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五)_第1頁
2020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五)_第2頁
2020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五)_第3頁
2020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五)_第4頁
2020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精選試題及答案(5)

一、單選題。

1、診斷表證的重要依據是

A、寒熱往來B、但熱不寒C、惡寒發熱D、畏寒喜暖E、但寒不熱

【答案】C

【解析】表證是六淫之邪氣經皮毛、口鼻侵入機體而引起的外感病的初起階段。

外感邪氣,衛陽被遏失于溫煦故惡寒,衛陽被遏失于宣發故發熱,惡寒發熱并見為其

審證要點。

2、下列屬里證的表現是

A、惡寒發熱B、寒熱往來C、惡風D、小便黃赤E、噴嚏

【答案】D

【解析】里證無惡寒發熱并見,以臟腑癥狀為主,臨床表現復雜,小便黃赤多屬

臟腑內熱,是里證的表現。而其他四個癥狀都是表證常見的臨床表現。

3、虛證的病機是

A、邪正俱盛B、正氣不足C、正邪相持D、邪正交爭E、正盛邪卻

【答案】B

【解析】虛證指正氣虛弱、不足為主所產生的各種虛弱的證候,正氣虛弱,邪氣

不盛是其基本病機。

4、實證的表現不見

A、大便秘結B、神昏澹語C、五心煩熱D、舌質蒼老E、脈實

【答案】C

【解析】實證以寒熱顯著,疼痛劇烈,咳喘明顯,吐瀉較盛,二便不通,舌質蒼

老,舌苔厚膩,脈實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病理產物停留,如痰飲、水、濕、膿、

瘀血、宿食等。五心煩熱是陰虛證的常見表現。

5、亡陰證的臨床表現不見

A、汗熱味咸而黏

B、脈燥疾

C、呼吸氣粗

D、四肢厥冷

E、肌膚熱

【答案】D

【解析】亡陰證臨床常見汗熱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溫,虛煩躁擾,面赤,

口渴欲飲,呼吸氣粗,皮膚皺癟,小便極少。

6、陰虛證的常見癥狀是

A、五心煩熱B、神疲C、乏力,眩暈D、脈沉E、舌紅,苔黃膩

【答案】A

【解析】陰虛證常見臨床表現有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

紅苔少,脈細數等。神疲、乏力、眩暈等通常見于氣虛證,舌紅、苔黃膩多是濕熱證

的表現,脈沉乃里證之征。

7、下列哪項表現不屬于亡陽證的臨床表現

A、四肢厥冷B、面色蒼白C、呼吸微弱D、畏寒發熱E,冷汗淋漓

【答案】D

【解析】亡陰與亡陽,是屬于疾病過程中的危重證候,大都在高熱大汗、劇烈吐

瀉、失血過多等陰液或陽氣迅速亡失的情況下出現。它們的臨床表現,除了原發疾病

的各種危重癥狀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陰之汗,汗出熱而黏,兼見肌膚熱、

手足溫、口渴喜冷飲、脈細數疾按之無力等陰液欲竭的癥狀;亡陽則大汗淋漓,汗清稀

而涼,兼見肌膚涼、手足冷、口不渴喜熱飲、蜷臥神疲、脈微欲絕等陽氣欲脫的癥狀。

8、以胸悶太息為辯證要點的是

A、肝火上炎B、肝氣郁結C、肝陽上亢D、肝膽濕熱E、肝風內動

【答案】B

【解析】肝氣郁結證臨床常見脅肋脹痛,胸悶不舒,善太息,神情沉默,不欲飲

食,或見口苦善嘔,頭目眩暈,脈弦,舌苔白滑。在婦女則有月經不調、痛經或經前

乳房作脹等癥。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經所過部位發生脹悶疼痛,以及月經不調等為辨

證要點。

脅肋脹痛,說明是肝病;胸悶不舒,說明是肝氣郁結;故本題可以很快鎖定答案是B

9、帶下量多,色白清稀,多屬

A、肝經郁熱B、氣血虧虛C、脾虛濕注D、肝腎陰虛E、濕熱下注

【答案】C

【解析】若帶下色白、量多、質清稀、無臭味者,屬寒濕,是脾虛不運、寒濕下

注所致;若帶下色黃、量多、質黏稠、味臭穢者,屬濕熱,是由濕郁化熱、濕熱下注所

致;若帶下色紅黏稠、或赤白相間、微有臭味者,多因情志不舒、肝郁化熱、損傷胞絡

所致。

10、患者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午后低熱,常自覺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津,脈

