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第一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
不動桿菌是一群不發酵糖類,氧化酶陰性的革蘭陰性桿菌,廣泛存在與自然界。作為條件致病菌,是引起醫院感染的常見病原菌之一。不動桿菌可在醫院環境中長期存在,特別是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損時更易出現相關院內感染,如菌血癥、尿道感染、傷口感染、繼發性腦膜炎、肺炎,特別是呼吸機相關肺炎(VAP),麻疹肺炎等。第二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近年來,不動桿菌的感染率逐上升,根據美國院內感染監測數據及中國院內感染病原菌調查顯示,鮑曼不動桿菌在醫院感染中占第四位成為僅次于銅綠假單胞菌的又一個非發酵糖菌,位居第二。在某些地方不動桿菌的感染甚至已超過了銅綠假單胞菌。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多重耐藥不動桿菌日趨增多,耐藥株對目前使用的所有抗菌藥物均可耐藥,且很容易通過交叉感染在醫院內爆發流行。第三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在不動桿菌屬中,臨床分離率和耐藥率最高,用藥最棘手的是鮑曼不動桿菌,已被冠名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的MRSA”。第四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近年來關于MDRA爆發流行的日益增多,從1991年在美國紐約第一次MDRA爆發流行以來,阿根廷、比利時、巴西、古巴、英國、法國、西班牙、科威特、新加坡、韓國及中國的大陸、香港、臺灣均陸續有報導。第五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的流行病學特點
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特點
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特點、機制
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抗感染的對策
第六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
不動桿菌的分類不動桿菌為革蘭陰性球桿菌,目前通過DNA雜交技術,將不動桿菌分為32個基因種,其中7個已命名:①鮑曼不動桿菌(Abaumannii,基因種2);②醋酸鈣不動桿菌(Acalcoacelicus,基因種1);③溶血性不動桿菌(Ahaemolyticus,基因種4);④約翰遜不動桿菌(Ajohnonii,基因種7);⑤洛菲不動桿菌(Alwoffii,基因種4);⑥瓊氏不動桿菌(Ajunii,基因種5);⑦耐放射性不動桿菌(Aradioresistens,基因種12)。根據表型把不動桿菌鑒定到種的水平比較困難,特別是鮑曼不動桿菌、未命名的基因種。3、13TU表型十分接近,所以把它們統稱為鮑曼復合醋酸鈣不動桿菌。在臨床樣本中分離到的不動桿菌絕大數為鮑曼不動桿菌,其它菌種引起的感染比較少見。第七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屬非發酵、革蘭氏陰性球桿菌。專性需氧菌,觸酶陽性,氧化酶和硝酸鹽還原實驗陰性,無動力,20℃-30℃環境下生長良好,無特殊營養要求,在普通營養基上生長良好。第八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對濕熱紫外線化學消毒劑有較強的抵抗力,在干燥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25天以上。常規消毒劑只能抑制其生長,不能殺滅,而且耐受肥皂,所以它是醫務人員手上、醫療器械、物體表面最常分離到的革蘭氏陰性桿菌。第九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廣泛分布于人體的皮膚表面、結膜、口腔、呼吸道、胃腸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約25%的正常人皮膚表面攜帶不動桿菌。第十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在院內暴發流行期間,住院患者咽拭子陽性率為7%~18%,氣管切開者咽拭子陽性率可達45%。上呼吸機患者呼吸道及皮膚表面檢出率要比平時高,醫務人員的手、患者的枕頭、床墊、桌子、床欄、門把手、水龍頭等都有不動桿菌的存在,環境的污染在醫院感染不動桿菌的暴發流行中有著重要意義。第十一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引起的醫院感染病情嚴重、機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力缺損、應用免疫抑制劑;機械通氣和介入治療;廣譜多種類抗生素的使用是鮑曼不動桿菌醫院感染產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既增加了內源性感染的機會又增加外源性感染的機會。第十二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ICU);長期臥床患者較多的腦外科;有多種基礎病、機體抵抗力下降的老年病房;免疫力缺損的血液、腫瘤科等是重點監測對象,極易發生鮑曼不動桿菌的暴發流行。第十三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ICU各種引流管中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率達70%,工作人員的手污染率為23%,消毒不完全的呼吸機、吸痰器、監測儀、濕化瓶、透析系統、內鏡、醫務人員的手成為院內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呼吸機及滯留導管等必要的救命儀器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感染機會增多,危險系數加大。第十四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分子生物學調查發現,不動桿菌在患者標本中分離株與儀器、地面、醫務工作人員手上分離株有相同的遺傳圖譜。有文獻報道],呼吸道發生鮑曼不動桿菌率為37.5%,醫院內環境監測鮑曼不動桿菌污染率為11.8%,分子流行病分型鑒定與患者同型,顯示外源性感染的危險性。第十五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天津兒童醫院不動桿菌的檢出情況2003年檢出不動桿菌6例占同年總檢出細菌數的1.36%,2004年檢出6例占同年總檢出細菌數的1.39%,2005年檢出17例占同年總檢出細菌數的3.38%,2006年檢出124例占同年總檢出細菌數的10.74%。第十六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天津兒童醫院鮑曼不動桿菌(Ab)的檢出情況:
