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口的數量變化導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讀圖說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差異,了解人口基數對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絕對數量的影響。2.掌握人口增長的三種模式名稱和特點。利用人口資料和圖表,判斷其所屬的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3.理解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人口政策?!局攸c難點】1.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及分布。2.通過不同的圖表來判斷人口增長特點?!緦W法指導】重視概念理解。弄懂概念內涵,準確把握概念“是什么、不是什么、怎么來的、怎樣表述”做到對概念、原理準確理解;人口的增長模式要采用比較法,會因時間、空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比較、分析其不同的特點,把握其不同的影響因素?!局R鏈接】一、人口的自然增長1.決定因素:由______和______共同決定。2.世界人口的增長(1)時間分布①總趨勢:_________,20世紀以來是世界人口增長的______時期。②根本原因:生產工具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進步。(2)地區差異①特點:地區上是________的。②表現a.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_________,人口增長_______。b.發展中國家:____________、民族經濟的發展、__________________,人口_______下降,因而人口增長______。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1.人口增長模式(1)構成:如上圖中:①_______;②_______;自然增長率。(2)類型及特點類型特點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A(_______)高_____低B(______)____低高C(______)低低____2.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1)過程:由_____型轉向_____型,繼而向_____型逐步過渡。(2)差異性①時間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進入______。b.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完成由________向________的轉變。②空間上a.世界:由_______轉向________的過渡階段。b.中國:目前已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_______向_______的轉變?!緦W習過程】一、人口的自然增長1.世界人口增長的時間差異及原因10萬年以來的人口增長示意圖

歷史時期農業革命之前農業革命期間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的生產活動原始的采集和狩獵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人口數量少,增長緩慢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快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人類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災害的能力差,人口死亡率高耕作和灌溉技術的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可靠,死亡率下降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供應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很低1.世界人口增長的時間差異及原因地區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特點原因變化趨勢發達國家保持較低水平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影響今后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發展中國家水平較高人口增長很快,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發展中國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措施,人口增長將趨于緩慢【注意】影響人口增長快慢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生產力水平的高低,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都能促進人口的增長正說明了這個問題。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由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口增長模式在其影響下,也在不斷地變化。它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三率”的升降上,具體分析如下表所示:[巧學速記]1.圖示法記憶人口增長模式把人口增長的三種模式和各自的特征,以及隨時間的演變放到一幅圖中進行綜合的、形象的記憶。2.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方法對于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根據國家類型或發展程度(即生產力水平),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多為現代型,發展中國家多為傳統型。(2)根據“三率”特點來確定?!案?、高、低”為原始型;“高、低、高”為傳統型;“三低”為現代型。(3)直接利用自然增長率的數值特征來判定傳統型和現代型:一般而言,自然增長率高于1%的為傳統型,低于1%的為現代型?!净A達標】下表是“我國四省(直轄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該地居住的離開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數據表”,讀后完成1~3題。省(直轄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數占全國總人口數的比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數占全國總人口數的比重/%甲省乙省丙省丁市1.表中內容反映,甲、乙、丙三省()A.已出現人口負增長 B.人口流動量大C.經濟發達 D.人口大省2.從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年間,人口數量增長率最高的是()A.甲省 B.乙省C.丙省 D.丁市3.10年后,乙省的人口增長模式是()A.原始型 B.傳統型C.現代型 D.過渡型下面左圖為“甲、乙、丙、丁四國人口增長狀況圖”,右圖為“不同階段人口發展模式圖”。讀圖,回答4~5題。4.左圖中四個國家人口增長特點與右圖人口增長階段對應正確的是()A.甲—① B.乙—②C.丙—③ D.丁—④5.影響丙國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較低②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③醫療衛生水平較低④經濟發展水平較高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6.閱讀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2011年10月31日零點前2分鐘,全球第70億名成員之一的嬰兒——丹妮卡·卡馬喬在菲律賓降生。她成為全球范圍內幾名被宣布成為象征性的世界第70億人口的嬰兒之一。菲律賓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之一,也是東南亞地區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202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材料2: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2012年1月30日發布預測稱,由于某些原因,50年后日本人口將減少三成。2060年日本人口將由2023年的億人減少至8674萬人,降低32%,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從2023年的%上升至%。(1)世界人口增長呈現加快趨勢,分析其中的原因。(2)簡述菲律賓目前所處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3)材料2中使日本人口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菲律賓和日本面臨的人口問題有什么不同?