細數,此宜診斷為

A、心陽虛證

B、心陰虛證

C、心火亢盛證

D、心氣虛證

E、心血虛證

【答案】B

【解析】心血虛與心陰虛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心血虛與心陰虛的共有癥狀是:

心悸,心煩,易驚,失眠,健忘。

心血虛證的臨床表現,除上述癥狀外,兼見眩暈、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脈細弱。

心陰虛證的臨床表現,除上述癥狀外,兼見低熱、盜汗、五心煩熱、口干,舌紅少津、

脈細數。

11、頭痛眩暈,耳鳴耳聾,面紅目赤,口苦,尿黃,同時見到咯血、吐血、蚓血

見于

A、肝陰虛B、肝火上炎C、肝氣郁結D、肝陽上亢E、肝風內動

【答案】B

【解析】肝火上炎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肝火上炎證臨床常見頭痛眩暈、耳聾

耳鳴、面紅目赤、口苦、尿黃,甚則咳血、吐血、螞血,舌紅苔黃、脈弦數。一般以

肝脈循行所過的頭、目、耳、脅部位見到實火熾盛癥狀為辨證要點。頭痛眩暈,耳聾

耳鳴說明是肝病;有出血癥狀,因為肝主藏血,說明也是肝病;而出現的面紅耳赤說明

是肝火上炎導致的。跟肝陽上亢的區別點是肝陽上亢,會傷及陰液,導致口燥咽干,

兩目干澀。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

12、患者患慢性支氣管炎多年,現出現自覺乏力,喘促,活動后尤甚,舌質淡,

脈虛浮,應診斷為

A、腎陰虛B、腎不納氣C、腎虛水泛D、腎陽虛衰E、腎氣不固

【答案】B

【解析】腎不納氣腎不納氣證臨床常見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喘

甚、自汗神疲、腰膝酸軟、聲音低怯、面部虛浮,舌質淡、脈沉弱等。或喘息加劇,

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脈浮大無根;或氣短息促、面赤心煩、咽干口燥,舌紅,脈細數。

