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概念論
——關于概念分析的邏輯知識1.西南法律邏輯教與學(BBS論壇)
網址/
2.西南政法大學網絡教學平臺3(校園網訪問)http://08(外網訪問)3.教學QQ:411141213(法律邏輯在線)4.相關網站:中國法律邏輯網/法律博客-法律邏輯在中國/博客中國-法律邏輯學/法律邏輯學的總體規劃1、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課后做每章后的作業題(要求自備作業,定期交上檢查,作為平時分的一部分)2、只對課本作深化講解,少做學術性、理論性講解。3、學習法律邏輯學的方法:第一、通過公式、例子,深入領會所表明的邏輯原理的實質。第二、注意把握前后內容的聯系。第三、加強作業練習。4、第二、三、四、五、七、八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西紅柿,學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英文名稱Tomato,orloveapple。原產南美洲,16世紀作為觀賞植物傳入歐洲,18世紀始作食品食用。明朝傳入中國,后傳入日本。
問題:西紅柿屬于蔬菜還是水果?美國司法史上的西紅柿案(1893年)一、概念及其特征美國司法史上的西紅柿案(1893年)1895年,美國商人從西印度群島運來一批西紅柿。按照美國當時的法律,輸入水果是免交進口稅的,而進口蔬菜則必須交10%的關稅。紐約港的關稅官認定西紅柿是蔬菜。理由是:它要進廚房,經過烹制,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肴。商人則認為是水果,據理力爭:西紅柿有豐富的果汁,這是一般蔬菜所不具備的;它又可以生食,同一般的蔬菜也不一樣;形狀與色澤也讀應當屬于水果范疇。雙方為此爭執不下,最后只好把它作為被告,送進美國高等法院,接受審判。經過審理,法院一致判決:“正像黃瓜、大豆和豌豆一樣,西紅柿是一種蔓生的果實。人們通常的談論中總是把它和種植在菜園中的馬鈴薯、胡蘿卜等一樣作為飯菜用;無論是生吃還是熟食,它總是同飯后才食用的水果不一樣”。從此西紅柿才法定為蔬菜,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佳肴。1.概念和法律概念1.1概念概念是反映對象的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1)對象與屬性對象(object):各種有形物和無形物,即各種物質現象和意識現象。是指自然界、人類社會、精神領域的各種事物屬性(attribute):對象所具有的各種性質和關系 共有屬性(commonattribute):一對象與他對象共同具有的某種屬性,亦稱“非本質屬性”。 特有屬性(distinctiveattribute):一對象獨有而他對象不具有的某種屬性,亦稱“本質屬性”。例如: 黑、白、紅、藍等顏色,只是“筆”的共有屬性;而“用來書寫或畫畫的工具”,則是“筆”的特有屬性。(2)共有屬性與特有屬性例如: 西塞羅:人是會笑的動物; 蘇格拉底:人是兩足、無羽毛、直立行走的動物; 亞里士多德:人是城邦(政治)的動物; 馬克·吐溫:人是唯一刷牙的動物,也是唯一需要刷牙的動物; 荀子: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辯也。這些都是人的特有屬性,但未必是人的本質屬性。 馬克思: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 唯物史觀:人是能制造并使用生產工具的動物這些或可視為人的本質屬性。嚴格說來,對象的特有屬性≠(>)
本質屬性1.2.概念的表達式(expression)
——語詞與詞項1.2.1.語詞與詞項(1)語詞(words):語言的基本單位之一,泛指詞、詞組一類的語言成分。(2)詞項(term):在判斷(命題,語句)中出現的、作為判斷組成成分的概念。(1)聯系: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語詞是概念的表達式。(2)區別:第一,凡概念都必須通過語詞來表達,但并非所有語詞都表達概念(實詞表達概念,虛詞有的表達有的不表達,如助詞、嘆詞不表達,介詞、連詞表達)第二,概念和語詞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①同一語詞在不同語境(context)中可表達不同概念(語形相同而語義不同)。如刑事訴訟中的“拘留”與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拘留”是不一樣的。 ②不同語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表達相同概念(語形不同而語義相同)如去世、逝世、身亡、見馬克思等都表達“死亡”這個概念。1.2.2.概念與語詞的關系1.3.法律概念及其特征1.3.1.法律概念與法學概念
(1)法律概念(legalconcept):法律規范中出現的、用以指稱那些屬于法律規范調整的事件或行為的概念,亦稱“法律專門術語”。
(2)法學概念(conceptsofthescienceoflaw):法學理論研究中所涉及的法學專門術語。
