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6課抗戰勝利(第一輪復習)_第1頁
必修1第16課抗戰勝利(第一輪復習)_第2頁
必修1第16課抗戰勝利(第一輪復習)_第3頁
必修1第16課抗戰勝利(第一輪復習)_第4頁
必修1第16課抗戰勝利(第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抗日戰爭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戰爭抗日戰爭

同樣的敵人,不同的結果…4英美帝國主義推行綏靖政策1歷史原因:日本侵華蓄謀已久2現實原因:擺脫經濟危機的沖擊3時機有利:國共內戰;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4英美帝國主義推行綏靖政策背景

日本“大陸政策”的延續(蓄謀已久)國際:英美等西方大國推行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國內:

國共對峙(內戰)局面,提供可乘之機

經濟危機沖擊,資本主義發展陷入困境日本侵華步驟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侵占臺灣*日本侵華步驟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日本侵華步驟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侵占整個東北*中日民族矛盾開始上升日本侵華步驟1932年1月“一·二八事變”襲擊上海*日本侵華步驟1932年3月建立偽滿洲國*日本侵華步驟1935年制造“華北事變”威逼平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日本侵華步驟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局部全面日本全面侵華的標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盧溝橋事變示意圖盧溝橋龍王廟宛平平漢鐵路永定河豐臺全民族的抗戰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國民黨共產黨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面抗戰路線片面抗戰路線敵后戰場正面戰場百團大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兩條路線兩個戰場(指導方針)全面抗戰路線:即動員全民族的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人民戰爭路線。片面抗戰路線: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

為什么?原因:兩黨所代表的階級利益決定的敵后抗日根據地開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

1、敵強我弱

2、有效地積聚、發展人民群眾的抗日力量1、日軍戰線過長,兵力不足

2、廣大農村是自然經濟,生存能力強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可能性:全民族抗戰是如何實現的?·主導作用:·轉折點:·實現標志:·決定因素:·推動因素:

上升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的推動。

倡議、主導和促成。

的和平解決。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中日民族矛盾中國共產黨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實現了全民族抗戰

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1938年春——1938年5月,徐州失守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

意義: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平型關大捷——首次勝利

臺兒莊戰役——最大勝利

無力阻止進攻喪失大片領土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共配合典范1931.“九一八”事變1935年“華北事變”1937.7.7“盧溝橋事變”1937.8.13“八一三事變”1937.12.13占領南京1938.10占廣州、武漢日軍侵華圖

有人認為,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所組織的正面戰場節節敗退,喪師失地,因此,抗戰的勝利跟國民黨無關,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討論:

第一,抗戰初期,由國民政府領導的正面戰場抗戰比較努力,是防御階段的主戰場,廣大官兵也表現出勇敢頑強的精神;第二,由于敵強我弱以及國民黨實行片面抗戰路線,造成華北、華中、華南大片國土淪陷;第三,正面戰場的抗戰,遲滯了日軍進攻,消耗了日軍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如何評價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抗戰爆發時中日力量對比中國日本工業總產值13.6億美元60億美元生鐵產量95.5噸239.7噸鋼產量55.6噸635噸石油0.02億美元39.3億美元軍費4.09億美元9.2億美元年產飛機0架600架年產坦克0輛200輛

——軍事科學院著《中國抗日戰爭史》——[日]石島紀之《中國抗日戰爭史》

國民黨的正面戰場承擔了抗戰初期主要任務,較積極地抗戰,粉碎了日帝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野心,促使了相持階段的到來;同時也為敵后戰場的建立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但片面抗戰路線不利于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共產黨的敵后戰場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防御,并有利于發動人民群眾共同抗日。但其力量尚出于積聚時期。你如何看待兩個戰場的作用【運用提升】日寇一度入侵山西,企圖奪取太原,國民政府組織了太原會戰,參戰的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大捷。下列關于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抗戰的功績表述正確的是()A.堅持全面抗戰路線,發動人民戰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B.國民政府始終堅持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進國共團結抗日C.始終沒有停止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為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D.國民政府從抗戰開始,一直采取正確的戰爭策略C2.(2010北京卷)“上海的炮聲應該是一個信號,這一次全國的人民真的團結成一個整體了……我們為著爭我們民族的生存雖至粉身碎骨,我們也不會滅亡,因為我們還活在我們民族的生命里。”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時而作的《一點感想》。讓作者有感而發的背景是()A.抵抗八國聯軍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C.北伐軍隊進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華D日軍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潘家峪慘案七三一部隊南京大屠殺暴行之一暴行之一: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中被殺害的兒童以殺人為樂的日軍手提人頭留念暴行之二1941年1月25日

