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學教案: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_第1頁
兒科護理學教案: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_第2頁
兒科護理學教案: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_第3頁
兒科護理學教案: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_第4頁
兒科護理學教案: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案正文授課章節授課時間

第八章 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2023第7教學周周五

授課時數授課地點

100min多媒體教室教學課型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方法與手段教材與教具專業詞匯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

理論課〔√〕 試驗課〔〕 見習〔〕 其它〔〕學問目標:1.把握小兒腹瀉的病因、臨床表現及補液原則。把握兒童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生疏口炎的護理要點。力量目標:1.能夠制定嬰幼兒腹瀉的護理打算并實施教學重點:小兒腹瀉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以及護理要點。教學難點:小兒腹瀉的病因、發病機制、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教學方法:本次課程涉及到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圖片、演示法、啟發法、導入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教學手段:現場教學、多媒體教學;講授法+圖片;講授法+病例法。教材: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國家“”規劃教材〕教具:課件、多媒體設備、掛圖。小兒腹瀉〔infantilediarrhea〕引言局部:復習上次課內容,圖片導入本次課內容,介紹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 5分鐘根本局部: 90分鐘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第一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10分鐘其次節口炎10分鐘第四節小兒腹瀉70分鐘〈10分鐘〉二、發病機制〈10分鐘〉三、臨床表現〈15分鐘〉四、治療要點〈5分鐘〉五、護理評估〈10分鐘〉〈20分鐘〉完畢局部:總結本次課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5分鐘【思考題】1、簡述嬰兒腹瀉液體療法的原則。2、簡述嬰兒腹瀉的飲食護理。3、簡述嬰兒腹瀉脫水輸液過程中護理要點。【作業題】病例分析〔見教案附頁〕授課內容

目的

教法 時間 注解引言局部復習上次課內容,案例導入本次課內容,介紹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根底局部第一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一、口腔足月生兒誕生時已具有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兩頰脂肪墊發育良好有助于吸吮活動,早產兒則吸吮和吞咽功能較差。生兒及嬰幼兒唾液腺發育不夠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枯燥,而且口腔黏膜薄嫩,血3兒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故3個月以下小兒不宜喂淀粉類食物。3-45-6顯增多。此外,由于嬰兒不會準時吞咽分泌的全部唾液,常消滅生理性流涎。二、食管、胃生兒及嬰兒食管呈漏斗狀,腺體缺乏、彈力組織及肌層尚不興旺,賁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掌握力量差,常發生胃及食管反流,一般在9個月時病癥消逝。嬰兒胃呈水平位,幽門括約肌發育良好而賁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加上吮奶時常吞咽過多的空氣,易發生溢奶和嘔吐。雖然胃黏膜有豐富的血管,但腺體和杯狀細胞少,鹽酸和各種酶的分泌比成人少,消化功能差。三、腸嬰兒腸道相對較長,分泌面和吸取面較大,黏膜血管豐富,有利于消化吸取;而腸系膜相對較長而且松軟,黏膜下組織松弛,升結腸與后壁固定差,腸活動度大,易發生腸套疊、腸扭轉。早產兒腸蠕動協調力量差,易發生糞便滯留、胎糞延遲排出,甚至發生功能性腸梗阻;腸乳糖酶活性低,易發生乳糖吸取不良。腸壁薄,通透性高,故腸黏膜屏障作用差。四、肝年齡越小肝相對越大,生兒在右肋和劍突下易觸及,松軟、無壓痛。小兒肝血管豐富,肝細胞再生力量強,但發育不成熟,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解毒力量差,在感染、中毒、缺氧等狀況下易發生肝充血腫大和變性。膽汁分泌較少,對脂肪的消化吸取功能較差。五、胰腺分泌胰島素和胰液。可調整糖代謝、參與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嬰兒誕生時胰液分泌量少,

