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冷熱療法_第1頁
第18章 冷熱療法_第2頁
第18章 冷熱療法_第3頁
第18章 冷熱療法_第4頁
第18章 冷熱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章冷熱療法21想一想學習目標1.解釋冷熱療法的概念2.闡述影響冷熱療效應的因素、冷熱療適宜的時間。3.說出冷熱療的種類、作用、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能力目標1.能進行冰袋、濕冷敷、乙醇(溫水)拭浴、熱水袋、紅外線燈、濕熱敷、溫水坐浴、溫水浸泡等操作。2.會指導病人及家屬了解、運用冷熱療法。情感目標培養工作嚴謹負責,關心病人,安全意識。冷熱療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體溫度的物質作用于人體表面,通過皮膚的神經末稍傳導到大腦皮質,反射性地引起皮膚和內臟器官的血管收縮或擴張,導致機體各系統的體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活動發生改變,產生一系列的生理效應,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一、冷熱療法的概念人體皮膚內分布著大量的皮膚神經感受器,包括冷感受器,熱感受器,疼痛感受器。

皮膚感受器接受溫度的刺激,神經末梢發生沖動,通過傳入神經纖維傳到大腦皮層,對沖動識別通過傳出神經送出指示,機體產生行動。生理效應皮膚血管由小動脈,小靜脈交織的血管床組成。局部受冷時,小動脈收縮;局部受熱時,皮膚小動脈擴張。二、冷熱療法的種類1.冷療法局部用冷全身用冷2.熱療法干熱療法濕熱療法種類繼發效應動物實驗可見,持續用冷1H后,出現10-15分鐘小動脈擴張,持續用熱1H也會出現小動脈收縮。這種機體為了組織免受損傷而產生的防御措施,轉換機體對冷熱產生的生理作用,而出現的短暫的相反作用稱為繼發效應,護理人員為病人用熱或冷30分鐘后,應停止給予1小時復原時間。冷熱治療時間一般以10—30min為宜,如需反復使用,應間隔1h以上,讓機體組織有一個復原的過程。三、冷熱療法的適宜時間(一)冷熱療生理效應

冷熱療可使機體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但兩者的效應在很多方面是相對的(表1—1)。四、冷熱療效應與影響因素生理效應

用熱

用冷細胞代謝增加減少需氧量增加減少血管擴張收縮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減小血液黏稠度降低增加血液流動增快減慢淋巴液流動增快減慢結締組織伸展性增強減弱神經傳導速度增加減慢體溫快上升下降表18—1冷熱療法的生理效應比較1.對象:

因使用對象對冷熱的敏感性不同,同一溫度可有不同的反應.如嬰幼兒、老年人、昏迷、癱瘓、血液循環不良、感覺遲鈍、局部感覺障礙等病人,對冷或熱的敏感性差,應防止燙傷或凍傷。同一病人長期受同一溫度的刺激,對冷或熱的敏感性也會逐漸降低。(二)影響因素2.方式

使用方式不同冷熱療效果不一樣,如使用濕冷熱時,因水是極佳的導體,比空氣傳導能力強且滲透力大,可達深層組織,故濕冷熱療效比干冷熱療效強。臨床上常根據病變部位與治療要求選擇不同的使用方式。3.面積

使用面積與冷熱療效成正比,即面積較大則效果較強,反之則較弱;而使用面積越大,病人的耐受性越差,易引起全身反應。4.溫度

使用冷熱的溫度與體表溫度相差大則療效反應強,反之則??;此外,環境溫度的高低也可影響使用冷熱療的效果。如高熱降溫,全身用冷時,應同時將環境溫度降低則效果更好。5.時間在適宜(10----30min)的時間內使用,冷熱療效應可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以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但如使用時間過長,可產生與生理效應相反的作用,甚至可引起不良反應,如疼痛、皮膚蒼白、凍傷、燙傷等。第1節冷療法學習目標1.敘述冷療的作用及禁忌癥、忌冷部位2.說出影響冷療效果的因素3.正確完成并指導病人學會冰袋、乙醇擦浴、溫水擦浴的操作4.工作嚴謹負責,關心尊重病人,注意安全案例王林,男,40歲,工人。近兩天發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減退來院就診。門診以“發熱待查”收入院。體格檢查:神志清楚,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39。8℃,脈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00/70mmHg,咽部充血,兩肺呼吸音稍粗糙,但末聞及啰音,心律齊,腹軟,肝脾末觸及。醫生下醫囑給病人物理降溫。護士應選擇何種物理降溫措施呢?護士應掌握那些操作要點才能有效的為病人降溫?降溫的過程應注意哪些問題?冷:血管收縮-血量減少-血流減慢-代謝減慢-耗氧減少。-血管壁通透性降低-吸收減少。1.制止炎癥的擴散

