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城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版含答案_第1頁
山東鄒城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版含答案_第2頁
山東鄒城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版含答案_第3頁
山東鄒城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版含答案_第4頁
山東鄒城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級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第一卷(52分)一、現代文閱讀(19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作為教師“祖師爺”,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中國古代社會有著尊師的傳統,但這一傳統并不始于孔子。孔子孜孜矻矻,以身作則,以己示范,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高尚的人格、好學的精神、博通的學識,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敬佩和愛戴,而且贏得了全社會和后世的尊重和禮敬。在一般認為成書于春秋時期的《國語》和《晉語》中,有這樣的文字:“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這里已經將君、父、師并提。戰國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親師”的序列。在他看來,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種族的根本,君師是政治的根本。缺少了這三者之一,就不會有社會的秩序、人民的安寧,更談不上生活的幸福。所以,禮儀就是用來敬祀天地、尊重祖先、推崇君師,用來樹立它們在人們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權威的。高度尊崇禮法的荀子,認為教師是禮法的守望者。他認為,如果沒有教師,世人就不懂得禮法,只能是偏離正道,流于匪辟,遭致災難和禍害;相反,人有了教師、懂了法度,就會通達事理,明辨是非。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荀子看來,是否尊重教師,是一個國家興盛衰敗的晴雨表。他指出:“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先秦諸子在很多重大的問題上觀點沖突,相互爭鳴,但在尊師這個問題上,卻難得的一致。道家的《道德經》說:“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墨家的《墨子》也說:“夫為弟子,后生其師,必修其言,法其行。”法家的《管子》中,收錄有《弟子職》一篇,詳細地規定了學生對教師各方面恭敬的態度和服侍的禮儀。雜家的《呂氏春秋》不僅說明了尊師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師的具體方法。主張“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外,學生能夠勤奮學習,虛心求教,也就是對教師最大的尊敬。尊師的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尊師使我們的民族更加篤信教育,從而促進全社會的向學之風,強化整個民族對自己文化的認同。當然,我們也不必忌諱,尊師的片面化和極端化,也對我們民族及其文化具有負面影響。比如,恪守師法,不許學生自出機杼,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后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對民族文化的創新和發展,起了一定的阻滯作用。(摘編自徐梓《中國文化的尊師傳統》)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雖然不是中國尊師傳統的創始者,但卻為后世樹立了為人師表的榜樣。B.《國語》中已將君、父、師并提,當時的人們認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C.荀子視教師為禮法的守望者,因為學習和執行禮法,都需經由教師來完成。D.除了在尊師上取得一致之外,先秦諸子在其他問題上的觀點都是相互沖突的。.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在中國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個繞不開的人物,所以在論述中國的尊師傳統時,作者選擇了從他說起。B.文章在列舉先秦諸子尊師的論據時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其中,“面”為荀子的言論,“點”則為其他諸家的言論。C.在充分列舉論據之后,文章進而深入剖析了“尊師傳統”的本質:尊師既是尊業敬德,也是重學、重道。D.文章在充分肯定尊師傳統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指明了將尊師片面化、極端化的負面影響,從而體現了辯證說理的特點。.