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要內容:
第一節基本概念
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
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第五章井眼軌道設計與軌跡控制1井眼軌道:是指在一口井鉆進之前人們預想的該井井眼軸線形狀。井眼軌跡:是指一口已鉆成的井的實際井眼軸線形狀。19世紀末打直井20世紀20年代末直井防斜技術20世紀30年代初打定向井定向井:是使井眼沿某一軌跡鉆達預定目標的過程。井斜控制:是使井眼按規定的限制條件鉆進的過程,而這些限制條件與井斜角\偏離垂直方向的水平距離或二者有關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2定向井的應用(1)地面環境條件的限制:地面上的高山,湖泊,沼澤,河流,溝壑,海洋,農田或重要的建筑物等;(2)地下地質條件的要求:增加油層穿越面積,提高產量和采收率(水平井);適應井下地質條件,節省鉆井時間。對于斷層遮擋油藏,薄油層,側鉆井,多底井,分支井,大位移井,側鉆水平井,徑向水平井是定向井的新種類;(3)處理井下事故的特殊手段(救援井、側鉆井)。(4)減小地面井場占用面積,節省投資(叢式井、多底井)。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3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4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5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6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7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8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9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10第一節基本概念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軌跡設計11所謂井眼軌跡,實指井眼軸線。軌跡測量就是“測斜”。目前常用的測斜方法并不是連續測斜,而是每隔一定長度的井段測一個點。這些井段被稱為“測段”,這些點被稱為“測點”。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A點垂直井深AA點測量井深:D=OAA點井斜角OHA12井眼曲線的表示方法:垂直平面(井斜平面)與水平平面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NOO13垂直平面上:每一點的井深與空間井眼的井深一樣,每一點的井斜角與與空間井眼對應的井斜角一致。(不是直接投影)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OαBαAΔα14水平面上:為空間井眼的水平投影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ANEBABSO15(1)井深(Dm),又稱斜深:井深指井口(通常以轉盤面為基準)至測點的井眼長度,也有人稱之為斜深,國外稱為測量井深(MeasureDepth),井深常以字母Dm表示,單位為米(m)。井深的增量稱為井段,以ΔDm表示。二測點之間的井段稱為測段。一個測段的兩個測點中,井深小的稱為上測點,井深大的稱為下測點。井深的增量總是下測點井深減去上測點井深。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A點垂直井深AA點測量井深:D=OAA點井斜角OHA測深:井口至測點處的井眼實長,米。16(2)井斜角(Inclination,Inc.)
井斜角(α),單位為度:過井眼軸線上某測點作井眼軸線的切線,該切線向井眼前進方向延伸的部分稱為井眼方向線。井眼方向線與重力線之間的夾角就是井斜角。顯然,井眼方向線與重力線都是有向線段。井斜角表示了井眼軌跡在該測點處傾斜的大小。井斜角的增量:以Δα表示。AB井段井斜角增量為Δα=αB-
αA。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OAB井斜角:測點處井眼方向線(切線,指前)與重力線間的夾角,度。17井斜變化率:井斜角對井深的變化率,即鉆過單位井深井斜角的變化。度/30米(buildrate,droprate)第一節基本概念一、軌跡的基本參數OAB18(3)井斜方位角(Φ):某測點處的井眼方向線投影到水平面上,稱為井眼方位線,或井斜方位線。以正北方位線為始邊,順時針方向旋轉到井眼方位線上所轉過的角度,即井眼方位角。注意,正北方位線是指地理子午線沿正北方向延伸的線段。所以正北方位線和井眼方位線也都是有向線段,都可以用矢量表示。井斜方位角的增量是下測點的井斜方位角減去上測點的井斜方位角:ΔΦ=ΦB-ΦA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OABNEfAfB方位角:測點處正北方向至井眼方向線在水平面投影線間夾角,度。19方位變化率:方位角對井深的變化率,即鉆進單位井段,方位角的變化,度/30米walkrate第一節基本概念一、軌跡的基本參數OABNEfAfB20注意“方向”與“方位”的區別。
