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安化梅城鎮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梅城鎮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梅城鎮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梅城鎮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梅城鎮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梅城鎮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總和生育率指婦女終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數;老年撫養比指老年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圖2是某國總和生育率和老年撫養比變化示意圖。完成4-6題。圖24.圖2反映的國家最有可能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韓國

D.尼日爾5.有關該國人口和人口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A.1970年以來人口總數持續減少

B.1990年以來兒童占總人口比重上升

C.未來老齡化將加劇

D.未來勞動力將過剩6.中國總和生育率比該國低,主要原因是(

A.人民生活富有

B.醫療衛生改善

C.生育意愿降低

D.計劃生育政策參考答案:4.C

5.C

6.D2.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請對下列相關問題作出選擇。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圖中“*”表示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比重約是A.93%

B.23%C.13%

D.60%參考答案:B3.讀世界局部區域不同時間沙塵空間分布圖,回答10—11題。10、造成乙區域沙塵擴散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西風

B、西北季風C、東南信風

D、東北信風11、當沙塵擴散如甲所示,該海域分布的洋流是A、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

B、加納利寒流、北赤道暖流C、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

D、加利福利亞寒流、秘魯寒流參考答案:10.D

11.B4.下圖中,已知陰影部分與地球其他地區日期不同,PM、QM為晨昏線。讀圖回答此季節

A.洛陽晝短夜長,且晝漸短

B.墨累——達令盆地收割小麥C.長江口鹽度一年中最小

D.非洲食草動物遷往北半球參考答案:B5.右圖陰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質裸地。若此時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緯度某地區的冬季情況。回答9—11題。9.圖中甲、丙兩處的風向分別是(

)A.西北風和東南風

B.西風和東風C.東南風和西北風

D.西南風和東北風10.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設人工生態林,此舉的意義在于(

①減少風沙對城市的侵襲

②避免郊區工廠的污染物帶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場帶到郊區

④避免城市出現“熱島效應”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11.下圖中正確表示上圖中乙處等壓面分布的是(

參考答案:A

B

C6.下圖為世界某局部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為米。讀圖分析回答③處為一湖泊,其成因是A.板塊張裂,地殼斷裂下陷,積水成湖B.地震造成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C.地勢高寒,冰川活動形成冰川湖D.地勢低洼,常年降水量大,積水成湖參考答案:A7.歐洲白鸛為大型、長距離遷徙性鳥類,每年初春,它們從非洲南部遷回歐洲西部,荷蘭低濕地是其重要的傳統回遷地,歐洲白鸛在遷徙過程中主要通過滑翔飛行以節省體力,但也會通過扇動雙翼飛行。下圖為歐洲白鸛初春遷徙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11-13題。11.歐洲白鸛在初春遷回的過程中,由①地飛到②地沒有走直線,最可能的原因是A.充分利用海陸風

B.避開天敵C.低濕地分布較廣

D.受人類活動干擾小12.歐洲白鸛在遷回的過程中,由①地飛到②后,少部分歐洲白鸛會出現經③地再抵達④地的情況,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該線路飛行距離更近

B.受大氣環流的影響C.開辟新的遷徙路線

D.該路線飛行更節省體力[來源:學*科*網]13.歐洲白鸛每天遷徙時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開廣闊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經過時,也要尋找最為狹窄的地方通過是因為A.食物較豐富,覓食較容易

B.風力較大便于飛行

C.天氣晴朗飛行視野好

D.上升氣流顯著參考答案:11.C

12.B

13.D8.我國地形復雜,地勢分為三級階梯,許多山地兩側高差很大。建設穿山隧道時,若將隧道直接打通,坡度會過大。我國隧道工程人員創造了螺旋道技術(與傳統的筆直隧道相比,螺旋道內既有弧度也有坡度),以長度換取高度,既解決了連續縱坡坡度過大的問題,又可規避不良地質條件和自然保護區。下圖為四川雅西公路上雙螺旋隧道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4.下列地區中有可能建設螺旋隧道的是(