(3)法律的概念(theconceptofLaw):關于“法是什么”的問題。 如新分析法學家哈特的成名作就叫“TheconceptofLaw”(1)法律概念是客觀性與規定性的統一例如: ①法律意義上之“動物”≠生物學意義上之“動物”(《民法通則》第127條之規定) 蚊子、蒼蠅、螞蟻、蜜蜂、蝎子…… ②各國法律關于“成年人”這一法律概念的不同規定,如我國臺灣、大陸、法國等1.3.2.法律概念的特征(2)法律概念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例如: 情節惡劣、數額巨大、重大事由……2.概念的內涵及其類型2.1.概念的內涵及其表達式(1)概念的內涵(Connotation;intension):亦稱概念的“所謂”,即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稱的那類對象的特有屬性。(2)內涵方面的構成性質(組):概念所反映的那些對象的一組特有屬性。概念的內涵,法學上通稱為“構成要件”。(3)概念內涵的表達式
A=(T+B)其中:
A:任一概念
T:A的“特有屬性”,即其內涵方面的構成性質(組)
B:A的“共有屬性”,即A所隸屬的那類對象(A的屬概念)例一: ①筆(A)=用來書寫或畫畫的(T)+工具(B)例二: ②商業秘密(A)=不為公眾知悉(T1),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T2),具有實用性(T3)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
+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B)。(參見1997年《刑法》第219條第3款) ③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A),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T1)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T2),過失(T3)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T4)事故(B)。(《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條)2.2.概念內涵的分類2.2.1.認識性內涵與規定性內涵(根據內涵的確立方式,即形成內涵的途徑不同來分類)(1)認識性內涵認識性內涵是通過對象間的比較而確立的內涵,它是人們認識的成果。認識性內涵的構成性質,是對象本身客觀地區別于其他對象的性質。認識性內涵具有歷史性,是同人們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水平相關,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化而深化。死亡:心臟停止跳動、停止呼吸腦死亡例如:(沒有加入主觀規定,只是對客觀世界的描述)
①筆(A)=用來書寫或畫畫的(T)+工具(B)。 ②水果(A)=可食用的(T1)多汁液的(T2)植物的(T3)+果實或種子(B)。(2)規定性內涵規定性內涵就是根據實踐需要,通過人為規定方式所確立的內涵。規定性內涵的構成性質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例如: ①前述關于“商業秘密”的內涵。 ②私法(民商法)上的“善意”≠“善良心腸”,而是=“不知情”。性賄賂行為?第三百八十九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非法集資罪(吳英案)?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準。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投機倒把罪(年廣久)投機倒把罪,顧名思義即是以買空賣空、囤積居奇、套購轉賣等手段謀取暴利的犯罪。“投機倒把”一詞產生于計劃經濟色彩濃重的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計劃內部分實行國家統配價,同時企業超計劃自銷產品并按市場價格出售,形成了特殊的“價格雙軌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投機倒把行為出現了明顯分化,有的成為正常市場行為,有的則上升至法律規范。但在1997年《刑法》取消“投機倒把罪”。2.2.2.合取式內涵與析取式內涵
(根據內涵表達式的邏輯結構不同來分類)(1)合取式內涵:亦稱并且型內涵(或交集型內涵)T=(T1∧T2∧……∧Tn)(“∧”,讀作“合取”,相當于“且”、“∩”)如前述“水果”、“商業秘密”的內涵。再如: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T1),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T2),因而構成犯罪的(T3),是故意犯罪。(《刑法》第14條)A=(T1∧T2∧T3