方位線是水平面上的矢量,而方向線則是空間的矢量。只要講到方位、方位線、方位角,都是在某個水平面上;而方向和方向線則是在三維空間內(當然也可能在水平面上)。井眼方向線是指井眼軸線上某一點處井眼前進的方向線。該點的井眼方位線則是該點井眼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21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廣泛使用的磁性測斜儀是以地球磁北方位為基準的。磁北方位與正北方位并不重合而是有個夾角,稱為磁偏角。磁偏角又分為東磁偏角和西磁偏角。東磁偏角指磁北方位線在正北方位線的東面,西磁偏角指磁北方位線在正北方位線的西面。用磁性測斜儀測得的井斜方位角稱為磁方位角。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22一、軌跡的基本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井斜方位角還可用“象限角”表示。“象限角”指井斜方位線與正北方位線或正南方位線之間的夾角。象限角在0~90度之間變化。N67.5oW讀作由北向西偏了67.5o。232425第一節基本概念一、軌跡的基本參數26基本參數:測斜儀器在每個測點上測得參數(井深、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計算參數:根據基本參數計算出來的參數。(1)垂直深度,簡稱垂深;(2)水平投影長度,簡稱水平長度或平長;(3)水平位移,簡稱平移;(4)平移方位角;(5)N坐標和E坐標;(6)視平移,亦稱投影位移;(7)井眼曲率,狗腿嚴重度、全角變化率。二、軌跡的計算參數第一節基本概念27(1)垂直深度D
垂直深度:簡稱垂深,是指軌跡上某點至井口所在水平面的距離,垂深常以字母D表示;Trueverticaldepth(TVD)垂深的增量稱為垂增,垂增以ΔD表示。垂增ΔD=DB—DA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垂深:測點的垂直深度,米。28(2)水平投影長度Lp:
水平投影長度簡稱水平長度或平長,是指井眼軌跡上某點至井口的長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長度。水平長度的增量:稱為平增。平長以字母上Lp表示,平增以ΔLp表示。平長和平增在圖5—4中是指曲線的長度。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水平投影長度:測點與井口之間的井眼長度在水平面的投影長度,米。29(3)水平位移S
水平位移:簡稱平移,指軌跡上某點至井口所在鉛垂線的距離,或指軌跡上某點至井口的距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此投影線稱為平移方位線。水平位移常以字母S表示。如圖5—5所示。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水平位移:測點至井口所在的鉛垂線的距離,米。30
在國外將水平位移稱作閉合距。而我國油田現場常特指完鉆時的水平位移為閉合距。
閉合距:井底的水平位移,米。closure
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OANA點水平位移:SA=OAE(完井井底)閉合距:SE=OE閉合方位角fE31(4)平移方位角θ
平移方位角:指平移方位線所在的方位角,即以正北方位為始邊順時針轉至平移線上所轉過的角度,常以字母θ表示。如圖5—5所示。
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32閉合方位角:在水平投影圖上測點處正北方向與閉合方位線間的夾角,度(closureazimuth)在國外將平移方位角稱作閉合方位角。而我國油田現場常特指完鉆時的平移方位角為閉合方位角。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OANA點水平位移:SA=OAE(完井井底)閉合距:SE=OE閉合方位角fE33(5)N坐標和E坐標
N坐標和E坐標:是指軌跡上某點在以井口為原點的水平面坐標系里的坐標值。此水平面坐標系有兩個坐標軸,一是南北坐標軸,以正北方向為正方向;一是東西坐標軸,以正東方向為正方向。如圖5—4所示,A、B二點的水平坐標分別為NA、EA和NB、EB。水平坐標可以有增量,以ΔN、ΔE表示。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34(6)視平移V
