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BC170萬年——1840年)
第1部分中華文明的基礎初步奠定——先秦(BC170萬年——BC221年)第2部分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和大一統時期——秦漢(BC221年——公元220年)第3部分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220——589年)第4部分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581年——907年)
第5部分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和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五代、遼、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第6部分封建社會由盛而衰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加強——明清(1368年——1840年)先秦文明——古代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時期第一階段:奴隸社會:夏、商、西周(BC2070年—BC771年)。(1)政治:形成了的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①內容:
②特點:神權與王權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的政治結構;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2)經濟:①農業:
A)土地制度:
B)農作物:“五谷”已種植;南稻北粟
C)生產工具:
D)生產技術:第一階段:奴隸社會:夏、商、西周(BC2070年—BC771年)。(1)政治:形成了王權為核心
的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①內容: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特點:神權與王權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的政治結構;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2)經濟:①農業:
A)土地制度:井田制
B)農作物:“五谷”已種植;南稻北粟
C)生產工具:耒耜(松土)耕作,石器為主
D)生產技術:除草培土、施肥、治蟲滅害②手工業:
A)冶銅:B)紡織:C)制瓷:③商業:商代商業有了初步發展,西周實行
制度。(3)文化:
①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②禮樂制度(周代統治階級維護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③繪畫:
④戲曲:②手工業:
A)冶銅:商周青銅冶鑄繁榮,司母戊鼎最著名B)紡織:商代養蠶繅絲(織機),西周出現斜紋提花織物。
C)制瓷:商朝發明原始瓷器。③商業:商代商業有了初步發展,西周實行工商食官制度。(3)文化:
①漢字的起源與發展:商代甲骨文和金文
②禮樂制度(周代統治階級維護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③繪畫:彩陶畫《鸛魚石斧圖》
④戲曲:原始歌舞第二階段: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戰國(東周約公元前8C—3C)1、時代特征: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
2、具體表現:(1)政治:
①崩潰:禮樂征伐自諸侯大夫出
②各諸侯國的:魯國、齊國、秦國等(2)經濟:①農業:
A)耕作方式和耕作技術:
B)土地制度:C)水利工程:
D)小農經濟:含義、原因、特點、影響第二階段: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戰國(東周約公元前8C—3C)1、時代特征:2、具體表現:(1)政治:
①分封制崩潰:禮樂征伐自諸侯大夫出
②各諸侯國的變法:魯國、齊國、秦國等(2)經濟:①農業:
A)耕作方式和耕作技術:鐵犁牛耕、“壟作法”
B)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確立
C)水利工程:都江堰、鄭國渠
D)小農經濟:含義、原因、特點、影響②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出現,冶鑄、紡織、漆器、造船成為主要手工業;③商業:打破了官府壟斷商業的局面(3)思想:“百家爭鳴”(4)文化:①科技:
A)四大發明:
B)天文:
C)醫學:②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出現,冶鑄、紡織、漆器、造船成為主要手工業;③商業:私商的涌現打破了官府壟斷商業的局面(3)思想:“百家爭鳴”(4)文化:①科技:
A)四大發明:戰國時的指南儀器“司南”;春秋戰國時期,熟知制作火藥的原料硫磺、硝石;
B)天文: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用赤道坐標記錄800多顆恒星位置),后人根據其內容編輯成《石氏星表》,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星表。
C)醫學:編撰于戰國,成書于西漢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2)文學藝術:
A)文學:
B)繪畫:(2)文學藝術:
A)文學:《詩經》和楚辭
B)繪畫:由萌芽走向成熟,盛行帛畫、壁畫《人物龍鳳圖》《人物馭龍圖》。【階段特征】
夏商西周時期是我國由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歷史階段,形成了農耕經濟的雛形;是國家產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時期,建立了以血緣為紐帶的政治制度——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對古代中華民族的政治觀以及倫理產生了深刻影響,標志著中華文明的起源。春秋戰國時期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新舊交替、除舊布新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題,這一時期出現的政治制度、經濟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華文明的基礎。第二部分封建大一統時期——秦漢考試重點:秦漢確立和發展中央集權制度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封建大一統時代的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1、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①內容:②特點:一、秦漢的政治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皇權至上,權力高度集中,實現對地方的垂直管理2、漢朝:“漢承秦制”,調整鞏固(表現):(1)中央官制:
原因:
內容:漢武帝設“中朝”作為決策機構,“三公九卿”演化為執行機構,稱為“外朝”。東漢光武帝進一步擴大尚書臺權力,尚書臺成為中樞機構。(2)地方制度:
結果:解決:(3)監察制度:(4)選官制度:漢初丞相位高權重,為削弱相權,加強皇權。漢景帝時爆發七國之亂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中外朝制漢初郡國并行刺史制察舉制(舉孝廉)1、秦朝:①在全國確立土地私有制②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③商業: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發展艱難。二、秦漢的經濟——封建經濟初步發展2、漢朝:小農經濟發展(1)農業:①耕作方式和技術:②生產工具:二、秦漢的經濟——封建經濟初步發展漢朝以后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壟作法、代田法(趙過)耬車、耦犁③水利工程:④土地制度:白渠、漕渠、龍首渠、“井渠”;黃河治理(東漢王景)兩種土地私有制繼續發展:自耕農私有、地主私有。兩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土地兼并不斷。東漢時,租佃現象比較普遍。1)官營手工業A、歷程:商周手工業,全部由官府壟斷;春秋戰國時官營手工業繼續發展;西漢時主要行業都收歸官辦。B、歷史地位:素稱發達,冶金、制瓷、絲織等行業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2)手工業:C、手工業概況:①冶鑄業:漢代開始用煤炭做燃料;高爐煉鐵、炒鋼技術;供風形式也有革命性變化,自然通風——人力皮囊——畜力鼓風——水排(東漢發明的水力冶鐵工具)②紡織業:③陶瓷業:已相當發達,開通絲綢之路,遠銷歐亞,中國被稱為絲國東漢制瓷技術成熟,燒出成熟的青瓷。(3)商業:秦漢:商業的初步發展A.原因: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修建馳道;漢初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商業繁榮的主要原因;漢文帝將抑商政策改為寬商政策,下令“開關梁,弛山澤之禁”,實行“入粟拜爵”;兩漢開通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B.表現:秦代:對“市”有法律規定,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當面交易漢代:漢代鄉村商業活躍,但沒有專門市場。城市有專門管理機構,長安有東、西9市,市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市、坊界限分明理性思考:這一時期,我國封建經濟有以下三個特點:(1)我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重心均在黃河流域,政治中心和經濟重心結合得較為緊密。(2)以農業為代表,從“耕”到“播”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得到發展和推廣。(3)開始出現以陸海“絲綢之路”為主的對外貿易。(一)秦朝1、思想:(1)崇尚法家思想(2)焚書坑儒2、文化:(1)以法為教、嚴禁私學(2)統一文字(“書同文”)
:小篆(3)藝術:雕塑秦始皇陵的兵馬俑評價:①有維護專制統治,鞏固統一的作用;②但更是對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場浩劫;③成為二千年來文化專制政策的開端。三、秦漢的思想文化——文化昌盛,氣勢恢宏(二)漢朝:1、思想:形成思想大一統局面(1)漢初無為而治,經濟得到恢復(2)董仲舒改造儒學,形成新儒學體系。(3)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控制2、文化:(1)科技:(2)藝術:(3)文學:(4)文字:(5)繪畫門類的豐富。2、文化:(1)科技:造紙術(西漢早期已經發明、東漢蔡倫改進);農業(西漢汜勝之的《汜勝之書》);醫學(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奠定了后世中醫臨床學的基礎,被后世譽為“萬世寶典”)數學《九章算術》(2)藝術:楷書形成(鐘繇)(3)文學:漢賦,司馬相如作《子虛賦》;《史記》(紀傳體通史,西漢司馬遷);《漢書》紀傳體斷代史(紀傳體斷代史東漢班固)(4)文字:小篆、隸書(5)繪畫門類的豐富。小結:秦漢時期總特征:政治:秦漢時期,國家統一,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鞏固,官僚體制逐漸代替貴族體制,奠定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礎;同西域各族發生密切交流;中國向朝鮮、日本、西亞和歐洲的交往經濟:封建經濟初步發展;中外的經濟交往頻繁;思想:思想專制,服務政治;儒學思想成為封建正統思想;科技文化在世界長期領先的基礎;科技文化得到很大發展;第三部分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魏晉南北朝一、時限:220——589年(古代中華文明的曲折發展時期)北方南方魏蜀吳西晉東晉十六國北朝南朝東漢隋朝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線索和時代特征歷史線索魏晉南北朝(220—589)【時空穿梭】三國兩晉南北朝魏蜀吳(220—265)(221—263)(222—280)西晉建立(265—316)統一(280—316)十六國東晉(304—439)(317—420)北魏建立:386統一:439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宋420齊梁陳589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頻繁十六國東晉581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背景:北魏孝文帝改革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政治黑暗,租役沉重民族歧視,壓迫漢族地主官僚不滿——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二、改革的目的1、緩和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鞏固統治2、改變鮮卑族落后狀態,促進北魏的社會發展。三、內容前期:創建新制(1)特點:馮太后主持,重點是創建新制度.(2)措施及影響:①推行均田制;②推行租調制;③制定俸祿制;④設立三長制;后期——移風易俗(1)特點:孝文帝主持,以學習漢文化為主要目的。(2)措施:①遷都洛陽;②革除舊俗: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定門第等級;通婚姻;改籍貫;改革的內容按類別整理領域內容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社會生活均田制(土地制度)租調制(賦稅制度)整頓吏治,俸祿制遷都洛陽移風易俗四、北魏孝文帝改革重大歷史意義北方經濟恢復發展⒈經濟洛陽的繁盛⒉政治:緩和了民族和階級矛盾,推動北魏政權封建化⒊民族關系:促進北方民族大融合為隋最終完成統一奠定經濟基礎為隋唐大一統和經濟文化發展奠定基礎性質:少數民族封建化改革經濟上:少數民族由游牧經濟轉向農耕經濟的過程(農業化)民族上:少數民族漢化過程;社會發展上:少數民族封建化過程。實質