)+B(2)析取式內涵,亦稱或者型內涵(或并集型內涵)T=(T1∨T2∨……∨Tn)(“∨”,讀作“析取”,相當于“或”、“∪”)如前述“筆”的內涵。再如: 重婚罪,就是有配偶而又與他人結婚(T1),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T2)犯罪行為(B)。(《刑法》第258條)3.概念的外延與歸類活動3.1.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extension):亦稱概念的“所指”(designation),也就是具有內涵所指稱的各個對象。概念的外延,法學上通稱為“適用范圍”。例如: “筆”的外延,就是各式各樣的筆,如毛筆、鋼筆、鉛筆、圓珠筆、粉筆、畫筆……3.2.歸類活動與概念外延邊緣的模糊性3.2.1.歸類與司法歸類(1)歸類(subsumption):確定某一具體對象是否屬于某一概念外延的思維活動。例如: 將“電筆”排除在“筆”的外延之外,而將“眉筆”歸屬于“筆”的外延之中,這就是歸類。歸類活動在司法中的應用,就是司法歸類。司法歸類(judicialsubsumption):將確認的案件事實歸屬于某一特定的法律規范構成要件,實則確定某一事件或行為是否屬于某個法律概念的外延范圍。司法歸類,法學方法論中通稱為“歸攝”或“涵攝”。(2)司法歸類例如:
西紅柿究竟屬于蔬菜還是水果?再如: 若對“某甲的行為致某乙死亡”這一事實進行司法歸類,它可能屬于意外事故(如車禍),也可能屬于犯罪行為(如故意殺人罪、過失殺人罪、故意傷害罪、過失傷害罪)這些法律概念的外延,還有可能屬于合法行為(如正當防衛、行刑人員執行槍決)這一概念的外延。所謂概念外延邊緣的模糊性,就是一概念外延與另一概念外延之間的“灰色區域”。其實質在于:客觀對象中存在有難以界定的是否屬于某個概念外延的兩可情形的對象。“一個概念的中心含義也許是清楚的、明確的,但當我們離開該中心時它就趨于變得模糊不清了,而這正是一個概念的性質所在。沃澤爾用一種略微不同的隱喻將概念比喻成‘一張相片,其輪廓是模糊的,而且愈到邊上就愈加模糊了’。”([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鄧正來等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66頁)3.2.2.概念外延邊緣的模糊性假設有A、B、C三個概念,在其外延的中心區域,某個對象x是否屬于某一概念的外延,是相當清晰的。若x處于A、B、C外延的邊緣地帶,則有時難以確定該x究竟屬于哪個概念的外延。如下圖所示:x由于概念外延邊緣的模糊性,因而就導致了歸類時的復雜性和困難性。例如: “某甲拾得某乙的遺忘物,數額巨大,拒不返還”這一行為,在司法歸類時,就有可能歸屬于“不當得利”(《民法通則》第92條),也有可能歸屬于“侵占罪”(《刑法》第270條第2款)。許霆案中的“盜竊金融機構罪”的“盜竊”、“金融機構”。
由于概念外延邊緣的模糊性,因而就導致了歸類時的復雜性和困難性。例如: “某甲拾得某乙的遺忘物,數額巨大,拒不返還”這一行為,在司法歸類時,就有可能歸屬于“不當得利”(《民法通則》第92條),也有可能歸屬于“侵占罪”(《刑法》第270條第2款)。許霆案中的“盜竊金融機構罪”的“盜竊”、“金融機構”。
規定:禁止車輛進入公園卡車、小汽車、救護車、自行車、滑輪車規定:禁止攜帶狗入公園狗貓、雞、熊課堂練習指出下列概念的外延及該概念外延的邊緣對象青年人青年界定聯合國17-24歲的人為青年。世界衛生組織16-44歲的人為青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3-34歲的人為青年。中國國家統計局11-34歲的人為青年。共青團12-28歲的人為青年。青年聯合會
18-40歲的人為青年。港、澳、臺地區10-24歲的人為青年。書《辭海》:用文字裝訂成冊的印刷品。電子圖書?小學生已進入小學開始上課但尚未辦理學籍注冊的學生是小學生?超過18周歲重返小學校園就讀的成年人?二、概念的分類1.實概念與虛概念(空概念)(根據外延對象是否為現實世界中的對象來分類)(1)實概念(realconcept):實概念就是在現實世界中外延有所指的概念,亦即在現實世界中外延非空的概念。例如,山脈、河流、動物、水果……(2)虛概念虛概念(falseconcept),亦稱空概念(emptyconcept):就是在現實世界中外延無所指的概念,亦即在現實世界中外延沒有任何對象的概念,其外延是一個空類或空集(emptyclass),記為:{}
或φ
。例如: 上帝,孫悟空 燃素,永動機 勻速直線運動,大于5小于2的正整數……2.單獨概念與普遍概念(根據概念外延對象的多少來分類)(1)單獨概念(singleconcept):單獨概念就是外延僅有一個獨一無二對象的概念。表達單獨概念的語詞形式有兩種:專名和摹狀詞A.專名(propernoun):即專有名稱例如: 重慶市 毛澤東 五四運動
“9·11”事件……B.摹狀詞(description):描述特定對象的短語例如:
《工具論》的作者 亞洲最長的河流 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 這本書……(2)普遍概念普遍概念(universalconcept),就是外延至少有兩個對象的概念。普遍概念的外延對象,可能是可數的,也可能是不可數的。表達普遍概念的語詞形式是通名(generalname)。例如: 河流、學生、法律、大于2小于5的正整數……1.下列概念是單獨概念還是普遍概念: ①南沙群島 ②南海諸島 ③長江截流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⑤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⑥占我國人口80%的農民 ⑦SRAS(非典型性肺炎)會議澎湖列島≠南海中的島(嶼)禽流感恐怖襲擊課堂練習課堂練習2.下列劃線的語詞表達單獨概念還是普遍概念?