視平移:亦稱投影位移,是水平位移在設計方位線上的投影長度。視平移以字母V表示。如圖5—5所示,A、B二點的視平移分別為VA、VB。當實鉆軌跡與設計軌跡偏差很大時甚至背道而馳時,視平移可能成為負值。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視平移:測點水平位移在設計方位線上的投影,米。verticalsection35弧段OA:水平投影長度線段OA:水平位移θ:平移方位角V:視平移N坐標E坐標第一節基本概念二、軌跡的計算參數θ36井眼曲率
井眼曲率:指井眼軌跡曲線的曲率。有人稱作“狗腿嚴重度”,“全角變化率”。由于實鉆井眼軌跡是任意的空間曲線,其曲率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在工程上常常計算井段的平均曲率。
“狗腿角”:對一個測段(或井段)來說,上、下二測點處的井眼方向線是不同的,兩條方向線之間的夾角(注意是在空間的夾角)稱為“狗腿角”,也有人稱為“全角變化”。即上下二測點的兩條方向線之間的夾角(空間夾角)。
井眼平均曲率:狗腿角被測段(或井段)除即可得到該段的井眼平均曲率。顯然,所取測(井)段越短,平均曲率就越接近實際曲率。第一節基本概念三、撓曲參數37NO井眼的曲率K:(holecurvature)井眼切線的方向相對于井深的變化率K表示曲線偏離直線的程度。第一節基本概念三、撓曲參數r1r2L38井眼曲率計算方法:先計算狗腿角,再計算平均井眼曲率。Lubinski公式:我國鉆井行業標準規定狗腿角的計算公式:式中:α—井斜角;φ—方位角;αc—平均井斜角第一節基本概念三、撓曲參數39全角變化率K:井眼的空間曲率。井眼軌跡曲線的曲率。第一節基本概念三、撓曲參數KAB40第一節基本概念三、撓曲參數411、水平投影圖相當于機械制圖中的俯視圖,也相當于將井眼軌跡這條空間曲線投影到井口所在的水平面上。圖中的坐標為N坐標和E坐標,以井口為坐標原點。所以只要知道一口井軌跡上所有各點的N、E坐標值就可以很容易畫出該井軌跡的水平投影圖。第一節基本概念四、井身剖面水平投影圖:空間井眼軌跡的俯視圖。422、垂直投影圖相當于機械制圖中的側視圖,即將井眼軌跡這條空間曲線投影到鉛垂平面上。圖中的坐標為垂深D和視平移V,也是以井口為坐標原點。但是經過井口的鉛垂平面有無數個,應該選擇那個呢?我國鉆井行業標準規定,選擇設計方位線所在的那個鉛垂平面。這樣的垂直投影圖與設計的垂直投影圖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實鉆井眼軌跡與設計井眼軌跡的差別,便于指導施工中軌跡控制。顯然,只要計算出一口井軌跡上所有各點的垂深和視平移就可以很容易畫出該井軌跡的垂直投影圖。第一節基本概念四、井身剖面垂直投影圖:將軌跡數據投影到指定的垂直平面內(通常為設計平面)433、垂直剖面圖
垂直剖面圖的形式原理:參看圖5—7,設想經過井眼軌跡上每一個點作一條鉛垂線,所有這些鉛垂線就構成了一個曲面。這種曲面在數學上稱作柱面。此曲面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展平到一個平面上。當此柱面展平時就形成了垂直剖面圖。實際的垂直剖面圖并不是按照先作柱面然后展平的辦法得到。垂直剖面圖的兩個坐標是垂深D和水平長度上Lp。實際上,只要計算出一口井軌跡上所有各點的垂深和水平長度就可以很容易畫出該井軌跡的垂直剖面圖。第一節基本概念四、井身剖面垂直剖面圖(柱面展開):沿水平投影面展開空間曲線,其優點是井眼上任一點的井深、井斜角與實際一致。441、水平投影圖
投影面:水平面坐標系:以井口為原點,N坐標軸、E坐標軸表達的參數:N坐標值、E坐標值、水平位移S
水平長度Lp、閉合距、井斜方位角平移方位角θ、閉合方位角。四、井身剖面第一節基本概念452、垂直投影圖
投影面:過設計方位線的鉛垂面,即井口和目標點所在的鉛錘面。坐標系:原點(井口)、橫坐標(視平移)、縱坐標(垂深)表達的參數:垂深D,視平移V,井斜的增減趨勢四、井身剖面第一節基本概念463、垂直剖面圖垂直剖面:過井眼軸線上各點垂線組成柱面展開圖。坐標系:原點(井口)、橫坐標(水平長
度)、縱坐標(垂深)表達的參數:垂深D,水平長度Lp,井深,井斜角a.四、井身剖面第一節基本概念47第一節基本概念四、井身剖面48第一節基本概念四、井身剖面49第一節基本概念四、井身剖面50第一節基本概念四、井身剖面51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結構設計52常規定向井:大斜度井:水平井:上翹井:大位移井:水平位移與垂深之比大于2.0—最大穩斜角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53二維定向井:指設計的軌道都在一個鉛垂平面上變化,即設計軌道只有井斜角的變化而無井斜方位角的變化。
一、定向井軌道分類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54二維定向井:常規二維定向井-井段形狀由直線和圓弧線組成。
非常規二維定向井:除直線和圓弧曲線外,還有
特殊曲線,如:懸鏈線、二
次拋物線等。
一、定向井軌道分類OABABCDO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55三維定向井:指設計的軌道都在三維空間上變化,既有井斜角的變化又有井斜方位角的變化。
常用于在地面井口位置與設計目標點之間的鉛垂平面內,存在井眼難以通過的障礙物(如:已鉆的井眼、鹽丘等),設計井需要繞過障礙鉆達目標點。三維定向井:糾偏三維定向井