民族融合(“三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濟文化一、經濟的發展:1、農業:①北方農業生產:孝文帝改革后,逐漸恢復并迅速發展。②灌溉工具:重視農業水利工程的修建;曹魏時改制成翻車③生產工具和技術的推廣:犁和牛耕的廣泛使用,新的耕作技術推廣;④土地制度:均田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經濟重心的南移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加速發展,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以后經濟重心南移打下基礎。3、商業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在離城鎮遠、交通便利地方形成了民間集市——“草市”,也實行行政管理(《南齊書》中提到“草市尉”一職)。2、手工業冶鑄業:灌鋼法,使中國的冶鋼技術在16世紀以前一直領先于世界二、思想:三教并立1、原因: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動蕩,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佛道三家相互吸納滲透。2、道教:東漢時在民間興起,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3、佛教:起源于前6世紀印度,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傳入中國,成為中國文化思想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耕文明與佛教文明的碰撞交匯,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發展。4、魏晉時期,道教、佛教廣泛傳播,沖擊儒家思想的地位,但儒家吸收佛、道精華取得新發展——呈現三教并立“三教合一”局面。三、文化(1)科技: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2)書法藝術:①文字發展歷程:甲骨文——金文——小篆(秦)——隸書(秦、漢魏)——楷書(漢末)——行書(晉)——草書②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藝術發展到自覺階段。魏晉楷書有定鼎之功。③代表人物有秦朝李斯是著名篆書家。東晉王羲之,被稱為書圣,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階段特征:總體特征:國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政治上:①政權交替頻繁,國家處于分裂狀態,戰亂不休,南北對峙。②少數民族政權建立,和漢族政權對峙。③民族文明共生與融合,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蘊含統一因素。經濟上:①北方農業區仍是中國經濟中心(北方經濟的破壞和恢復交替出現);南方經濟得到開發。②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文化上:科技發展,佛教興盛、道教興起,儒佛道三教并立(三教會同或“胡漢文化交融”)。第四部分
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
(581——907)第四部分封建國家的繁榮——隋唐整體結構: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考試重點:隋唐時期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唐代文學藝術方面的重大成就隋唐時期的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1、中央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
2、地方制度:隋文帝時:廢除郡級,形成州縣兩級唐太宗時:設道為地方監察區(后發展成行政實體)唐中期設置節度使,削弱了中央集權
3、選官制度:科舉制中國古代選官制度
1.先秦:選官主要按爵位;戰國,商鞅變法按軍功授爵。(標準:從爵位到軍功)2.秦漢:西漢武帝時實行察舉制,分察舉(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開采設備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弧形多軸數控植毛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蘿卜種籽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吸塑產品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肺常爽解煙修復牙膏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旋流分離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市場調研
- 2024年中國罐頭制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數控立式車銑中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修須刀數據監測報告
- 裝車卸車服務合同協議
- 甘肅甘南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
- 注冊會計師企業審計風險試題及答案
- 校長在初三二模教學質量分析會上講話明確差距,對癥下藥,多方聯動,分類推進,奮戰60天
- 船舶ABS規范培訓
- 2025年上半年黑龍江牡丹江市“市委書記進校園”活動暨“雪城優才”企事業單位人才招聘1324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海姆立克急救科普知識
- 海底撈服務員崗位職責
- 植物生理學(齊魯師范學院)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齊魯師范學院
- 2024年廣東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
- 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學期 全等三角形七大模型 知識梳理+練習 (含解析)
- 指導腎性貧血患者自我管理的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