①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孫犁《荷花淀》 ②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毛澤東《七律·送瘟神》 ③接過雷鋒的槍,千萬個雷鋒在成長
——踐耳《接過雷鋒的槍》 ④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七律·游泳》) ⑤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⑦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3.集合概念與非集合概念
(根據外延對象是否為集合體來分類)3.1.集合體與類(1)集合體(collective):由許許多多個體聚合而成的群體(整體)。 集合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2)類(class):具有相同屬性對象的匯集。 類與分子之間的關系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3.2.集合概念與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collectiveconcept): 反映集合體的概念。例如: 人口 書籍 南海諸島 特殊利益集團 占我國人口80%的農民
……審判委員會三峽庫區(2)非集合概念(non-collectiveconcept): 反映類(即非集合體)的概念。例如: 人 書 島嶼 既得利益者 我國農民
……審判委員會委員團伙詐騙案件任一概念,要么屬于集合概念,要么屬于非集合概念。在不同語境中,同一語詞既可以表達集合概念,也可以表達非集合概念,這就是概念的集合使用與非集合使用。例如: ①韓山師范學院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②李明是韓山師范學院的學生3.3.概念的集合使用與非集合使用指出下列劃線的語詞表達的是集合概念還是非集合概念: ①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②人定勝天 ③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④人是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 ⑤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⑥書不可不讀 ⑦書是裝訂成冊的著作 ⑧我們應當愛護圖書館的書 ⑨書,猶藥也,多讀,可以醫愚 ⑩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集合概念)(集合概念)(集合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課堂練習4.正概念與負概念
(根據概念內涵中是否具有某種屬性來分類)(1)正概念(positiveconcept):亦稱肯定概念,就是內涵中具有某種屬性的概念。(2)負概念(negativeconcept):亦稱否定概念,就是內涵中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概念。正、負概念總是成對出現的:正、負概念在形式結構上有如下關系:負概念=(否定詞
+正概念)例如: ①“男人”與“非男人”,是一對正、負概念 ②“男人”與“女人”,二者都是正概念(3)論域負概念與正概念所共同相對的那個特定范圍,就是論域(universeofdiscourse),亦即“議論的范圍”。例如: ①“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的論域:車輛 ②“大學生”與“非大學生”的論域:學生(或“人”)負概念的外延大小,取決于其論域的大小5.實體概念與屬性概念
(根據外延對象是否為可獨立存在的實體來分類)實體概念(entitativeconcept)與屬性概念(attributiveconcept)的區分可列表如下:概念實體概念屬性概念性質概念關系概念6.簡單概念與復合概念
(根據概念表達式的結構形式不同來分類)6.1.簡單概念(simpleconcept):對其不能再加以分解的概念,其語言表達式是單字,或,意義不可再分的詞組或短語。例如: 書、英雄、書記員、聯合國……6.2.復合概念(compoundconcept):由兩個或多個概念按一定的邏輯關系組合而成的概念。復合概念按其邏輯關系不同,可分為兩類:(1)合取式(并且型)復合概念A=(A1∧A2∧……∧An)例如:紅旗、白馬、外科醫生、女法官……
女法官(A)=婦女(A1)∧法官(A2)(2)析取式(或者型)復合概念A=(A1∨A2∨……∨An)例如:男女老少、坑蒙拐騙、假冒偽劣……假冒偽劣(A)=假(A1)∨冒(A2)∨偽(A3)∨劣(A4)三、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歐拉與歐拉圖 歐拉(L.Euler,1707-1783),瑞士數學家、物理學家。1761年,歐拉首創圓圈圖形表示概念的外延以及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史稱歐拉圖或歐拉圖解(Euler’sdiagram)。A非A任意兩個概念A與B之間的外延關系,有且只有五種歐拉圖:AB圖2-1AB圖2-2AB圖2-3BA圖2-4AB圖2-51.全同(identity)關系(3)歐拉圖的邏輯涵義所有A是B,且,所有B是AAB(4)實例①A:偶數
B:能被2整除的數②A:法院
B:國家審判機關(1)界定若A的全部外延與B的全部外延相同,則A與B全同,A、B互為全同概念。(2)歐拉圖2.交叉(crossing)關系(3)歐拉圖的邏輯涵義
有A是B,有B是A
且有A不是B,有B不是A(4)實例①A:婦女
B:法官②A:能被2整除的數
B:能被3整除的數(1)界定若A的部分外延與B的部分外延相同,則A與B交叉,A、B互為交叉概念。(2)歐拉圖ABA∩BA∩~BB∩~AA∩~BA∩BB∩~A3.種屬關系與屬種關系(3)歐拉圖的邏輯涵義
所有A是B,但有B不是A(4)實例