一般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加重,伴見肺腎氣虛表現為辨證要點。

乏力,說明是虛證,而喘促,說明跟呼吸有關。那么本題就可以判定是由于腎不納氣

導致的。故本題答案選B

13、全身機能低下伴見寒象的是

A、腎陽虛B、腎陰虛C、腎精不足D、腎氣不固E、腎不納氣

【答案】A

【解析】腎陽虛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腎陽虛衰證臨床常見形寒肢冷、精神不振、

腰膝酸軟、或陽痿不舉,舌淡苔白、脈沉遲或兩尺無力。一般以全身機能低下伴見寒

象為辨證要點。因為題目中提到有‘'寒象",陽虛則寒,所以肯定是陽虛。那么就可

以很快的選出本題答案是選A的。

14、煩渴多飲,消谷善饑,牙齦腫痛,口臭可見于

A、胃陰虛證B、食滯胃脫C、胃熱證D、胃寒證E、脾胃不和證

【答案】C

【解析】胃熱(火)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胃熱,臨床常見胃脫灼熱而疼痛、煩

渴多飲或渴欲冷飲、消谷善饑、牙齦腫痛、口臭、泛酸嘈雜,舌紅苔黃、脈滑數。一

般以胃病常見癥狀和熱象共見為辨證要點。口臭,說明有胃火,也就是胃熱,那么就

可以很快選出此題是選C的。

15、患者近日食后出現院腹脹滿,嘔吐酸腐,曖氣泛酸,大便秘結,舌苔厚膩,

脈滑,應診為

A、肝胃不和B、胃火證C、食滯胃脫D、脾胃虛弱E、胃陰虛

【答案】C

【解析】食滯胃脫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食滯胃脫,臨床常見脫腹脹滿、嘔吐酸

腐、曖氣反酸。或矢氣酸臭、不思飲食、大便泄瀉或秘結,舌苔厚膩、脈滑。一般以

胃脫脹悶疼痛、曖腐吞酸為辨證要點。

A肝胃不和證臨床常見胸脅脹滿,善太息,胃脫脹滿作痛,暖氣吞酸,嘈雜或嘔惡,

苔薄黃,脈弦。一般以腕脅脹痛,吞酸嘈雜為辨證要點。

B胃熱的臨床表現,常見胃脫灼熱而疼痛,煩渴多飲或渴欲冷飲,消谷善饑,牙齦

腫痛,口臭,泛酸嘈雜,舌紅苔黃,脈滑數。一般以胃病常見癥狀和熱象共見為辨證

要點。

D脾胃虛弱【癥狀】大便時澹時瀉,水谷不化,遷延反復,食少,食手腕悶不適,

稍進油膩之物,則便次明顯增多,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舌質淡,苔厚白,脈細弱。

E胃陰虛的臨床表現,常見口咽發干,多以睡后明顯,不思飲食,或知饑不食,并

有心煩、低熱、大便不調、干嘔作呃,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一般以胃病常見癥

狀伴見陰虛癥狀為辨證要點。酸腐,當看到酸腐時,說明有食積,也就是食滯,所以

可以立刻選出本題正確答案是Co

16、心脾兩虛的辨證要點不包括

A、久咳痰血B、心悸失眠C、面色萎黃D、神疲食少E、腹脹便濾

【答案】A

【解析】心脾兩虛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心脾兩虛證臨床常見心悸怔忡、失眠多

夢、健忘、食納減少、腹脹、大便濾瀉、倦怠乏力,舌質淡嫩、脈細弱。

心脾兩臟病變常互相影響,辨證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如因心而影響脾的,見癥

重點當為心悸、氣短,治當以益心為主;如因脾而影響心的,見癥重點應為食少腹脹、

便澹乏力,治當以補脾為主。一般以心悸失眠、面色萎黃、神疲食少、腹脹便濾為辨

證要點。

B項是心虛的臨床表現;CDE是脾虛的臨床表現,黃色主虛證,主要是脾虛,所以脾虛

會出現面色萎黃;脾失健運會導致神疲食少;腹脹腹痛泄瀉便澹是脾虛的典型臨床癥狀,

所以只有A項不是心脾兩虛的辨證要點。A項:久咳說明與肺病有關,是肺腎陰虛的辨

證要點。所以本題答案選A

17、肝脾不調的辨證要點不包括

A、胸脅脹滿竄痛B、易怒C、吞酸嘈雜D、納呆E、腹脹便澹

【答案】C

【解析】肝脾不調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肝脾不調臨床常見胸脅脹痛、善太息、

納呆、腹脹、腸嗚、大便稀薄、矢氣多,精神抑郁、急躁易怒,或腹痛欲瀉、瀉后痛

減,舌苔白或膩、脈弦數。一般以胸脅脹滿竄痛、易怒、納呆、腹脹便濾為辨證要點。

胸脅一般與肝病有關,所以A是;肝五志在怒,所以B是;腹脹腹痛泄瀉便澹說明

是脾病,所以E是;納呆是胃納呆滯,是因為胃氣不降,或脾胃功能虛弱;這個和脾有

關;