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生如果對老師態度恭敬,服侍周到,但不愿勤奮學習,不肯虛心向老師求教,也未必可以說是真的尊師。.教育事關他人前途和家族命運,如果不接受教育培養,一個人就難以造就才德,一個家族就難以發達興旺。C.是否尊重教師是國家興盛衰敗的晴雨表,因此,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一定會人人尊重教師,反之亦然。D.尊師傳統無形中對教師的才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人格高尚、學識博通,才能贏得尊重和禮敬。(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共10分)織席記(孫犁)1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從南幾縣走過來,在蠡縣、高陽,到處在紡線、織布。每逢集日,寒冷的早晨,大街上還冷冷清清的時候,那線子市里已經擠滿了婦女。她們懷抱著一集紡好的線子,從家里趕來,霜雪粘在她們的頭發上。她們擠在那里,急急賣出自己的線子,買回棉花;賺下的錢,再買些吃食零用,就又匆匆忙忙回家去了。回家路上的太陽才融化了她們頭上的霜雪。2到端村。集日那天,我先到了席市上。這和高、蠡一帶的線子市,真是異曲同工。婦女們從家里把席一捆捆背來,并排放下。她們對于賣出成品,也是那么急迫,甚至有很多老太太,在乞求似的招喚著席販子:“看我這個來呀,你過來呀!”3她們是急于賣出席,再到葦市去買葦。這樣,今天她們就可解好葦,甚至軋出眉子,好趕織下集的席。時間就是衣食,勞動是緊張的,她們的熱情的希望永遠在勞動里旋轉著。4在集市里充滿熱情地叫喊、爭論。而解葦、軋眉子,則多在清晨和月夜進行。在這里,幾乎每個婦女都參加了勞動。5那些女孩子們,相貌端莊地坐在門前,從事勞作。6這里的房子這樣低、擠、殘破。但從里面走出來的婦女、孩子們卻生的那么俊,穿得也很干凈。普遍終日地勞作,是這里婦女可親可愛的特點。她們穿得那么講究,在門前推送著沉重的石砘子。她們的花鞋殘破,因為她們要經常在葦子上來回踐踏,要在泥水里走路。7她們,本質上是貧苦的人。也許她們勞動是希望著一件花布褂,她們是這樣辛勤的勞動人民的后代。8在一片燒毀了的典當鋪的廣場上,圍坐著十幾個女孩子,她們坐在席上,墊著一小塊棉褥。她們曬著太陽,編著歌兒唱著。她們只十二三歲,每人每天可以織一領丈席。勞動原來就是集體的,集體勞動才有樂趣,才有效率,女孩子們紡線愿意在一起,織席也愿意雀一起。問到她們的生活,她們說現在是享福的日子。9生活史上的大創傷是敵人在炮樓“戳”著的時候,提起來,她們就黯然失色,連說不提了,不提了。那個時候,是“掘地梨”的時候,是端村街上一天就要餓死十幾條人命的時候。10敵人決堤放了水,兩年沒收成,抓夫殺人,男人也求生不得。敵人統制了葦席,低價強收,站在家里等著,織成就搶去,不管你死活。11一個女孩子說:“織成一個席,還不能點火做飯!”還要在冰凌里,用兩只手去挖地梨。12她們說:“敵人如果再待一年,端村街上就沒有人了!”那天,一個放鴨子的也對我說:“敵人如果再待一年,白洋淀就沒有鴨子了!”13她們絕處逢生,對敵人的仇恨長在。對民主政府扶植葦席業,也分外感激。公家商店高價收買席子,并代她們開辟銷路,她們的收獲很大。14生活上的最大變化,還是去年分得了葦田。過去,端村街上,只有幾家地主有葦。他們可以高價賣葦,賤價收席,踐踏看人民的勞動。每逢春天,窮人流血流汗幫地主去上泥,因此地主家的葦子才長得那么高。可是到了年關,窮人過不去,二百戶人,到地主家哀告,過了好半天,才看見在錢板上端出短短的兩戳銅子來。她們常常提這件事!她們對地主的剝削的仇恨長在。這樣,對于今天的光景,就特別珍重。1947年3月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第一段中“霜雪粘在她們的頭發上”“太陽才融化了她們頭上的霜雪”兩個句子運用環境描寫的方法,突出了鄉村女子的辛苦和勤勞。B.文章先描寫高、蠡一帶的線子市的場面,接著描寫端村織席交易的場面,目的是突出不同地方的勞動婦女都有自己的勞作特長。C.抗戰勝利后,解放區的民主政府扶植葦席生產,還將葦田分給窮人。正是出于對民主政府的感激,她們的勞動熱情高漲。D.作者善于描寫白洋淀一帶的女子形象,本文采用今昔對比,以小見大的手法,反映了時代和社會的滄桑變化。.在文中第⑧段,作者描寫了一個動人的織席場面。請結合文意,分析作者這樣寫的好處。(3分).文章的結尾部分補敘了過去的生活狀況,是否可以將這一部分刪去?請結合全文,加以探究。(4分)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以后各題(每題3分,共9分)弦高犒秦師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①。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②,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③,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骰。毅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于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于鄭。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杞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孟明日:“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選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注】①管:鑰匙。