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在一定經濟理論的指導下,綜合應用統計、會計、數學等方法,為測定一個國家(地區、部門)在特定時期內的經濟活動(流量)和特定時點上的經濟成果(存量)所構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其各項總量指標及其組成,是進行經濟分析、經濟預測和決策研究的重要依據。2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有兩種:國民經濟賬戶體系,簡稱SNA(asystemofnationalaccounts)主要由市場經濟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采用,也叫西方體系。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簡稱MPS(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主要由原來的計劃經濟國家采用,也叫東方體系。3第十二章國民收入核算2.1國內生產總值概念2.2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3國民收入賬戶其他總量指標2.4宏觀統計恒等式2.5名義和實際GDP及GDP指標存在的問題2.6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演變42.1國內生產總值概念2.1.1國民收入賬戶:產生背景2.1.2國內生產總值概念2.1.3名義和實際GDP2.1.4一些GDP數據資料52.1.1國民收入帳戶:產生背景20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大危機,對經濟運行整體情況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時侯都更為迫切,國民經濟帳戶和GDP度量體系應運而生;二戰期間政府控制經濟需要上升,推動了有關統計體系進一步發展;后來由于政府,專家,企業界和公眾的合作和不斷努力,國民收入帳戶統計不斷改進和豐富。6經濟大危機
1929-1933年期間美國農場主銷毀“過剩”牛奶
1929-1933排隊領取食品的美國饑民72.1.2國內生產總值概念
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國民收入帳戶的核心指標。指經濟社會(一國或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個季度或一年)內,運用生產要素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8GDP概念理解為了避免重復計算,GDP只計算最終產品價值,而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GDP是個市場價值概念。除少數例外,GDP僅僅是指為市場而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價值,非市場活動不包括在內。GDP僅指一個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而不是一定時間內所售出的最終產品。(是個生產概念)GDP僅僅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價值,故包含時間因素,是個流量。GDP是指一個國家國土內所生產的產品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而不管這種生產的生產要素的歸屬關系。這就有了GNP與GDP的區別。9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
(Finalgoods&Intermediategoods)最終產品(final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購買的全部商品和勞務,中間產品(intermediate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別種產品用的產品和勞務。計算最終產品價值時用增值法(valueadded)或最終產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10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計算GDP的方法最終產品法:最終產品價值和。價值增值法:計算在生產不同階段增加產值,即計算銷售產品收益與為生產該產品購買的中間產品費用之間差額。GDP作為流量,僅度量某一個時期(例如一年內)新生產產品價值,不計算以前時期產值。生產階段銷售階段增加值種棉$15$15紡紗$20$5織布$30$10制衣$45$15銷售$50$5合計$160$50GDP=增加值=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11一個假設的紡紗廠年產出和收入報表收入(支)產出(收)工資和薪金20000利息15000地租5000利潤10000生產出成品200000減:購買原料棉花150000總計收入50000產出增值5000012理解“價值增值”GDP=總產出產出=新增價值新增價值=收入產出=收入=支出GNP計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部門法13利潤正或負當利潤=$5000,表明盈利當利潤=-$5000,表明虧損14市場價值其中P是按當年的實際價格計算的,因此V=p×q是當年市場價值。實際價格意味著價格中可能含有通貨膨脹因素、也可能有通貨緊縮因素。很多經濟活動無法計入GDP。15市場價值如果不是市場交易活動,不計入GDP。自給自足的生產、慈善機構的活動、在家中做飯和打掃衛生的活動等等,都不計入GDP。一般轉移支付、證券的買賣、舊貨的交易等等,不計入GDP。162.1.3名義和實際GDPGDP變動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數量變動;二是價格變動。實際GDP=名義GDP/GDP折算指數172.1.4一些GDP數據資料年份國民國內生產
