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的合理_第1頁
抗菌藥物的合理_第2頁
抗菌藥物的合理_第3頁
抗菌藥物的合理_第4頁
抗菌藥物的合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張金良

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意義抗菌藥物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抗菌藥物治愈并挽救了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出現了由于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導致的不良后果如細菌耐藥性的增加,以及由此導致治療的失敗等,給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響正確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是提高療效、減少或減緩細菌耐藥發生的關鍵應用抗菌藥物的條件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及血、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以及經病原檢查確診為細菌性感染者缺乏細菌感染的證據,診斷不能成立者均無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選擇抗菌藥物需參照的依據相應學科制定的指南指南是根據大量的循證醫學研究結果提出的治療建議參照細菌流行病學特點不同地區、城市及醫院,甚至科室間的流行病學特點及耐藥情況存在差異,應參照當地流行病學特點選擇抗菌藥物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藥物的抗菌譜,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適應癥及安全性等特點相應學科制定的指南選擇抗菌藥物需參照的依據之一遵循指南推薦用藥原則國外相應學科的指南國內相應學科的指南遵循指南推薦用藥原則各學科專家在大量的循證醫學基礎上,結合疾病特點制訂出的治療建議,旨在幫助臨床醫生制定更為合理的治療策略及治療方案根據致病菌流行病學及大型耐藥監測網數據定期更新,保持指南推薦藥物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國外最新指南推薦意見常用指南介紹患者情況推薦意見IDSA/ATS2007CAP門診患者*單用氟喹諾酮

或?-內酰胺類+大環內酯住院非ICU患者氟喹諾酮或?-內酰胺類+大環內酯ICU住院患者氟喹喏酮

?-內酰胺類+阿齊霉素如合并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聯合抗綠膿活性的喹喏酮IDSA/ATS2005HAP早發HAP莫西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頭孢菌素,亞胺培南,氨芐西林/舒巴坦合并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遲發HAP聯合抗綠膿活性的喹喏酮(環丙沙星)Gold2007AECOPD急性加重患者?-內酰胺酶抑制劑、氟喹諾酮類、第二、三代頭孢菌素類、2003年IDSA腹腔內感染治療指南復雜性腹腔感染患者聯合方案:氟喹諾酮類+甲硝唑*既往3月使用過抗菌藥物參照細菌流行病學特點選擇抗菌藥物需參照的依據之二關注流行病學變遷趨勢治療方案應參照流行病學及藥敏數據關注流行病學變遷趨勢我國地域寬廣,各地致病菌流行病學數據并不相同,同時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也不盡相同選擇抗菌藥物應綜合考慮當前流行病學資料,選擇耐藥性低的抗菌藥物經驗性抗感染治療時顯得尤為重要經驗性治療/目標性治療時抗菌藥物的選擇經驗性治療: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及其他證據,參考既往經驗及本區域細菌耐藥監測數據,推斷可能的致病菌,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目標性治療:獲取病原學證據后,根據藥敏選擇抗菌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經驗性治療目標性治療患者入院后根據流行病學特點根據臨床表現及其他輔助檢查等結果作出判斷收集標本送檢培養或藥敏結果選擇抗菌藥物根據培養或藥敏結果判斷,考慮繼續現有方案或換用抗菌藥物住院的危重患者需經驗性治療危重患者在未獲知病原菌及藥敏結果前,可推斷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結合當地細菌耐藥狀況先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大腸桿菌(28%)銅綠假單胞菌(18.3%)肺炎克雷伯菌(14.1%)本年度共收集臨床分離108137株細菌的藥敏監測結果,其中:革蘭陽性菌33278株,占30.8%革蘭陰性菌74859株,占69.2%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Mohnarin)報告。2007年8月鮑曼不動桿菌

(10.2%)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院內最常見的革蘭陰性桿菌轉化為目標性治療的時機一旦獲知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后,對療效不佳的患者調整給藥方案抗菌藥物的特點選擇抗菌藥物需參照的依據之三抗菌譜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特點適應癥安全性不同類別抗菌藥物抗菌譜及抗菌活性臨床常用的各類抗菌藥物抗菌譜及抗菌活性類別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非典型病原體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O-碳青酶烯類+++-大環內酯類+-O+喹喏酮類

