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_第1頁
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_第2頁
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_第3頁
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_第4頁
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

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

余英時先生《說鴻門宴的坐次》一文認(rèn)為:鴻門宴的坐次“是太史公描寫鴻門宴中極精彩而又極重要的一幕……太史公詳述當(dāng)時坐次決非泛泛之筆,其中隱蔽了一項關(guān)系甚為重大的消息〞,進(jìn)而指出——

但在鴻門宴的坐次中,沛公的“北向坐〞則更值得注意。依如淳“君臣位,南北面〞之說,劉邦顯然是正式表示臣服于項羽之意。劉向《說苑》卷一《君道》篇記郭隗語燕昭王之言有云:“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禮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勢以求臣,則朋友之材至矣;北面拘指逡巡而退以求臣,則師傅之材至矣。……于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居三年。〞這個故事的本身雖未必足信,但所言坐次之尊卑必是戰(zhàn)國秦漢間的通行習(xí)慣,斷無可疑。因北向坐是最卑的臣位,而西向坐尚是“等禮相亢〞的朋友地位也。張良雖據(jù)西向之位,但史文明說他是“侍〞,身份次第一絲不紊如此,斯太史公之筆所以卓絕千古歟?①

誠如余先生所言,“太史公詳述當(dāng)時坐次決非泛泛之筆,其中隱蔽了一項關(guān)系甚為重大的消息〞。②然而余先生得出“西向坐尚是‘等禮相亢’的朋友地位〞的結(jié)論,愚以為這是誤會了《說苑》的文意。《說苑》所說“西面等禮相亢〞是指“王〞自居“西面〞,此為主人位,此時客人為“東面〞,即如淳所引“賓主位,東西面〞;假如讓客人“西面〞坐,則主人乃是“東面〞,也就是《說苑》上文所說的“王將東面〞,不就是“目指氣使〞嗎?何“等禮相亢〞之有?例如《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漢書·周勃傳》同):“勃不好文學(xué),每召諸生說士,東鄉(xiāng)坐而責(zé)之:‘趣為我語。’〞周勃自己“東鄉(xiāng)(向)坐〞,即坐西向東即“東面〞,諸生說士此時是“西向坐〞,這正是“不以賓主之禮〞③的表現(xiàn)。《史記·淮陰侯列傳》(《漢書·韓信傳》同)記載道:“信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有能生得者購千金。于是有縛廣武君而至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鄉(xiāng)坐,西鄉(xiāng)對,師事之。〞請廣武君“東鄉(xiāng)(向)坐〞,韓信自己“西鄉(xiāng)(向)對〞,這才是《說苑》所說的“西面等禮相亢〞。清初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旁征博引地證明:“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即交際之禮亦賓東向而主人西向。〞④鴻門宴中劉邦是客人,并且曾經(jīng)與項羽在楚懷王面前“約為兄弟〞,假如項羽尊重他,就應(yīng)按“賓主位東西面〞的賓主之禮讓他東向坐,如今讓他退為“三等〞北向坐,說明項羽根本沒把他當(dāng)成客人平等地對待,其地位還不如項羽手下的謀士范增。

