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課標說教材中國自然環境_第1頁
研課標說教材中國自然環境_第2頁
研課標說教材中國自然環境_第3頁
研課標說教材中國自然環境_第4頁
研課標說教材中國自然環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課程標準的要求二、教材的編寫體例與編寫意圖三、教材的結構與內容四、教學建議五、會考要求第1頁/共37頁第一頁,共38頁。一、課程標準的要求第2頁/共37頁第二頁,共38頁。知識與技能課程標準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第3頁/共37頁第三頁,共38頁。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課程標準嘗試運用已學過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熱愛祖國的情感。第4頁/共37頁第四頁,共38頁。二、教材的編寫體例與編寫意圖第5頁/共37頁第五頁,共38頁。單元導讀課例課外園地編寫體例點明專題提出問題精讀活動閱讀材料略讀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主要從我國的地形、氣候、水文三個方面介紹我國的自然環境。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我國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國情。第6頁/共37頁第六頁,共38頁。三、教材的結構與內容

第7頁/共37頁第七頁,共38頁。中國地理中國的疆域和人口中國的主要產業中國的自然環境沿海萬里行陸疆萬里行中國的自然資源鄉土地理八年級地理中國的區域差異第8頁/共37頁第八頁,共38頁。中國的地形中國的氣候中國的河流內容結構第9頁/共37頁第九頁,共38頁。主要地形區中國的地勢中國的地形中國的地形

教學建議:教給學生多練習使用地形圖,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總結;另外使學生認識到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環境。第10頁/共37頁第十頁,共38頁。中國的地勢豐富的水能資源地勢特點地勢意義中國的地形溝通東西交通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形成降水會考要求:掌握我國地勢特點及各級階梯的分界線、主要地形區,多以選擇題形式考查;會分析地勢特點對氣候、經濟、河流的影響,多以綜合題形式考查。第11頁/共37頁第十一頁,共38頁。主要地形區主要山脈十七條山脈名稱和特點名稱和特點名稱和特點三大平原中國的地形四大高原四大盆地會考要求:記住我國主要山脈名稱、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盆地及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多以綜合析圖形式考查。第12頁/共37頁第十二頁,共38頁。第13頁/共37頁第十三頁,共38頁。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一望無際冰川廣布云貴高原崎嶇不平千溝萬壑四大高原內蒙古高原第14頁/共37頁第十四頁,共38頁。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面積最大緯度最高四川盆地海拔最低海拔最高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第15頁/共37頁第十五頁,共38頁。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有“魚米之鄉”,

“水鄉”之稱面積最大地勢低平三大平原華北平原第16頁/共37頁第十六頁,共38頁。中國的地形地形復雜多樣地形的特點地形多樣的影響中國的地形山區面積廣大有利影響不利影響會考要求:記住我國地形的特點及如何合理開發廣大的山區。第17頁/共37頁第十七頁,共38頁。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勢及對河流的影響河流流向:呈放射狀,自中間向四周流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中國地勢亞洲地勢河流流向:自西向東流聯系與對比與七年級下冊亞洲自然環境的地勢對比第18頁/共37頁第十八頁,共38頁。氣溫降水氣象災害中國的氣候溫度帶的劃分氣候特征干濕地區劃分降水的多少決定干濕情況溫度高低決定溫度帶氣溫和降水是組成氣候的主要因素教學建議:學習溫度帶時,閱讀我國溫度帶的分布圖,并將溫度帶的分布與地形區、行政區相對應。學習降水時,讀取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氣候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對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的閱讀。第19頁/共37頁第十九頁,共38頁。夏季分布規律冬季分布規律秦嶺—淮河為界全國普遍高溫,20℃以上,除青藏高原氣溫的分布規律中國的氣溫以北,1月氣溫在0℃以下以南,1月氣溫在0℃以上第20頁/共37頁第二十頁,共38頁。寒溫帶暖溫帶熱帶中國的溫度帶中溫帶亞熱帶秦嶺——淮河一線會考要求:熟悉我國夏、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學會閱讀并分析等溫線圖、溫度帶圖。第21頁/共37頁第二十一頁,共38頁。降水的空間分布季風、非季風區分界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夏秋季節降水多中國的降水降水的時間分布第22頁/共37頁第二十二頁,共38頁。濕潤地區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400mm等降水量線800mm等降水量線200mm等降水量線中國的干濕地區干旱地區半干旱地區半濕潤地區會考要求:熟悉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并分析成因;會閱讀年降水量圖分配柱狀圖、干濕地區圖第23頁/共37頁第二十三頁,共38頁。1月0℃等溫線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溫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半濕潤和濕潤地區分界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南方和北方秦嶺︱淮河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分水嶺河流有無結冰期分界線水田、旱田的分界線第24頁/共37頁第二十四頁,共38頁。氣候特征氣候災害臺風、寒潮、洪澇、干旱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特征及氣候災害

