確定有沒有異常。包含反射、呼吸、舌、唇、頜、軟腭、喉、言語可了解度,以及影響原因包含聽力、視力、牙齒、語言、情緒、體位等。☆試驗室檢驗包含頻譜分析、肌電圖檢驗、光纖腭咽喉內鏡檢驗、電視熒光放射攝影術、氣體動力學檢驗等

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4頁二、

吞咽障礙評定(一)定義:因為各種原因造成食物不能經(jīng)口腔進入到胃中稱之為吞咽障礙(dysphagia),多見于腦損傷患者,表現(xiàn)為液體或固體食物進入口腔、吞下過程發(fā)生障礙或吞下時發(fā)生嗆咳、哽噎。(二)評定目標:了解是否存在吞咽障礙,發(fā)覺吞咽障礙可能病因,找出吞咽過程中存在解剖和生理異常,為制訂治療方案提供客觀依據(jù)。(三)評定內容及方法1.臨床檢驗包含患者主述,如吞咽困難連續(xù)時間、頻度、加重和緩解原因、癥狀、繼發(fā)癥狀;相關既往史和以前吞咽檢驗;觀察胃管、氣管切開情況,當前進食方式及食物類型。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5頁2.口腔功效評定常采取Frenchay構音障礙評定表中相關吞咽過程口腔肌肉活動功效項目進行評定。包含:①唇運動:②頜位置:③軟腭運動:④喉運動:⑤舌運動:上述五項檢驗,每項最低分為1分,最高分為5分,16分以上為相對安全。3.吞咽功效評定(1)重復吞咽唾液測試:評定由吞咽反射誘發(fā)吞咽功效方法。患者坐位,檢驗者將手指放在患者喉結及舌骨處,觀察在30秒內患者吞咽次數(shù)和活動度。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6頁(2)飲水試驗:坐位,如日常喝下30ml溫水,然后觀察和統(tǒng)計飲水時間、有沒有嗆咳、飲水情況等,進行評價。(3)攝食吞咽過程評定按照攝食吞咽階段,經(jīng)過意識程度,進食情況,唇、舌、咀嚼運動,食團運輸情況,吞咽后有沒有食物吸人、殘留等相關內容來觀察和評定攝食—吞咽過程中各個階段出現(xiàn)問題。4.特殊檢驗

包含食管吞鋇造影檢驗,氣鋇雙重食管造影檢驗,電視熒光進食造影檢驗,超聲檢驗,電視內鏡吞咽檢驗,測壓檢驗以及咽部熒光核素掃描檢驗和表面肌電圖檢驗等。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7頁第四節(jié)電診療一、神經(jīng)肌電圖檢驗㈠定義神經(jīng)肌電圖簡稱肌電圖(electromyogram,EMG)是使用儀器將單個或多個肌細胞在各種功效狀態(tài)生物電活動,加以撿拾、放大、顯示與統(tǒng)計,經(jīng)過對肌電位單個或整體圖形分析,以診療疾病或評定功效一個臨床電生理學檢驗方法。㈡主機與電極⒈主機進行肌電圖檢驗,最主要設備是肌電圖機,它是將微小肌肉、神經(jīng)生物電位不失真地放大顯示出來主要工具。包含放大器、顯示器、擴音器、統(tǒng)計器、儲存器、平均器及刺激器。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8頁⒉電極電極是將肌肉、神經(jīng)、皮質電位從肌肉、神經(jīng)旁或體表拾撿出來工具。慣用有皮膚電極和針電極,還有專用體腔電極。⑴皮膚電極:又稱表面電極,普通使用白金或白銀制成,有方形、圓形、指環(huán)形電極,能夠撿拾整塊肌肉或肌束綜合電位,在研究神經(jīng)肌肉整體及運動學檢驗上含有價值。⑵體腔電極:與表面電極相同,能夠置于人體特定部位,以撿拾其鄰近肌綜合電位,如橫膈電極、尿道電極、直腸電極、肛門電極等。⑶針電極:是電極中一大類,是作仔細診療必不可少工具。主要分五類,單針電極、同軸針極、絲狀針極、多導針極、單纖維針極。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59頁㈢肌電圖檢測方法肌電圖分析內容為運動單位電位,即運動單位所產生綜合電位。運動單位是指下運動神經(jīng)元以及所支配肌纖維所組成一個功效單位,是肌肉活動最小功效單位。1.基本概念⑴電靜息(electricalsilence):肌肉完全松弛,在示波屏上僅見一根基線,無顯著電位波動稱為電靜息。⑵相:偏離基線在回到基線為一個相。5相和5相以上為多相電位,在正常運動電位中,以雙相和三相最多,占80%,多相<12%。⑶極性:基線以下為正相,基線以上為負相。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0頁⑷波幅(電位,電壓):波幅等于正相峰值加上負相峰值,正常運動電位峰值為0.5~1mv。⑸時程(時限):離開基線又回到基線時間,正常運動電位時程為5~15ms。

