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深圳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
(截至2021年)
【甲】初,權謂目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
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臼:“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
“士別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選自《資治通鑒?孫權勸學》
【乙】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涂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日:“在軍
中??喽鄤?,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今涉獵見往事耳。卿
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
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
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鬃友?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
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
?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陳三策。
肅拊蒙背日:“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p>
選自《三國志?呂蒙傳?表傳》
【主釋】《六韜》《三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著作。后泛指兵書、兵法,是反映中
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代表作
7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系相同的一項()
A蒙辭以軍中多務停數日,辭去
B見往事耳才美不外見
C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
D宜乎眾矣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答案】D
【考點】文言文實詞理解
【解析】A辭:推辭、推托/告別。B.見:了解/同''現",出現、顯現。C知道,了
解/自我檢查,反省。D.都為“應當”之意。
因此D項為正確答案。
8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的是()
A.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B.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C.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D.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答案】B
【考點】文言文斷句
【解析】此句翻譯:我以前說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現在,學識也如此
淵博已經不是以前吳的阿蒙啦。
9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答案】你現在當權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
②蒙始就學,篤志不倦
【答案】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堅定志向,不知疲倦。
【考點】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10.呂蒙為什么能為魯肅“陳三策”?請結合乙文回答。
【答案】因為呂蒙通過學習,專心致意,堅定志向,博覽群書,不知疲倦,他所看的書,
連老儒生都比不了。因此,呂蒙能為魯肅“陳三
【考點】文言文理解題
【參考譯文】
【乙】當初,孫權對呂蒙、蔣欽說:“你倆現在一起執政的指揮官,應當多學習,對自
己有好處?!眳蚊烧f:“在軍中經??嘤谲妱辗泵Γ峙聸]有時間讀書。”孫權說:“我難
道是想讓你當一個研究經書的博學之人嗎?你只不過應該廣泛瀏閱,懂得過去的經驗教訓罷
了。你說軍務繁忙,誰像我,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時侯讀《詩》《書》《禮記》《左
傳》《國語》,只是不讀《易》。一直到統帥江東以后讀三史(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
書》《東觀漢記》為三史)、各家的兵書,自己覺得大有益處。像你們兩人,腦筋好用,學
了肯定有用,為什么不去做呢?應該趕快把《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學習
了?!笨鬃友裕骸敖K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斈旯馕涞劢y帥兵馬的時
候還手不釋卷,曹操也自稱是老而好學,更何況是你們?!蹦棵删烷_始學習,終日不倦,他
所看的書連老儒生都比不了
后來魯肅正式提升,代替周瑜。會見呂蒙,魯肅和他討伐天下大事,常常還會辯論不過
他。魯肅摸著呂蒙的背說:“我以前說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現在,學識也
如此淵博,已經不是以前吳的阿蒙啦。
(2021廣東深圳)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p>
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秲睹?/p>
曰:“念終始典⑦于學。”其此之謂乎!
【注】①典:常。
7.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弗食,不知其號也味美
⑵教然后知因困感,阻礙
⑶人不學,不知道道理
⑷是故古之手者建國君民稱王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弗學,不知其善也。
[答案]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注意“弗”的翻譯)
(2)玉不琢,不成器。
[答案]玉石不經過雕琢。就不能變成器物。(注意“琢”的翻譯)
9.根據內容,完善表格。(2分)
核心觀點(原文)討論角度
甲文教學相長②教與學的關系
乙文①念終始典于學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譯文】
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
王,建立國家,統治人民,首先要設學施教。《尚書?兌命》篇中說:“始終要以設學施教
為主”,就是談的這個道理??!
(2020廣東深圳)
【甲】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嘉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
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挈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說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選自《孫權勸學》)
【乙】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
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庇鲅裕?當以‘三余'."或問
“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p>
(選自《三國志?王肅傳》)
7.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2)及魯肅過尋陽
(3)即更刮目相待
(40有人從學者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9.【甲I乙】兩文中呂蒙和從學者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孫權和
董遇是如何解決他們學習上的困難的?