冷療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慢,降低細胞的新陳代謝和微生物的活力,從而抑制炎癥的擴散,常用于炎癥早期。第1節冷療法一、冷療的作用2.減輕局部組織腫脹和疼痛

冷療可抑制細胞的活動,減慢神經沖動的傳導,降低神經末稍的敏感性而減輕疼痛;可使血管收縮,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從而減少滲出,減輕因局部組織充血、腫脹壓迫神經末稍引起的疼痛,如急性軟組織損傷初期、牙痛、燙傷等。3.減輕局部組織充血和出血

冷療可使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慢,有利于血液凝固而減輕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扁桃體摘除術后預防出血、鼻出血、局部軟組織損傷的早期。4.降低體溫

冷物質直接和皮膚接觸,可使體內的熱通過冷物質的傳導與蒸發而降低體溫。常用于高熱、中暑的病人。此外,腦外傷、腦缺氧的病人,通過頭部或全身用冷降溫,可減少腦細胞的需氧量,從而有利于腦細胞功能的恢復?;瘜W冰袋二、影響用冷療效的因素1.用冷的方式和部位

用冷的方式分局部用冷和全身用冷兩種。不同的病人應選用不同方式和部位,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2.用冷時間用冷時間一般為10-30min。用冷時間過長,可產生相反作用。3.用冷面積冷效應與用冷面積成正比,全身用冷反應強,局部用冷反應弱。1.組織破損及慢性炎癥因冷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組織營養不良,影響傷口愈合及炎癥吸收。2.局部血液循環嚴重不良用冷可加重血液循環障礙,導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而變性壞死。3.對冷過敏者用冷后可出現皮疹、關節疼痛、肌肉痙攣等現象。三、冷療的禁忌證(1)枕后、耳廓、陰囊處:用冷易引起凍傷。(2)心前區:用冷易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或發生心律失常。(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瀉。(4)足底:用冷可使末稍血管收縮而影響散熱或反射性地引起一過性的冠狀動脈收縮。4.禁用冷療的部位1.病人的年齡、病情、體溫、意識、治療要求等情況。2.冷療部位局部皮膚狀況,確定冷療方式、部位與時間。3.病人對冷療的心理反應及合作程度,做好解釋指導。四、冷療的方法[評估]1.工作人員準備著裝整齊、儀表端莊、洗手、必要時戴口罩。2.用物準備根據醫囑和評估病人的情況準備相應的冷療用物。3.環境準備酌情調節室溫,如需暴露病人應用屏風或床簾遮擋,保護病人自尊。[計劃]1.局部用冷法