復習引入內容了解把握了解把握

講授法 5min導入式啟發式講授法舉例法10min講授法講授法圖片舉例法

講解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3-4個月增多。由于生兒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低,對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吸取功能較差。六、腸道細菌胎兒消化道內無細菌,誕生后數小時細菌經口、鼻、肛門進入。一般狀況下,胃內幾乎無菌,十二指腸和上部小腸也較少,結腸和直腸細菌較多。單純母乳喂養的以雙歧桿菌為主;人工喂養著大腸桿菌、嗜酸桿菌、雙歧桿菌占比例幾乎相等。七、安康小兒糞便1、胎糞生兒最初排出的大便為深墨綠色、粘稠、無臭味,稱胎糞。多數生后 12小時排便,總量為100-200g,2-3日過度為黃糊狀糞便。如24小時無胎糞排出,應引起留意。2、人乳喂養兒的糞便為金黃色,糊狀,不臭,呈酸2-43、人工喂養兒的糞便淡黃色。較干厚,有臭味,呈

把握 講授法圖片

Slide16

發病機理不當拭擦/飲料病毒/細1-24、添加輔食后的糞便外觀褐色,添加谷類、蛋、肉、

感染

過燙/食物過硬/消毒不嚴蔬菜等輔食后的大便,接近成人,每日1次。

口腔粘膜柔嫩 感染唾液腺分泌少粘膜比較枯燥 免疫力低下其次節口炎口腔黏膜的炎癥〔stomatitis〕真菌和螺旋體引起,在小兒時期較多見,尤其嬰幼兒。可單獨發病或繼發于急性感染、腹瀉等其他疾病。介紹一個潰瘍性口炎〔ulcerativestomatitis〕多見于嬰幼兒,常發生于急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及口腔不潔等條件下。主要有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或綠膿桿菌感染引起。一、臨床表現口腔各部位均可發生,常見于舌、唇內和頰黏膜處,可集中至唇和咽喉部。開頭充血水腫,隨后消滅潰瘍,有纖維素性炎癥滲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或黃色,邊界清楚,易拭去,露出溢血的創面,但不久又被假膜掩蓋,涂片染色可見大量細菌。局部苦痛、流涎、拒食、煩躁,常有發熱,可達39℃-40℃,局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病癥輕者1周左右體溫恢復正常,潰瘍漸漸痊愈;嚴峻者可消滅脫水或酸中毒。二、治療要點掌握感染,選用有效抗生素;作好口腔清潔及局部處理;留意水分和養分的補充。皰疹性口炎〔herpeticstomatitis〕由單純皰疹病毒1-3一、臨床表現起病時發熱,體溫達38℃-40℃,齒齦紅腫,觸之易出血,在齒齦、舌、唇內和頰黏膜等口腔黏膜上可見單個、一簇或幾簇小皰疹,皰疹快速破

10min

AFreesamplebackgroundfrom潰瘍性口炎結合圖片講解疾病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皰疹性口炎裂后形成淺表潰瘍,上面掩蓋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多個小潰瘍可融合成不規章的較大潰瘍、四周黏膜充血,有時累及上腭及咽部。口唇可紅腫裂開,近口角及唇周皮膚可有皰疹,局部苦痛,消滅流涎、拒食、煩躁、頜下淋巴結腫大。病程較長,發熱可持續5-7天,潰瘍10-14天愈合;淋巴結腫大2-3周消退。 了解二、治療要點1、重視口腔衛生多飲水,禁用刺激性藥物和食物2、局部處理局部涂錫類散、冰硼散等中藥,苦痛重者進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3、對癥處理發熱者用退熱劑,補充分夠的養分和液體;掌握感染、出,針對病因使用抗生素。口炎護理 把握一、護理診斷1、口腔黏膜的轉變與感染有關2、苦痛與口腔黏膜嚴整有關3、體溫過高與感染有關二、護理措施1、作好口腔護理用3%可用含漱劑。鼓舞多飲水,進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潮濕和清潔,削減口腔細菌生殖。對流涎者,準時去除流出物,保持皮膚枯燥、清潔,避開引起皮膚濕疹及糜爛。2、正確涂藥涂藥前應先將紗布或干棉球放在頰黏膜腮腺管口處或舌系帶兩側,以隔斷唾液;在用干棉球將病變部黏膜外表吸干凈前方能涂藥。涂藥后矚患兒10馬上漱口、飲水或進食。3、飲食護理給高熱量、高蛋白、含豐富維生素的溫涼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對由于口腔黏膜糜爛、潰瘍引起苦痛影響進食者,于進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避開攝入刺激性食物。對不能進食著,給腸外高養分,確保能量與水分供給。4、食具專用應消毒或滅菌。5、監測體溫 體溫超過38.5℃時,給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6、安康教育訂正患兒吮指、不刷牙等不良習慣,年長兒進食后漱口,培育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宣傳均衡養分對提高機體抵抗力的重要性,避開偏食、挑食,培育良好的飲食習慣。食具專用,作好清潔消毒工作。