第二代O+--

第三代+O++

第四代++++桑福德。熱病。第37版+: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O:對大部分菌株抗菌活性良好,部分較差;-:無抗菌活性耐藥率(%)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他啶環丙沙星左氧沙星頭孢吡肟院內獲得性感染常見致病菌藥敏監測結果環丙沙星對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較低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Mohnarin)報告。2007年8月耐藥率(%)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曲松環丙沙星左氧沙星頭孢吡肟頭孢呋辛頭孢唑啉N=10533株院內獲得性感染常見致病菌藥敏監測結果頭孢菌素對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均較高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Mohnarin)報告。2007年8月耐藥率(%)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曲松環丙沙星左氧沙星頭孢吡肟頭孢呋辛頭孢唑啉N=20987株院內獲得性感染常見致病菌藥敏監測結果氟喹喏酮類及頭孢菌素對大腸埃希桿菌耐藥率均較高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Mohnarin)報告。2007年8月院內常見致病菌對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頭孢曲松頭孢呋辛頭孢唑啉頭孢吡肟頭孢他啶院內常見致病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院內常見致病菌對環丙沙星的耐藥率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年度報告無莫西沙星耐藥監測數據:2007年發表的最新數據顯示:莫西沙星對肺炎鏈球菌(包括PRSP)的敏感率為100%加拿大連續9年監測數據顯示,莫西沙星對呼吸道致病菌耐藥率低莫西沙星對呼吸道致病菌耐藥率低CanadianBacterialSurveillanceNetwork,March2006%Resistant%耐藥率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藥率超過30%的藥物*大腸埃希菌頭孢曲松,頭孢呋辛,頭孢唑啉,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銅綠假單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亞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肺炎克雷伯菌頭孢唑啉,頭孢呋辛,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曲松,環丙沙星鮑曼不動桿菌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環丙沙星*所有藥物對細菌的耐藥率均不超過75%環丙沙星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敏感性保持領先

環丙沙星亞胺培南頭孢他啶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mg/L)0.5643.138敏感率(%)7563655960中敏率(%)411283耐藥率(%)2035223236AnnalsofClinicalMicrobiologyandAntimicrobials2002,1:2結合藥代動力學特點20世紀70年代以來藥物代謝動力學的發展使這門學科更趨完善,對臨床合理應用抗菌藥起了重要指導作用抗菌藥的臨床藥理學已用于給藥方案的制訂、新藥臨床評價以及篩選制劑時生物利用度的測定;也用于治療藥物濃度監測,制訂個體化的給藥方案等近年來,藥代動力學(PK)和藥效學(PD)兩者相結合(PK/PD)參數的應用,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也具重要意義汪復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原則。2004年

高于MIC(最低抑菌濃度)時接近固定殺菌率與藥物濃度無關

T>mic達到MIC時開始具有殺菌能力血藥濃度大于最低抑菌濃度的時間通常表示為給藥間隔的%,或24小時的%T>mic

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對于時間依賴型抗生素,殺菌率在血藥濃度等于MIC或稍高于MIC值時達到最大效應點。在此水平上提高藥物濃度并不能增強殺菌性,但將抗生素濃度在MIC之上維持更長的時間會獲得最大效力,在臨床上,加大青霉素、頭孢菌素及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劑量是毫無意義,為了提高效力則必須維持足夠長的時間,因此藥物濃度高于MIC所維持的時間是其效力的主要因素。時間與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的區分

投藥方法

代表藥物特點與分類時間依賴

殺菌作用非濃度依賴無PAE青霉素類,四環素第一、二、三代頭孢氨曲南,阿齊霉素,

縮短投藥間隔,盡量延長超MIC時間濃度依賴

殺菌作用濃度依賴有較好PAE氨基甙類,甲硝唑喹諾酮類提高血藥濃度,延長投藥間隔時間,可每日一次(介于二者之間殺菌作用非濃度依賴有一定PAE(后效應)第四代頭孢碳青霉烯類,萬古霉素大環內酯,林可霉素介于二者之間選擇安全性好的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在治療中可引起許多不良反應,嚴重時致殘或致死,使病人承受極大的痛苦了解和掌握抗感染藥物的特性,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極為重要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毒性反應、變態反應、后遺反應和致畸作用,以及抗感染藥物引起的二重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與所用藥物的劑量及時間均密切相關不良反應的程度可分為輕、中或重度汪復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原則。2004年結論1.