②孟明、西乞、白乙:秦國三個將領的名字。③中壽:七十歲。.下列對文中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C.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D.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蹇叔之子與師一一與:參加。..輕則寡謀,無禮則脫一一脫:輕慢。*C.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一一市:做買賣。*D.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一一厲:鼓勵。*.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蹇叔是作者筆下的正面形象。勸諫見其深謀遠慮,哭師見其忠憤滿腔。送子“與師”時他指出秦師此行不敗于鄭而敗于晉,可見其老謀深算。B.秦穆公得到杞子密報,為野心所驅使,失去了對形勢正確判斷的能力,雖然蹇叔多方勸諫,他一點也聽不進去,剛愎自用,自作主張而出師。C.當時,周大夫王孫滿還小,看到秦國的軍隊輕狂而不講禮貌的現象,就向當時的秦軍統帥說:輕狂就少謀略,不講謀略,軍隊就會招致失敗。D.鄭國商人弦高在滑地與秦師不期而遇。于是,他就以犒師為名,上前致詞,句句是歡迎的話,處處有弦外之音,暗示鄭國已作好了戰爭準備。三、語言文字運用(每題3分,共24分)10.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A.中肯(zhing)*登載A.中肯(zhing)*登載(zdi)盡管(jin)??倔強(ju6)*愛憎(zeng)*B.咬文嚼字(jiie)潦草B.咬文嚼字(jiie)潦草(lid。)累及(驍i)???C.鍥而不舍(qi)*D.萎靡不振(mi)*稟性(bing)弩馬(nil)??編輯(jl)阿諛(yQ)??拈輕怕重(nidn)譬如(pi)??句讀(diu)跬步(kui)??無濟于事(ji)業績(ji)??1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3分)A.防礙湊合度假村懸梁刺骨陰晴圓缺B.膚淺脈膊明信片自欺其人聲名鵲起C.枯燥輻射歷程碑一籌莫展涵詠優游D.安詳宣泄挖墻腳斬釘截鐵出其不意12.下列各句中劃線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1945年,聲名顯赫的德國貝爾森集中營,在納粹潰逃后,寧靜的中午,一個孩子走在遍布尸體的營地的路上。②《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果敢之舉,將他排除萬難、矢志于義的信念表現得無微不至。③父愛應該受一定的原則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是寬容的、耐心的,不應該是咄咄逼人和專橫的。④在動物身上,無論從形態結構、生理過程,還是從行為方面去分析,盡可能節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⑤巴金《家》中的覺新,處在長房長孫的特殊位置,加上受封建禮教較多的約束,養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順從的性格。⑥特朗普早在大學時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業領域新知,加上父親耳提面命的教誨,年輕的特朗普就已蠢蠢欲動,欲在商界闖出一片天地。A.②③⑤B.①②⑥C.①⑤⑥D.③④⑥.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20年來,一大批“西部之光”入選者聚焦地方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取得了大量科技創新成果,形成大量新的學科增長點。B.近年來,日本右翼政治力量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的跡象十分明顯。日本新高中教科書中再次出現了刪減南京大屠殺相關內容。C.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12月,有26家網絡文化經營單位因為未要求網絡游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等問題而被文化部列入查處名單。D.為了扭轉歐洲工業急劇下滑的局面,減輕居高不下的失業壓力這一頹勢,歐盟一些工會組織限制大量進口中國的“廉價”產品,為歐洲工業發展創造機會。.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A.本公司大廳里設有服務臺,今天老張很榮幸地被我單位聘為顧問,請各位屆時與他會晤,并歡迎各位朋友垂詢。B.小王正在草擬“失物啟事”,他寫道:“昨天我在教室里丟失一本《城南舊事》,如有拾獲,務請從速上交。”C.一家手機經銷店正在搞讓利促銷,我過去垂詢了一下幾款名牌智能手機的價格,發現并沒有便宜多少。D.他向老板請假時發生了爭執,老板說如果曠工就扣一個月的工資,還說如果辭職就得打