日軍制造潘家峪慘案,死難者1200余人日軍慘殺的婦女被殘殺的男女村民的頭顱潘家峪慘案731部隊用于放人肉的鐵槽731部隊用的骨鋸用于掛人肉的鐵鉤被日軍細菌彈殺死的中國青年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從人性變為反人類的獸性?全國公書籍2253252冊另53400冊411箱44538部字畫古物古跡儀器標本藝術品155417818件7055012件14582件另1204箱不詳私488538冊另18315種168箱1215部13612幅另16箱8567件36處110件另3箱17904件2506件日本侵華時期中國文物損失統計表——節選自《中華民國ょりの掠奪文化財總目錄》百團大戰——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正在指揮作戰的彭德懷.(2010·江蘇單科)某年9月6日重慶《大公報》社評:“自上月20日以來,我軍在北方發動了大規模的運動戰。平漢、正太、同蒲三路同時發動反攻,鐵路到處被破壞,冀晉豫三省同時報捷,斬獲既多,并克復了重要據點。”據此推斷該戰事應是()A.百團大戰B.平型關戰役

C.太原會戰D.臺兒莊戰役A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國外戰場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并存,國內戰場和國外戰場并存。

1945年5月,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美國動用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毛澤東號召中國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大規模反攻,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停戰詔書(原件)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華軍總司令岡村寧茨向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遞呈降書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10月25日,在臺北舉行的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兼臺灣總督安騰利吉在投降書上簽字,結束了日本對臺灣的50年殖民統治。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1)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全民族抗戰(根本原因)(2)日本:侵略性、不正義的法西斯戰爭(3)國際: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謠反映了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B.進行了正面戰場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實行了全民族抗戰D[備選題]

(2011·杭州檢測)“中國兄弟連”(見右圖)講述了一次戰役后國民黨軍隊一個連去營救被日軍圍困的情報人員,與新四軍的一支游擊隊在途中恰好相遇……兩支“友軍”在抗擊日軍的過程中聯合殺敵成為生死兄弟。此種情景最有可能出現在()A.九一八事變后的東北地區B.華北事變后的華北地區C.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時的西北地區D.七七事變后的江南地區D

6.(原創)1937年10月,英國戈蘭茨公司第一次出版了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紀實文學作品《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該書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領袖人物的個人魅力B.西方國家對南京國民政府的失望C.抗戰爆發,中國地位日益重要D.國際友人對中共的同情【解析】由材料中《西行漫記》“轟動世界”、“連續再版”反映了當時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關注,再結合時間信息可知當時中國抗戰爆發時期,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故選C項。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羅斯福選集》

“中國的壯麗的防御戰”是阻止希特勒征服世界的計劃接近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羅斯福)

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美利堅合眾國應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憲章》第23條(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1)是中國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3)中國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近代兩次中日戰爭不同結局的原因比較(1)戰爭領導:甲午戰爭時,清政府腐敗無能,慈禧置民族和國家的安危于不顧;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分別開辟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共同對敵。(2)民眾動員: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壓制民眾的抗日熱情;抗戰時期,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3)戰略戰術:甲午戰爭中,李鴻章采取避戰自保、消極應戰的方針,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抗日戰爭中,兩大戰場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戰的方針,并把游擊戰爭提高到戰略地位,最后贏得了勝利。(4)國際環境:甲午戰爭時,西方列強綏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無恐;抗日戰爭時期,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中國抗戰得到了蘇、美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課堂訓練1.中國共產黨提出全面抗戰路線,其主要內容是()A、政府與軍對共同努力作戰B、在一切日軍占領區進行抵抗C、海外華僑也要參加抗戰D、動員全民族的一切力量,進行人民戰爭2.抗戰初期,國共兩大戰場的相同之處是()A、采取了相同的抗戰路線B、都進行了積極的抗戰C、都積極動員民眾抗戰D、都建立了民主政權DB3.抗日戰爭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A、國民政府的外交努力B、蘇聯對中國的幫助C、英美對國民政府的幫助D、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突出貢獻4.抗日戰爭較以前的反侵略戰爭最突出的特點是()A、實行的是全民族的抗戰B、兩個戰場并存C、中共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D、具有反侵略和民族解放的雙重性DA

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集中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在北京,習近平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在臺北,馬英九在圓山忠烈祠主持秋祭典禮,并首度祭拜遠征軍英靈。

“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習近平

“我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犧牲;更不會忘記和平的艱難與可貴。”——馬英九

牢記歷史,讓那段真實的歷史代代相傳!軍國主義惡魔復活的“魔戒”~靖國神社“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

軍國主義國民性課后升華新聞一:釣魚島事件持續升溫……昨日,西安和長沙等地發生了打砸燒搶事件,一些日本人控股的商場和店鋪遭遇砸搶,不少行駛或停放在街頭的日系車被搗砸。

——北京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