其次,余先生認(rèn)為鴻門宴坐次中“北向坐是最卑的臣位〞,劉邦北向坐“顯然是正式表示臣服于項羽之意〞。愚以為也不符合語言實際。“北向(鄉(xiāng))〞縱然可以表示臣服,例如《史記·黥布列傳》:漢王使者隨何發(fā)問:“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淮南王回復(fù)道:“寡人北鄉(xiāng)而臣事之。〞但這臣服表示并不是坐次本身所確定的;更重要的是堂上與室中坐次尊卑是不一樣的。清人凌廷堪早已指出了這種不同:“堂上以南鄉(xiāng)(向)為尊……室中以東鄉(xiāng)(向)為尊。〞⑤余先生所引《史記會注考證》里中井積德的話也是這個意思:“堂上之位對堂下者,南向為貴;不對堂下者,唯東向為尊,不復(fù)以南面為尊。〞尊位既已確定,與之相對的卑位當(dāng)然是不言而喻的:室中以西向為卑,堂上以北向為卑。而《說苑》是打比方,雖是不分堂上與室中放在一起說的,其實“東面〞與“西面〞、“南面〞與“北面〞兩兩相對。正如余先生所說:“從這一段文字中,我們可確知如淳所引,‘賓主位,東西面;君臣位,南北面’的說法是當(dāng)時的通義。〞既然是“賓主位,東西面;君臣位,南北面〞,室中與堂上位次各不一致,又怎能用堂上的位次尊卑來規(guī)范室中的位次尊卑呢?既然是“君臣位,南北面〞,假如說劉邦北向坐“顯然是正式表示臣服于項羽之意〞而項羽也“正式接受了劉邦的臣服表示〞,那么接受臣服表示的項羽應(yīng)當(dāng)南向坐才是呀;項羽不南向坐,劉邦的臣服表示豈不成了無的之矢?20世紀(jì)40年代初,楊樹達(dá)撰《秦漢坐次尊卑考》,根據(jù)《說苑·君道》上述材料總結(jié)道:“秦漢坐次,自天子南面不計外,東鄉(xiāng)(向)最尊,南面次之,西面又次之,北面最卑,其俗蓋承自戰(zhàn)國。〞⑥可惜一間未達(dá),也未能區(qū)別堂上和室中;至于鴻門宴坐次,楊氏只說“此楚君臣自居尊坐,故以卑坐坐沛公也〞,并未斷言沛公坐最卑。余先生根據(jù)《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坐其兄蓋侯南向,自坐東向,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的記載,“確知在宴飲的場合,東向要比南向為尊〞。其實這也正由于是在室中的起因,可見堂上的位次是不能用來規(guī)范室中的。鴻門宴雖是在軍帳中舉行的,然而坐次尊卑一如室中,因而坐次尊卑就是太史公所特地交待的——依次是東向、南向、北向、西向,西向最卑。余先生援引《史記·南越列傳》“使者皆東向,太后南向,王北向,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以為“敘坐次與鴻門宴相近……足資對比參證〞。余先生分析道:“南越太后是全力主張內(nèi)屬于漢的,因此她請漢使(不止一人)坐東向的尊席;她自己是南越的最高統(tǒng)治者,故居南向次尊之位;南越王北向而坐則所以表示臣服于漢之意。這也正是鴻門宴中劉邦的坐位。丞相呂嘉及大臣則‘西向、侍、坐飲’,與張良的地位完全一致。〞這里的問題是:一、假如說南越王坐次宛如鴻門宴中劉邦的坐次一樣是最卑的臣位,而丞相呂嘉及大臣坐次尊于南越王,那么,余先生所表達(dá)的“太后欲借漢使者之力置酒宴以謀誅嘉〞的用意在坐次安排上就大打折扣了,試想?yún)渭渭按蟪荚趺纯赡馨才诺阶鹩谀显酵醯奈淮紊希慷⒓偃缯f“北向而坐則所以表示臣服于漢之意〞,那么,一手布置宴飲的太后為何不把呂嘉安排為北向坐、從而造成一個非臣服不可的局面以使他窘迫呢?對比參證的結(jié)果,最卑位次只能是排在最末的西向。鴻門宴下文述劉邦的參乘樊噲得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于是沖入營帳,“披帷西向立〞。樊噲地位比張良又下一等,此時他雖然“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卻仍舊不忘規(guī)則,不僅站立,而且“西向〞。樊噲的“西向立〞,正說明“西向〞是最卑的位次。《漢晉春秋》記載:“(王)裦以父為(司馬)文王所濫殺,終身不應(yīng)征聘,未嘗西向坐,以示不臣于晉也。〞⑦這里“西向坐〞乃是表示臣服,當(dāng)然由于最卑位次的起因。