講授法圖片講授法圖片舉例法講授法Slide34講授法2023年進展中國家5歲以下兒童主要死因WHO/UNICEF.Clinicalmanagementofacutediarrhea18%第四節 嬰幼兒腹瀉小兒腹瀉(infantilediarrhea),或稱腹瀉病,是由

25%23%

4%5%

15%10%

腹瀉瘧疾麻疹其它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以前者更為多見。發病年齡以21歲以下者約占半數。

AFreeSorcs:egtfrom簡潔介紹小兒腹瀉的發病率及危害性。簡潔介紹小兒腹瀉的發病長發育障礙和死亡。*[病因](一)易感因素嬰幼兒易患腹瀉與以下因素有關。1、消化系統特點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未夠成到不良因素影響時,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機體防范力量較差嬰兒血清免疫球蛋白、胃腸道SIgA水平及胃內酸度均較低,生兒誕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腸道菌群或因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腸道

講授法圖片舉例法

10min

引起地方性或流行性胃腸炎和嬰兒腹瀉病的病原分布興旺國家 欠興旺國家抗作用喪失,均易患腸道感染。

人工喂養由于不能從母得到SIgA人工喂養兒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高于母乳喂養兒。(二)感染因素腸道內感染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80%嬰幼兒腹瀉由病毒感染引菌感染(不包括法定傳染病):以致腹瀉大腸桿菌為主要病原,包括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出血性大腸桿菌(EGEC)和粘附—集聚性大腸桿菌(EAEC)。其他

“://powerpointbackgrounds/“重點講嬰幼兒腹瀉的病因,強調各種因素對該疾病的講授法 影響。圖片腸道內感染:病原經糞—口途徑感染的動物 感染的人水食物小兒以白色念珠菌多見道菌群失調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使機體免疫蟲、阿米巴原蟲和隱孢子蟲等。腸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主要是病毒),也可同時感染腸道。(三)非感染因素包括食餌性腹瀉、病癥性腹瀉、過敏性腹瀉等。種類轉變太快以及食物成分不適宜

“://powerpointbackgrounds/“

易感人群食物成分過敏或不耐受而引起腹瀉道對糖的消化吸取力量下降,使乳糖積滯引起腹瀉;把握由于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削減等能紊亂而引起腹瀉。

Th1/Th2Tregcells[發病機制]

10min

正常菌群:可以調整腸道先天的和獲得性免疫。

TT導致腹瀉發生的機制包括腸腔內存在大量不能吸取的具有滲透活性的物質;腸腔內電解質分泌過多;炎癥所致的液體大量滲出以及腸道運動功能特別。臨床上不少腹瀉是多種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臨床表現]*病程<222個月為遷2起的腹瀉常具有相像的臨床表現,同時各有其特點。(一)腹瀉相像的臨床表現輕型腹瀉多為飲食因素或腸道外感染引起,或由腸道內病毒或非侵襲性細菌感染引起綠色、有酸味、糞質不多,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皂塊)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排便前常因腹痛而。大便鏡檢可見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細胞。重型腹瀉多為腸道內感染所致。起病常比較急,除有較重的胃腸道病癥外,還有明顯的脫水、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胃腸道病癥:食欲低下,常伴有嘔吐,有時球及少量白細胞。少數患兒也可有少量血便。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病癥:脫水:由于吐瀉喪失體液以及攝人量的缺乏,使體液總量尤其是細胞外液量削減性脫水最常見。代謝性酸中毒:由于吐瀉喪失大量堿性物質,