利用致冷物質接觸局部,通過傳導散熱。常用于降溫、緩解局部疼痛和減少出血。[實施](1)一般冰袋冰敷法

多用于降溫。1)用物冰袋(如圖:也可用橡膠手套、塑料袋等)及套、冰塊。冰袋冰囊操作程序操作要點1.備冰袋將小冰塊(如為大塊冰敲碎后,應在冷水中稍淘洗(以去掉冰塊銳角,)裝入冰袋內約1/2—2/3滿,排盡空氣,夾緊袋口,擦干倒提檢查無漏水后套上布套。2.核對解釋攜用物至床邊,核對并向病人解釋治療目的,以取得合作。協助取舒適體位3.冰敷所需部位高熱降溫時置冰袋于前額(如圖2)、體表大血管行經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扁桃體摘除術為預防出血,可將冰袋置于頸前頜下。并告知病人如有不適可隨時提出。4.觀察觀察局部皮膚的顏色、詢問病人的感覺,注意冰袋有無破漏。5.記錄記錄使用部位、時間、效果、反應等4.整理冷敷完畢,詢問病人感受,協助處舒適體位并致謝。取下冰袋布套放入污物袋內送洗,將袋內的水倒凈,倒掛晾干后向袋內吹入少許空氣夾緊袋口,`存放于陰涼處。二)操作:(見表18—2冰袋冰敷法)3)注意事項①隨時詢問病人感受,注意觀察用冷部位的血液循環狀況,如出現皮膚蒼白、青紫或有麻木感,應立即停止用冷。②注意觀察冰袋有無漏水,冰塊融化后應及時更換。③如為降溫,使用后30min應測體溫,并做好記錄,當體溫降至39℃以下,即可取下冰袋。圖2-冰敷頭部(2)化學冰袋化學冰袋是一種無毒、無味的冰袋,內裝凝膠或其他化學的冰凍介質。使用時將化學冰袋先放入冰箱中吸冷,袋內的凝膠狀態即變為固態,取出后置于所需部位,吸熱后固態又變為凝膠狀態,可反復使用。用后更換布套,清潔、干燥保存即可。(3)冰帽與冰槽常用于頭部降溫,可防止腦水腫,降低腦細胞的代謝,減少其需氧量,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使用時將病人頭部置于冰帽中(如圖3),用棉墊包裹后頸部、耳廓以防凍傷,排水管放入水桶內。若冰槽降溫,雙耳應填塞不脫脂棉球,防止冰水流入耳內,雙眼覆蓋凡士林紗布,保護眼角膜。常用于降溫、止血、消炎。1)用物治療盤內放臉盆(盛放冰水)、敷鉗2把、敷布(大于患處面積)2塊、橡膠單、治療巾、紗布、凡士林、棉簽,必要時備屏風。圖4-冷濕敷擰敷布法(4)冷濕敷法核對解釋備齊用物攜至床旁,核對并向病人解釋治療目的,協助取舒適體位。冷敷局部暴露治療部位,下墊治療巾和橡膠單,局部涂凡士林,上蓋單層紗布,敷布浸入冰水中,用敷鉗擰至不滴水為度(如圖4),抖開敷于患處,如:高熱敷于前額。每3—5min更換一次敷布,冷敷時間15—20min。觀察記錄觀察局部皮膚變化及全身身反應,記錄冷敷部位、時間、效果。整理敷畢,擦干冷敷部位,協助病人處舒適體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整理床單位,清潔用物。

2)操作程序利用乙醇或溫水拭浴,通過蒸發和傳導的作用使機體散熱增加,常用于高熱病人的降溫。2.全身用冷法(1)乙醇拭浴法1)用物:治療盤、治療碗(內盛25%—35%的乙醇100—200ML,溫度27—37℃)、小毛巾2塊、大毛巾、冰袋及套、熱水袋及套、清潔衣褲、便器及屏風。乙醇拭浴降溫的主要機理是:蒸發

乙醇:濃度:25%-35%

量:100-200ml

溫度:27-37℃冰袋熱水袋操作程序:核對解釋攜用物至床邊,核對病人、了解有無乙醇過敏史、解釋拭浴目的及方法,以取得合作。遮擋病人,按需給予便器。置冰袋、熱水袋置冰袋于頭部幫助降溫,并防止由于拭浴時頭部充血引起頭痛;置熱水袋于足底,促進足底局部末稍血管擴張避免病人寒戰、不適。拍拭上肢協助病人脫上衣,露出一側上肢,下墊大毛巾,將浸濕乙醇的小毛巾擰至半干呈手套式纏在手上,以離心方向拍拭上肢,2塊小毛巾交替使用。拍拭順序:自頸部側面→上臂外側→手背;再自側胸→腋窩→上臂內側→手掌。拍拭完畢,用大毛巾輕輕擦干皮膚,同法拍拭對側。每側各拍拭3min拍拭背部協助病人側臥,露出背部,下墊大毛巾,用同樣手法拍拭全背,再用大毛巾拭干,更換上衣。拍拭下肢協助病人脫褲,露出一側下肢,下墊大毛巾,同上肢拍拭法。拍拭順序:自髂骨→大腿外側→足背;自腹股溝→大腿內側→內踝;自腰→大腿后側→腘窩→足跟。拍拭完畢,用大毛巾輕輕拭干皮膚。同法拍拭對側,每側各拍拭3min,更換褲子。整理拍拭完畢,取下熱水袋,協助病人處于舒適體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整理床單位,清潔用物。①拭浴過程中,注意詢問病人感受,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如出現寒戰、面色蒼白、脈搏及呼吸異常時,應立即停止,并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②拭浴時,以拍拭方式進行(因摩擦易生熱,不用摩擦方式),在拍拭腋窩、腹股溝、腘窩等血管豐富處,應適當延長時間,以利于增加散熱。3)注意事項③拭浴時乙醇溫度應接近體溫,避免過冷的刺激使大腦皮質更加興奮,進一步促使橫紋肌收縮,致使體溫繼續上升。④禁忌拍拭后頸、胸前區、腹部和足底等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⑤拭浴后30min測體溫并記錄,如體溫已降至39℃以下,即可取下頭部冰袋。盆內盛27—37℃溫水,其余用物、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同乙醇拭浴法。2.溫水拭浴法[評價]1.護患溝通有效,得到病人的理解和配合,達到冷療目的。2.病人感覺舒適、安全,自尊得到保護,身心需要得到滿足。3、操作方法正確,病人末發生不良反應。溫水拭浴降溫的主要機理是:傳導