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在具備抗感染治療條件后,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和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尤為重要2.

參照相應學科制定的指南選擇合理的抗菌藥物治療3.

參照細菌流行病學特點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及合理選擇抗菌藥物(用藥量少,可延緩耐藥菌株產生的藥物)頭孢菌素使用量偏大,且易導致EBSL/MRSA(廣譜β-內酰胺酶/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產生碳青酶烯類藥物可導致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上升合理控制畜牧業抗菌藥物的濫用4.

根據藥物的抗菌譜,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適應癥及安全性等特點選擇抗菌藥物兼顧選擇耐藥率低于30%(如環丙沙星對銅綠假單胞菌)兼顧安全性較高,臨床療效卓越的抗菌藥物(如莫西沙星等經多項研究證實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藥物)臨床抗菌治療現狀

目前抗菌治療是否合理?抗菌藥物在我國呈逐年增長趨勢口服抗菌藥物針劑抗菌藥物Source:IMSCHPAAUDIT(1Q07)抗菌藥物處方主要以針劑為主頭孢菌素是我國處方量最大的抗菌藥物Source:IMSCHPAAUDIT(1Q07)頭孢菌素針劑氟喹喏酮針劑廣譜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及相似產物左氧氟沙星在氟喹喏酮類藥物中使用量最大Source:IMSCHPAAUDIT(1Q07)人民幣(百萬)左氧氟沙星的總體使用量達1188.4百萬人民幣,占所有氟喹喏酮的第一位我國抗菌藥物銷售量占藥品總量的35%~40%(西方國家2%~21%)。用藥排序前15位中抗菌藥物占10~11種(西方國家為0~2種)全國40家綜合性大型醫院抗菌藥物金額占全部藥品金額的1/3以上上海市2001年前20位藥品總金額為8.0783億元,抗生素占11種,金額為4.6506億元,占57.57%。2003年這種狀況沒有改變抗菌藥物的總體使用情況

中國處方藥2003;12:21-25中國WHO美國英國1997年(67%~82%)4大洲15國家47所醫院調查(19%)20%22%2003年

55.81%(中位數)(7.49%~98.7%)30%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率(中國/世界)不適當的聯合應用和療程過長全國調查301醫院調查

聯合治療比率

2聯33.6%(0~72.89%)≥3聯4.92%(0~26.03%)圍手術期用藥療程過長占43.58%術前(>1d)占22.04%術后(>8d)占29.82%(醫院感染管理學2000)中山醫院1986.1~1989.12住院肺炎更換治療青壯年/無基礎疾病/社區感染(N=170)老年/基礎疾病/醫院感染(N=142)療程≤3d10.4%20.8%3~7d64.8%47.9%>7d24.8%31.3%原因無效8.8%26.4%效差20.0%22.6%副作用0.8%0鞏固治療39.2%23.4%不詳32.2%27.6%缺少依據,頻繁更換抗菌素上海醫學1991;14:220