講授法圖片講授法圖片舉例法

15min

消化道三大防范系統結合圖片講解嬰幼兒腹瀉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度或幼嬰發生酸中毒常缺乏典型病癥。鉀時仍排出肯定量的鉀向細胞外轉移及尿少致排鉀量削減等緣由3.5mmol/L時,即消滅不同程度的缺鉀病癥。低鈣、低鎂、低磷血癥:由于進食少、吸取不良和腹瀉、嘔吐喪失鈣、鎂、磷,患兒多有鈣、鎂、訂正時,大多表現有鈣、磷缺乏,少數可有鎂缺乏。力等。(二)幾種常見急性感染性腸炎的臨床特點*1.輪狀病毒腸炎好發于秋、冬季,以秋季流行為主,故又稱秋季腹瀉,多見于6~24個月的嬰1~3天,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停,腹瀉減輕,不喂乳類的患兒恢復更快,約3~8天自行恢復。5~8月氣溫較高季腸桿菌腸炎和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大便呈蛋花湯樣白細胞;粘附—集聚性大腸桿菌腸炎多見于嬰幼兒,

講授法發熱,腹瀉,大便為黃色稀水樣。空腸彎曲菌腸炎多發生在夏季,可散發或爆發流行,6個月~2歲嬰幼兒多見,為人畜共患的疾相像,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排粘液便、膿血紅細胞。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多發生在冬春季節,散發或爆發流行;病癥因年齡而異,5歲以下患兒以便鏡檢有紅組胞、白細胞。5歲以上患兒除腹瀉外,可伴有發熱、頭痛、嘔吐和腹痛,需與闌尾炎鑒別。由產生腸毒素菌株引起者,可消滅頻繁水瀉和脫水。嚴峻病例可產生腸穿孔和腹膜炎。鼠傷寒沙門菌小腸結腸炎夏季發病率高,21歲以內不一,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脹、發熱;大便每天數次至數十次呈稀糊狀帶有粘液甚至膿血, 圖片性質多變有特別臭味鏡檢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膿 講授細胞。抗生素誘發的腸炎多繼發于使用大量抗生腐渣樣細塊(菌落);大便鏡檢有真菌孢子體和菌絲。(三)遷延性腹瀉和慢性腹瀉遷延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多與養分不良和急性期未徹底治療有關。以人工喂養兒、養分不良兒多見。良患兒患腹瀉時易遷延不愈發感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多臟器功能特別(四)生理性腹瀉6濕疹,生后不久即消滅腹瀉,但除大便次數增多外,列腺素E2含量較高所致。添加輔食后,大便即漸漸轉為正常。小兒腹瀉需與細菌性痢疾、急性壞死性腸炎、阿米巴痢疾等鑒別。[關心檢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提示細菌感染,降低提示病毒感染(也有例外),嗜酸性粒 了解細胞增多多屬寄生蟲感染或過敏性病變。大便檢查大便常規內無或偶見白細胞者常為侵襲性細菌以外的病因引起胞者常由于各種侵襲性細菌感染引起假菌絲有助于診斷。疑為病毒感染者應作病毒學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血鈉測定可提示脫水性質。血鉀測定可反映體內缺鉀的程度內酸堿平衡紊亂的程度和性質素氮,必要時查血鈣和血鎂。[治療要點]腹瀉的治療原則為調整飲食;合理用藥,掌握