☆肌電圖分析主要分析相數(shù)、波幅、時程。其影響原因有:①年紀,年紀小于4歲時,多相電位多見,伴隨年紀增加,多相電位也降低。②配合,病人不能配合也會影響結果。③低溫,室溫在20℃左右最適當,室溫過低會使時程延長,波幅減小,多相電位增加。每降低1℃,時程可改變10%以上。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1頁2.肌電圖檢驗指標⑴插入電位:針電極插入肌肉對肌纖維產生機械刺激所誘發(fā)動作電位。正常連續(xù)300ms,幅度大于300μv。插針活動停頓時,電位波則消失,即“針動電現(xiàn)、針停電止”。⑵肌肉松弛狀態(tài)下:無動作電位,示波屏上僅顯示一條直線,呈電靜息狀態(tài)。⑶肌肉收縮運動①輕度隨意收縮時,其運動電位為單純相,每個運動單位相互分離,每一個波形都很清楚,多為雙相和三相。②中度收縮時,為混合相,某一段能夠分清,某一段分不清。③重度收縮時,為干擾相,相互重合,分不清。⑷被動牽張肌肉,不應有肌電出現(xiàn)。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2頁3.正常肌電圖⑴插入電位正常⑵肌松弛狀態(tài)呈電靜息⑶肌肉輕度收縮時為正常運動單位電位⑷重度收縮時呈干擾相,平均電壓300~400μv⑸被動牽張,無肌電發(fā)放4.異常肌電圖⑴插入電位異常:①若插入電位時程延長大于1秒,插針停頓后,示波屏上仍可見到電位波動,多見于肌肉失神經(jīng)支配;②若插針后電位幅度與頻率先隨時間降低,音響器中可聽到一個經(jīng)典類似轟炸機聲音,稱肌強直電位,是肌營養(yǎng)不良性肌強直、先天性肌強直等肌強直疾病一個主要征象;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3頁③若插入后電位降低甚至消失,這是肌纖維對機械性刺激反應減弱或喪失,說明肌纖維嚴重萎縮,被結締組織或脂肪所代替。⑵肌肉松弛狀態(tài)下:異常時,可能會出現(xiàn)自發(fā)電活動。①纖顫電位:是一個雙相或三相電位,起始相為正相,緊接為負相,同時可聽到揚聲器里尖調扣擊聲。纖顫電位多出現(xiàn)在肌肉失神經(jīng)支配,是肌纖維對乙酰膽堿或對機械刺激敏感而出現(xiàn)一個自發(fā)電活動,肌肉失神經(jīng)支配15~20天開始出現(xiàn)。②正峰波:又稱正相波、正尖波、正銳波等。是一個主峰向下正相尖波,正波后有一個平緩、低矮負波。正峰波波幅大于10ms,幅度大于100~200μv,常見于失神經(jīng)支配肌,多與纖顫波伴生或單獨出現(xiàn)。在失神經(jīng)早期,纖顫電位增多,后期即恢復期正相波增多。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4頁③束顫電位:形態(tài)與正常運動電位相同,2~3相,寬度在5~10ms,幅度在700~1000μv。單純出現(xiàn)束顫電位無診療意義,與其它異常現(xiàn)象(纖顫電位和正相電位)同時出現(xiàn)有診療價值。當束顫波相數(shù)增加,寬度正常或增大,幅度增高(大于1mv)時,稱為惡性束顫波,多為脊髓前角疾病一個征象。⑶肌肉作運動收縮時異常表現(xiàn)1)輕度收縮:①多相電位:↑>12%,在急性神經(jīng)病變早期出現(xiàn);群多相電位↑,時程>3ms,位相>5~10相,見于脊髓前角細胞病變或陳舊性神經(jīng)損傷;短促波多相電位↑,時程3ms以內,位相到達幾十相,多見于肌源性疾病。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5頁②巨大電位:>4mv,最高可達25mv。☆同時電位:只有脊髓前角細胞病變出現(xiàn)。方法用兩根針電極插在同一肌肉上,正常人不一樣時,可用來判別小兒麻痹癥。☆再生電位:神經(jīng)損傷后數(shù)月或多年出現(xiàn)巨大電位,比臨床表現(xiàn)早約六個月。2)重度①電壓漸減:神經(jīng)—肌肉接頭點疾病,如重癥肌無力。②出現(xiàn)單純相:說明肌肉收縮力量弱,見于神經(jīng)元疾病。③病理干擾相:電壓低,較稀,見于肌源性疾病,如肌纖維壞死。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6頁④混合相:見于肌源性疾病。⑤電靜息:嚴重神經(jīng)—肌肉病變。⑷被動牽張時:連續(xù)放電,為肌強直放電,見于椎體外系疾病。二、神經(jīng)傳導速度檢驗應用脈沖電流刺激運動或感覺神經(jīng),統(tǒng)計肌肉或神經(jīng)激發(fā)電位,就能夠求得沖動在某一段神經(jīng)上傳導速度。神經(jīng)傳導速度是周圍神經(jīng)病變敏感指標,且不受測試者意志控制,較為客觀,還可定位。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多采取兩點刺激法,這么可降低共同誤差,提升準確性。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7頁三、神經(jīng)反射檢驗㈠F波或F反應⒈概念刺激神經(jīng)干時,運動纖維興奮雙向傳導,向下傳導引發(fā)肌肉興奮,其電反應稱為M波,向上傳導引發(fā)運動神經(jīng)元興奮,此興奮再回返傳導,引發(fā)同一肌肉第二次興奮,稱為F波或F反應。⒉臨床意義