大量抗菌藥物的使用導致耐藥菌株不斷產生抗菌藥物與耐藥菌株的關系抗菌藥物可能導致的耐藥菌株青霉素類近年來細菌對青霉素類抗菌藥物耐藥性日趨嚴重對青霉素敏感性降低的肺炎鏈球菌在全球范圍內流行頭孢菌素類產超廣譜酶(ESBL)對第三/四代頭孢菌素耐藥碳青酶烯類碳青霉烯類可能導致銅綠假單胞菌耐藥,近年來出現的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往往是應用碳青霉烯類的結果,該菌對碳青霉烯類高度耐藥大環內酯類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的耐藥率超過75%氟喹喏酮類大腸埃希菌對氟喹喏酮耐藥率高農、牧、漁業等領域廣泛大量使用該類藥物與人體耐藥率升高有關耐藥率(%)青霉素使用量頭孢噻肟使用量紅霉素使用量199619971998199920002001199619971998199920002001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一項自1996年-2001年關于肺炎鏈球菌抗菌藥物敏感性的回顧性隊列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應用抗菌藥物與肺炎鏈球菌耐藥的相關性WatererGetal.CHEST.2003;124:519–525三類抗菌素導致肺炎鏈球菌耐藥菌株產生Penaetal.AntimocrobAgentsChemother.1998;42:53-8頭孢菌素可導致產EBSL菌株產生93年1~8月ESBLs日益嚴重93年9月減少三代頭孢菌素使用增加亞胺培南的使用94年5月減少亞胺培南和三代頭孢使用后,ESBLs發生率開始明顯下降每1000例患者中的分離出的病原體數三代頭孢菌素抗菌藥物的用量三代頭孢菌素的使用量產EBSL菌株不產EBSL菌株可以看出,93年5-8月的產ESBLs肺炎的發生率比-4月增高了5倍以上。該醫院從93年9月開始進行抗生素干預,減少三代頭孢菌素用量,增加亞胺培南用量。到94年1月發現,產ESBLs肺炎發生率并沒有明顯下降決定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加入到抗生素干預方案中。直到94年5月,醫院增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的同時,減少三代頭孢和亞胺培南的使用,使得該醫院從94年5月以后,產ESBLs肺克的發生率開始明顯下降,抗生素干預策略取得了滿意的結果。這說明,增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減少三代頭孢和亞胺培南使用,才是抗生素干預成功,即減少ESBLs發生率的關鍵因素。三代頭孢使用量與MRSA發生率的關系1979年4550025022.51985年1991年1997年三代頭孢菌素的使用量(g)MRSA檢出率(%)耐藥率(%)

使用量(g)本圖是美國紐約州Buffalo地區MillardFillmore醫療系統1980-1995年間頭孢菌素用量與MRSA分離率的關系統計結果。亞胺培南的使用量與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的相關性LepperPM,etal.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02;46:2920-2925.1997年7月80040020020040060030101998年7月1999年7月2000年7月亞胺培南的使用量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耐藥率(%)

使用量國際方面2005年4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提出了優化抗菌治療概念優化抗菌治療:概念和意義

OptimizingAntibacterialTherapy

ConceptandRole整合概念:優化抗菌治療RightPatient(有指征的病人)RightAntibiotic(合適的抗生素)Dose(劑量及其分配,即方案)Duration(療程、包括開始時間)MiximalClinicalOutcome(盡可能好的臨床結果)MinimalResisitance(盡可能低的耐藥)2R+2D+2M2RDM優化抗菌治療的一般表述在有指征的患者,根據不同病情(分層),結合當地藥敏資料,優選抗菌藥物并設計治療方案(劑量、給藥途徑、給藥次數和給藥時間、療程),以最大限度地殺滅致病菌,獲取最佳療效,并且避免和防止耐藥,節約醫療費用優化抗菌治療的核心思想提高初始治療的成功率在合適條件下縮短療程減少耐藥優化抗菌治療概念的優越性

與“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比較更高:不僅療效好,而且要求能夠防止耐藥和更好的藥物經濟學效果。更全面:將抗菌藥物應用得更好,更全面,更平衡。

優化抗菌治療核心

--提高初始治療成功率提高初始治療成功率,需要從下述幾個方面著手:診斷正確是治療的前提

-貫穿始終的問題,并不斷修正充分評估宿主因素

-矯正不利感染控制的因素選擇正確的抗感染治療方案

-病原體與抗菌藥物恰當應用非抗菌藥物治療手段選擇正確的抗感染治療方案

--把握下述因素充分估計致病病原體,并掌握其耐藥性充分掌握抗菌藥物特性、用法和劑量,并評估抗菌藥物安全性其它因素(生物利用度、患者依從性)

一旦懷疑存在嚴重感染,立即開始應用廣譜抗生素進行經驗性治療(抗生素要確保覆蓋所有可能的致病菌!)KollefMHetal.Chest1999;115:462-474.

隨后(48-72小時

)根據微生物學檢查等結果調整使用更有針對性的抗生素(改藥、減劑量等)降階梯治療策略

降階梯治療策略的臨床益處

阻斷疾病進展KregerBEetal.