1.將止血藥物加入冰生理鹽水中口服,常用于胃粘膜潰瘍出血病人的護理。2.冰生理鹽水灌腸,降溫效果好、簡便、安全,常用于高熱病人的護理。3.采用顱腦降溫儀于頭部降溫,可根據病情需要持續控制適宜的溫度,有利于腦細胞功能恢復。顱腦降溫儀鏈接4.采用電冰毯護理中樞性高熱患者,降溫效果好,有效率高達100%。5.將置冷至0—10℃的液體行靜脈輸注,可經血流降溫,降溫效果顯著。6.在全身麻醉基礎上用物理降溫(體表、體腔、血流降溫等)行低溫麻醉與人工冬眠,用于心臟外科手術。7.醫用制冷劑如液氮、液態二氧化碳、氟利昂等已廣泛用于外科如腫瘤、前列腺、痔瘡及皮膚科、婦科、五官科等疾病的冷凍治療。

第2節熱療法

學習目標

1.敘述熱療的作用及禁忌癥

2.說出影響用熱療效的因素3.正確完成并指導病人學會熱水袋、熱濕敷、烤燈、熱水坐浴的操作4.工作嚴謹負責,尊重關心病人,注意安全案例

張蓮芬,女,62歲,因發熱待查入院,近2天后頸部有疼痛感,檢查見后頸部有一癤腫,0.5cm×0.5cm大小,護士要為她做后頸部熱療每天兩次,應選擇哪種熱療方法呢?護士應掌握哪些操作要點才能準確、有效、安全的為病人熱療呢?熱療過程應注意哪些問題?熱:血管擴張-血流加快-血量增加-代謝增強-耗氧增加--通透性增加-吸收加強。一、熱療的作用1.促進淺表炎癥的消散和局限

熱可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增加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用于炎癥早期可促進炎性滲出物吸收消散;用于炎癥后期可促進白細胞釋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壞死組織,使炎癥局限。2.減輕深部組織的充血溫熱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使平時呈閉合狀態的動靜脈吻合分支開放,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該處深部組織的充血。4.保暖

溫熱可促進血液循環,將熱帶到全身,使機體感到溫暖、舒適。常用于危重、小兒、老年及末稍循環不良病人的保暖。3.緩解疼痛

溫熱刺激能降低痛覺神經的興奮性,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炎性水腫,解除局部神經末稍的壓力,使肌肉、肌腱和韌帶等組織松弛,從而緩解疼痛。二、影響用熱療效的因素1.用熱方式濕熱療效比干熱強,因水是熱的極佳導體,比空氣導熱力強且滲透力大,可達深層組織。2.用熱時間一般為10-30min。用熱時間長,可引起不良反應。3.用熱的溫度干熱為50-70℃,濕熱為40-60℃,應以病人的耐受力而定。4.用熱面積熱效應與用熱面積成正比,熱敷面積較大,則熱的反應就較強,反之則較弱。5.用熱對象昏迷、癱瘓、循環不良的病人,其局部存在感覺障礙,對熱的敏感性差,應防止燙傷。三、熱療禁忌證1.未明確診斷的急性腹痛