人均國內總收入總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生產總值
工業建筑業(元)
19783645.23645.21027.51745.21607.0138.2872.538119794062.64062.61270.21913.51769.7143.8878.941919804545.64545.61371.62192.01996.5195.5982.0463
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3580.65931.744361.68622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93982003135174.0135822.817381.762436.354945.57490.856004.7105422004159586.7159878.321412.773904.365210.08694.364561.3123362005185808.6184937.422420.087598.177230.810367.374919.3141852006217522.7216314.424040.0103719.591310.912408.688554.9165002007267763.7265810.328627.0125831.4110534.915296.5111351.9201692008316228.8314045.433702.0149003.4130260.218743.2131340.0237082009343464.7340506.935226.0157638.8135239.922398.8147642.1255752009年美國GDP總量為14.119萬億美元
18
1992年GNP(GDP)人均GDP我國統計23938億元370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00億美元1700美元世界銀行28700億美元2460美元19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統計值調整值1953--19775.93.7(-2.2)1978--19919.28.2(-1.0)1992--199711.59.0(-2.5)1978--19979.98.4(-1.5)1953--19977.55.6(-1.9)〈經濟研究〉2000,10。202.2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2.1支出法2.2.2收入法2.2.3部門法國民經濟統計中把三個方法統計出來的結果相互驗證,如果數據不統一,一般用支出法的結果調整另外兩個結果。因為支出法的數據來源相對簡單可靠。212.2.1支出法產品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稱最終產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基本原則是從最終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支出加總,計算該年內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采用產品支出法計算GDP時,統計對象主要包含以下項目22支出法(2)1.消費(consumption)2.總投資(GrossInvestment)
固定投資(fixedinvestment):從投資主體分居民住房投資和企業固定投資,“固定”表示這類投資可以長期存在和使用。從量上分為重置投資(replacementinvestment)與凈投資。存貨投資(inventoryinvestment):它不代表產品和勞務實際支出,而是企業持有存貨數量變化,即產量超過實際銷售量的存貨積累。3.政府購買(governmentpurchase)4.凈出口(netexports)出口減去進口得到的差額,表示本國最終產品有多少通過外國人支出而實現其市場價值。GDP=C+I+G+(X-M)23支出法(2)2-17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本表按當年價格計算。年份支出法國內
資本形成率最終消費率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投資率)(消費率)(億元)支出總額凈出口(%)(%)2001108972.466878.339769.42324.736.561.42002120350.371691.245565.03094.137.959.62003136398.877449.555963.02986.341.056.82004160280.487032.969168.44079.143.254.32005188692.197822.780646.310223.142.751.8
2006221651.3110595.394402.016654.042.649.92007263242.5128444.6111417.423380.542.348.8
24消費支出
C-consumptionexpenditure消費C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易耗品)服務(或勞務)25總投資(GrossInvestment)總投資I固定資產投資(assetsInvestment)機械設備廠房(非住宅類)、住宅類投資存貨投資(inventoryInvestment)意愿存貨投資非意愿存貨投資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存貨投資26總投資(GrossInvestment)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指標200620072007年比上年增長(%)
