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教材同步作文素材經典素材積累必修下教材同步作文指導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以《詩》《書》《禮》《易》《春秋》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
中華文明像一場五千年的飛奔。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先民結繩記事,文明肇始于江河之畔、莽原厚土;從甲骨文到小篆,文字統一,祖先開始書寫自己的歷史,中華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秦朝一統,大漢為族,五胡之后民族融合,終于創出光華璀璨的唐宋文化,中華文明展現出雍容輝耀的盛世氣象。元起于蒙古,清起于東北,先后融入中華文明的長河,洶涌澎湃,沖波逆折。清末百年屈辱,世界風云激蕩,古老的中華文明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一步步向著更遠的星辰大海奔馳。
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培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思想、價值、審美、政情、民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固有根本,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源泉、永恒動力。一單元主題中華文明之光
【高屋建瓴】習近平眼中的中華文明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經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也曾經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正是這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變革和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摘選自《光明日報》)二素材整理同類主題鏈接
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涌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中國古代大量鴻篇巨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內容、治國理政智慧,為古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中華文明提供了重要內容,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二素材整理同類主題鏈接
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上海精神”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強調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2018年6月9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上的祝酒辭二素材整理同類主題鏈接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中國《孫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書,但其第一句話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義是慎戰、不戰。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二素材整理同類主題鏈接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中國人民的特質、稟賦不僅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二素材整理同類主題鏈接
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
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絲綢之路的開辟,遣隋遣唐使大批來華,法顯、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遠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事例。——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摘選自新華網)二素材整理同類主題鏈接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對人類社會創造的各種文明,無論是古代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等,還是現在的亞洲文明、非洲文明、歐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們都應該采取學習借鑒的態度,都應該積極吸納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中的優秀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精神弘揚起來。進行文明相互學習借鑒,要堅持從本國本民族實際出發,堅持取長補短、擇善而從,講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圇吞棗、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摘選自新華網)二素材整理同類主題鏈接
詩人筆下的孔孟、莊子與劉項圣人道大能亦博,學者所得皆秋毫。雖傳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撓一草搖蟠桃。顏回已自不可測,至死鉆仰忘身勞。
——王安石《孔子》
【經典素材】
一個“大”字,概括了孔子的思想與人格。其道大,深宏似海;其人大,巍峨如山。千載士推無此擬,一編吾喜竊窺觀。茍非此道知音少,安有茲人得志難。機巧滿朝論勢利,瘡痍連室嘆饑寒。先生自是齊梁客,誰作商巖渭水看。——曾鞏《讀<孟子>》
【經典素材】
孟子被尊為“亞圣”,可謂名至實歸。他將孔子“仁”的思想發揚光大,提出了鮮明的仁政主張。不過他所生活的戰國中期諸侯征伐,生靈涂炭,其主張根本不能實行。曾鞏此詩,對此發出了深沉感慨。夸大帝傳由,形容跖侮丘。僅饒聃御寇,共載一虛舟。——劉克莊《雜詠一百首·莊子》