因熱能緩解疼痛,從而易掩蓋病情真相,貽誤診斷和治療。2.各種臟器內出血時

因熱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可增加臟器的血流量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加重出血。3.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時

因面部鼻根至兩側口角之間為面靜脈的回流區,血管豐富、且無靜脈瓣、與顱內海綿竇相通。熱療可使該處血流量增多,導致細菌及毒素進入血液循環,促進炎癥擴散,造成顱內感染和敗血癥。三、熱療禁忌證4.軟組織損傷或扭傷早期

軟組織損傷或扭傷后24—48h內,如局部用熱可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加重皮下出血、腫脹和疼痛。5.其他皮膚濕疹、感覺麻木、感覺異常者。四、熱療的方法1.干熱療法(1)熱水袋熱敷法(2)紅外線燈照射法(3)鵝頸燈2.濕熱療法(1)一般濕熱敷法

(2)會陰部濕熱敷法(3)熱水坐浴法(4)局部浸泡法種類1.病人年齡、病情、意識、治療要求、熱療部位局部組織狀況,選擇適宜的熱療方式。2.病人局部皮膚、循環狀況,有無感覺障礙、對溫度的敏感性,確定用熱時間和溫度。3.病人對熱療的心理反應及合作程度.

[評估]著裝整齊、儀表端莊、洗手、必要時戴口罩。根據醫囑、評估病人的情況、確定熱療的種類準備相應的熱療用物。酌情調節室溫,如需暴露病人,用屏風或床簾遮擋,保護病人自尊。熱源置于安全處。[計劃]1.工作人員準備:2.用物準備:3.環境準備:(1)熱水袋熱敷法

用于保暖、解痙和鎮痛。1)用物:熱水袋及套、水罐內盛熱水、水溫計。[實施]1.干熱療法:灌水1/2-2/3滿一般患者:60-70℃特殊患者:<50℃

操作程序操作要點檢查灌袋檢查熱袋有無破損,塞子配套、調節水溫至60—70℃。放平熱水袋,去塞,一手持袋口邊緣,一邊灌水一邊提高袋口,灌至熱水袋容積的1/2—2/3滿后,逐漸放平排盡袋內空氣(如圖6),擰緊塞子,擦干倒提并輕輕抖動擠壓,檢查無漏水后套入布套內.熱敷攜用物至床旁,核對并向病人解釋用熱目的,置熱水袋于所需部位,告知注意事項,計時。敷畢,移開熱水袋.整理整理床單位,協助病人處舒適體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熱水袋的處理同冰袋。2)操作步驟見表18—5:

①使用熱水袋時要嚴格交接班并經常巡視,觀察局部皮膚,嚴防燙傷,如發現皮膚潮紅,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護皮膚。使用中如需保持一定溫度,應及時更換熱水。

3)注意事項②小兒、老人、昏迷、麻醉未清醒、末稍循環不良等病人,除水溫控制在50℃以下外,熱水袋套外再加包大毛巾,并不能直接接觸病人皮膚,以免燙傷。用于消炎、解痙、鎮痛,促進創面干燥結痂和肉芽組織生長。1)用物:紅外線燈,根據需要選用不同功率的燈泡,如手、足等小部位以250W為宜;胸、腹、腰背等部位可選用500—1000W。紅外線燈(2)紅外線燈照射法操作步驟操作要點1)溝通攜用物至床旁(或帶病人至治療室),核對并向病人解釋治療目的,協取舒適體位,暴露治療部位。2)照射將燈移至治療部位斜上方或側方,有保護罩的燈頭可垂直照射,燈距一般為30—50cm

(如圖7),照射時間20—30min。3)告知告知病人以溫熱為宜,如感覺過熱、心慌、頭暈等應及時提出,照射結束休息15min后再外出(或離開治療室),以防感冒。4)整理照射結束,協助病人處舒適臥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整理、清潔用物。表18—6紅外線燈使用法①照射過程中應使病人保持舒適、穩定體位。②照射面頸及前胸部時,應注意保護眼睛,可用濕紗布遮蓋眼部或戴有色眼鏡。③照射過程中隨時觀察局部皮膚反應,以皮膚出現桃紅色的均勻紅斑為合適劑量,如出現紫紅色,應立即停止照射,局部涂凡士林,以保護皮膚。3)注意事項