【參考答案】
7、【答案】(1)推辭(2)等到(3)重新(4)跟隨,跟從
【解析】考查文言文重點字詞解釋,要求掌握課內外重點字詞解釋。
8、【答案】(1)你如今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
(2)讀書一百遍,其中的含義自然就會顯現出來了。
【解析】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要求掌握文言文翻譯技巧和方法。
9、【答案】呂蒙和從學者都認為自己沒有學習的時間。孫權通過舉出自己的例子來給呂
蒙做榜樣,鼓勵他抽出時間粗略瀏覽了解歷史;董遇直接教導從學者在生活中擠出時間來
學習,例如冬天、晚上和陰雨天。
【解析】考查對文言文內容和主旨的把握,要求讀懂文章、歸納概括。
【參考譯文】
董遇,字季直。為人樸實敦厚喜歡學習。有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闭埥痰娜苏f:“(您說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沒有時間?!倍?/p>
說:“應當用'三余'時間”。有人問“三余”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沒有多少農活,
這是一年里的空閑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這是一天里的空閑時間;雨天無法干活,也是
一種空閑時間?!?/p>
(2019廣東深圳)
【甲】舜發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
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
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
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人畏鬼,而越人信機??砷L有
者,其唯此也?!睂O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
之知,知以不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選自《呂氏春秋》
7.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舜宏于吠畝之中
困于心,衡于慮
王鰲封我矣
而子呼
8.翻譯句子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
9.問答題:寫乙文孫叔敖之子“請寢之丘”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結合甲文進行解釋。
【參考答案】
7.發:起,指被任用
衡:通“橫”,梗塞、不順
數:多次
辭:推辭,謝絕
8.(1)這樣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2)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東西當作自己所喜愛的東西。
9.【參考答案】接受肥沃的土地,一定會是兵家必爭,沒辦法長期占有,而寢之丘是一
塊不吉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諱,所以能夠長期占有,孫叔敖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懂得甲文中的居安思危的精神,不僅在位之時不倨傲,多次拒絕大王的封賞,在將死之時也
告誡兒子只能接受不吉利的土地。
【乙文翻譯參考】
孫叔敖患了(重)病,臨死的時候告誡他的兒子說:''大王多次賜給我土地,我都沒有
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會賜給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饒的土地。楚和越國之間
有個寢丘,這個地方土地貧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懼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災祥。
所以,能夠長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這塊土地了。”孫叔數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
賜給他的兒子,但是孫叔敖的兒子謝絕了,請求賜給寢丘,所以這塊土地至今沒有被他人占
有。孫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東西當作自
己所喜愛的東西,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2018廣東深圳)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
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選自《陋室銘》)
【乙】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
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選自《世說新語》)
7.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惟吾德馨
(3)無案牘之勞形(4)談笑有鴻傕
【答案】7.(1)這。(2)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3)形體,身體。(4)讀書人。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何可一日無此君!
【答案】8.(1)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2)怎么可以一天沒有你呢!
9.劉禹錫和王子猷的居住環境有什么相似之處?劉禹錫居陋室不覺其陋,王子猷寄居不
可無竹,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獲得的啟示。(3分)
【答案】共同點:從居住環境來看,劉禹錫的陋室和王子猷的空宅一樣,都很簡陋;但
由于居住的人品德高尚,因而使這屋子顯得不簡陋。
看法:結合生活,言之成理。
示例: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像劉禹錫和王子猷一樣,擁有高尚的品德。在我們生活中,大
家的生活條件不一樣,但我認為個人出身和家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具備優秀品格和良
好的修養。
【參考譯文】
【乙汪子猷曾經暫時寄居別人的空房里,隨即叫家人種竹子。有人問他:“你只是暫
時住在這里,何苦還要麻煩種竹子!”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長時間,才指著竹子說:“哪
能一日沒有這位竹先生啊!”