AmJMed

1980;68:332-43.MeehanTPetal.

JAMA1997;278:2080-4.OpalSMetal.

CritCareMed

1997;25:1115-24.PittetDetal.

AmJRespirCritCareMed

1996;153:684-93.SimonDetal.

CritCareClin

2000;16:215-31.CourtesyoftheNationalInitiativeinSepsisEducation.Copyright?2002ThomsonAdvancedTherapeuticsCommunications?(ATC)andVanderbilt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Allrightsreserved.感染激活炎癥/凝血系統適當抗生素治療可使50%的患者避免發展為嚴重全身性感染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對預后的影響之一即阻斷疾病進展。嚴重全身性感染病死率很高。盡管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使病死率下降10%至15%,病死率仍然很高。這提示,一旦患者進入到嚴重全身性感染階段,無論采用何種治療方案,患者死亡的危險性都很高。一項有關老年患者的研究(n=17,627)采用了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臨床修正(ICD-9-CM)有關肺炎的編碼。研究發現,住院8小時內進行抗生素治療可以使老年患者30天的病死率降低15%(比數比=0.85)。1984年至1989年間的一項隊列研究(n=5457)發現,176名外科ICU收治的患者發生菌血癥。發生全身性感染時的APACHEII評分以及出現功能障礙的器官數目是影響病死率的獨立預后因素。這項研究表明,發生全身性感染時患者的生理狀況以及全身性感染的進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在影響病死率方面,器官功能障礙比任何治療措施都更為重要。事實上,對于正在向嚴重全身性感染發展的患者而言,任何干預措施均不足以逆轉病情進展。革蘭陰性桿菌菌血癥的患病率持續升高,而病死率仍高居不下。一項前瞻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研究發現,嚴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應用白介素-1受體拮抗劑并無明顯的治療效果。安慰劑組病死率為40.8%,而治療組病死率38.5%。作者設想,本組患者可能需要更為有效的治療措施,盡管對于已經發展到嚴重全身性感染的患者,尚不清楚應當采取何種措施。KregerBEetal.

AmJMed

1980;68:332-43.MeehanTPetal.

JAMA1997;278:2080-4.OpalSMetal.

CritCareMed

1997;25:1115-24.PittetDetal.

AmJRespirCritCareMed

1996;153:684-93.SimonDetal.

CritCareClin

2000;16:215-31.嚴重全身性感染死亡降階梯治療策略的臨床益處

降低死亡率感染激活炎癥/凝血系統

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使病死率下降10%-15%;病死率仍達28%-50%當患者發生感染時,或感染后炎癥或凝血反應被激活時,可以通過采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降低病死率。在這些情況下,采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方案能夠使50%的患者免于進展到全身性感染的階段。其中的要點在于通過適當的抗生素治療阻斷疾病向嚴重全身性感染的進展,而不是等到已經出現嚴重全身性感染后再考慮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早期認識全身性感染綜合征,必要時及時應用廣譜抗生素或采用手術治療,是治療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哪些患者應接受早期積極的抗生素治療?降階梯策略適用的對象由于早期不充分治療可以增加病死率,因此鑒別早期適當治療對哪些HAP或VAP患者最為重要將非常有幫助。美國胸病學會發布了治療指南,該指南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基礎的危險因素推薦治療方案。在治療HAP或VAP患者時考慮抗生素耐藥的問題非常重要。抗生素耐藥是導致治療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適當的早期治療可以避免對耐藥細菌感染患者或容易產生耐藥的患者進行不充分的治療。還有很多因素影響這些患者的病死率。我們對其中一些危險因素如年齡等并不能進行有效干預。而對于其他危險因素如使用不充分的早期治療則可以進行改進。要點在于早期鑒別需要廣譜抗生素進行經驗性治療的患者,并不失時機地給予早期適當治療。根據ATS指南將患者分組進行治療,避免耐藥性的發生,以及確定影響HAP患者病死率的危險因素,這些內容將在以下的幻燈片中進行深入探討,以明確哪些患者可以從早期積極的廣譜經驗性抗生素治療中受益。嚴重感染的危重病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HAP)嚴重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嚴重全身性感染菌血癥腦膜炎多數嚴重感染的危重病患者能夠從經驗性廣譜抗生素治療中受益。VAP和HAP常常為嚴重的感染。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也可能由于感染嚴重需要住院接受治療。血行性感染例如腦膜炎是需要立即進行治療的嚴重感染。很多研究評價了經驗性廣譜抗生素治療對嚴重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作用,其中大多數以VAP患者為研究對象。因此,下列幻燈片所提供的資料多數來自于VAP患者的研究。降階梯治療的步驟第一階段應用最廣譜的抗生素治療以改善預后