綜上所述,只有C項和肝脾不調無關。C項是肝胃不和的辨證要點。故本題答案選

C

18、腹痛下利,里急后重,或便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多弦

滑而數,可見于

A、膀胱濕熱B、脾胃濕熱C、肝膽濕熱D、小腸實熱E、大腸濕熱

【答案】E

【解析】大腸濕熱的臨床表現及辯證要點大腸濕熱臨床常見腹痛下痢、里急后重,

或便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多弦滑而數。一般以腹痛、排便次數

增多,或下痢膿血,或下黃色稀水為辨證要點。苔象為黃膩,說明體內有濕熱,里急

后重說明病變在大腸,綜合選擇,本題正確答案應該是E項:大腸濕熱證。

19、臨床見到畏寒肢冷,氣短懶言,身體倦怠,大便澹瀉或五更泄瀉,舌淡,苔

白潤,脈弱,應診斷為

A、肝胃不和B、肺脾兩虛C、脾腎陽虛D、肝腎陰虛E、心肺氣虛

【答案】C

【解析】脾腎陽虛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脾腎陽虛證臨床常見畏寒肢冷、氣短

懶言、身體倦怠、大便濾瀉或五更泄瀉,或見浮腫,甚則腹滿膨脹,舌質淡、苔白潤、

脈細弱。一般以腰膝、下腹冷痛、久瀉不止、浮腫等與寒證并見為辨證要點。畏寒肢

冷說明是陽虛,氣短懶言、身體倦怠說明是氣虛,大便濾瀉是脾氣虛的典型臨床表現。

所以答案關鍵詞有:陽虛、脾虛。綜合選擇,本題答案選C。

20、肺陰虛的臨床表現常見

A、氣短懶言B、聲音低微C、咳喘無力D、干咳無痰E、周身乏力

【答案】D

【解析】肺陰虛證的臨床表現常見咳嗽較重,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

干癢,或聲音嘶啞,身體消瘦,舌紅少津,脈細無力。陰虛火旺還可見咳痰帶血,干

渴思飲,午后發熱,盜汗,兩額發紅,舌質紅,脈細數。在肺病常見癥狀的基礎上伴

見陰虛內熱為辨證要點。肺陰虛,是以肺病+氣虛為辨證要點,其中咳嗽說明有肺病,

那么C屬于肺陰虛的臨床表現,而無力,懶言屬于氣虛的典型癥狀,所以ABE是屬于

氣虛的臨床表現,所以此題是選D的。D項雖然也涉及咳嗽的癥狀,但是是無痰,說明

體內津液已傷,即是有燥邪傷肺導致的燥熱犯肺的證候。故本題答案選D

21、婦女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經愆期,色暗淡有血塊,屬

A、氣滯證B、氣虛證C、氣血兩虛證D、血寒證E、血瘀證

【答案】D

【解析】血寒證臨床常見疼痛喜暖,得暖痛減,形寒肢冷,舌淡而暗,脈沉遲澀。

婦女常見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經衍期,色暗淡有血塊等癥。一般以手足、腹部等

局部冷痛,膚色紫暗為辨證要點。

22、血寒證的辨證要點是

A、出血B、閉經C、畏寒D、全身虛弱E、局部冷痛

【答案】E

【解析】4.血寒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血寒證臨床常見疼痛喜暖,得暖痛減,

形寒肢冷,舌淡而暗,脈沉遲澀。婦女常見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經愆期,色暗淡

有血塊等癥。一般以手足、腹部等局部冷痛,膚色紫暗為辨證要點。

23、氣虛證臨床表現為

A、口淡不渴B、唇舌色淡C、額紅骨蒸D、疲倦乏力E、肌膚甲錯

【答案】D

【解析】氣虛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氣虛證臨床常見頭暈目眩,少氣懶言,

疲倦乏力,自汗,活動時諸癥加劇。舌淡,脈虛無力。一般以全身功能活動低下為辨

證要點。

24、癥見胸脅脹滿走竄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見痞塊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

脈澀,證屬

A、氣滯證B、氣滯血瘀證C、血瘀證

D、氣虛血瘀證E、血熱證

【答案】B

【解析】氣滯血瘀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氣滯血瘀證臨床常見胸脅脹滿走竄疼

痛,性情急躁,并兼見痞塊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脈澀等;婦女還可見月經閉止,

或痛經、經色紫暗有塊,乳房脹痛等癥狀。一般以病程較長和肝經循行部位出現疼痛

痞塊為辨證要點

25、常見局部腫脹疼痛,痛如針刺,拒按,痛處固定不移,其主病是

A、氣滯B、血瘀C、痰凝D、津虧E、中毒

【答案】B

【解析】血瘀證臨床常見局部腫脹疼痛,痛如針刺,拒按,痛處固定不移,且常

在夜間加重,一般伴有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有瘀斑、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癥狀。

一般以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腫塊、唇舌爪甲紫暗、脈澀等為辨證要點。

26、痛如針刺的病機是

A、食積B、氣滯C、濕滯D、瘀血E、血虛

【答案】D

【解析】血瘀證臨床常見局部腫脹疼痛,痛如針刺,拒按,痛處固定不移,且常

在夜間加重,一般伴有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有瘀斑、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癥狀。

一般以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腫塊,唇舌爪甲紫暗,脈澀等為辨證要點。故通

入針刺的血病證候是血瘀,選D。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對于中醫整體觀念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人與社會環境相統一