2005年1月1日-2007年3月1日鮑曼不動桿菌的總檢出數為94例,占同期不動桿菌檢出數的58%(94/162)。其中2005年6例,2006年75例,2007年1月1日-3月1日13例。第十七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第十八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標本來源情況:
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標本中尿46例,占48.94%;痰24例,咽拭子7例,共占32.98%;膿液16例(其中15例為化膿性闌尾炎,1例為感染性關節炎),占17.02%;口腔潰瘍拭子1例,占1.06%。第十九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本組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患兒臨床疾病特征:①粒細胞減少患兒4例;②白血病患兒2例;③免疫缺陷綜合癥患兒1例;④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包括強的松、地塞米松、甲強龍)患兒7例;⑤使用呼吸機患兒9例;⑥手術后留置導尿管患兒46例。第二十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臨床表現1.肺部感染:既有外源性感染,又有內源性感染。口咽部菌體的吸入,很可能是內源性感染的主要發病機制。近年來,不動桿菌引起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病率不斷上升。其臨床表現無特殊性,病死率高,為30%-75%。呼吸機依賴患者遠較非呼吸機依賴患者為高。第二十一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
2.泌尿生殖系統感染:不動桿菌在泌尿生殖系統的檢出率較高,僅次于呼吸系統。可引起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陰道炎等,亦可呈無癥狀菌尿癥,但臨床上無法與其他細菌所致感染區別,其誘因多為留置導尿、膀胱造瘺等。第二十二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3.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為不動桿菌感染中最嚴重的臨床類型,ICU為不動桿菌血流感染最為常見的病房,其病死率可達27%。其感染多為繼發于其他部位感染或靜脈導管術后,少數原發于輸液、包括輸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抗腫瘤藥物等之后。有發熱、全身中毒癥狀、皮膚瘀點或瘀斑以及肝脾腫大等,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少數可與其他細菌形成復數菌血流感染。第二十三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4.腦膜炎:腦膜炎多發于嬰幼兒及老年人等抵抗力低下者和顱腦術后病人。預后較差,成人腦膜炎的病死率達80%。第二十四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5.傷口及皮膚感染:手術切口、燒傷及創傷的傷口,均易繼發不動桿菌皮膚感染,或與其他細菌一起造成混合感染。臨床特點與其他細菌所致感染并無明顯不同。多無發熱。偶可表現為蜂窩織炎。第二十五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6.心內膜炎:不動桿菌心內膜炎臨床上較少見,主要是瓣膜病變,特別是主動脈和二尖瓣。多由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引起。原始瓣膜比人工瓣膜的感染率高。患者以往多有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等疾患,也可因拔牙、流產、靜脈吸毒、靜脈內置管、急性中耳炎、皮膚傷口、心臟手術等引起感染。第二十六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7.腹膜炎:在連續不臥床腹膜透析患者發生率較高,糖尿病患者或透析操作不當為直接誘因,多要生在腹膜透析后2~13個月。最主要的表現為腹痛或透析液混濁,少數患者可有發熱。第二十七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8.其他:
膽管炎,闌尾炎,骨髓炎,結膜炎,中耳炎,關節炎等。第二十八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自1991年美國紐約首次暴發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醫院感染以來,世界各地對鮑曼不動桿菌引起的感染報道不斷增加。第二十九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1990年耶路撒冷一所教學醫院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的敏感率98.1%,2000年已降至64.1%。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1所醫院出現一起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引起的醫院感染暴發流行。導致大量使用亞胺培南,1997年該院ICU出現耐亞胺培南鮑曼不動桿菌并迅速擴散。第三十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2002年12月在我國臺灣從住院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分離出1株“全耐藥”鮑曼不動桿菌(PDRA),此后3個月內又從7例患者的各種標本中(主要從呼吸道)分離出15株。第三十一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2003年3月至2004年4月在法國多家醫院發生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克隆傳播,波及290例患者,其中73例(33%)為感染,且大多數患者住過ICU,34例死亡,歸因病死率高達57%,而此克隆株僅對亞胺培南和黏菌素敏感。第三十二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2001年全國14所醫院的耐藥監測數據顯示,亞胺培南對鮑曼不動桿菌的抗菌活性還保持>95%,對其他類抗生素的敏感性只有45%-69%,多重耐藥株逐年增多。深圳市某醫院分離的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酶烯的耐藥率高達28%。第三十三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1996至2003年,北京協和醫院分離的鮑曼不動桿菌對于亞胺培南的耐藥率不到5%,而到了2004年,耐碳青霉烯類的不動桿菌(CRA)急劇增加。第三十四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2001~2003年分離的100例鮑曼不動桿菌中多重耐藥菌株占15%,對亞胺培南耐藥率為1%。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內科2000年7月~2001年6月分離的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為2.4%。第三十五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研究表明鮑曼不動桿菌耐藥譜存在著地區差異,不同國家或地區就是在同一所醫院不同科室耐藥譜也有所不同,這與環境和抗生素使用模式有很大關系,抗生素使用起點越高耐藥株產生的越快,亞胺培南耐藥率越高。第三十六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細菌耐藥性問題固有耐藥(intrinsicresistance)染色體基因決定,代代相傳的天然耐藥性。如:腸道陰性桿菌對青霉素天然耐藥;鏈球菌屬對慶大霉素天然耐藥;嗜麥芽假單胞菌對碳青霉烯類天然耐藥;克雷白氏肺炎桿菌對氨芐西林天然耐藥。第三十七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獲得耐藥
(acquiredresistance)細菌耐藥性機制:通過質粒介導或染色體介導發生變異獲得耐藥性。(1)產生滅活酶。改變抗生素結構使其滅活。(2)改變靶位蛋白。改變細菌細胞內與抗生素作用靶位,使細菌對該抗生素不再敏感,但仍能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3)降低抗生素在菌體內的積聚。發生下列兩種情況或其中之一,即可降低細胞內積聚:改變外膜通透性,減少抗生素進入。增加外流,使進入菌體內抗生素迅速外流。第三十八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機制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機制較為復雜,主要包括產生耐藥酶、菌膜通透性降低及主動外排增加、基因突變、整合子基因擴散等機制,與多重耐藥性都密切相關。第三十九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
(1)β-內酰胺酶類抗生素不動桿菌對大多數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尤其是ICU患者中分離到的菌株,耐藥機制包括染色體或質粒介導的β-內酰胺酶產生、外膜通透性下降、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親和力的改變。不動桿菌產TEM-1、TEM-2、OXA-21、OXA-37型β-內酰胺酶,對氨芐西林、羧基青霉素、脲基青霉素耐藥。在不動桿菌中至今尚未報道TEM或SHV型的ESBLs,只檢測到PER-1型和VER-1型ESBLs。PER-1型ESBLs最早出現在銅綠假單胞菌中,為染色體的插入序列編碼,與TEM、SHV、OXA型等β-內酰胺酶DNA同源性低,僅26%,隨后又被發現可為細菌質粒攜帶。第四十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1997年Vahaboglu等在土耳其進行多中心研究發現,不動桿菌中PER-1型ESBL檢出率高達46%(33/72),而且患者死亡率較高;2001年法國一家醫院首次分離到產VEB-1型ESBL的鮑曼不動桿菌,由染色體介導。第四十一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高產染色體介導的AmpC酶是細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的主要因素。不動桿菌主要產生誘導性AmpC型β-內酰胺酶。ampD基因進行性突變或因抗生素選擇壓力造成的突變都導致AmpC的過度表達第四十二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同時,外膜孔蛋白的改變引起外膜蛋白的低通透性增加了其耐藥性。AmpC酶對第一代至第三代頭孢菌素、頭霉素、氨基糖苷類及抗假單胞菌青霉素均耐藥,但對碳青霉烯類、四代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敏感。