繞障三維定向井。一、定向井軌道分類O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561、定向井井身剖面設計的原則(1)保證實現鉆定向井的目的根據不同的定向井鉆井目的對定向井井身剖面進行合理設計例如:裂縫性油藏:橫穿裂縫薄油層:大斜度或水平井低滲塊狀油層:多底井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57救援:目標層位、靶區半徑、簡單(快速、經濟)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58落魚側鉆:避開落魚、一定水平位移整塊油藏:按開發井網布置要求
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59地面限制
油田所處地面不利于或不充許設置井場鉆井或搬家安裝受到極大障礙。如:1)英國的北海油田 2)中國的塔里木油田。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0地下地質條件要求:增產
由于地質構造特點,定向井能更有利于發現油藏、增加開發速度。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1海上生產集輸需要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2(2)有利于安全、優質、快速鉆井
地面條件是確定定向井井位和叢式井平臺位置的重要依據,還需考慮交通、采油、油氣集輸等方面的需要。
①軌道形狀簡單,盡量保證較長的直井段,容易實現鉆進
②盡量減小最大井斜角,以便減小鉆井難度,小傾角定向井;
,中傾角定向井;
大于,大傾角定向井;
最大井斜角不得小于15度,否則井斜方位不易穩定。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3③選擇合適的造斜點位置。地層:硬度適中,無坍塌、縮徑、高壓、易漏。深度:根據垂深、水平位移、剖面類型等確定。垂深大、位移小、造斜點應深一些,避免長穩斜段;垂深小、位移大、造斜點應淺一些,減小定向施工工作量。④在選擇井眼曲率值時,要權衡造斜工具的造斜能力、減小起下鉆和下套管的難度和縮短造斜井段的長度。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4(3)有利于采油工藝的要求:
盡量減小井眼曲率,以改善油管和抽油桿的工作條件。盡量以較小井斜角的直井段(斜直或垂直)進入油氣層,以利于安裝電潛泵,坐封封隔器及其他井下作業。(4)盡量利用地層自然造斜規律(方位漂移),減少人工造斜工作量;(5)在滿足鉆井目的的前提下,使剖面盡量簡單,斜井段最短;(6)斜井段全角變化率要保持均勻,避免急彎。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5設計步驟1、收集原始資料:地表限制、地下條件要求、自然造斜規律2、選擇井身剖面類型:3、選擇造斜點位置(1)地層應穩定,不應是破碎帶、漏失、易塌地層;(2)地層可鉆性均勻,不應有硬夾層;(3)滿足采油工藝的要求;(4)垂深大,水平位移小的井,造斜點應深;(5)垂深小,水平位移大的井,造斜點應淺;(6)定造斜點時應使斜井段避開方位漂移大的地層或利用方位漂移。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6設計步驟4、確定造斜率和降斜率大小造斜率:井下動力鉆具,取5~16/100m轉盤鉆造斜,取4~8/100m降斜率:用鐘擺鉆具或光鉆鋌降斜,取6~2/100m最大井斜角:15~45井眼曲率:控制在5~12/100m,最大不超過16/100m水平井:大曲率半徑水平井,造斜率5~16/100m中曲率半徑水平井,造斜率6~25/10m小曲率半徑水平井,造斜率4~10/m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7設計步驟5、計算剖面上各井段的、、L、H6、繪出設計的井眼軸線7、核算井眼曲率8、給出誤差范圍(控制圓柱Controlcylinder)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8
2、軌道類型三段式多靶三段式五段式雙增式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t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69
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K造斜點b增斜結束點t目標點αb穩斜段井斜角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703、設計依據的條件
由地質、采油部門提供的要求:?目標點位置:?目標段位置:
由鉆井工程要求和設計原則確定的數據:
造斜點深度井眼曲率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71
4、關鍵參數的計算