B、陰陽與五行的統一

C、人與自然環境具有統一性

D、證、癥、病的統一

E、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答案】ACE

【解析】整體觀念的內容包括: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2、鄭聲的臨床癥狀有

A、神志不清B、狂妄叫罵C、聲高有力D、語言重復E、時斷時續

【答案】ADE

【解析】“言為心聲”,語言錯亂多屬于心的病變。若神識昏糊,胡言亂語,聲

高有力的,是澹語,常見于熱擾心神的實證;神志不清,語言重復,時斷時續,聲音低

弱的,是鄭聲,屬于心氣大傷,精神散亂的虛證。若言語粗魯,狂妄叫罵,失去理智

控制的為狂言,常見于狂證,是痰火擾心所致;喃喃自語,講話無對象,見人便停止的

是獨語,常見于癲證,多是心氣虛,精不養神的表現;語言騫澀,則多屬于風痰上擾的

病變。

3、以下是正治法的是

A、熱者寒之B、熱因熱用C、寒者熱之D、虛則補之E、實則瀉之

【答案】ACDE

【解析】正治是指逆其證候性質而治的一種常用治療法則,又稱逆治。逆,是指

采用方藥的性質與疾病的性質相反。即通過分析疾病的臨床證候,辨明疾病性質的寒

熱虛實,然后分別采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等不同方法去治療。正治法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本質相一致的病證。由于臨床上大多

數疾病的征象與疾病的性質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見寒象,熱病即見熱象,虛病即見虛

象,實病即見實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4、藏醫陰陽學說中的陰的事物或現象是指

A、活動的B、消極的C、光亮的D、內在的E、向下的

【答案】BDE

【解析】《四部醫典》將太陽、月亮,火、水,熱、寒,強、弱,銳、鈍,外、

內,上、下,雄、雌等許多既對立而又統一的概念皆概括于陰陽兩方面之中。將一切

趨于活動的、向上的、旺盛的、積極的、光亮的、溫熱的、外在的事物和現象都歸類

于陽。將一切趨于靜止的、向下的、減退的、消極的、陰暗的、寒涼的、內在的事物

和現象都歸類于陰。藏醫學中“陰陽”概念多以寒、熱;日、月;水、火;強、弱;峻、

緩;動、靜等意思相對的名詞來表述,尤其是以寒、熱來表述的更多,幾乎成了陰陽的

代名詞。

5、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后,患者白細胞分類中可以出現

A、中性粒細胞減少

B、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C、嗜堿性粒細胞減少

D、淋巴細胞減少

E、單核細胞增多

【答案】BCD

【解析】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后,可出現嗜酸性粒細胞、

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減少。

6、常用藥品集和專著有

A、《臨床用藥須知》

B、《中華本草》

C、《中國常用藥品集》

D、《中藥大辭典》

E、《全國中草藥匯編》

【答案】ABCE

【解析】常用藥品集和專著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簡稱《臨床用藥須知》

(2)《中華本草》

(3)《中國中藥資源志要》

(4)《中國常用藥品集》

(5)《中國藥品使用手冊?中成藥專冊》

(6)《全國中草藥匯編》

7、處方后記包括

A、日期B、醫囑C、醫師簽字D、藥師簽字E、藥價

【答案】CDE

【解析】處方的格式

處方格式由三部分組成:

前記:包括醫療機構名稱、費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或住院病歷號、

科別或病區和床位號、臨床診斷及開具日期等,并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項目。

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請取”的縮寫)標示,分列藥品名稱、劑型、規

格、數量、用法用量。

后記:醫師簽名或者加蓋專用簽章,藥品金額以及審核、調配、核對、發藥藥師

簽名或者加蓋專用簽章。

醫療機構的處方,按規定格式統一印制。不同的處方使用不同的顏色紙印刷。

8、散劑較顯著的特點是

A、揮發性B、風化性C、吸濕性D、膨脹性E、酸敗性

【答案】BC

【解析】散劑的吸濕性與風化性較顯著,故須充分干燥,包裝防潮性能要好。一

般散劑用防潮、韌性大的紙或塑料薄膜包裝折口或熔封后,再裝入外層袋內、封口。

含有揮發性成分的散劑,應用玻璃管或玻璃瓶裝,塞緊,沾蠟封口。對含糖的、貴重

的及急救的散劑如紫雪散、安宮牛黃散,宜密封在鐵制容器內貯存,必要時還需置吸

潮劑,貯藏較大量散劑時,可酌加防腐劑,以防久貯變質發霉。另外,有些散劑還須

避熱、避光、防鼠害、蟲蛀。除另有規定外,散劑應密閉貯存,含揮發性藥物或易

吸潮藥物的散劑應密封貯存。

9、不合理用藥的常見不良后果有

A、浪費醫藥資源

B、延誤疾病治療

C、導致醫療糾紛

D、造成診斷失誤

E、引發藥源性疾病

【答案】ABCE

【解析】不合理用藥常會導致不良后果,這些后果可以是單方面的,也可以是綜

合性的;可以是輕微的,也可以危及生命。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浪費醫藥資源不合理用藥會造成醫藥資源的浪費,這可以是直接的,如重復給