)A.華北平原 B.長江三角洲 C.太行山區 D.塔里木盆地5.設計螺旋隧道的首要目的是(

)A.降低工程造價 B.減緩道路坡度C.減少耕地占用 D.縮短公路盤山里程參考答案:4.C

5.B【4題詳解】題中信息顯示,適宜建設螺旋隧道的地區往往多山地、地勢起伏大。因此太行山區符合這些條件,C正確。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內部地形相對平坦,地勢起伏小,不符合建設螺旋隧道,ABD錯誤。故選C。【5題詳解】螺旋形隧道較長,會增加建設成本,A錯;螺旋道技術解決了連續縱坡坡度過大的問題,B對;隧道建設費用高,減少耕地占用不可能是隧道建設的目的,C錯;螺旋形隧道線路長度增加,D錯。故選B。9.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經過10晝夜的航行,于當地時間2009年1月6日凌晨抵達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讀圖“中國海軍遠征示意圖”,完成6--7題。6.艦艇編隊航行至馬六甲海峽時趕上陣雨,該天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夏季風影響

B.冷暖氣流相遇,形成鋒面

C.受赤道低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

D.暖濕氣流受地形抬升7.有學者預言索馬里半島百萬年后可能與非洲大陸分離同,其依據是A.河流侵蝕作用強烈

B.海水侵蝕作用強烈C.半島地處板塊消亡邊界一側D.半島地處板塊生長邊界一側參考答案:6.C

7.D【知識點】本題組考查東南亞地區氣候的形成以及地殼運動的相關知識解析:6題,馬六甲海峽地處赤道地區,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的影響多對流雨,故選C。7題,索馬里半島位于板塊的張裂地帶,故選D。【思路點撥】根據地理位置確定其氣候特征,把握天氣變化的原因以及地殼運動狀況。10.某探險隊在新疆某地形區進行考察,從某地出發,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觀,如下圖所示。下圖中數據表示海拔(單位:米)。讀圖完成第13~14題。

13.考察隊沿途所見自然景觀的變化反映了()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C.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異規律14.圖中海拔2100~3000米的高度為云杉林,其成因為()A.位于向陽坡,熱量條件充足 B.位于迎風坡,多地形雨C.受山谷風的影響,多夜雨 D.受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控制,多降雪參考答案:

【知識點】本題考查地帶性分異規律。【答案解析】13.C

14.B解析:13題,在不同海拔高度出現不同的植被帶類型,這種因海拔高度變化而出現植被帶類型的變化現象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C正確。14題,該山地應該為天山山脈,天山北坡2100~3000米的高度為西風迎風坡,降水較多,因此有云杉林分布,B正確。【思路點撥】地帶性分異規律是常考的知識點,要注意總結,準確解讀圖中信息和熟悉天山南北坡降水的成因及特點是解題的關鍵,本題難度不大。11.讀圖2,回答23~24題23.經M海域向西北航行的輪船A.受鹽度影響,吃水深度增加.

B.受洋流影響,航速加快C.受盛行風影響,航速減饅

D.常受到強降水影響被迫靠岸24.關于Q海域的敘述,正確的是A.流經該海域的洋流為密度流

B.常年受赤道低壓帶影響高溫多雨C.7月份因受洋流影響而多霧

D.緯度低,熱帶風暴多發

參考答案:23.B

24.C12.讀下圖,回答3~5題。3.若①、②兩條曲線分別為A、B兩水文站在同一年內所測到的流量變化曲線,則該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由東向西流

B.由西向東流

C.由東北向西南流

D.由東南向西北流4.若該湖泊為洞庭湖,且①、②曲線分別為B水文站在1958年和2009年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則據此判定該湖泊面積的變化趨勢為()A.增大

B.減小

C.基本不變

D.先減小后增大5.為使圖示河流洪澇災害減弱,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退耕還湖,增加湖泊面積

B.在河口三角洲地區大力開展植樹造林C.裁彎取直,使河流不通過湖泊

D.充分利用灘涂發展工農業生產參考答案:3.A

4.B

5.A13.圖中箭頭表示氣流的方向,讀圖完成圖中氣流發生的時間是

A.左圖發生在白天,右圖發生在夜晚B.左圖發生在夜晚,右圖發生在白天C.左圖發生在冬季,右圖發生在夏季D.左圖發生在夏季,右圖發生在冬季參考答案:A14.讀極地投影圖,圖中ACB線是晨昏線,其中AC段是晨線,C點的緯度數值是63°34′,據此回答圖示時刻,北京時間是

A.6月22日8點

B.12月22日8點C.6月22日14點

D.12月22日14點參考答案:B15.如圖為南極俯視圖,圖中四個平行箭頭指向東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自轉的方向為順時針(自西向東),圖中四個平行箭頭指向東方的是④,所以D正確。16.圖11陰影部分為沿30oN的部分區域垂直剖面圖,平行四邊形內為與該區域對應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時等壓線(單位:hpa)分布狀況。N所對應的地面上的N′,與M所對應的地面上的M′相比A、氣壓低