【經典素材】
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春秋·管仲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戰國·荀子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 ——清·顏元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意大利詩人但丁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養的人。 ——英國作家羅斯金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范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德國劇作家席勒除了上面幾條,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文明的名言呢?在下面寫出一兩條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外名人談文明
我國歷史上的中華“六圣”1.文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更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物志】
我國歷史上的中華“六圣”2.史圣: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生于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陜西韓城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人物志】
我國歷史上的中華“六圣”3.醫圣: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人物志】
我國歷史上的中華“六圣”4.書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渡后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人物志】
我國歷史上的中華“六圣”5.詩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人物志】
我國歷史上的中華“六圣”6.茶圣:陸羽
陸羽,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唐代著名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
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并擅長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作。《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人物志】
四群文集萃
“曾皙之志”的儒家生活美論建構
《論語·先進》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以下簡稱《侍坐》),孔子問四位弟子之志,四人各抒懷抱,唯有曾皙受到孔子的贊賞,曾皙對孔子問題的回答歷來都被看作是《論語》的經典語段甚至點睛之筆,曾皙之志所表現出的社會理想和美學范式甚至成為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吾與點也”一句對曾皙思想高度肯定,概括出了《侍坐》的全部精魂,已然成為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一直以來,孔子為何“與點”是學人孜孜以求的問題,大家圍繞這個問題各抒己見,跨越時空進行對話,因此曾皙之志究竟反映了孔子怎樣的理想變得非常重要,其答案也不一而足。
自20世紀初開始,對曾皙之志的闡釋呈現出多元化趨向,其中呈現出一種去政治化的方式去重新審視《侍坐》和“曾皙之志”,畢竟孔子及其周圍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作為儒家政治思想的動力機制和驅動群體,他們討論的問題當然在相當大的層面上涉及政治,同時存在很多生活的表述和生活的憧憬,《論語》的言說方式本身即是這種生活的注腳,所以同樣不能忽視《論語》作為生活文本的價值。沿著這種思路回過頭來重新研讀“吾與點也”就會發現,《侍坐》展開的是一種生活圖景,其背后蘊涵的是孔子的生活理想,也是孔子的生活美論之所在。
進入20世紀,對“曾皙之志”的闡釋更加多元,各家從方方面面對之進行梳理,既參考了前人對《侍坐》的分析又加入了新的思考。王國維從美學的角度言“孔子之教人,于詩樂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習禮于樹下,言志于農山,游于舞雩,嘆于川上,使門弟子言志,獨與曾點”。認為曾皙表述的自然之美和悠然之情打動了孔子,對于孔子來說這是一種美學的超越。楊樹達則認為“孔子所以與曾點者,以點之所以言為太平社會之縮影也”。楊伯峻對“吾與點也”的解釋是“在沂水旁邊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歌,一路回來”。李澤厚的解釋與楊頗相近,釋為“在沂水邊洗澡游泳,在祭壇下乘涼,唱著歌回家”。但是他也體會到了闡釋《侍坐》的難度,“有的地方以意譯出之,不然可惜了這篇好文章”,同時批評宋明理學對這段對話的神話,認為他們不該大講曾點的“天地氣象”,因為“孔子只是一時贊嘆,并沒有這層意思在內”。可見,李澤厚認為孔子并沒有貶低前三個學生,只是曾皙之志符合孔子的期待視野罷了。錢穆的解釋略有出入,認為“浴”有“盥洗面手”的意思,這樣就可釋作“結隊往沂水邊,盥洗面手,一路吟風披涼,直到舞雩臺下,歌詠一番,然后取道回家”。錢穆認為前三人的理想在“道消世亂”之時未必能夠實現,而曾皙“無意用世,孔子驟溫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飲水取肱之樂,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覺慨然興嘆也”。
在這些對《侍坐》的闡釋當中,儒家美論及其價值受到重視。王國維從美育的角度認為孔子之所以“與點”是因為曾皙闡明了一個“無希望,無恐怖,無內界之爭斗,無利無害,無人無我,不隨繩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則”的境界,這既是一種美學境界,也就是叔本華所謂“無我之欲”,孔子贊賞或期待的就是這種天人合一境界的實現,又為現代美育著眼于現實生活提供了有力注腳。李澤厚則從“儒道互補”的角度言及曾皙之志同莊子道家思想相似,從而認為孔子思想有與莊子相通之處。葉朗撰寫《中國美學史大綱》時也指出“曾點所描述的政治理想,是一種審美的境界”,孔子“與點”是因為曾皙看到了審美、藝術和社會之間的聯系,可以說,葉朗既看到了“吾與點也”的政治邏輯,同時也看到了邏輯背后的美感所在。其實,在對曾皙之志進行美學解讀的同時,20世紀著作家也關心生活之于“吾與點也”的重要性,事實上,曾皙之言已經從多個方面刺激、迎合或揭示了孔子的想法,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曾皙具有前三位學生不能企及的精神高度,表現在他對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關注,孔子“與點”從另一個側面呈現出了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的生活美論。