藥、無病用藥、無必要的合并用藥等;也可以是間接的,如處置藥物不良反應、藥源性

疾病等會增加醫藥資源的消耗,且常會被醫務人員和患者忽視。

2.延誤疾病的治療許多不合理用藥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如用藥錯誤或給藥不足,

會延誤疾病治療或導致疾病治療不徹底,沒有痊愈,容易復發,從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和醫師治療的難度;而不適當的合并用藥,則又會干擾藥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治療效

果等。

3.引發藥物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因素很多。有藥物的因素,

如品種混淆、炮制不當;有患者的因素,如過敏性體質、個體差異、特殊人群;也有辨

證是否準確,立法是否確當等。但更不能忽視不合理用藥,如選用藥物不準確、用藥

時間過長、劑量過大、用法不適當,均會引起不良反應,甚至藥源性疾病。

4.造成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不合理用藥常常會造成醫療事故,或稱為藥療事故。

醫療事故的發生,常常會引發醫療糾紛,不但會給患者、醫師、藥師帶來許多的痛苦

和不必要的經濟支出,而且會給醫院、藥品經營單位乃至全社會帶來許多的麻煩和不

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每一個執業藥師在用藥時,一定要堅持合理用藥,以降低醫

療事故的發生率,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10、某些中藥的作用與用量有關,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蘇木量小破血,量大和血

B、蘇木量大破血,量小和血

C、大黃0.05?0.3g收斂,1?5g瀉下

D、大黃0.05?o.3g瀉下,1?5g收斂

E、甘草1?3g益氣養心,5?15g調和藥性

【答案】BC

【解析】老年人肝腎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或合并多器官嚴重疾病。因此,用

藥要因人而異,一般應從“最小劑量”開始。尤其對體質較弱,病情較重的患者切不

可隨意加藥。如小活絡丸含有毒成分,其中大部分成分又具有鎮痛抗炎作用。實驗表

明,小活絡丸用藥劑量為20?100mg/kg,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按傳統用藥方案給藥

(1丸/次,2次/日)一般不會中毒。最好做到按照病情決定用量,有些中藥的作用與用

量有關,如甘草1?3g能調和藥性,5?15g能益氣養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長期使用,

患者可出現水腫、低血鉀、血壓升高等;大黃用量1?5g瀉下,小劑量0.05?0.3g收

斂而便秘;蘇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這些中藥的使用應該根據需要,選擇用量。雖然

中藥活性成分含量低,作用緩和而持久,但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往往會產生不良反

應。

三、配伍選擇題。

1、A.微脈B.濡脈C.弱脈D.虛脈E.澀脈

<1>、脈來極細而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稱為

【答案】A

<2>、浮而細軟,輕按可以觸知,重按反不明顯,稱為

【答案】B

【解析】細脈(又稱小脈)

【脈象】脈來如線,軟弱無力,但應指明顯。

【主病】氣血兩虛,諸虛勞損,又主濕病。

相似脈:

濡脈:浮而細軟,輕按可以觸知,重按反不明顯。虛證與濕證均常見。

微脈:“極細而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常見于心腎陽衰及暴脫的患者。

弱脈:沉細而應指無力。主氣血兩虛諸證。

2、A.八綱辨證B.表里辨證C.陰陽辨證D.寒熱辨證E.虛實辨證

<3>、辨別疾病病位的綱領是

【答案】B

<4>、辨別病變性質的綱領是

【答案】D

<5>、辨別邪正盛衰的綱領是

【答案】E

【解析】本題考查八綱的辨證意義。

表里辨證是辨別病變部位和病勢趨勢的綱領;寒熱辨證是辨別疾病性質的綱領;虛

實辨證是辨別邪正盛衰的綱領。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方法的總綱,陰陽辨證又是八綱

