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訓練題【帶答案】_第1頁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訓練題【帶答案】_第2頁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訓練題【帶答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訓練題【帶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10題)1.《種樹郭橐駝傳》中,與“長人者好煩其令”構成對比的種樹方法是()A.順木之天,以致其性B.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C.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D.愛之太殷,憂之太勤

2.我國先秦時期著名的語錄體散文集是A.A.《莊子》B.《論語》C.《孟子》D.《韓非子》

3.《紅樓夢》的線索是()

A.賈、史、王、薜四大家庭的衰亡過程B.賈家由盛到衰的變化C.寶玉和寶釵的愛情故事D.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

4.1951年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的是()A.A.巴金B.茅盾C.老舍D.趙樹理

5.唐代詩風“通俗易懂”的詩人是()

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李商隱

6.下列曲詞中化用古人詩句的句子是()A.伯勞東去燕西飛B.碧云天,黃花地C.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D.淚添九曲黃河溢

7.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方面都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高峰的作品是A.A.《三國演義》B.《水滸傳》C.《紅樓夢》D.《儒林外史》

8.《馬伶傳》本文是一篇()A.人物傳記B.敘事散文C.抒情散文D.說理散文

9.《燈下漫筆》中,魯迅認為青年的使命是()

A.崇奉國粹B.熱心復古C.創造第三樣時代D.贊頌中國的“固有精神文明”

10.“信誓旦旦”一語出自()

A.《詩經·衛風·氓》B.《短歌行》C.《國殤》D.《行路難》

二、閱讀理解(4題)11.

結合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標題“記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12.

第①段中的凡高和斯賓諾莎都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過著貧困、簡單的生活,但他們又分別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

13.

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試簡要分析層次。

14.

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形成黃永厚獨特畫風的主要因素。

三、名句默寫題(10題)15.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自居易《長恨歌》)

16.青絲為籠系,_____________。(《陌上桑》)

17.人世幾回傷往事,_____________。(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18.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19.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適《燕歌行》)

20.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1.千尋鐵鎖沉江底,______________。(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22.夢斷香消四十年,_______________。(陸游《沈園二首》)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錢塘自古繁華。(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24.戰士軍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

四、寫作題(2題)25.請以“尊重”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請以“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

1.A

2.B

3.D寶黛愛情悲劇是《紅樓夢》的主要線索,在《紅樓夢》中,從第三回“林黛玉拋父進京都”到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這中間經歷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由相見、相識到相知,最后成為知己之愛的情感歷程。

4.C

5.B

6.A

7.C

8.A

9.C【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對作品的理解。.【應試指導】《燈下漫筆》中,作者表達了“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的思想,號召青年創建從未有過的“第三樣時代”,“無須反顧”向前看。

10.A

11.文題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靈世界(人的精神家園或自我的精神坐標);作者認為:人們應該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去建功立業;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記住回歸自己的心靈世界的路。文題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靈世界(人的精神家園或自我的精神坐標);作者認為:人們應該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去建功立業;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記住回歸自己的心靈世界的路。

12.凡.高為了追求真正的藝術;斯賓諾莎因為在乎科學的良心。凡.高為了追求真正的藝術;斯賓諾莎因為在乎科學的良心。

13.大致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秦晉圍鄭……敢以煩執事。”先討秦歡心以退為進。第二層“越國以鄙遠……君之薄也。”陳亡鄭利晉以害動秦。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主存鄭利秦以利誘秦。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唯君圖之。”責晉貪不義以史間秦。大致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秦,晉圍鄭,……敢以煩執事。”先討秦歡心,以退為進。第二層,“越國以鄙遠,……君之薄也。”陳亡鄭利晉,以害動秦。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主存鄭利秦,以利誘秦。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唯君圖之。”責晉貪不義,以史間秦。

14.①對繪畫藝術的畢生追求和熱愛;②豐富、傳奇、坎坷的人生經歷;③涉獵廣泛的閱讀;④對社會人生的關注與思考;⑤獨特的生活態度。①對繪畫藝術的畢生追求和熱愛;②豐富、傳奇、坎坷的人生經歷;③涉獵廣泛的閱讀;④對社會人生的關注與思考;⑤獨特的生活態度。