B、氣溫低

C、降水少

D、光照少參考答案:D

17.讀世界上某島國位置示意圖,回答3—5題。3、該國首都塔那那利佛與R河河口的距離約為(

)A、280千米

B、380千米

C、480千米

D、580千米4、在該國東部a、b兩地之間沿海一帶幾乎同時日出的季節,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北印度洋海域洋流系統呈順時針方向流動B、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森林火險等級高C、中亞地區的河流正值枯水期D、北半球大洋表面常形成颶風或臺風5、下列農作物適合在該國大面積種植的是

)A、小麥、可可、丁香

B、玉米、橡膠、亞麻

C、棉花、油棕、甜菜

D、稻谷、咖啡、劍麻參考答案:BC

D18.讀某月90oE沿線海平面氣壓分布示意圖,回答15、16題15.據圖判斷該月為(

)A.1月

B.3月

C.7月

D.9月16.此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北方地區易遭受寒潮的侵襲B.塔里木盆地的棉花長勢良好C.正值攀登喜馬拉雅山的最佳季節D.孟加拉灣地區洪水肆虐參考答案:A

A19.下圖是亞洲東部某區域兩個時刻的等壓線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在右圖中,上海市的風向是A.東南風

B.偏北風

C.偏南風

D.東北風參考答案:C20.某天氣系統過境后,家住我國南方的劉老師打開手機中的天氣預報軟件,獲得了當地從昨天到接下來一周的天氣資料。讀圖,完成第16~17題。16.上述天氣系統最可能是()A.冷鋒

B.暖鋒

C.氣旋

D.反氣旋17.關于圖中所示各日的說法,正確的是()A.昨天大氣污染較為嚴重B.今天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C.明天大氣保溫作用較好D.周二白天洗車店生意較好參考答案:16.A17.B解析:第16題,據圖中的天氣資料,南方某地區受“某天氣系統”影響下,氣溫低至0~-1℃,吹西北風,可知該天氣系統應是冷鋒。第17題,從昨天到接下來一周的天氣資料,可以看出昨日天氣晴朗,大氣污染較輕;今天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明天天氣晴朗,大氣保溫作用較差;周二小雨,不適宜洗車。所以B項正確。21.2018年12月4日,中國天氣網發布今冬首個棉褲預警,提醒全國小伙伴:這股寒潮有十足的誠意凍哭你,未來6天(5日至10日)全國超80%的地方都需要棉褲護體,9日棉褲分界線深入華南,廣東、廣西、福建都將“淪陷”。同一波寒潮影響下南方降雪量遠多于北方。據此完成下列各題7.此次寒潮影響下南方降雪量多于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氣溫低于北方B.南方空氣濕度大,水汽含量高于北方C.寒潮南移速度快D.北方城市化水平低熱島效應弱8.此次寒潮可能對南方農業帶來的影響是A.改變耕作制度B.利于果樹安全越冬C.縮短農作物生長期D.減少農藥使用量參考答案:7.B

8.D7.降水的基本條件有:空氣中含有充足的水汽、凝結核及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寒潮來臨時,南北方氣溫都集聚下降,南方空氣濕度大,水汽含量高于北方,所以南方降雪量多于北方,B正確;北方氣溫低于南方,A錯;我國城市化水平的空間差異已經轉變為東部高于中西部,熱島效應會引起城市小氣候的變化,但不是導致南北方大范圍降雪差異的原因,D錯;8.寒潮天氣對農業的影響最大。不利影響:寒潮冷空氣帶來的降溫可以達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過農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農作物發生霜凍害或凍害,造成減產;大風、凍雨會損壞果樹,影響來年水果產量;使畜牧業減產;有利影響:寒潮低溫能夠凍死一些病蟲害,農作物來年病蟲害減輕,牲畜傳染病減少;帶來大量降水,緩解春旱,并對越冬作物有一定保護作用。病蟲害減輕會減少農藥使用量,D正確;熱量決定作物熟制,A錯;寒潮不利于果樹越冬,B錯;寒潮時氣溫低會延長生長期,C錯;22.下表為我國江南丘陵某地的一次洪水到達玉米地、村莊、果園和山林四種土地類型的時間,請回答3-4題3、表中甲乙丙丁四地依次為A.山林、玉米地、村莊、果園