通過“曾皙之志”理解孔子的生活美論,還是應該回到《侍坐》的前后邏輯重新整理這段對話的思路。首先,在《侍坐》中,前面三個人的回答將孔子的問題塑造成一個關于政治的問題,但是曾皙的回答卻遠遠超出了政治的范疇而上升到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如或知爾,則何以哉”本身并不僅針對四人的政治抱負,而是針對他們的社會理想和人生理想,子路、冉有和公西華從本體出發描繪了一個政治藍圖,孔子并不反對他們的政治主張(“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但是曾皙言罷孔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表明當時孔子聽后的欣喜和欣賞,因為曾皙所給出的答案并不是純粹抒發政治理想,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一種生活理想,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共生關系和走向文明的精神生活追求。其次,曾皙描述的場景本身就是一個生活事件,同時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內涵。對于《侍坐》曾皙之言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對“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闡釋。浴,《說文》釋“灑手也從水噪聲”,在《侍坐》中各家解釋不盡相同,本文取“洗頭面兩手”之意。“風乎舞雩”作在祭壇下吹風意。詠,《說文》釋“歌也從言永聲”,有唱歌之意。這樣曾皙之言就可釋為:“暮春時節,穿上新作的單衣春裝,和五六個青年還有六七個少年,在沂水洗手洗臉,然后在祭壇下吹吹風,一邊唱歌一邊往回走。”之所以仔細推敲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這對理解曾皙之言有很大幫助,他描繪的是一幅和諧的生活圖景。倘若沒有雅致的生活環境,恐怕沒人能夠如此充滿詩意地棲居,而背后潛藏的是冠者和童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既然孔子說四位弟子“亦各言其志也”,那么為什么又言“吾與點也”呢?其實,孔子并沒有否定其他三人的政治理想,“哂之”或不語并不是反對他們言說內容的主體。曾皙之言和其他人的最重要差別在于,其他人的政治理想是自上而下的,而曾皙的理想是自下而上的,子路等人關心的是政治上作為,曾皙關心的則是平常人的生活境界。這種境界建基于政治而又超越政治,是政治與生活的雙重表達,所以成為“吾與點也”的關鍵。由此可以看出,“曾皙之志”也是孔子生活觀的外在表達,將之與孔子哲學或儒家哲學的某些思想建立聯系,會發現一個更為廣闊的生活境界。
【讀后思考】
“‘曾皙之志’的儒家生活美論建構”中的“建構”指的是什么?把你的理解寫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建構”指對“曾皙之志”以去政治化的方式重新審視,重視其呈現的儒家美論及其價值,揭示其對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關注及對一種生活理想的追求: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共生關系和走向文明的精神生活追求。千古鴻門宴,誰解其中味
鴻門宴,是事關項羽和劉邦人生轉機,也是誰主天下歷史轉機的重大事件。因此,便有“鴻門一宴,千秋轉機,漢史發祥地,天下第一宴”之說。
位于陜西省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的鴻門宴遺址,南依驪山北臨渭河,地處潼關通長安之要道,毗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冬日,夕陽正濃時,獵獵西風中,我慕名前往游覽。
曾聽朋友說,該遺址不太大,景觀不是很多。這應在情理之中。社會江湖的規則是勝者王敗者寇,演出鴻門宴的兩主角之一劉邦是勝者“王”,但鴻門宴是他的屈辱史,自當為之“諱”而無宣揚之理;宴會主導者項羽成了敗者“寇”,便更無宣揚之由了。但是,我久有一游之念,非為觀景,只是想感受英雄項羽遺留的氣場,表達一種敬意。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公元前206年的那個冬日——
項羽浴血奮戰、消滅了秦王朝軍隊的主力,劉邦卻乘虛進入秦的都城咸陽而欲稱王,兩支反秦的武裝便形成競爭而面臨惡戰。勢弱的劉邦親自到鴻門項羽軍中解釋,項羽的謀士力勸在宴會中借機殺掉劉邦,但項羽沒有聽從而是放走了劉邦。在隨后的四年間項劉進行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會計個人工作計劃成功案例分享
- 秋季學期學生社交能力培養計劃
- 開展班級閱讀活動的方案計劃
- 網絡架構審計的必要性及試題及答案
- 供應鏈管理優化計劃
- 前臺文員專業知識更新計劃
- 理解網絡協議與試題及答案指導
- 2024年上海建橋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湖北省武漢市兩學校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山東師范大學
- 點穴保健DIY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江西中醫藥大學
- 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評估管控指導手冊-危險貨物儲罐倉儲
- 大病歷體格檢查-系統回顧(精簡版)
- 濟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
- 黑土地知識科學普及-黑土地保護法宣貫課件
- 毛尖茶葉批生產記錄匯總
- 維修電工求職簡歷
- 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課件: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 PCBA工藝介紹完整版-課件
- 衛生管理初中級職稱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