①A:大學生
B:學生②A:能被6整除的數
B:能被3整除的數(1)界定若A的全部外延與B的部分外延相同,則A真包含于B,或稱,B真包含A。此時,A是B的種概念(species),B是A的屬概念(genus)。種屬關系與屬種關系,合稱從屬關系。(2)歐拉圖種概念屬概念AB全同、交叉、從屬(種屬和屬種)關系,合稱為相容關系(compatiblerelation)。若至少有一個對象既屬于A概念的外延又屬于B概念的外延,則A、B兩概念間具有相容關系,A、B互為相容概念。相容關系,若用集合術語表示,即“若A交B非空,則A與B相容”。其公式為:A∩B≠φ4.全異(utterlydifferent)關系(3)歐拉圖的邏輯涵義所有A不是B
且所有B不是A(4)實例①A:成年人
B:未成年人②A:老年人
B:青年人(1)界定若A的全部外延與B的全部外延都不相同,則A與B全異,A、B互為全異概念。全異關系,亦即不相容關系(incompatiblerelation)。其實質是:A∩B=Φ(2)歐拉圖AB4.1.矛盾(contradictor)關系(3)歐拉圖的邏輯涵義A、B全異,且,A+B=C(4)實例①A:成年人
B:未成年人
C:人②A:勞動收入
B:非勞動收入
C:收入(1)界定A、B全異,若A、B兩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其共同屬概念C的外延,則A與B矛盾,A、B互為矛盾概念。(2)歐拉圖ABC4.2.反對(contrary)關系(3)歐拉圖的邏輯涵義A、B全異,且,A+B<C(4)實例①A:青年人
B:老年人
C:人②A:合法的勞動收入
B:合法的非勞動收入
C:收入(1)界定A、B全異,若A、B兩概念外延之和小于其共同屬概念C的外延,則A與B反對,A、B互為反對概念。(2)歐拉圖A…BC5.矛盾關系與反對關系的異同點相同點:都屬于不相容(全異)關系不同點:矛盾關系:A+B=C
反對關系:A+B<C區分的關鍵:A、B間是否存在第三種可能即{C∩~A∩~B}是否為空例如:①A:偶數
B:奇數②
A:正數
B:負數用歐拉圖圖示下列各組概念之間的關系:
1.a.蘋果、b.蘋果樹、c.蘋果園
2.a.中國、b.四川省、c.成都市
3.a.四季、b.秋季
4.a.工人、b.婦女、c.女工代表
5.a.重慶人、b.具有重慶市常住戶口的人、c.在重慶市工作的人
6.a.能被2整除的數、b.能被3整除的數、c.能被6整除的數課堂練習課堂練習(續前頁)用歐拉圖圖示下列各組概念之間的關系: 7.a.知識分子、b.江蘇人、c.南京人 8.a.法官、b.律師、c.中共黨員 9.a.男學生、b.女學生、c.女運動員 10.a.語詞、b.概念、c.概念的內涵 11.a.子女、b.婚生子女、c.非婚生子女 12.a.成年人、b.年滿18周歲的人、c.老年人、d.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e.45周歲以下的人6.概念的限制與概括6.1.限制與概括的邏輯基礎
——內涵與外延之間的反變關系概念內涵與外延之間的反變關系(lawofinversevariationofintensionandextension):具有從屬關系的概念之間,若其內涵越多,則其外延越小;反之,若其內涵越少,則其外延越大。注意:反變關系只適用于合取式(并且型)概念、不適用于析取式(或者型)概念間的邏輯推演。人(A)外延:最大較小最小內涵:xx+yx+y+z成年人(B)成年男子(C)概念內涵與外延間的反變關系,可圖示如下:6.2.限制與概括(1)限制(limitation):由屬概念過渡到種概念的邏輯方法。(2)概括(generalization):由種概念過渡到屬概念的邏輯方法。限制與概括的思維過程是互逆的,如圖所示:CBA概括限制實例
A:收入
B:勞動收入
C:合法的勞動收入四、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2)內涵清晰、外延開放(3)內涵不清晰、外延封閉(4)內涵不清晰、外延開放即外延對象已窮盡地列出其內涵需要明確,即下定義其外延需要明確,即進行舉例、列舉、劃分或者分類1.哪些概念需要明確?就概念的運用看,概念的確定性有四種表現形式:(1)內涵清晰、外延封閉2.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下定義2.1.“定義”之界定下定義(definition):通稱定義,亦稱界定,就是對概念的內涵予以揭示或對語詞的涵義給以簡要的說明和解釋。按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定義乃是揭示事物本質的短語”(《工具論》102b39-40)、“定義就是一個公式”(《形而上學》1034b21)。例如: ①動產就是可以移動的財產。 ②烏托邦(Utopia):源自希臘語中的“ουτοποσ”。在希臘語中,“ου”(烏)的意思是“沒有”,“τοποσ”(托邦)的意思是“地方”。“烏托邦”就是指沒有的地方,是種空想、虛構或童話。2.2.定義的邏輯結構任何定義都由三個要素組成: 被定義項(definiendum):記為Ds 下定義項(definiens):記為Dp 定義聯項(copula):記為≡df.或=df.其中: Ds、Dp均屬邏輯變項
=df.(讀作“定義為”)則屬邏輯常項例如: 動產(Ds)就是(=df.)可以移動的財產(Dp)2.3.定義的邏輯形式定義的邏輯形式(定義模式)為:Ds
=df.Dp例如: 動產(Ds)=df.可以移動的財產(Dp)2.4.定義的類型按不同標準,可對定義進行不同分類:第一組:按定義的對象不同來分
a.名義定義(語詞定義) 細分為:說明的名義定義和規定的名義定義兩類
b.實質定義(真實定義) 細分為:性質定義、關系定義、發生定義和功用定義等第二組:按定義涉及的領域不同來分
a.通用定義