圖8-鵝頸燈

(3)鵝頸燈(如圖8)照射法利用紅外線、可見光的輻射熱產生熱效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同紅外線燈??緹舻氖褂眠x燈四肢:250W大部位:500-1000W燈距30-50cm時間20-30min注意防燙傷;保護眼睛;防感冒;保持舒適鵝頸燈(1)一般濕熱敷法

用于消炎、消腫、解痙和鎮痛。1)用物:治療盤、小盆(盛熱水適量,水溫50—60℃)、敷布2塊(大小以熱敷面積而定)、敷鉗2把、凡士林、棉簽、紗布、棉墊或大毛巾、塑料紙、小橡膠單、治療巾、水溫計、熱水袋、必要時備熱源。2.濕熱療法2)操作步驟見表18—7:操作程序操作要點1)核對解釋攜用物至病人床邊,核對并向病人解釋治療目的,以取得合作。必要時用屏風遮擋病人。2)熱敷局部:協助病人取舒適體位,暴露治療部位,下墊治療巾和小橡膠單,局部涂凡士林(范圍應略大于熱敷面積),蓋單層紗布,以保護皮膚。用敷鉗擰干敷布(以不滴水為度),抖開敷布以手腕掌側試溫,將敷布敷于局部,上蓋塑料紙及棉墊或毛巾,以維持溫度。如病人感覺過熱時,可掀起敷布一角散熱。3)換敷保溫:敷布每3—5min更換一次,熱敷時間一般15——20min(或尊醫囑),用熱源維持水溫或及時更盆內熱水,也可酌情放熱袋以保溫。4)整理致謝:敷畢,揭開紗布,擦去凡士林,協助病人處舒適體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整理床單位及用物。表18—7濕熱敷法①操作中隨時與病人交流,了解其感受及需要并給予及時處理,注意觀察局部皮膚顏色,防止燙傷。②熱敷局部有傷口時,應按無菌操作進行,熱敷結束后,及時換藥、處理傷口。③面部濕熱敷者,敷畢15min后再外出,以防感冒。3)注意事項:多用于會陰水腫的治療。1)用物:敷墊2塊、棉墊1塊、治療巾及橡膠單、凡士林、紗布、丁字帶、治療碗、溶液(常用50%硫酸鎂溶液)、敷鉗2把、電爐等。2)操作步驟見表1—84)注意事項:同一般濕熱敷法。(2)會陰部濕熱敷法操作程序操作要點準備將藥液碗置電爐上加熱,測藥液溫50—60℃,用屏風或床簾遮擋,保護病人自尊。熱敷局部向病人解釋治療目的,協助先排尿,洗凈局部,揩干。局部涂涂凡士林,上蓋一層紗布,將敷墊放藥碗內浸濕,用敷鉗擰干,抖開試溫后敷于患處,蓋上棉墊丁字帶固定。每2—3min更換一次敷墊。熱敷時間15—20min,每日2—3次。整理熱敷完畢,擦干局部,協助病人穿好衣褲,處舒適體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整理床單位及清潔用物表1—8會陰部濕敷法(1)用物:坐浴椅或坐椅上置消毒坐浴盆(如圖9),坐浴溶液遵醫囑配制(常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水溫計、無菌紗布、屏風等,必要時備換藥用物。圖9-坐浴椅(3)熱水坐浴法常用于術后、會陰和肛門疾病,可減輕或消除局部組織充血、炎癥、水腫和疼痛,使局部清潔,舒適。1.準備攜用物至床旁,核對向病人解釋坐浴的目的,協助排便,洗凈雙手。將坐浴液倒入盆內至1/2滿,水溫調至40—50℃。2.協助坐浴協助病人退褲至膝部,先用紗布醮拭,使臀部皮膚適應水溫后再坐入盆中,坐浴時間15—20min。隨時調節水溫,添加熱水時囑病人偏離浴盆。3.整理坐浴畢,用紗布擦干臀部,協助病人穿褲和處舒適體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整理床單位及用物。(2)操作步驟:表18—9熱水坐浴法①冬天注意調節室溫和保暖,以避免病人受涼;注意事項:④女病人月經期、妊娠后期、產后2周內、陰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癥均不宜坐浴,以免引起感染。③如會陰和肛門部位有傷口,應備無菌坐浴盆和溶液,坐浴后按換藥法處理傷口。②坐浴過程中,應注意病人安全,隨時觀察病人面色和脈搏,如訴乏力、頭暈等應立即停止坐?。挥糜谙住㈡偼础⑶鍧嵑拖緜凇?)用物:浸泡盆(大小根據浸泡部位選擇)、內盛熱水或浸泡液(遵醫囑),水溫40—50℃、長鑷子、水溫計、毛巾。(4)局部浸泡法:操作程序操作要點準備攜用物至床邊,向病人解釋治療目的,協助取舒適體位,測水溫。協助浸泡囑病人將肢體浸入盆中,必要時用長鑷子夾紗布輕擦創面,浸泡時間15—20min。整理浸泡畢,擦干肢體,如浸泡部位有傷口,給換藥處理。協助病人處舒適體位,詢問其感受并致謝。整理床單位及用物。2)操作步驟見下表。①浸泡過程中如需添加熱水,應先將肢體移出盆外,以免燙傷。②浸泡的肢體有傷口時,需用無菌浸泡盆和浸泡液。3)注意事項:[評價]1.護患溝通有效,病人理解和配合,能夠達到熱療目的。2.保護病人自尊,病人感覺舒適、安全,身心需求得到滿足。3.操作方法正確,病人未發生燙傷.我