5min

Slide76【治療要點】調整飲食

訂正水電解的發生。調整飲食腹瀉時進食削減、吸取不良,而后的康復時間。掌握感染病毒性腸炎以飲食療法和支持療唑酮、氨芐西林、紅霉素、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等。抗生素誘發性腸炎需停用原來的抗生素素等。訂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無脫水者ORS溶液預防脫水;輕、中度脫水并無明顯四周循環衰竭者口服ORS溶液訂正脫水;中、重度脫水伴四周循環衰竭者靜脈補液后仍有酸中毒病癥者鈉。訂正低鉀、低鈣和低鎂血癥。預防并發癥遷延性、慢性腹瀉常伴有養分施。[護理評估]1.安康史具體了解喂養史包括喂養方式,人工喂養兒喂何種乳品沖調濃度喂哺次數及量添 把握

講授法

10min

3.掌握感染 4.預防并發癥AFreesamplebackgroundfrom量、氣味,有無發熱、嘔吐、腹脹、腹痛、里急后重抗生素史。身體狀況觀看患兒生命體征如神志、體溫、脈搏、呼吸、皮膚、粘膜狀況和養分狀態;記錄24檢查肛周皮膚有無發紅、發炎和破損。化等化驗結果。心理社會狀況了解家長的心理狀態及對疾患兒家庭居住環境條件*[常見護理診斷與合作性問題]腹瀉(diarrhea) 與喂養不當、感染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有關。體液缺乏(fluidvolumedeficit) 與腹瀉、嘔吐喪失過多和攝人量缺乏有關。體溫過高與腸道感染有關。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急與大便次數增多刺激臀部皮膚有關。潛在并發癥酸中毒、低血鉀。學問缺乏與患兒家長缺乏合理喂養學問、衛生學問以及腹瀉患兒的護理學問有關。[預期目標]患兒腹瀉、嘔吐次數漸漸削減至停頓,大便性狀正常。患兒獲得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脫水、電解質紊亂得以訂正,尿量正常。患兒體溫漸漸恢復正常。患兒能保持皮膚的完整性,無紅臀發生。患兒不發生酸中毒、低血鉀等并發癥。家長能說出嬰兒腹瀉的病因和易感因素、體護理患兒。*[護理措施]掌握腹瀉、防止連續失水**(1)調整飲食:腹瀉期間和恢復期適宜的養分

Slide3缺乏的護理靜脈補液腹瀉后康復時間預防養分不良格外重要故腹瀉脫 把握水患兒除嚴峻嘔吐者暫禁食4~6小時(不禁水)外,

20min舉例

血清Na<130mmol/L血清Na130-150mmol/L血清Na>150mmol/L等滲

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等張

補2/3張液體補1/2張液體補1/3張液體

講授法

AFreesamplebackgroundfrom飲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以趕上正常生長。對少數嚴峻病例口服養分物質不能耐受者持療法,必要時全靜脈養分。掌握感染:感染是引起腹瀉的主要緣由,必需敏試驗結果選用針對病原菌的抗生素整。觀看排便狀況:觀看記錄大便次數、顏色、牢靠依據。補充液體、訂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脫水常是急性腹瀉死亡的主要緣由,合理的液體療法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關鍵服補液或(和)靜脈補液。口服補液(ORS溶液)WHO推舉的ORS液可用于腹瀉時脫水的預防,以及輕度和中度度脫水約需50~80ml/kg,中度脫水約需80~100ml/kg8~12小時內將累積損失量補足;脫水訂正后,將余量用等量水稀釋按病情需要隨時口服。對無脫水者,可將ORS溶液加等量水稀釋,每天約50—100ml/kg,少量頻服,以預防脫水。有明或腹瀉、脫水加重,應改為靜脈補液;服用ORS溶I靜脈補液:用于中、重度脫水或吐瀉頻繁的時間。*3.維持皮膚完整性腹瀉時,大便次數頻繁5%鞣酸軟膏或40%氧化鋅油并按摩片刻,促進局部血路感染。*4.嚴密觀看病情監測生命體征:對高熱者賜予頭部冰敷等物皮膚護理。親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