【拓展提升】一、選擇題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某年的人口資料圖”,讀圖回答1~2題。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經濟發達地區出生率較高B.圖示地區死亡率最高的是西藏C.圖示地區每年凈增長人口最多的是上海D.上海、北京、江蘇已經完成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2.上海市的出生率比北京高,但是自然增長率卻比北京低,其根本原因是()A.人口老齡化嚴重 B.環境污染嚴重C.生活醫療水平高 D.文化教育水平高下圖為“我國1970~2023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讀圖,回答3~4題。3.關于1970~2000年間人口變化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變,死亡率不斷下降,自然增長率也不斷下降B.人口增長模式完成了從“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過渡和轉變C.1975~1985年期間,我國人口數量先增后降D.1985~2000年人口變化顯示了我國在控制人口增長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4.根據2000~2023年間人口變化特點,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數量的增長與環境、資源相適應B.仍面臨著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帶來的問題C.應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D.人口變化特點與人口遷移密切相關讀“我國某省人口數據統計表”,回答5~6題。年份總人口/萬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規模/人19644198261990620007202375.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該省在1964~2023年期間()A.家庭戶數呈減少勢頭B.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上升C.社會養老負擔加重D.農村人口數量逐年減少6.解決該省目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最可行的是()A.鼓勵生育B.推遲退休年齡C.接納外來移民D.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讀圖,回答7~8題。7.關于該圖反映的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A.0~15歲人口過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B.2034年,16~59歲人口達%,勞動力充足C.2023~2034年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D.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8.關于上述問題產生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我國人口出生率從建國后一直維持在高水平波動狀態B.建國后我國人口死亡率逐漸下降C.生活質量提高,人均壽命延長D.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2010年11月1日零時我國開展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合下表資料完成9~10題。0~14歲15~64歲65歲及以上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23年)%%%9.根據所學知識判斷,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最接近下圖中的()A.甲 B.乙C.丙 D.丁10.我國人口老齡化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解決這一問題的合理措施是()A.鼓勵生育 B.計劃生育C.吸納海外移民 D.構建完善的養老體系下表為“某國不同年份人口增長變化比較表”,據此完成11~12題。年份①②③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211.根據人口增長特點變化的一般規律,表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順序最有可能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12.目前該國()A.外遷人口增多 B.少年兒童比重降低C.老齡化趨勢減緩 D.社保負擔減輕二、綜合題13.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2012年4月11日,我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材料2:201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3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大陸人口共1339724852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長%,年平均增長率為%。材料3:“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表”。年齡構成人口數所占比例0~14歲人口222459737人占%15~59歲人口939616410人占%60歲及以上人口177648705人占%注: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個百分點。城鎮人口66558萬人占%農村人口67415萬人占%注:與2000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個百分點。(1)從材料中分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國人口的特點是什么?(2)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多、增長快,社會、資源、環境承受的壓力過大B.人口的年齡結構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C.穩定低生育水平可以有效解決老齡化問題D.穩定低生育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全球的人口增速(3)從材料中可看出,目前我國的人口增長模式是__________模式,形成這種模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這種人口增長模式會給我國帶來什么不利影響?14.讀我國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圖”,回答問題。全國人口普查為國家進行宏觀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礎,研究歷次人口普查結果還可以了解我國人口發展的歷史以及社會發生的變化。(1)2023年與2000年人口相比,0~4歲嬰幼兒人口下降了大約________%。(2)2023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2000年上升%。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3)2000年10~14歲人口比例明顯偏高,2023年20~24歲人口比例也明顯偏高,這說明______年到______年我國曾出現過一次生育高峰。(4)分別讀“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圖”,說明0~4歲與5~9歲兩個年齡段人口比例之間的差異并分析原因。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反思】【參考答案】[知識鏈接]一、1.出生率死亡率2。(1)不斷增長快速社會生產方式(2)不平衡較低水平緩慢政治上獨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死亡率很快二、1.(1)出生率死亡率(2)原始型高傳統型高現代型低2.原始傳統現代現代型傳統型現代型傳統型現代型傳統型現代型[基礎達標]6.(1)由于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大大改善,世界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長。(2)菲律賓人口處于傳統型模式,該階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死亡率明顯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人口規模迅速擴大。(3)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生育率下降。(4)菲律賓主要人口問題是人口增長過快和少年兒童比重過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