A1型題1.熱療促進炎癥消散和局限的機制是:

A.血管擴張,減輕局部充血

B.血管擴張,減輕炎性水腫

C.血管收縮,降低細菌活力

D.血管收縮,降低組織代謝

E.血管擴張,改善血循環,增強白細胞吞噬功能2.熱療的應用目的是:

A.促進炎癥消散和局限B.提高痛覺神經的興奮性

C.抑制炎癥擴散度D.傳導發散體內的熱量

E.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EA3.炎癥早期用熱,其作用是:A.促進炎癥局限B.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和消散C.使白細胞吞噬功能下降D.使新陳代謝降低E.使組胺類物質堆積4.影響熱療的因素不包括:

A.用熱方式B.個體差異C.年齡差異

D.熱療面積E.熱療時間5.下列哪種情況禁用熱療法:A.循環不良B.感覺遲鈍C.各種臟器內出血

D.炎癥后期E.四肢厥冷BCC6.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化膿時,忌用熱敷的理由是:

A.掩蓋病情B.促進炎細胞的局限

C.加重出血D.易致顱內感染E.疼痛加劇7.保暖、解痙、鎮痛首選:

A.熱水袋B.濕熱敷C.溫水浴

D.熱水坐浴E.紅外線照射8.水溫60~70℃的熱水袋,可使用的患者是:

A.癱瘓患者B.昏迷患者C.老年人

D.嬰幼兒E.腹瀉患者DAE9.使用熱水袋,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測量水溫

B.熱水灌入袋中1/2~2/3滿

C.熱水袋用布套套好后再用

D.擰緊塞子前排盡袋內空氣

E.昏迷病員使用熱水袋,水溫宜70℃10.可用熱敷的病員是:

A.胃出血B.急性闌尾炎C.術后尿潴留

D.關節扭傷早期E.牙痛11.有創面的部位做熱敷,應特別注意:

A.床單上墊橡皮單B.皮膚涂凡士林

C.保持合適的溫度D.掌握無菌技術

E.及時更換敷料ECD12.熱水坐浴錯誤的操作是:A.病人排尿后坐入盆中

B.應隨時調節水溫40℃~45℃C.高錳酸鉀濃度為1:15000D.如病人不適,脈搏異常,應停止坐浴

E.時間為15~20分鐘13.熱坐浴的禁忌癥是:

A.痔瘡手術后B.肛門部充血C.外陰部炎癥

D.肛門周圍炎癥E.妊娠末期痔瘡疼痛CE14.使用紅外線烤燈,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和方法