投資總額(億元)109998.2137323.924.8按城鄉分
城鎮93368.7117464.525.8
#房地產開發19422.925288.830.2農村16629.519859.519.4
#農戶4436.25123.315.5按構成分
建筑安裝工程66775.883518.325.1設備工具器具購置25563.931574.823.5其他費用17658.422230.925.927經濟學上的投資指實際投資,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備及存貨)的支出,即購買實物資本用于擴大生產(而不是金融投資)。總投資與凈投資總投資=凈投資+折舊(或重置投資)I=NI+D(Depreciation)D=I-NI注意:設備不是中間產品,它們在生產中有損耗(折舊);如果是中間產品表示在生產中全部轉化成另一種產品。28投資與資本存量(投資額)投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新增加的資本存量當年底的資本存量=上年底的資本存量+當年的資本流量。即Kt=Kt-1+It,或It=Kt-Kt-129支出法統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居民購買住宅不計入消費支出,而列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下的住房投資中。在計算GDP時,所有產品和勞務都按銷售價格即購買者支付的價格計算的,其中自然包括了政府征收的營業稅、貨物稅等間接稅。公寓可以出租也可以自用,自用時理論上也是有房租可收。存貨投資是指已經生產出來還未銷售的產品的存量的增量。經濟學中的投資是實際投資。如購買廠房設備等;但購買土地、房屋、股票、債券只不過是產權轉移,并未使社會資產有任何的增加。總投資=凈投資+重置投資(即折舊)政府的轉移支付(如退休金、養老金等)和公債利息支付不計入GDP。30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3)2-18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結構年份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絕對數(億元)構成絕對數(億元)構成最終消費支出=100居民消費支出=100(資本形成總額=100)居民消費
政府消費居民消費政府消費農村城鎮固定資本存貨固定資本存貨支出農村城鎮支出支出支出居民居民形成總額增加形成總額增加
居民居民
200149213.215791.033422.217665.173.626.432.167.937754.52014.994.95.1200252571.316271.736299.619119.973.326.731.069.043632.11932.995.84.2200356834.416305.740528.720615.173.426.628.771.353490.72472.395.64.4200463833.517550.646282.923199.473.326.727.572.565117.74050.794.15.9200571217.519228.251989.326605.272.827.227.073.077304.83341.595.94.1200680476.921106.759370.230118.472.827.226.273.890150.94251.195.54.5200793317.223913.769403.535127.472.727.325.674.4105221.36196.194.45.6
312.2.2收入法收入法(incomeapproach),又稱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即從要素收入(或企業生產成本)角度計算GDP。即把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資、利息、利潤、租金以及間接稅、折舊和公司未分配利潤等加總得到國民收入。32收入法包括:工資、利息和租金等生產要素的報酬非公司制企業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間接稅與企業轉移支付資本折舊即: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33注意:上述公式可具體分解為工資收入、凈利息、公司利潤收入、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間接稅-補貼、企業轉移支付、折舊凈利息是貸款利息與存款利息的差額。間接稅是消費者在購買物品和勞務時所支付的稅收,它是政府的收入,但補貼是政府的支出,因而計算時應是凈值,以免重復。企業轉移支付包括對非盈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賬。折舊包括在支出法計算的投資中,因而收入法也應加上折舊,這主要是起平衡的作用,否則,支出法與收入法的計算就會不一樣。如果不計算折舊,則是國內生產凈值(netdomesticproductatmarketpricesNDP)。收入法34收入法要素收入工資:W(wage)租金:R(rent)利息:I(interest,公債利息不計入)利潤:B(benefit包括:股息+所得稅+未分配利潤)業主的收入:B1(非公司制)間接稅:T(indirecttax)折舊:D(depreciation)GDP=W+R+I+B+B1+Ti+D,化簡后有:GDP=C+S+T+D35收入法(2)我國依據收入法統計GDP分四項:(1)勞動者報酬:包括貨幣工資、實物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三部分。(2)生產稅凈額:生產稅費(因為從事生產活動使用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稅金、附加費和規費)減去生產補貼后的差額。