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NY/T 633-2002《冷卻羊肉》是中國農業行業標準之一,旨在規范冷卻羊肉的生產、加工及銷售過程中的技術要求。該標準涵蓋了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方面。

根據NY/T 633-2002的規定,冷卻羊肉指的是經過屠宰后,在特定條件下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不超過4℃且不低于0℃的羊肉產品。標準中明確了不同部位肉的具體名稱及其質量指標,如色澤、組織狀態等感官特性;還規定了理化指標,包括pH值、揮發性鹽基氮含量等參數,用以評估肉的新鮮度與品質。

對于微生物限量方面,此標準設定了致病菌(如沙門氏菌)不得檢出的要求,并對大腸菌群等指示菌的數量進行了限制,確保食品安全。此外,還提供了詳細的抽樣方案和檢測方法,指導企業如何正確執行內部質量控制程序。

在標簽標識上,除了常規的產品名稱、凈含量、生產日期等信息外,還需明確標注“冷卻”字樣以區別于冷凍或熱鮮肉品。同時,對于包裝材料的選擇也有具體要求,強調使用無毒、無害、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材料進行包裝。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2-12-30 頒布
  • 2003-03-01 實施
?正版授權
NY/T 633-2002冷卻羊肉_第1頁
NY/T 633-2002冷卻羊肉_第2頁
NY/T 633-2002冷卻羊肉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NY/T 633-2002冷卻羊肉-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67.120.10

犆5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

犖犢/犜633—2002

冷卻羊肉

犆犺犻犾犾犲犱犿狌狋狋狅狀

20021230發布200303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發布

犖犢/犜633—2002

前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農業部畜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內蒙古草原興

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農工貿發展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素英、南慶賢、方武、戴瑞彤、趙宇、蔡英華、龔海巖、李艷華。

本標準由農業部畜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負責解釋。

犖犢/犜633—2002

冷卻羊肉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冷卻羊肉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標志、包裝、貯存和運輸。

本標準適用于活羊經屠宰、冷卻加工后,按要求生產的六分體和分割羊肉。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2762食品中汞限量衛生標準

GB/T4456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4789.2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

GB4789.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

GB4789.4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

GB4789.5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志賀氏菌檢驗

GB4789.10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GB4789.11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溶血性鏈球菌檢驗

GB/T5009.17食品中總汞的測定方法

GB/T5009.44肉與肉制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T6388運輸包裝收發貨標志

GB7718食品標簽通用標準

GB9687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GB9961鮮、凍胴體羊肉

GB/T14931.1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殘留量測定方法

農牧發[1998]17號呋喃唑酮在動物可食性組織中殘留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冷卻羊肉犮犺犻犾犾犲犱犿狌狋狋狅狀

活羊經宰前、宰后檢驗檢疫合格。胴體經冷卻,其后腿肌肉深層中心溫度在-1℃~7℃。冷卻胴體

在良好操作規范和良好衛生條件下,在10℃~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