b.專用定義 按具體領域不同可細分為:法律定義、物理學定義……再如:①盒飯就是裝在盒子里論份出售的飯。②本辦法所指的盒飯是指集中加工、分裝、分送供應的盒裝菜肴和主食。”(滬衛衛監[2003]14號《上海市盒飯衛生管理辦法》第2條第2款)③盒飯是指2005年湖南電視臺“超級女聲”何潔的fans(“盒”諧音“何”,“飯”諧音“fans”)。實質定義/通用定義實質定義/專門定義(法律定義)名義定義(規定的名義定義)/專用定義2.4.1.名義定義與實質定義(1)名義定義:名義定義(nominaldefinition),就是對語詞涵義給以說明或規定。它所定義的對象是Ds這個語詞本身,因而亦稱之為語詞定義(verbaldefinition)或者字典定義。名義定義有說明的和規定的兩種形式:A.說明的名義定義:即語詞詮釋。例如: ①駒:從馬,句聲。本義:兩歲以下的馬。 ②筆(筆):從竹,從聿。“聿”是“筆”的本字,小篆“”象以手執筆。古時毛筆筆桿都是以竹制成,故從竹。簡化字“筆”,“從竹從毛”會意,指舊時用的毛筆。此字最早見于北齊雋修羅碑,是六朝時的俗字。也見于《集韻》。本義:毛筆。B.規定的名義定義:對新出現的語詞賦予涵義或對原有的語詞賦予新的涵義,也稱約定定義(stipulativedefinition)例如: ①“非典”就是指非典型性肺炎。 ②本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包括本數。(1997《刑法》第95條)
③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以外”,不包括本數。(《民法通則》第155條)(2)實質定義:實質定義(realdefinition),國內邏輯學界通稱為真實定義,就是對概念內涵的揭示。它所定義的對象是Ds這個概念所指稱的事物,也稱作事物定義。例如: ①筆就是用來書寫或者畫畫的工具。 ②紡織品就是用各種纖維作原料經過紡織加工而成的產品。2.4.2.通用定義與專用定義(補充內容)(1)通用定義:也可稱為日常定義或普通定義,就是對日常生活中普通概念的內涵或日常語詞的涵義給予揭示或說明。例如: ①“王老五”就是指單身男子。 ②“鉆石王老五”就是指各方面條件都很優越(“含金量”很高)的單身男子。 ③“女鉆石王老五”就是指各方面條件都很優越(“含金量”很高)的單身女子。(2)專用定義:也可稱為專門定義,就是對某一科學領域或特定領域中的專門術語的涵義(內涵)予以揭示或說明。如法律定義、生物學定義、化學定義等等。例如,關于“水”的各種不同定義: ①通用定義:水是以雨的形式從云端降下的液體。 ②物理學定義:水是常溫常壓下無色、無味、無嗅、透明的液體。 ③化學定義: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化合物,即分子式為H2O的化合物。④法律定義:本法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2002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2條第2款)2.5.實質定義的定義方法實質定義,常采用“屬加種差定義”(definitionpergenusetdifferentiam)的方法。其模式為:被定義項(Ds)=df.(種差+屬概念) 屬概念:Ds的屬概念,亦即Ds的共有屬性,記為:B。 種差(differentia):能把Ds與其同一屬概念下其他種概念區別開來的屬性或標志,即Ds的特有屬性,記為:T。因種差不同,屬加種差定義有不同類型:
(1)性質定義:以被定義對象的性質作種差的實質定義。例如:動產就是可以移動的財產。
(2)關系定義:以被定義對象與其他對象的關系作種差的實質定義。例如:偶數就是能被2整除的數。
(3)發生定義:以被定義對象的形成情形作種差的實質定義。例如:圓就是在平面上繞一定點作等距離運動形成的封閉曲線。
(4)功用定義:以被定義對象的功能、效用作種差的實質定義。例如:筆就是用來書寫或畫畫的工具2.6.實質定義的邏輯要求(規則)規則一:Dp的外延與Ds的外延之間必須是全同關系Ds與Dp之間也具有五種外延關系:Ds
Dp①可能正確的定義DsDp定義交叉(既過寬又過窄)DpDs定義過窄DsDp定義過寬DsDp定義全異②③④⑤該規則亦可表述為:定義不得兜圈子違反該規則,可能犯兩種邏輯錯誤:規則二:Dp中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Ds(1)“同語反復”的錯誤“同語反復”的實質,就是用自己定義自己。其典型模式為:Ds=df.Ds例如: ①“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的成員集體所有。”(《物權法草案》第61條第1款) ②“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物權法草案》第100條)(2)“循環定義”的錯誤“循環定義”的典型模式為:Ds=df.Dp,且,Dp=df.Ds例如: ①所謂原因就是引起結果出現的現象,而結果就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現象。 ②原物就是產生收益的物,孳息物就是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物。該規則亦可表述為:如果Ds是正概念,則Dp不能是負概念。違反該規則,就要犯“否定定義”的錯誤。這條規則僅僅針對給正概念下定義而言的,若Ds是負概念,則不受該規則的約束。例如: ①無機物就是不含碳的化合物。 ②無理數就是不循環的無限小數。規則三:不能用負概念去定義正概念該規則的實質在于: Dp不得比Ds更晦澀難懂或者 Dp應當比Ds更簡單規則四:Dp必須清楚確切2.7.法律定義的結構特點法律定義有兩種結構形式:(1)合取式定義結構:Ds=df.(T1∧T2∧……∧Tn)+B例如: 借款合同(Ds)是(=df.)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T1),到期返還借款(T2)并支付利息的(T3)合同(B)。(《合同法》第196條)(2)析取式定義結構:Ds=df.(T1∨T2∨……∨Tn)+B例如: 技術合同(Ds)是(=df.)當事人就技術開發(T1)、轉讓(T2)、咨詢(T3)或者服務(T4)訂立的確立相互之間權利和義務的合同(B)。(《合同法》第322條)3.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
——舉例、列舉、劃分與分類3.1.舉例、列舉、劃分、分類與分解(1)舉例(example;citing)舉例:通過列出概念指稱的一個具體實例來明確其外延的邏輯方法,亦稱為實指定義(ostensivedefinition)。(2)列舉(enumerate;particularize)列舉:通過列出概念指稱的對象來明確其外延的邏輯方法。列舉有窮舉和枚舉之分。