15.六宮粉黛無顏色六宮粉黛無顏色

16.桂枝為籠鉤桂枝為籠鉤

17.山形依舊枕寒流山形依舊枕寒流

18.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19.大漠窮秋塞草腓大漠窮秋塞草腓

20.青楓浦上不勝愁青楓浦上不勝愁

21.一片降幡出石頭一片降幡出石頭

22.沈園柳老不吹綿沈園柳老不吹綿

23.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東南形勝三吳都會

24.美人帳下猶歌舞美人帳下猶歌舞

25.尊重給人自尊有這樣一個故事:某紐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出于憐憫,他塞給拿人一元錢,不一會,他返回來,從賣筆那兒取出幾支鉛筆,并抱歉地解釋自己忘取筆了,末了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幾個月后,再次相遇,那賣筆人已成為推銷商,并感謝紐約商,"你重新給了我自尊,告訴了我,我是個商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尊重別人,是崇高道德的一種表現。故事很感人,那位紐約商人是的確令人敬佩的,因為他懂得尊重他人。尊重別人,不僅可使自己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更可使他人擁有自尊與自信。鉛筆推銷員事業的成功的起點,僅僅是紐約商人簡短的幾句話,但正是這買筆的尊重讓推銷員從乞丐的自卑中解脫出來,自信地踏上嶄新的經商之路。可見,尊重他人是重要的,它可以讓失望的人們看到光明,自卑的人們找到自信,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道路。英國著名女作家舒拉·布魯姆的成功得益于教師對她的尊重。她曾回憶老師給她的鼓舞:"永遠不要后悔你所做過的任何事,它們全是經驗。甚至讓你出過丑,那也是寶貴的經驗,你因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而更加富有。"尊重他人猶如明燈,為陷入自卑的黑暗中的人們照亮前行的路,猶如蠟燭,點燃失意人的希望之火。相反,不尊重別人,輕則傷害他人的自尊,重則埋沒有用之材。油畫家凡高不就是生前作品得不到尊重與肯定,郁郁寡歡而死的嗎?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也應互相尊重。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擁有自己的主權與尊嚴,強國與弱國應友好相處,平等相待。各國在維護本國國格的同時,也應尊重別國。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商品經濟的浪潮中,不少人拜倒于金錢,忘記了自尊。為了錢,為了蠅頭小利,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與肉體,這種人理所當然難以得到他人尊重。同時,一些人因為有幾個錢,便目中無人,自認為"有錢便是爺",他們同不自尊的人一樣,無法體會到受人尊重的快樂。因為他們不明白: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總之,對自己,對他人,人與人,國與國,都應學會尊重,正如普希金的一句話:"尊重別人吧,你會使別人的快樂加倍,也能使別人的痛苦減半。"我們一齊來努力,讓世界充滿尊重!

26.說“勤”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經說過;“業精于勤”。這就是說,學業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勤,對好學上進的人來說,是一種美德。我們所說的勤,就是要人們善于珍惜時間,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實踐,勤于總結。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樹者,在其歷史的每一頁上,無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寫著一個閃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艱苦奮斗了四十年,閱讀了數量驚人的書籍和刊物,其中做過筆記的就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我國歷史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漫游生活,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歷史素材,為《史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德國偉大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時間。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和思想界產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我國年輕的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的有關上千本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識青年曹南薇,堅持自學十年如一日,終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奮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聰慧。傳說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渾濁,發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所壓倒。但是,他氣不餒,心不灰,為克服這個弱點,戰勝雄辯的對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風霜,堅持五十年如一日,連爬山、跑步也邊走邊做演說,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我國宋代學者朱熹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州有一個叫陳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一、二百遍才能讀熟。可是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別人讀一遍,他就讀三遍、四遍,天長日久,知與日懼增,后來終于“無書不讀”,成了一個博學之士。這說明,即使有些天資比較差、反映比較遲鈍的人,只要有勤奮好學的精神,同樣也是可以棄拙為巧,變拙為靈的。實踐證明,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