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教案: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_第1頁
優選教案: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_第2頁
優選教案: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_第3頁
優選教案: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_第4頁
優選教案: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一、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講述為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制定了“一五”計劃,工業化起步,取得了重大成就;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為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三大改造,召開了中共八大。但在探索中也出現了失誤,1958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為克服困難局面,中共中央調整國民經濟。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二、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思維比較活躍,經過前一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歷史學習方法,但對于經濟問題學生也不易理解,因此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教師最好能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料,引導學生去學習探究,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這一制度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學生是沒有切身感受的,應該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我國政治形態和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三、教學目標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成就和作用。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的意義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教學難點:1.制定“一五”計劃的背景。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的意義。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單元學過的線索,按表格內容“對號入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任務(最終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人民政權統一大陸、民族團結保家衛國滿足農民需要召開新政協、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二、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毛澤東和周恩來從西柏坡前往北京“趕考”,已經向全國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國民經濟處于崩潰邊緣。中國共產黨接過來的是一副爛攤子,經濟底子太薄了。雖然經過三年努力,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差距有多大?如何趕上去?請同學們閱讀第4課。三、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1.學生自主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2.根據教材第一目“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回答。“一五”計劃期間的宣傳畫(1)計劃編制前夕,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什么特點?(仍然屬于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教師過渡講解:為了迅速改變這種狀態,黨中央依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條件,決定通過政府制定計劃,從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發展重點項目,帶動各行各業全面發展。這就是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2)“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什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9頁,找到相關內容作好標記,然后加以理解記憶)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教師小結、過渡:由于“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符合當時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還得到了當時友好國家蘇聯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時組織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完成《填充圖冊》相關問題)(3)“一五”計劃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組織學生完成《填充圖冊》相關問題)①先在教材第20頁或地圖冊上標注出重要工程、制造廠、新建鐵路和公路的位置,接著在填圖冊上完成相關問題。②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組織學生“對號入座”進行“接龍”活動。(4)“一五”計劃的完成具有什么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3.根據教材第二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的內容,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回答。(1)這部憲法是什么時候由什么機構頒布的?(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么?(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3)它的頒布有什么歷史意義?(由于事先廣泛征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大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教師總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二是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三是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其中首要是發展重工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結束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憲法的過渡狀態,加強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六、課堂活動完成教材第22頁“課后活動”第1題。板書設計:七、習題答案材料研讀(第19頁)我國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工業化水平很低,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甚至還不如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問題思考(第20頁)第一個五年計劃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工業成就。“一五”計劃建立了東北工業基地,華北和西北地區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我國的交通運輸狀況也得到了改善,初步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我國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材料研讀(第21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