報告,批準后方可離職。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②師不必賢于弟子*②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②師不必賢于弟子*②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②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3分)B.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C.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①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下列句子的類型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A.微斯人,吾誰與歸 B.何陋之有C.時人莫之許也 D.蚓無爪牙之利.根據你對《三國演義》的閱讀情況,選擇填入下文空缺處的人物。(3分)眾官扶起,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扶歸本寨,昏絕幾次。動問之人,無不下淚。魯肅也往看問了,來至孔明船中,謂孔明日:“今日公瑾怒責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顏苦諫;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觀,不發一語?”孔明笑日:“子敬欺我。”肅日:“肅與先生渡江以來,未嘗一事相欺。今何出此言?”孔明日:“子敬豈不知公瑾今日毒打公覆,乃其計耶?如何要我勸他?”肅方悟。A.蔣干B.闞澤C.龐統D.黃蓋第二卷(68分)四、課內翻譯及背誦默寫:.翻譯下列句子(每題2分,共8分)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④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7分)⑴荀子在《勸學》中以蚯蚓為例論證為學必須鍥而不舍,堅持不懈,與之相反的是螃蟹用心浮躁,以致造成“,”的后果⑵《師說》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職為借口,拒絕從師學習的語句是“⑶我們經常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兩句來表達“過去不可挽回,未來則可把握”的思想。(4)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攻打秦軍,然而晉文公認為“不可”,他說“”,這是不仁道的。五、邏輯推斷:.下面一段文字有三處表述不夠恰當,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使之邏輯嚴密,語句通順,語意簡明。(3分)有一種病叫“開學恐懼癥”,兒童和青少年是此癥的多發人群,國內有研究發現,學校恐懼癥中女孩比男孩稍稍略多,比例為4:3。學習壓力大是開學恐懼癥的唯一原因,患者最常見的是頭暈、胸悶、肚子疼等軀體癥狀和手抖、尿急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然而,家長常常會忽略上面出現的癥狀,建議家長們,一旦發現此種癥狀,最好還是及時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這樣,孩子的癥狀就一定會消除。改為:改為:改為:六、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50分).按要求作文:一彎月,是故園對游子的呼喚;一縷風,是荒漠對綠洲的呼喚;一闋詞,是民族對經典的呼喚……離亂的國度呼喚和平,嶄新的時代呼喚奮斗,共同的夢想呼喚擔當……請以〃的呼喚〃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②文體要求記敘文;③不少于800字;④認真書寫,保持卷面整潔。2018級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語文答案客觀題每題3分,共15小題,滿分45分。12347891011121314151617ABCDBDCADBCDCDD一、(一)1.A(B項,原文中并無《國語》認為君、父、師”地位同等重要”的表述;C項,原文只強調教師教人懂得禮法,并未說經由教師來執行禮法;D項,“先秦諸子在其他問題上觀點都相互沖突”的說法擴大了范圍。).B(應為“‘點’為荀子的言論,‘面’則為其他諸家的言論”。).C(“一定是人人尊重教師”說得過于絕對。)(二).D 試題分析:此題考核對小說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綜合賞析能力。答題時要求明確具體的考核的要點,然后結合文章內容內容判斷正誤,此題A項考核環境描寫的作用,B項考核場面描寫的作用,C項考核文章的內容,D項考核藝術手法。A項,運用的是細節描寫的方式。B項,“目的是突出不同地方的勞動婦女都有自己的勞作特長”理解錯誤,目的是突出社會的變化。C項,理解過于片面,還有對敵人的仇恨,對新生活的追求。.寫這樣的勞動場面是為了和下文提到的不久前的歲月作對比,從而突出了時代和社會的滄桑變化。表現端村勞動婦女快樂的心情。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結構安排的能力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答出情節的內容,然后從結構、內容和讀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此題注意先從內容場面的特征“歡快”,表現“表現端村勞動婦女快樂的心情”;從結構上分析,下文寫“不久前的歲月”,作用是二者形成對比,效果是“突出了時代和社會的滄桑變化”。.不可刪去。①交代了上文中織席婦女勞動的積極性今非昔比的原因;②進一步突出了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給勞動人民帶來無限希望的主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