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WS/T 194-1999 改灶降氟效果評價》是一項針對通過改進爐灶設計以減少食物中氟含量的技術措施進行效果評估的標準。該標準主要適用于使用高氟燃料(如某些類型的煤炭)地區,旨在通過改變傳統烹飪方式或采用新型爐具來降低居民因飲食攝入過量氟而引發的健康風險。

標準詳細規定了改灶前后需要監測的各項指標,包括但不限于:改灶前后的室內空氣質量變化、食物中的氟含量對比分析以及當地居民尿氟水平的變化情況等。此外,還對如何選取樣本點、采集樣本方法及頻率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確保數據收集過程科學合理,能夠真實反映實際情況。

對于改灶項目的實施效果,標準建議從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不僅關注技術層面的效果,同時也重視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社會經濟因素影響。比如,在評價改灶措施是否成功時,除了要考察其能否有效降低食物中氟含量外,還需要考慮新爐具的成本效益比、用戶接受度等因素。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
  • 已被廢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9-11-26 頒布
  • 2000-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WS/T 194-1999改灶降氟效果評價_第1頁
WS/T 194-1999改灶降氟效果評價_第2頁
WS/T 194-1999改灶降氟效果評價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WS/T 194-1999改灶降氟效果評價-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c61WS備泰號:951—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194-1999改灶降氟效果評價Evaluationofeffectivenessofreducingfluorinebyyimprovementofkitchen-range1999-11-26發布2000-05-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

WS/T194-1999前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病區類型,分布面廣。改爐改灶降低室內空氣含氰量,減少食物氰污染,是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有效措施。但我國尚無改灶降氰效果評價標淮。為加強全國改灶降爾管理工作,保證改爐改灶質量,評價降氟效果,更好地指導燃媒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標準。在長江三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研究的基礎上,查閥了近10年來有關燃媒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實踐經驗和研究資料,并參考有關標準,編寫出本標準。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提出。本標準由中國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紙病研究所負責起草;河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貴州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遼寧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參加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孫玉富、高玉真、段榮樣、張文榮、于光前、王守智。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中國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負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改灶降氟效果評價WS/T194-1999Evaluationofeffectivenessofreducingfluorinebyimprovementofkitchen-range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改爐改灶降氟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效果評價,本標準適用于改爐改灶一年以后以自然村(屯)為單位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或病區戶改灶降鋼效果評價。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809—1984食品中氟允許量標準TJ36—19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評價指標3.1降氟爐灶質量3.1.1然燒充分,能保證歡事、供暖等熱量需要。上火時間不得超過40min。爐口溫度在可用火時間內不得低于400C。3.1.2爐體堅固耐用。有爐蓋,嚴密不漏煙;煙道通暢,有效地將煙塵排至室外。3.1.3病區改爐改灶率在98%以上,降氟爐灶合格率在95%以上。3.2環境氟標準3.2.1居居室內空氣氟含量居室內空氣氟最高允許濃度0.02mg/m',日平均濃度<0.007mg/m2.3.2.2室內干燥的主要食品玉米、蔬萊氟含量應符合GB4809中的指標規定。3.3病情指標(參考指標)改爐改灶后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