第四十三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對不動桿菌有較好的抗菌活性。但近年來,有關碳青霉烯類耐藥不動桿菌的報道日益增多,世界各地均有報道。INSOEAR(theInternationalNetworkfortheStudyandPreventionofEmergingAntimicrobialResistance)將不動桿菌中出現碳青霉烯類耐藥株稱之為全球性的標志性事件,呼吁進行正確的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的干涉。其耐藥機制包括外膜孔蛋白的丟失、PBPs的改變、碳青霉烯酶的產生。第四十四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不動桿菌中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是D類酶,最早報道的是ARI-1,1985年發現于蘇格蘭,pI6.64,由質粒介導,1999年測序分析后命名為OXA-23,該酶能水解亞胺培南、青霉素,但不水解三代頭孢菌素。第四十五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隨后又發現新的D類酶OXA-24、OXA-25、OXA-26、OXA-27。Lopez-Otsoa等發現OXA-40是OXA-24,OXA-25,OXA-26和一個Ampc型頭孢菌素酶的變異體,是一個窄譜水解酶,可水解頭孢他啶、亞胺培南,對克拉維酸、舒巴坦、他唑巴坦不敏感。第四十六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不動桿菌中還產IMP或VIM型金屬酶,該酶水解底物范圍廣,包括碳青霉烯類、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抗生素,不被克拉維酸等酶抑制劑抑制,但能被EDTA抑制。第四十七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2)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廣泛用于不動桿菌感染的聯合治療,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其耐藥性明顯增加,主要是細菌產生氨基糖苷修飾酶(鈍化酶)。目前在不動桿菌已發現有三類鈍化酶:乙酰轉移酶(AAC),使游離羥基乙酰化;核苷轉移酶(ANT),使游離羥基核苷化;磷酸轉移酶(APH),使氨基糖苷類游離羥基磷酸化。每種鈍化酶中又包括不同亞類。三種鈍化酶分布存在地區性差異,如比利時較常見的亞類為AAC(3)-Ia,西班牙則以核苷轉移酶ANT(3′)9較為多見,修飾鏈霉素和大觀霉素。不動桿菌中磷酸轉移酶以APH(3′)Ⅵ最為常見,與阿米卡星的耐藥性有關。溶血不動桿菌對氨基糖苷類天然耐藥,與其合成染色體介導的AAC(6′)酶有關。第四十八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其它耐藥機制還包括核蛋白體靶位的改變、抗生素攝入減少。2001年Magnet等從尿路感染患者中分離到一株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存在外排泵,對喹諾酮類、四環素、氯霉素和復方磺胺甲惡唑交叉耐藥。第四十九頁,共五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3)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直至1988年,喹諾酮類相對于廣譜β-內酰胺類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不動桿菌還有較好的敏感性,但近年來其耐藥性增加很快。喹諾酮類作用靶位點是DNA螺旋酶和拓撲異構酶Ⅳ,DNA螺旋酶由兩個亞單位組成,分別由gyrA和gyrB基因編碼,拓撲異構酶Ⅳ結構與DNA螺旋酶相似,也由兩個亞單位組成,分別由parC和parE基因編碼。不動桿菌中主要是gyrA和parC基因發生突變,導致藥物與酶-DNA復合物親和力下降。不動桿菌外膜蛋白數量下降、特異性外膜蛋白丟失以及外排泵過度表達,藥物在細菌體內積蓄下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能源互聯網中分布式能源交易機制與能源互聯網市場競爭力分析報告
- 2025貨車銷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5電商平臺合作推廣合同
- 食品與飲料行業酒類市場消費趨勢研究報告
- 面向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的SDN網絡管理優化報告
- 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與審批流程臨床試驗監管改革趨勢報告
- 文化旅游小鎮建設與運營中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策略
- 種草經濟驅動下的電商平臺內容營銷創新案例研究報告
- 基于區塊鏈的電子政務安全技術創新報告2025
- 交通流量預測在智慧交通系統中的跨區域應用與挑戰報告
- 2025中考英語熱點話題閱讀《哪吒2魔童鬧海》
- 頭療培訓知識課件
- 雙溪村移民安置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施工圖設計說明
- 校園保安防暴培訓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部分學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成都高新區七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
- “記憶中的人、事兒”為副標題(四川眉山原題+解題+范文+副標題作文“追求”主題)-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之寫作
- 企業6S管理成果匯報
- 2024年企業員工研發補貼協議范本模板3篇
- 湖南省對口招生考試醫衛專業試題(2024-2025年)
- 孕期碘缺乏病的健康宣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