A.窮舉:通過逐一列出概念指稱的全部對象來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
B.枚舉:通過列出概念指稱的已知對象或典型對象來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枚舉亦稱為例示(instantiation)。(3)劃分(division)劃分:根據某一標準(某種屬性)將一個屬概念分為若干個種概念從而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例如: ①學生可分為大學生、中學生和小學生。 ②學生可分全日制學生和非全日制學生。(4)分類(classification)分類:根據對象的本質屬性將一個大類(屬概念)分成若干個小類(種概念)從而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分類是更嚴格的劃分,劃分是更隨意的分類。僅從純邏輯的角度看,分類與劃分無本質區別。(5)分解(partition):分解:將一個整體分成若干個組成部分。分解不是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例如: ①地球可分為東半球和西半球 ②輪胎可分為內胎和外胎 ③西南政法大學可分為沙坪壩校區和渝北校區3.2.劃分的邏輯結構與邏輯形式任何劃分都包含有三個組成部分: (1)母項:被劃分的屬概念,記為:M
(2)子項:劃分后得到的種概念,記為:m1、m2、……mn;或,a、d、c……n
(3)劃分標準:劃分時依據的某種屬性其中: 母項和子項屬于邏輯變項 劃分標準屬于邏輯常項劃分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Mm1m2┇mn(n≥2)3.3.劃分的方法(1)一次劃分與連續劃分Mm1m2┇mn一次劃分ab┇nb1bnb2┇連續劃分(2)二分法與多分法二分法(dichotomy)兩子項間必須是矛盾關系多分法(polytomy)任意兩子項間必須是反對關系Mm1m2┇mn(n≥3)Ma非a(b)3.4.劃分的邏輯要求(規則)規則一:各子項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外延(m1+m2+……+mn)=M若違反該規則,則:(m1+m2+……+mn)≠
M具體有兩種情形:(1)(m1+m2+……+mn)<
M,是為“劃分過窄”(“遺漏子項”)的錯誤。例如: 期刊可分為年鑒、半年刊、季刊、雙月刊、月刊和半月刊。(2)(m1+m2+……+mn)>
M,是為“劃分過寬”(“多出子項”)的錯誤。例如: 參加這次會議的工人有車工、鉗工、翻砂工、企業經理和機關干部共70余人。規則二:每一次劃分都只能按同一標準進行,否則犯“多標準劃分”的錯誤。規則三:各子項之間必須互不相容,否則犯“子項相容”的錯誤。 這兩條規則是緊密聯系的,前者為因,后者為果。例如: ①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現代史、中國史與外國史。 ②文學課本里有各種各樣的文體篇章,包括了詩歌、小說、新詩、舊詩、散文、戲劇、古代散文、現代散文等,可以說是多姿多彩。下列語句中,屬于劃分的有( )。 ①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現代史、中國史與外國史 ②玉石可分為軟玉和硬玉 ③全異關系包括反對關系和矛盾關系 ④輪胎可分為內胎和外胎 ⑤婚姻法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繼子女“訴訟證據可分為本證和反證;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這一劃分( )。 ①不違反劃分的任何規則 ②犯了“多出子項”的錯誤 ③犯了“遺漏子項”的錯誤 ④犯了“多標準劃分”的錯誤 ⑤犯了“多標準劃分”和“子項相容”的錯誤課堂練習①注意:“是不是”不同于“對不對”①②③⑤五、運用概念時的常見謬誤1.“誤用集合概念”的謬誤2.“屬種概念并列使用”的謬誤3.“交叉概念并列使用”的謬誤4.“限制不當”與“概括不當”的謬誤5.“合謬”與“分謬”6.定義方面的謬誤7.劃分方面的謬誤謝謝:同學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除了糧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屬于草本)。蔬菜大致分為:瓜類、綠葉類、茄果類、白菜類、塊莖類、真根類、蔥蒜類、甘藍類、豆莢類、多年生菜類、水生菜類、菌類等。返回水果,就是指可食用的多汁液的植物果實或種子。水果分為五大類:漿果、瓜果、柑果、核果及仁果。返回1893年,美國商人從西印度群島運來一批西紅柿。按美國當時的法律,進口水果可免交進口稅,而蔬菜則必須繳納10%的關稅。紐約港的關稅官認定西紅柿是蔬菜。理由是:它要進入廚房,經過烹制,才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肴。商人則認為西紅柿應屬水果:西紅柿有豐富的果汁,這是一般蔬菜所不具備的;它又可以生食,同一般蔬菜也不一樣,形狀、色澤也都應當屬于水果范疇。雙方爭執不下,最后上訴到美國高等法院。經審理,法院最后判決:“正象黃瓜、大豆和豌豆一樣,西紅柿是一種蔓生的果實。無論是買主,還是賣主,在人們通常的談論中總是把它和種植在菜園中的馬鈴薯、胡蘿卜、歐洲防風、甜菜、花椰萊、甘藍、芹菜和萵苣一樣作為飯菜用;無論是生吃還是熟食,它總是同飯后才食用的水果不一樣。”
——節自《中國食品》1984年第6期返回