至于鴻門宴“張良西向侍〞的“侍〞,清初吳見思評點認(rèn)為“侍亦坐也〞,并引下文“樊噲從良坐〞為證(正如余先生所說,吳氏以為沛公坐次尊于范增顯然是錯誤的)。余先生則認(rèn)為吳說“亦不盡然〞,指出:“以《南越傳》所言‘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例之,則可能先侍后坐飲。‘坐’與‘侍’的實際分別如何雖不易言,但至少姿態(tài)應(yīng)有不同〞,“豈《史記》此兩處所言之‘侍’與‘跪’為近耶?俟再考〞。余先生對《史記·南越列傳》的標(biāo)點愚以為可商榷,應(yīng)標(biāo)為:“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何謂“侍〞?《六書故》:“侍,陪側(cè)也。〞《論語·先進(jìn)》“閔子侍側(cè)〞皇疏:“卑者在尊者之側(cè)曰侍。〞《論語·公冶長》記“顏淵、季路侍〞,《先進(jìn)》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是弟子“侍〞或“侍坐〞。《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上》記“晏子侍于景公〞,《內(nèi)篇諫下》:“景公獵,休,坐地而食。晏子后至,搣葭而席。公不說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獨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對曰:‘臣聞介胄坐陳不席、獄訟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憂也,故不敢以憂侍坐。’公曰:‘善。’令人下席曰:‘大夫皆席,寡人亦席矣。’〞這是臣下“侍〞或“侍坐〞。凡此可見“侍〞著眼于陪侍,指陪從或伺候尊長;而“侍坐〞指在尊長近旁伺候陪坐,“侍〞是“坐〞的狀態(tài),指坐者的態(tài)度,“坐〞則說明“侍〞時的姿態(tài)。鴻門宴記張良“西向侍〞,一個“侍〞字道盡了張良的地位,“西向〞的最卑位次也就不言而喻了。不能想象作為劉邦的隨從、謀士并且明說是“侍〞的張良竟然可以安排到比劉邦更尊的位次上去。再看《禮記》,其中既有針對“侍于君子〞而定的規(guī)矩(《曲禮下》),有針對“侍坐于先生〞、“侍坐于君子〞、“侍坐于長者〞、“侍坐于所尊〞而作的不同要求(《曲禮上》),又有針對“侍食于長者〞、“侍飲于長者〞而作的具體做法(《曲禮上》),還有針對“侍射〞、“侍投〞而作的規(guī)定(《少儀》)。凡此種種,說明“侍〞不是與“坐〞相對、與“跪〞相近的姿態(tài);正如“侍食〞“侍飲〞“侍射〞“侍投〞連說時不能斷開一樣,“侍坐〞也以不拆開為宜。所以《南越列傳》應(yīng)理解為“使者皆東向,太后南向,王北向,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由于眾人“坐〞著“飲〞是不言而喻的,故不必“坐飲〞連言;由于“侍坐〞是安排給相嘉、大臣的,故不應(yīng)將“西向〞與“侍坐〞斷開。站立著陪從或伺候尊長,稱“立侍〞,例如《禮記·鄉(xiāng)飲酒義》記“鄉(xiāng)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莊子·齊物論》記“南郭子綦隱機(jī)而坐……顏成子游立侍乎前〞;又稱“侍立〞,例如《三國志·蜀志·關(guān)羽傳》:“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這也說明“侍〞著重于卑者的陪從或伺候,至于是立還是坐縱然因身份地位或時間場合而有所區(qū)別,然而往往并不特別在意,有時不作交代。例如《史記》記“天新雨,道少人,司馬季主閑坐,弟子三四人侍〞(《日者列傳》),又記“賓牟賈侍坐于孔子,孔子與之言〞(《樂書》),或“侍〞或“侍坐〞;特別能說明問題的是:《戰(zhàn)國策·趙策二》述“武靈王平晝閑居,肥義侍坐〞,《史記·趙世家》記載此事作“肥義侍〞。至于鴻門宴記張良“西向侍〞,也未說坐。吳見思認(rèn)為此時張良坐著,這是從下文項羽讓樊噲坐、“樊噲從良坐〞推斷的,不能說錯;只不過“侍亦坐也〞的說法不夠嚴(yán)密,簡單讓人誤以為“侍〞就是“坐〞罷了。

總之,鴻門宴坐次尊卑無須深求,就是司馬遷所特地記述的那樣,依次應(yīng)是:東向、南向、北向、西向。

解釋:

①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