B.充分暴露治療部位

C.置烤燈于治療部位側方

D.烤燈距治療部位20~30cmE.保待患者的舒適體位D15.影響冷療的因素,不正確的是:

A.冷療的部位B.冷療的方法C.冷療面積

D.個體差異E.冷效應和用冷時間長短成正比16.禁忌冷敷的部位是:

A.后項B.腋下C.前額D.腘窩E.腹股溝17.足底用冷可引起:

A.腹瀉B.心房纖顫C.傳導阻滯

D.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E.反射性心率減慢18.下列哪項不宜用冷療:

A.局部軟組織損傷早期B.牙痛

C.慢性炎癥D.高熱患者E.中暑患者EADC19.病人體溫上升到39.5℃以上時,首選的降溫措施是:A.乙醇拭浴B.針刺療法C.藥物降溫

D.冷水灌腸E.穴位注射20.乙醇或溫水拭浴的溫度是:A.28℃~32℃B.27℃~37℃C.35℃~40℃D.40℃~45℃E.50℃~52℃21.全身用冷的方法是:

A.身體周圍放冰袋B.調節室內溫度低于18℃C.頭、頸、腋下及腹股溝處放冰袋

D.用32~34℃溫水拭浴E.四肢及頭部冷敷23.乙醇拭浴時,下列除哪項外均可擦拭:

A.手掌B.足底C.腋窩D.腘窩E.腹股溝ABDB24.乙醇拭浴時,正確的擦拭手法是:

A.環形手法B.摩擦方式C.拍拭方法

D.由內而外的方法E.環形與摩擦方式交替進行25.乙醇拭浴降溫后,體溫降至多少度以下取下頭部冰袋:

A.36℃B.37℃C.38℃D.39℃E.40℃A2型題:26.某病人面部化膿感染,急診入院,護士的處理措施中錯誤的是:

A.局部換藥B.局部濕熱敷C.局部冷敷

D.口服抗生素E.肌內注射抗生素CDB27.一候診患者突然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腹痛難忍、拒按壓。在醫生未到來前,護士不應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通知醫生B.簡明扼要了解病史

C.腹部熱敷緩解疼痛D.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E.安慰病人,加強病情觀察28.鄧某,女,20歲,腹痛、怕冷,確診急性胃腸炎。應給患者緩解腹痛的方法是:

A.放置熱水袋B.濕熱敷C.紅外線照射

D.冷濕敷E.乙醇按摩CA29.劉某,男,20歲,右臂淺Ⅱ度燙傷5天,創面濕潤、疼痛,應選擇:

A.紅外線照射,每次20~30分鐘

B.局部冷敷30分鐘C.局部濕熱敷

D.熱水袋E.冰袋30.患者楊麗,扁桃體切除術后,主訴局部痛疼,有少量滲血,下列哪項護理措施止血效果最好:

A.頸部用冰袋B.頸部用熱水袋

C.頸部酒精熱敷D.頸部紅外線照射

E.頸部熱濕敷AA31.患者,男,18歲,踝關節扭傷,局部青紫,為防止皮下出血與腫脹,早期應選用:

A.局部按摩B.紅外線照射C.冷濕敷

D.熱濕敷E.熱水袋熱敷32.王小姐下樓不慎致踝關節扭傷,1小時后來院就診,你應如何處理:

A.熱敷B.冷敷C.冷、熱敷交替

D.熱水足浴E.按摩推拿CB33.一感冒患者體溫40.2℃,脈搏116次/分,呼吸24次/分,護士為其行乙醇拭浴時,正確的是:

A.病人頭部置冰袋,足底放熱水袋

B.拭浴時,用力揉擦,按摩局部

C.胸腹部拭浴時間為3分鐘

D.病人發生寒戰時應減慢速度

E.拭浴后2小時測體溫A3型題一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發熱、無畏寒、體溫40℃、脈搏116次/分、呼吸24次/分,護士為病人乙醇拭浴。問:34.護士配制的乙醇濃度是:A.10~20%B.25~35%C.40~50%

D.60~70%E.70~80%AB35.乙醇拭浴,禁擦的部位是:

A.頭部、四肢B.腋窩C.前胸、腹部

D.兩側腎區E.手掌、腘窩36.護士的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室溫調節到21~24℃B.置冰袋于足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