(2017廣東深圳)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
手,駢死于槽棚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13、解釋詞語
第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寫其才
鳴之而不能鴻其意執策而值之
14、翻譯句子: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現。
15、深圳市政府今年兩會上提出“既要筑巢引鳳,也要固巢養鳳”的人才策略,請你結
合文章的人才觀,談談你對深圳這一人才的認識。
【參考答案】
13.興奮(亢奮)黯然
14.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推動情節的發展;在內容上,表現“我”對畫是
老漢所畫的并不完全相信的心理。
15.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將無形化為有形,寫出了綠的濃厚,表
現了“我”內心的恬淡與舒適。
(2015廣東深圳)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
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
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⑴猛浪若奔⑵蟬則千等不窮
⑶鶯飛去天者⑷橫杈上蔽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⑵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8.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9.吳均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黨生避世退隱之意:杜甫飽覽泰山雄奇秀麗的景色立
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人生誓言。兩種人生態度,你更欣賞哪一種?請說說你的
理由。(3分)
【參考答案】
6.(1)奔馬(2)通喈,鳥叫聲(3)至,到(4)樹木的枝干
7.(1)乘船隨著江流飄蕩,任意向各個方向走。
(2)治理世務的人,看到這樣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8.內容上概括了沿途所見山水景物特色,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結構上從山水兩方面
總起下文。
9.我贊成杜甫的人生態度。江山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我們祖國山水美麗者甚多,
我們都去避世隱退,就把自己的社會責任丟了。為了祖國山水更美,為了保衛這樣的山水,
我們必須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013廣東深圳)
陳勝、吳廣乃謀日:“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
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
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
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
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警魚腹中。卒買魚烹
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問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日:“大楚興,
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
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節選自司馬遷《陳涉世家》)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為天下唱通假字,同“倡”,首發。
⑵楚人性之愛戴。
⑶置人所曹魚腹中魚網,這里是名詞用為動詞,用網捕。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士卒中到處都在談論,都指指點點著、互相用眼睛示意注意陳勝。
⑵藉第令毋斬,而成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免于斬刑,但戍邊而死的本來就有十分之六七。
8.選段再現了陳勝、吳廣大澤鄉揭竿而起的英雄壯舉,上古神話《共工怒觸不周山》則
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間的激烈斗爭。請比較陳勝和共工這兩個人物形象的異同。
【答案】都是不畏犧牲,不怕強權,勇敢反抗,威武不屈挑戰舊制度舊秩序的英雄形象。
但反抗的目的不同,共工是為了爭奪帝位,而陳勝是為了求生存,是為了反抗暴政;共工形
象暴烈魯莽,而陳勝智慧沉著;共工孤獨反抗,而陳勝帶領被壓迫的群眾斗爭。
(2012廣東深圳)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唧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
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展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
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
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
橘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量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
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
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通守:(2).予作文以記之:
(3)勝狀:(4)春和蒙明: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1)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本文標題為《岳陽樓記》,內容上卻大量描寫洞庭湖的景色,試分析作者的用意。(2
分)
9.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現強烈的憂患意識,而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抒發了''與
民同樂”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憂”與歐陽修的“樂”在本質上有什么聯系?請談談你的
看法。(3分)
(2011廣東深圳)
【甲】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
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
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
怡然稱快。
節選自沈復《童趣》
【乙】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轍裂而不
中?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炸
然若神人;余則袍蔽衣處其間,略無慕艷蓋。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
之勤且艱若此。
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6、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2)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7、甲文“故時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樂者”中的“樂”分別具體
指什么?結合選文,就如何在生活中獲得樂趣談談你得到的啟示(回答兩點即可)。(4分)
【參考答案】
6、(4分)
(1)(我)抬頭看它們(或蚊子),脖子因此(變得)僵硬了。
(2)(我)背著箱子,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
7、(4分)第1問示例:“趣”:①把叫聲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飛舞的群鶴(或: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②把沖煙飛鳴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鶴的景象(或:使之沖
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1分)“樂”指讀書(或“從師求學”).(I分)
第2問示例:①學會觀察,在生活中發現樂趣。②保持一顆好奇心,善于從平淡的生活
中尋找樂趣。③展開聯想、想象,讓平凡的事物變得神奇、有趣。④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
精神境界。⑤能以樂觀的心態對待艱苦的生活。
【參考譯文】
【甲】我回想小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對著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
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叫聲像打雷一樣,我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里這么想,那成千成百
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而變得僵硬了。我又將兒只蚊子留
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過去,讓它們在煙霧中飛著叫著,我把它當做一幅青云白鶴的景觀,
果然就像鶴唳云端一樣,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2010廣東深圳)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子?傳不習乎?”