辨證的總綱。

3、A.表里辨證B.虛實辨證C.陰陽辨證D.寒熱辨證E.八綱辨證

<6>、辨別病變性質的綱領是

【答案】D

【解析】寒熱,是辨析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

<7>、辨別邪正盛衰的綱領是

【答案】B

【解析】虛實辨證,是分析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

4、A.氣虛證B.氣陷證C.氣滯證D.血熱證E.血瘀證

<8>、心煩、身熱以夜間尤甚,舌紅絳,脈細數并見各種出血為辨證要點的是

【答案】D

【解析】血熱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

血熱證臨床常見心煩、或躁擾發狂、口干不喜飲、身熱以夜間為甚,舌紅絳、脈

細數,或見各種出血證、月經前期、量多等。

一般以出血和全身熱象為辨證要點。

<9>、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唇舌爪甲紫暗,脈澀為辨證要點的是

【答案】E

【解析】血瘀證臨床常見局部腫脹疼痛,痛如針刺,拒按,痛處固定不移,且常

在夜間加重,一般伴有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有瘀斑、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癥狀。

一般以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腫塊,唇舌爪甲紫暗,脈澀等為辨證要點。

5、A.體倦乏力B.面色不華C.五心煩熱,舌紅

D.頭暈脹痛E.唇舌色淡,脈洪大

下列病癥的臨床表現常見

<10>、心陰虛證

【答案】C

<11>、心血虛證

【答案】B

【解析】心血虛與心陰虛的共同癥狀是:心悸,心煩,易驚,失眠,健忘。心血

虛證的臨床表現,除上述癥狀外,兼見眩暈,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脈細弱。心陰虛

證的臨床表現,除上述癥狀外,兼見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脈數。

6、A.咯痰稀薄,色白多泡沫

B.咯黃稠痰,不易咳出

C.干咳無痰,痰少而黏

D.痰多咳嗽,色白而黏

E.咳嗽較重,干咳無痰

<12>、風寒犯肺證主要見

【答案】A

【解析】風寒犯肺的臨床表現常見咳嗽或氣喘,咯痰稀薄,色白而多泡沫,口不

渴,常伴有鼻流清涕,或發熱惡寒,頭痛身酸楚等癥狀。舌苔薄白,脈浮或弦緊。一

般以咳嗽兼見風寒表證為辨證要點。

<13>、風熱犯肺證主要見

【答案】B

【解析】風熱犯肺的臨床表現常見咳嗽,咯黃稠痰,不易咳出,甚則咳吐膿血臭

痰,一般還伴咽喉疼痛,鼻流濁涕,口干欲飲等癥。舌尖紅,脈浮數。病重者可見氣

喘鼻煽,煩躁不安。一般以咳嗽與風熱表證共見為辨證要點。

<14>、燥熱犯肺證主要見

【答案】C

【解析】燥熱犯肺的,臨床表現常見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纏喉難出,鼻燥咽

干,舌尖紅,苔薄白少津,脈浮細而數。并常伴有胸痛,或發熱頭痛,身酸楚等癥狀。

一般以肺系癥狀表現并見干燥少津為辨證要點。

<15>、痰濁阻肺證主要見

【答案】D

【解析】痰濁阻肺的臨床表現常見咳嗽,痰量多,色白而黏,容易咯出,或見氣

喘,胸滿,嘔惡等癥。舌苔白膩,脈象多滑。一般以咳嗽痰多質黏、色白易咯為辨證

要點。

7、A.內臟下垂B.寒濕困阻C.慢性出血

D.頭目眩暈E.運化功能減退

<16>、脾不健運的辨證要點是氣虛證并見

【答案】E

【解析】此題解題切入點:氣虛的典型辨證要點是:全身功能活動減退。故本題

正確答案選E

<17>、脾虛下陷的辨證要點是脾氣虛證并見

【答案】A

<18>、脾不統血的辨證要點是脾氣虛證并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三類脾氣虛證的辨證要點。

脾不健運以運化功能減退和氣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脾虛下陷以脾氣虛和內臟下

垂為辨證要點,脾不統血以脾氣虛證和慢性出血為辨證要點。

8、A.局部冷痛,膚色紫暗

B.心煩躁擾,吐血蚓血

C.痛如針刺,痛有定處

D.面舌淡白,全身虛弱

E.胸悶竄痛,心悸失眠

<19>、血寒證的辯證要點是

【答案】A

【解析】血寒證臨床常見疼痛喜暖,得暖痛減,形寒肢冷,舌淡而暗,脈沉遲澀。

婦女常見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經衍期,色暗淡有血塊等癥。一般以手足、腹部等

局部冷痛,膚色紫暗為辨證要點。

<20>、血熱證的辯證要點是

【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