(3)固定資產折舊:為了彌補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損耗而提取的價值。(4)營業盈余:經濟活動增加值在扣除了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之后的余額,主要指企業的營業利潤。36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3)37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3)382.2.3部門法部門法(sectorapproach)又稱生產法(productionapproach)。依據提供產品與勞務各部門增加值計算GDP,從生產角度反映了GDP來源。政府部門勞務按其收入計算。我國現行統計制度,把國民經濟分為農業,采掘業,化學工業,金融保險業等17個部門進行生產或部門法統計。39支出法(2)2-1國內生產總值單位:億元年份國民國內生產
人均國內總收入總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生產總值
工業建筑業(元)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3580.65931.744361.68622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93982003135174.0135822.817381.762436.354945.57490.856004.7105422004159586.7159878.321412.773904.365210.08694.364561.3123362005184088.6183217.422420.087364.677230.810133.873432.9140532006213131.7211923.524040.0103162.091310.911851.184721.4161652007251483.2249529.928095.0121381.3107367.214014.1100053.51893440國內生產總值:部門法(2)412.3國民收入賬戶其他總量指標2.3.1GDP與GNP2.3.2其他總量指標2.3.3國民收入核算中總量間關系的總結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2.3.1GDP與GNP(1)GDP從地域角度劃分的,考慮的是一國經濟領土內經濟產出總量;GNP從身份角度,統計利用一國國民(常住單位)擁有的勞動和資本等要素所提供的產出總量。GNP統計范圍為該國“永久居民”即:住在該國的具有該國國籍的公民住在該國具有永久居住權的外國移民居住在海外的該國國籍公民所生產的產品和勞務GDP統計范圍為:住在該國的具有該國國籍的公民住在該國具有永久居住權的外國移民居住在本國的外國公民在本國境內生產的產品和勞務例如,中國諾基亞公司歸芬蘭人所有,該公司在中國經營得到的利潤,雖是中國GDP一部分,但不被統計為中國GNP,而應歸入芬蘭GNP。中國海爾在美國工廠的利潤,應作為美國GDP一部分,但應被統計為中國的GNP。432.3.1GDP與GNP(2)442.3.2其他總量指標國內生產凈值(netdomesticproducts:NDP):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減去固定資產折舊。國民生產凈值(netnationalproducts:NNP):它等于國民生產總值減去固定資產折舊。452.3.2其他總量指標由于固定資產折舊不是新創造的價值,而是以前創造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轉移,因而,從理論上講,與GDP或GNP相比,NDP和NNP是更為可取的反映一定時期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總量指標。然而,由于折舊占GDP或GNP比例一般來說是相對穩定,用GDP(GNP)與NDP(NNP)在表示經濟活動總量變動意義上差別不大,人們一般更為習慣采用GDP(GNP)概念。46其它總量指標(2)國民收入(nationalincome:NI)。廣義國民收入泛指GDP、GNP等經濟活動總量。宏觀經濟學中“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指廣義國民收入。狹義國民收入指一國一年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資、利潤、利息和租金的總和。國民收入要加上折舊、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等才形成GDP。國民收入=國內生產凈值-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政府補貼47其它總量指標(3)個人收入(personalincome:PI):個人從各種來源得到的收入總和,即國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潤等部分。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費+政府的個人轉移支付48其它總量指標(3)個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disposableincome:PDI):個人可實際使用的全部收入,指個人收入中進行各項社會性扣除之后(如稅收,養老保險等)剩下的部分。