(1)三段式軌道給定二、常規二維定向井軌道設計第二節井眼軌道設計的原則與方法727374755.井段計算及設計結果表述井段計算是根據設計依據的條件和計算出的關鍵參數,算出每個井段的段長、垂增、平增三個參數。下面分別列出各段的計算公式。761.基本參數: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2.計算參數(1)垂直深度,簡稱垂深;垂增;(2)水平投影長度,簡稱水平長度或平長;(3)水平位移,簡稱平移;平增;(4)平移方位角;(5)N坐標和E坐標;(6)視平移,亦稱投影位移;(7)井眼曲率,狗腿嚴重度、全角變化率。777879802.Planadirectionalwelltrajectoryusingabuild-and-holdtypeofprofile.Knowndataarelistedasfollowing:ProposedazimuthΦT:60°Thekickoffpoint:300mTVD(TrueVerticalDepth)oftargeHT:1000mHorizontaldepartureoftargetST:500mBuild-uprate:3°/30mRequirements:(1)Calculatemaximuminclinationαm(2)Calculateincrementofdepth,inclination,azimuth,trueverticaldepth(TVD),horizontaldisplacement,Northing,Eastingforeachsection.(3)Calculatedepth,inclination,azimuth,trueverticaldepth(TVD),horizontaldisplacement,Northing,Eastingattheendofeachsection.Note:1radian=57.3°or3.14/1808182Solution:(1)calculatemaximuminclination: R0=1719/3=573mA0=500H0=HT-Hz=1000-300=700m83(2)atverticalsection:depth:L1=300minclination:0azimuth:N/Anorthing:0easting:084(3)atbuild-upsection1)incrementincrementofdepth:ΔL2=48.55/57.3*573=485.48mincrementofTVD:ΔH2=R*sin48.55°=429.44mincrementofhorizontaldep.:ΔS2=R(1-cos48.55°)=573*(1-cos48.55°)=193.67mincrementofNorthing:ΔN2=ΔS2*cos60°=208.5*cos60°=96.83mincrementofeasting:ΔE2=ΔS2*sin60°=208.5*sin60°=167.72m2)parametersattheendofcurvedepth:L2=L1+ΔL2=785.48mTVD:H2=H1+ΔH2=300+429.44=729.44mHorizontaldeparture:S2=S1+ΔS2=193.67mnorthing:N2=N1+ΔN2=96.83measting:E2=E1+ΔE1=167.72minclination:48.55°azimuth:60°
85(3)atholdsection1)incrementincrementofdepth::ΔL3=408.71mincrementofTVD:ΔH2=ΔL3*cos(48.55°)=270.56mincrementofhorizontaldep.:ΔS3=ΔL3*sin(48.55°)=306.33mincrementofNorthing:ΔN3=ΔS3*cos60°=306.33*cos60°=153.17mincrementofeasting:ΔE3=ΔS3*sin60°=306.33*sin60°=265.29mTD:L3=L2+ΔL3=785.48m+408.71m=1194.19mTotalTVD:H3=H2+ΔH3=729.44m+270.56m=1000mTotalhorizontaldeparture:S3=S2+ΔS2=193.67m+306.33m=500mTotalnorthing:N3=N2+ΔN3=250mTotaleasting:E3=E2+ΔE3=433minclination:48.55°azimuth:60°
8687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第五章井眼軌道與井身結構設計88定義套管層次、套管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鉆頭尺寸)與套管尺寸的配合。目的:保證安全、優質、快速和經濟地鉆達目的層
內容下入套管層數各層套管的下入深度選擇合適的套管尺寸與鉆頭尺寸組合影響因素地層壓力(地層壓力、破裂壓力、坍塌壓力)工程參數地層必封點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89井身結構設計是鉆井工程的基礎設計,它不但關系到鉆井工程的整體效益,而且還直接影響油井的質量和壽命,因而在進行鉆井工程設計時首先要科學地進行井身結構設計。井身結構設計的主要依據是地層壓力和地層破裂壓力剖面。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90一、套管的類型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導管鉆表層井眼時,將鉆井液從地表引導到鉆臺平面上來。