第二階段注重降階梯以減少耐藥性,并優化成本效益比降階梯治療?的過程包括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需要使用最廣譜的抗生素,目的在于降低病死率,防止器官功能障礙,并縮短住院日。第二個階段注重對抗生素治療的降階梯,以減少耐藥菌發生的可能,并改進治療的成本效益比。降階梯治療?是基于以下的原理,即對于危重病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案是應用廣譜抗生素全面覆蓋所有發現的致病菌。因此,一旦懷疑存在感染,就應當盡快使用對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有效的廣譜抗生素。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避免不充分抗生素治療所導致的高病死率。當然,對于每個醫院而言,擁有當地最新的微生物學資料以評價可能的致病菌及其敏感性非常重要。短時間內(即24至72小時)一旦獲得最初的培養結果及細菌敏感性,就可能對治療方案進行降階梯(選用窄譜抗生素),必要時甚至可以停用抗生素。同時,也可以避免不充分的抗生素治療所帶來的經濟負擔,抗生素療程不必要的延長,引起抗生素耐藥性的選擇性壓力,以及罹患率及病死率的增加。抗生素干預策略抗生素干預:針對細菌耐藥,以治療耐藥菌感染、控制耐藥菌流行為目的,策略性選擇應用抗生素的臨床用藥方案。抗生素干預藥物選擇:廣譜抗菌活性,能覆蓋院內感染常見細菌對主要(被干預)耐藥細菌有效:如產ESBLs菌、VRE等不應誘導出其他耐藥菌(結構、抗菌機制、耐藥誘導性等差異)已證實的治療各種感染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臨床干預有效的依據可選擇藥物:不同目的藥物選用不同目前對抗-內酰胺酶的主要策略有:1)研發新的對-內酰胺酶穩定的-內酰胺類抗生素。如碳青霉烯類(包括亞胺培南)和四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吡肟)。其中碳青霉烯類由于臨床應用十分廣泛,目前已發現越來越多的細菌對其出現耐藥;而四代頭孢菌素雖然對抗I型-內酰胺酶-AmpC酶效果良好,但對抗危害最嚴重的ESBLs無效,仍未真正解決臨床耐藥問題。2)發展特異的-內酰胺酶抑制劑。現在已開發的-內酰胺酶抑制劑主要有三種—他佐巴坦、舒巴坦和克拉維酸,它們因具有-內酰胺環,可以和-內酰胺酶結合,而使其失去耐藥作用;而且,這一類藥能有效地抑制ESBLs,臨床獲益很大。前面我們已對這三種抑制劑的活性做了比較,他佐巴坦是它們中抗耐藥活性最強的-內酰胺酶抑制劑。3)抗生素干預策略。主要包括減少三代頭孢菌素的使用等措施,它能有效地預防并減少ESBLs的發生和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的發生。而只有這一點是每一個臨床醫生在抗感染治療中所能涉及并且能夠控制的,因而抗生素干預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抗生素干預策略的目的:

有效降低ESBLs發生率與三代頭孢菌素(特別是頭孢他啶)近似或更廣的抗菌譜對產ESBL細菌有效藥物化學結構與三代頭孢菌素的差異已證實的治療各種感染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已證實的臨床干預有效數據可選擇的藥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亞胺培南 頭孢吡肟??用于干預策略的抗生素:抗生素干預(替代三代頭孢)用藥的選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亞胺培南抗菌譜廣,包括厭氧菌,腸球菌,難辨梭菌較廣,對厭氧菌,腸球菌和難辨梭菌無效廣,包括厭氧菌腸球菌和難辨梭菌對厭氧菌活性+++--+++對ESBL活性++--+++對綠膿桿菌活性+++++++臨床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