492.3.3國民收入核算中總量間關系的總結GNP=GDP+本國公民在國外所創造的價值-外國公民在本國領土上所創造的價值NDP=GDP-DNNP=GNP-DNI=NDP-T-企業轉移支付+政府對企業補助-誤差或NI=工資+租金+利息+公司稅前利潤+非公司制收入PI=NI-(未分配的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障費)+轉移支付(政府和企業)+個人利息和紅利收入DPI=PI-個人稅-非稅支付50五個總量指標的關系國民生產國民生產國民個人總值凈值收入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折舊間接稅凈額保險稅等所得稅轉移支付51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1)中國GDP的增長52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2)53誰能跨入富國行列在128年中,只有一個取得成功的國家——日本!在世界經濟中,它(中國)是一個賽手。中國退出,會為人所知的。在20世紀,富國俱樂部只接納了一個新的工業化國家會員——日本。在21世紀,如果沒有一個國家能成為新的會員,那也不令人奇怪。
——萊斯特.瑟羅,HeadtoHead54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3)1996-2000中國分產業的GDP的增長55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4)56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5)57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5)582.3.4一些宏觀經濟總量(6)低收入國家760以下中下收入國家761–3035中上收入國家3036–9361高收入國家9361以上世界銀行1995年按人均GNP(美元)將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四類。592.4宏觀統計恒等式2.4.1宏觀統計恒等式2.4.2意愿(計劃、事前)量與實際(統計、時后)量602.4.1宏觀統計恒等式(1)用支出法統計GDP包含消費(C)、固定投資和存貨投資(I)、政府支出(G)、凈出口(NX或X-M)四項。即GDP≡總支出≡C+I+G+NX用收入法統計GDP包含工資收入、凈利息、公司利潤收入、所有收者入、租金收入、間接稅-補貼、折舊,把這些可以看作是家庭、企業和政府的收入,從最終用途上可以把家庭和企業收入分為消費和儲蓄(S)。這樣,從收入角度GDP≡C+S+T+D,為了簡化問題,一般把折舊舍去。則GDP≡C+S+T由此可得宏觀統計恒等式:C+I+G+NX≡GDP≡C+S+T612.4.1宏觀統計恒等式(2)兩部門經濟的恒等式:I≡S只有消費者和企業,沒有政府也就沒有企業間接稅。同時,為使問題簡化,不考慮折舊。在兩部門條件下:國民收入作為家庭收入的角度看,被分解為消費和儲蓄
NI=C+S國民收入作為企業最終產品角度看,被用于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總支出(Aggregateexpenditure)
AE=C+I從經濟統計的角度看:NI=AE=Y
因此I≡S
從國民收入會計角度看,事后的S和I總量相等的。622.4.1宏觀統計恒等式(3)三部門經濟的恒等式:I+G≡S+T
即:I≡S+(T-G)政府收入TN=TX
–TR
凈稅收=稅收–
轉移支付政府支出G(購買)632.4.1宏觀統計恒等式(4)從收入角度看,總收入除了用于消費和儲蓄,居民先要納稅,又會得到政府轉移支付,凈納稅為TN,
Y=NI=C+S+TN從支出的角度看,包括居民消費、企業投資和政府支出,
Y=AE=C+I+G
當NI=AE,得S+TN
≡I+G
或 TN
–G≡I–S
或 I≡S+(TN–G)或I≡S+(T–G)投資與儲蓄(個人儲蓄+政府儲蓄)恒相等。642.4.1宏觀統計恒等式(5)四部門經濟的恒等式:I+G+NX≡S+T+Kr即:I≡S+(T-G)+(M-X+Kr)因為:國外部門 作為供給者,提供進口(M)進口是國民收入的漏出量(貨幣角度)作為消費者,提供出口(X) 出口是國民收入的注入量
進行轉移支付:Kr代表轉移支付凈額
652.4.1宏觀統計恒等式(6)四部門經濟中有四個漏出量:S、TN、M、Kr
從收入角度看:Y=NI=C+S+TN+M+Kr四部門經濟中有三個注入量:I、G、X
從支出角度看:Y=AE=C+I+G+X∵ NI=AE∴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爬山露營活動方案
- 愛心供水活動方案
- 愛車春季養護活動方案
- 爸氣十足超市活動方案
- 牙醫游戲活動方案
- 牛奶抽獎活動方案
- 牛香閣串串活動方案
- 物業兒童繪畫活動方案
- 物業公司大掃除活動方案
- 物業公司特賣會活動方案
- 2024年出版專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基礎知識》中級真題及答案
- 2024按摩技師與養生館合作經營協議樣本3篇
- 風險管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貴州財經大學
- 大型運輸車輛交通安全教育
- 大學基護《基礎護理學》期末復習要點、考點總結
- 國開2024年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終結性考核答案
- 甘肅省白銀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水電安裝改造協議模板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部分區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 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一期及南北片區集中供能專項規劃
- 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變化)―備課講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