F波反應近脊髓段周圍神經(jīng)功效,異常時F波出現(xiàn)潛伏期變長,近心段傳導速度下降。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8頁㈡H反射⒈概念刺激混合神經(jīng)干強度不足以刺激運動神經(jīng)引發(fā)M波時,就會先刺激感覺神經(jīng),興奮經(jīng)后根至脊髓前角細胞,引發(fā)脊髓前角細胞興奮,產生肌肉反應(M波),稱為H反射。⒉臨床意義⑴H反射反應周圍神經(jīng)以及脊髓前角細胞功效。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69頁⑵H反射、M波、F波出現(xiàn)與刺激強度有親密聯(lián)絡,H反射刺激閾最低,首先出現(xiàn)H波,H波隨刺激↑,H波電位↑,但高到一定程度時反而下降,但此時M波出現(xiàn),再加大強度,H波消失,F(xiàn)波出現(xiàn)。

⑶H反射僅見于脛神經(jīng)等少數(shù)神經(jīng),F(xiàn)波見于一切神經(jīng)。⑷H反射波幅能夠等于M波波幅,F(xiàn)波波幅約為M波5-10%。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70頁四、強度-時間曲線檢驗㈠概念強度-時間曲線檢驗,即I-T曲線,是以各種寬度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神經(jīng)、肌肉,觀察肌肉收縮反應,將各閾值在坐標紙上定點、連線,依據(jù)曲線形態(tài)、位置分析電刺激強度與作用時間關系,以判定神經(jīng)肌肉功效方法。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71頁㈡檢驗方法

將刺激電極置于待測肌肉上,從最短或最長波寬開始,用肉眼觀察肌肉反應,求取閾反應刺激電流強度,統(tǒng)計在坐標紙上。然后依次延長或縮短脈沖寬度,求取興奮閾。

I-T曲線坐標紙橫軸標識刺激波寬對數(shù),縱坐標則為興奮閾實值(恒壓刺激時)或對數(shù)值(恒流刺激時)。

I-T曲線只檢驗肌肉而不檢驗神經(jīng),只檢驗患側而不檢驗健側。言語和吞咽功能障礙評定專家講座第72頁㈢生理基礎

⒈正常肌肉受神經(jīng)支配,I-T曲線為一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