中國的氣候會考要求:記住我國氣候類型的分布,明確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布,以及各種氣候災害。第25頁/共37頁第二十五頁,共38頁。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第26頁/共37頁第二十六頁,共38頁。第27頁/共37頁第二十七頁,共38頁。共9種氣候氣候復雜多樣共5種中國氣候亞洲氣候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聯系與對比與七年級下冊亞洲自然環境中的氣候對比第28頁/共37頁第二十八頁,共38頁。中國的河流主要河流湖泊黃河河流分布中國的湖泊湖泊分類京杭運河內、外流河水文特征中國的河流長江教學建議:從正面入手,引導學生閱讀黃河、長江流域水系圖及景觀圖片,了解黃河、長江的概況。結合活動題,使學生了解黃河和長江的憂患及治理以處理好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會考要求:熟記內、外流河的分布并會分析其水文特征。第29頁/共37頁第二十九頁,共38頁。水患流經區域水能集中分布在上游治理及成效長江概況水能寶庫原因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分界點發源地,注入海洋航運黃金水道會考要求:能在長江水系空白圖上填注長江各地理事物名稱,會分析長江在水能、灌溉、航運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開發利用現狀,防洪等問題。第30頁/共37頁第三十頁,共38頁。長江滾滾入東海,涓涓青藏源;全長六千三,流域百八萬;亞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斷。上游落差大,四川二灘站;瞿塘西陵巫,三峽站最大;葛洲壩樞紐,長江水橫欄。中游江面寬,九曲回腸彎;下游闊又深,江口在上海;自古航運重,黃金水道稱。第31頁/共37頁第三十一頁,共38頁。水能流經區域水患原因集中在上游黃河概況治理及成效開發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分界點發源地,注入海洋會考要求:能在黃河流域水系空白圖上填注黃河源流概況,要抓住水能、泥沙和地上河及其治理問題。第32頁/共37頁第三十二頁,共38頁。黃河源于巴顏喀拉山,東流注入渤海灣;流經青蜀隴和寧,內蒙古晉陜豫魯;第二長河五千五,河口孟津三段分;上游一二階梯過,龍羊青銅峽水電;中游河水多泥沙,支流汾渭三門峽;下游懸河遇洪險,引黃淤灌措施佳。第33頁/共37頁第三十三頁,共38頁。中間高,四周低主要河流太平洋:長江、黃河、湄公河等西高東低中國主要河流亞洲主要河流太平洋:長江、黃河、黑龍江、海河、珠江等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等北冰洋:鄂畢河、葉尼塞河等北冰洋:額爾齊斯河等聯系與對比印度洋:怒江、雅魯藏布江等與七年級下冊亞洲自然環境中的河流對比第34頁/共37頁第三十四頁,共38頁。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氣候特征季風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中國的地形中國的地勢河流和湖泊河流分布湖泊分布分布規律主要地形區及分布臺風、寒潮、洪澇、干旱等分布規律溫度帶氣溫主要河流中國的自然環境長江黃河氣象災害降水干濕地區水文特征第35頁/共37頁第三十五頁,共38頁。懇請批評指正

謝謝!第36頁/共37頁第三十六頁,共38頁。感謝您的觀看!第37頁/共37頁第三十七頁,共38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