(節選自《論語十則》)
【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
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p>
公輸盤服。(節選自《墨子?公輸》)
7.《論語》雖是語錄體,但每則都有一個中心,各句聯系緊密。請把甲文中畫線句子
翻譯成意思連貫的一段話,注意其中前兩句與第三句之間的內在聯系。(3分)
8.甲文體現了儒家重視“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張“兼愛”“非攻”。請你先簡
要解釋“兼愛”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簡答:重視“修身”和主張“兼愛”“非攻”對建
設和諧社會有什么現實意義?(4分)
(1)
(2)
三、閱讀、”30分…
(一)文言文閱讀《7分)。
73分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忠”與“信”是老師,
諄諄教誨、反復傳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經常對照它來做呢?(如果直譯三句話,
只給2分.圍繞中心,意思連貫,有內在聯系,給3分,
84分解釋兼愛:即“兼相愛”.也就是“愛他人",‘博愛"之意.非攻:不發動戰爭,一
不攻伐侵略.兩詞任意答對一個給1分.大意相近即可.,
簡答示例:既要重視個人道德修養,又要關愛他人(或至侵害他人).只有內外"
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準,才能消除對立,和睦共處.這兩者對建設和諧社會,
都有積極意義.(答出儒家“修身僅寸現實的意義,給1分.答出墨家?'兼愛喊?
“非攻”對現實的意義,給1分.兩者結合,表達通順,給滿分.)大意相近即可.」
【參考譯文】
【甲】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
有誠信?傳給別人的知識有沒有親身實踐過?”
【乙】墨子先生起身,兩次行拜禮,說:“請允許我解說這件事。我在北方聽說你在制
造云梯,將要用它來攻打宋國。宋國有什么罪呢?楚國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卻在人口方面不夠。
損失不足的人民而去爭奪多余的土地,不能叫明智的行為。宋國沒有罪卻攻打它,不能叫做
仁愛。明白道理卻不向楚王進諫,不能叫做忠誠。錚諫卻沒有達到目的,不能叫做堅強。你
崇尚仁義不愿意幫我殺死一個人卻愿意幫楚國攻打宋國殺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p>
(2009廣東深圳)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瓊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為峨,為巖。青樹翠蔓,蒙
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
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
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禮運》)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1分)
(2)僧俗不動呆呆的樣子(1分)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涼。(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其中“尤”、“清冽”各占
0、5分,如學生把“尤”翻譯成“尤其”也給分。)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2分)(得分
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選賢與能”翻譯通順給1分,“講信修睦”翻譯通順
給1分)
8.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描寫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則描繪了大同
社會的人文美。結合兩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理想中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4分)
此題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會的人文美(或“大同社會、天下為公”)
兩者結合起來,表達通順的給滿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則酌情給分。
(2008廣東深圳)
三人成虎
龐恭與太子將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p>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之乎?”日:“寡
人信之?!饼嫻г唬骸胺蚴兄疅o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議
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龐恭從邯鄲反,竟不得見。
注釋:①質:做人質。②邯鄲:趙國國都,在今河北邯鄲市。
1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
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
龐恭從邯鄲反,竟不得見。
12.你從“三人成虎”這個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參考答案】
11去;距離(1分)反:返回(1分)(如答到通假,不扣分;如只答通假,
扣0.5分)
12、“謠言重復多次就會使人信以為真“或“不要輕信謠言”等,意思接近即可.