表層套管防止淺層水受污染,封閉淺層流砂、礫石層及淺層氣,支撐井口設備裝置,懸掛依次下入的各層套管的載荷。
技術套管(中間套管)封隔坍塌地層及高壓水層封隔不同的壓力體系繼續鉆井的需要91油層套管(生產套管)為油氣生產提供流通通道保護產層、分層測試、分層采油、分層改造尾管技術尾管生產尾管尾管回接一、套管的類型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92能有效保護油氣層;能避免產生井漏、井噴、井塌、卡鉆等井下復雜情況,為全井安全、優質、快速和經濟地鉆進創造條件;當實際地層壓力超過預測值使井出現溢流時,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壓井處理溢流的能力。二、井身結構設計的原則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93抽吸壓力系數Sb上提鉆柱時,由于抽吸作用使井內液柱壓力降低的值,用當量密度表示。激動壓力系數Sg下放鉆柱時,由于鉆柱向下運動產生的激動壓力使井內液柱壓力的增加值,用當量密度表示。安全系數Sf為避免上部套管鞋處裸露地層被壓裂的地層破裂壓力安全增值,用當量密度表示。安全系數的大小與地層破裂壓力的預測精度有關。三、設計系數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94井涌允量Sk由于地層壓力預測的誤差所產生的井涌量的允值,用當量密度表示,它與地層壓力預測的精度有關。壓差允值Δp不產生壓差卡套管所允許的最大壓力差值,它的大小與鉆井工藝技術和鉆井液性能有關,也與裸眼井段的地層孔隙壓力有關。若正常地層壓力和異常高壓同處一個裸眼井段,卡鉆易發生在正常壓力井段,所以壓差允值又有正常壓力井段和異常壓力井段之分,分別用Δpn和Δpa表示。三、設計系數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95已知條件:1.設計系數:根據本地的統計資料確定;2.所在地區的地層壓力和地層破裂壓力剖面考慮的因素地層壓力地層破裂壓力工程參數正常作業:Sb、Sg、Sf
出現溢流:Sb
、Sf、SK
最大允許壓差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井深當量泥漿密度GpGf964、設計舉例例題:某井設計井深為4400m,,地層孔隙壓力梯度和地層破裂壓力梯度剖面如圖所示。給定設計系數:試進行該井的井身結構設計。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當量泥漿密度971、井身結構設計關鍵參數
最大鉆井液密度:
某一層套管的鉆進井段中所用的最大鉆井液密度,和該井段中的最大地層壓力有關:Ρmax:某層套管的鉆進井段中所使用的最大鉆井液密度,g/cm3;Gpmax:該井段的最大地層壓力梯度,g/cm3;Sw:考慮到上提鉆柱時抽吸作用使井底壓力降低,為了平衡地層壓力所加的附加鉆井液密度,g/cm3。Sb=0.024-0.048g/cm3
。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當量泥漿密度981、井身結構設計關鍵參數
最大井內壓力梯度正常作業(起下鉆、鉆進):正常鉆井條件下,井內最大壓力梯度是發生在下放鉆柱時,由于產生壓力激動使得井內壓力增高,設由于壓力激動使井內的壓力增加值為Sg,則最大井內壓力梯度為:
Sg:激動壓力梯度當量密度;g/cm3;Sg=0.024-0.048g/cm3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991、井身結構設計關鍵參數最大井內壓力梯度發生溢流時:為了制止溢流,如壓井時井內壓力增高值為Sk,則最大井內壓力梯度為:
Sk=0.060g/cm3
上式只適用于最大地層壓力所對應的井深Hpmax處,而對于井深為H的任意井深處的井內壓力梯度為: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00關井井底最大壓力對于任意井深H處: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PsdHpmaxH1011、井身結構設計關鍵參數最大井內壓力梯度發生溢流時:為了制止溢流,如壓井時井內壓力增高值為Sk,則最大井內壓力梯度為:
Sk=0.060g/cm3
上式只適用于最大地層壓力所對應的井深Hpmax處,而對于井深為H的任意井深處的井內壓力梯度為: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021、井身結構設計關鍵參數套管下深的臨界條件為了確保上一層套管鞋處的裸露地層不被壓裂,應該保證,某一井段的最大地層壓力滿足:ρf:上一層套管下入深度處裸露地層的破裂壓力梯度;g/cm3Sf:為避免將上一層套管下入深度處裸露地層壓裂的安全值,
Sf=0.024-0.048g/cm3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當量泥漿密度1031、井身結構設計關鍵參數最大允許壓差為了在下套管過程中,不致于發生壓差粘卡套管的事故,應該限制井內鉆井液液柱壓力與地層壓力的壓力差值,即規定最大允許壓差。最大允許壓差的取值在正常壓力地層:ΔPN=11-17MPa在異常壓力井段:
ΔPa=14-22MPa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PPPm1042、設計方法(1)各層套管(不含油層套管)下入深度初選點Hni的確定正常鉆進時:Ρfnr:在設計套管層所在的裸眼井段內,在最大井內液柱壓力梯度作用下,上部裸露地層不致破裂所應有的地層破裂壓力梯度,g/cm3;(裸眼井段井內最大液柱壓力梯度)Ρpmax:裸露井段預計的最大地層壓力梯度,g/cm3;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05(1)各層套管(不含油層套管)下入深度初選點Hni的確定(續1)發生溢流時:
Ρfnk:在設計套管層所在的裸眼井段發生溢流時,在最大井內壓力梯度作用下,上部裸露地層不致破裂所應有的地層破裂壓力梯度,g/cm3;
Hni:設計層套管的初始下入深度,m;Hpmax:最大地層壓力所對應的井深;m。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06(1)各層套管(不含油層套管)下入深度初選點Hni的確定(續2)比較正常鉆井情況下和發生液流情況下的最小地層破裂壓力,一般地,因此通常按ρfnk計算,只有在肯定不會發生液流的情況下,才按ρfnr計算。對于技術套管,首先計算出ρfnk,然后通過作圖或數字計算的方法找到地層破裂壓力為ρfnk的井深,該井深即為技術套管下入的初選點。對于技術套管,需要校核是否會卡套管,對于表層套管,則一般不必進行壓差粘卡套管的校核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072、設計方法(2)校核套管下入初選點Hni是否會發生壓差粘卡套管所用最大鉆井液密度與最小地層壓力之間實際的最大靜止壓差:
ΔP:套管所受到的最大靜止壓差,MPa;ρpmin:該井段內最小地層壓力,g/cm3;Dpmin:最小地層壓力所對應的井深,m。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GpGfHmm108(2)校核套管下入初選點Hni是否會發生壓差粘卡套管(續1)比較ΔP與ΔPN(ΔPa)若PPN(或PA),則假定深度Hni為中間套管下入深度。若P>PN(或PA),則中間套管下至Hni過程中有被卡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采取下尾管的方法解決。確定技術套管的下入深度:先計算不卡套管的最大地層壓力梯度,g/cm3;與ρpper對應的井深即為經過校核的井深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092、設計方法(3)在技術套套下入深度淺于初選點的情況下,確定尾管的下入深度Hn+1確定尾管下入深度的初選點Hn+1,I由技術套管鞋處的地層破裂壓力梯度ρfn可求得允許的最大地層壓力梯度ρpper:通過數字計算或作圖法找到與ρpper相等的地層壓力梯度所對應的井深,該井深即為尾管下入深度的初選點。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101)中間套管下深Hn的確定與ρpper相對應的井深即為中間套管下深Hn。2)尾管下深Hn+1的確定采用迭代法,試取一個Hn+1值求ρpper,如果ρpper大于該深度的實際地層壓力梯度,且二者接近,則Hn+1就是尾管下入深度。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GpGfHnHn+11112、設計方法(4)校核尾管的下入深度初選點是否會發生卡套管同上。(5)計算表層套管下入深度D1當接近可小于D2處的破裂壓力梯度0.024~0.048g/cm3時,符合要求,該深度即為表層套管下入深度。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1123、設計步驟①定中間套管最大下入深度假定點。根據可能鉆遇的最大地層壓力求設計破裂壓力梯度。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當量泥漿密度1134、設計舉例例題:某井設計井深為4400m,,地層孔隙壓力梯度和地層破裂壓力梯度剖面如圖所示。給定設計系數:試進行該井的井身結構設計。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當量泥漿密度1144、設計舉例解:由圖上查得最大地層孔隙壓力梯度為2.04g/cm3,位于4250m處。1、確定中間套管下入深度初選點試取,將3400代入上式,得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當量泥漿密度115試取,將3400代入上式,得由圖查得3400m處,因為且相近,所以確定中間套管下入深度初選點四、井身結構設計的方法第三節井身結構設計當量泥漿密度1163、設計步驟②驗證中間套管是否有卡套管的危險。如有,則應減小下深③加下一層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