2005年1月至6月,重慶市大足縣人民醫院從不具備藥品經營資格的四川簡陽港通醫用氣體有限公司購入5批共12.838m3液態氧,用于醫療護衛的供氧(已銷售10.654m3,銷售收入11萬余元)。大足縣藥監局認為該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第34條的規定,依據《藥品管理法》第80條之規定對大足縣醫院作出行政處罰,沒收其尚未使用的液態氧2.184m3和違法所得9萬余元,罰款43萬余元。大足縣醫院不服處罰,向大足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庭上,雙方當事人對液態氧是否是藥品引發激烈辯論。原告認為,液態氧不是藥品。其理由是:1.購進的液態氧不是直接用于患者,而是作為醫用中心供氧系統的氧源,是醫用中心供氧系統的一部分。2.《中國藥典》和國家藥監局沒有對液態氧制定國家標準,也就是沒有將液態氧納入國家藥品管理之列。3.《中國藥典》是國家的藥品名稱大全,在《中國藥典》的通用名及化學名中,均無“液態氧”這樣的藥品名稱。因此,被告認為“液態氧是藥品”沒有法律依據。被告辯稱,原告從第三人港通公司購入的醫用液態氧為藥品。其理由是:1.醫用氧符合藥品管理法關于藥品的定義。2.醫用氧已載入國家藥典委員會頒發的《中國藥典》(2000年版)。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醫用液態氧是作為藥品在監督管理,其依據是(1)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進行藥品注冊管理過程中,對醫用液態氧是作為藥品進行注冊;(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醫用液態氧的生產質量管理中,將醫用氧作為藥品在管理。4.原告以及第三人對醫用液態氧的測試、檢驗都是按照國家醫用氧標準和《中國藥典》(2000年第二部)氧的標準進行的。大足縣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供醫療用途的液態氧應屬于醫用氧,并納入藥品管理,受嚴格監管。一審判決大足縣藥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有效,駁回大足縣醫院的訴訟請求。大足縣醫院不服一審判決,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詳細案情,參閱《中國醫藥報》2006年8月15日B1版“法治周刊”相關報道返回筆(A)=用來書寫或畫畫的(T)
+工具(B)返回商業秘密(A)=不為公眾所知悉(T1),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T2),具有實用性(T3)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
+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B)。
(參見《刑法》第219條第3款)
返回水果(A)=可食用的(T1)多汁液的(T2)植物的(T3)
+果實或種子(B)。A=(T1∧T2∧T3
)+B商業秘密(A)=不為公眾所知悉(T1),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T2),具有實用性(T3)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
+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B)(《刑法》第219條第3款)A=(T1∧T2∧T3∧T4
)+B返回筆(A)=用來書寫(T1)或畫畫的(T2)
+工具(B)A=(T1∨T2
)+B返回摹狀詞(description):由冠詞和普遍名詞及其限制語構成的表示某單個事物的詞組。冠詞有不定冠詞和定冠詞兩種,它們在漢語中可分別用“一(個)”和“那(個)”來表示。因而摹狀詞也有不定摹狀詞(indefinitedescription)和定摹狀詞(definitedescription)之分。前者如“我遇見一個熟人”中的“一個熟人”,后者如“13和19之間的那個素數”。摹狀詞作為邏輯術語通常專指定摹狀詞——一種指稱唯一的一個具有某特定性質的事物的詞項,它可在帶等詞的謂詞邏輯中表示和處理,構成摹狀詞理論。摹狀詞理論的淵源可追溯至S.Mill(彌爾),爾后是G.Frege(弗雷格)和B.A.W.Russell(羅素),而最早對摹狀詞理論進行系統研究的是羅素。返回
abc①abc②abc③abc④√返回a.蘋果b.蘋果樹c.蘋果園
cba①abc②abc③abc④√返回a.中國b.四川省c.成都市
ba①ab②√
表達整體的概念與表達組成該整體的組成部分的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不是從屬關系(種屬關系或屬種關系),而是全異關系。返回a.四季b.秋季acb①acb②acb③a
bc④√返回a.工人b.婦女c.女工代表abc②abc①bac③a
bc④√返回類似的例子:a.中國人b.中國公民c.會說漢語的人a.重慶人b.具有重慶市常住戶口的人c.在重慶市工作的人
acb①a
bc④√返回abc③acb②a.能被2整除的數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賣合同-政府采購定點供貨合同7篇
- 餐飲泔水處理合同(2篇)
- 航空航天設備配件研發、生產與銷售合同
- 區塊鏈智能合約代碼安全審查與合規性維護協議
- 股權分拆上市前財務重組與債務優化合同
- 商業綜合體項目普通合伙人投資合作項目投資退出協議
- 高端住宅室內軟裝搭配施工合作協議
- 2025供需合同樣本范文
- 2025年飲料代理銷售合同書范本
- 2025年汽車租賃合同模板版
- 9.1日益完善的法律體系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分級保護技術標準bmb17-2024
- 土地共同使用協議書
- 物流公司安全生產自查報告范文
- 全媒體運營師數據分析考題
- 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國際化戰略研究
- 事故應急池管理制度
- 公司安全考核試題及答案
- 第18課 清朝的邊疆治理 教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
- 2025年中職思政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兵團職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