【參考譯文】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龐蔥對魏惠王說:“如果有一個人說
街市上有老虎,大王會相信這件事嗎?”魏惠王說:“我不相信。”龐蔥說:“如果有兩
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惠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饼嬍[又
說:“如果有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了?!?/p>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只因三個人說街上有老虎,好像
真的有了老虎了?,F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批評我的人
又不止有三個。希望大王明辨啊。”魏王道:“我自然不會聽信讒言。”于是龐蔥告辭而
去,而讒言很快傳到魏王那里.后來龐蔥回國,果然沒有再見到魏王了。
(2007廣東深圳)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
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日:“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
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鶉鴇,子知之乎?夫鸚鋁發于南海,而飛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鳴得腐鼠,鵬鋁過之,仰而視之曰:
‘嚇!'今子以梁國而嚇我邪?
(節選自《〈莊子》故事兩則》)
8.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來表現他的人生追
求,孟子《魚我所欲也》中“一”的思想也體現了這種追求。(1分)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10.《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三篇文
章中孟子的形象與《〈莊子〉故事兩則》(《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中莊子
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孟子與莊子形象的不同點。(3分)
【參考答案】
8、舍生取義
9、魚,是我喜愛(想要)的;熊掌,也是我喜愛(想要)的。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
到,我愿意舍棄魚而得到熊掌。(得分要點:整句翻譯準確流暢得滿分,其中“所欲”、“得
兼”的準確翻譯各占0.5分)
10、孟子積極入世;莊子消極避世。答到‘'積極"、“消極”或“入世”、“避世”的
意思,均可得滿分;答到孟子“重義輕生”,莊子“不貪圖富貴,幽默風趣”等也可給滿分。
【參考譯文】
【乙】惠子在梁國當宰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梁國來,想(或就
要)取代你做宰相?!庇谑腔葑臃浅:ε拢趪妓巡度烊埂Gf子前去見他,說:“南
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鴆篇,你知道它嗎?鸚篇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
棲息,不是竹子所結的子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這時,一只鶉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
鼠,鸚篇從它面前飛過,仰頭看著它,發出‘嚇’的怒斥聲。難道現在你想用你的梁國(相
位)來威嚇我嗎?”
(2007廣東深圳)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巴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②,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
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馬焉。
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久”
注:①野:郊野。②馬多天下: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③不為虛語矣:不算是虛夸之語
了。(節選自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7.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
8.“解之者”認為“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聯系實
際談談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7我所謂的空,不是沒有馬,是沒有好馬。
8此題具有開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例如:同意,沒有好馬即謂無馬,“得人才者
得天下”,領導者要招攬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不同意,沒有好馬還有普通馬,“三個臭
皮匠頂個諸葛亮”,人才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其他人的能力。
【參考譯文】
伯樂一走過冀北的郊野,馬群就空了。那冀北的馬在天下是最多的,伯樂雖然擅于相馬,
又怎么能夠使馬群為之一空呢?解釋的人說:“我所說的空,不是沒有馬,是沒有好馬。伯
樂識馬,遇到好馬就把它挑了去,馬群中沒有留下好馬了.假如沒有好馬J,。即使說沒有馬,
也不是虛夸的話?!?/p>
(2006年廣東深圳中考試題)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
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芍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分)
①點無與為樂者念:
②相與寺于中庭步:
4.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2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棗陽一中2025年高考考前提分英語仿真卷含解析
- 2025屆四川成都實驗中學高考適應性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液化石油氣供應系統運行與管理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環境測試與評估考核試卷
- 組織溝通與跨文化管理技巧考核試卷
- 石棉與建筑物結構安全的關系和防護措施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養護項目投資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自然地理與環境考核試卷
- 燈具的防眩光涂層技術考核試卷
- 跳繩市場調研報告
- 《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及司法解釋培訓課件
- 《大學生的情緒》課件
- 交通事故法律處理與索賠案例分析與實踐指導
- 大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大賽題庫第三屆
- 定向鉆出入土點平面布置圖(可編輯)
- ANSYS導出柔性體MNF文件入ADAMS的詳細步驟
- 光學零件制造工藝
- 餐飲銷售提成方案
- 公共營養師第八章食品衛生基礎課件
- 2024屆新高考數學熱點沖刺復習:多面體與球的切、接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