B.村莊、玉米地、果園、林地C.山林、果園、玉米地、村莊

D.果園、村莊、玉米地、林地4最不可能產生這次洪水的原因是A.地形雨

B.鋒面雨C.臺風雨

D.冰雪融水參考答案:3.C

4.D23.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發和植物蒸騰的總和,是土壤一植物一大氣連續體系中水分運動的重要過程,是植物生長發育至關重要的水分和能量來源,是陸面生態系統與水文過程的重要紐帶。圖5示意祁連山海拔2600-3800m內某流城不同地表實測蒸散對比和降水逐月分配。據此回答10-11題。10.該流域地表蒸散年內的變化是A.喬木蒸散大,草本植被蒸散小

B.植被生長期內蒸散大,休眠期內蒸散小C.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D.夜間蒸散較大,白天蒸散較小11.該流域內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緯度較低

B.海拔較高

C.陰雨天氣多

D.徑流量較大參考答案:BC10.讀圖可知,該流域一年內地表蒸散具有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喬木(林地)蒸散小于草本植被(草地)蒸散;植被生長期內(4-10月份)蒸散大,休眠期內(11月一次年3月份)蒸散小;夏季植被蒸散大于冬季植被蒸散;白天氣溫高,蒸發旺盛,故白天植被蒸散大于夜間植被蒸散。11.讀圖可知,該流域8月份降水多,陰雨天氣多,氣溫相對較低,光照時間短,從而導致草地土壤在8月份蒸散相對較低。

24.人類活動會導致某些自然要素的變化,進而帶動其他要素的變化,其中水是比較容易受人類影響的自然要素。結合下圖,回答1~2題。1.圖中方框Ⅰ、Ⅱ、Ⅲ、Ⅳ相應內容的排序,正確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庫區蒸發量增大③蒸騰加強

④植被覆蓋率增加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2.圖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地理環境的A.整體性特征

B.區域性特征C.差異性特征

D.不穩定性特征參考答案:1.C

2.A25.歷史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現代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實行聯產責任制,家家戶戶屯滿糧。”讀圖3,回答從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產生的原因及其出現時間是A.洪澇——6、7月

B.洪澇——7、8月C.干旱——4、5月

D.臺風——7、8月參考答案:A26.晨昏線與北半球緯線圈相切于H點,讀H點緯度的年變化示意圖,回答H點緯度變化與下列現象對應正確的是A.H點從①到②時,蘭州的晝長逐日增長

B.H點從③到④時,蘭州的晝長逐日縮短C.H點從④到⑤時,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D.H點位于①③⑤時,全球晝夜平分參考答案:D二、填空題(共10分)27.我國正在興起參觀革命紀念地的紅色旅游活動。完成下列要求。(9分)(1)京九鐵路干線通過的革命紀念地中,屬于省會城市的是;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是(山)革命老區。(2)某旅游團從上海出發.乘火車到遵義、重慶、鄭州和徐州等地的紅色旅游景點參觀游覽。請按照便捷的原則,依次填出在下列城市之間通過的鐵路線名稱。

上海—遵義:線、線、線、線;

重慶—徐州:線、線、線。參考答案:(1)南昌;大別山(2分)(2)滬杭、浙贛、湘黔、川黔;襄渝、焦柳(焦枝、安康-西安)、隴海(7分)。28.讀某時刻光照圖,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有關問題。(1)該圖是

日或

日的光照圖。(2)此時晨昏圈與某一經線重合,其中晨線的經度是

,昏線的經度是

。(3)此時太陽直射點在P、Q兩點間的

點,此時北京時間為

。參考答案:(1)春分

秋分(2)120°W

60°E(3)P(0°,30°W)

22時29.我國某中學地理小組進行了如下測定當地經緯度的活動。(8分)測量工具:自制支架一個、學習用量角器一個、重錘一只(系有細繩)、手表一塊(已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校準時間)。安裝方式:如圖11,A為量角器直線邊投射的日影,AB⊥PA。測量日期:2010年12月22日。測量地點:校園內P點。測量結果:在手表顯示12時58分時角β最小,為52°56′。

圖11(1)當地的經度為__________,緯度為__________。(2分)(2)當地該日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太陽直射地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3)該地最接近于長沙、重慶、武漢、西安四城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該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1)105°30′E(1分)29°30′N(1分)(2)東南(1分)東南(1分)(3)重慶(2分)(4)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2分)30.讀沿赤道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A河水能資源很豐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2)B地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

C地的氣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

兩地氣候類型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該剖面圖經過及附近地區人們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______________是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流經熱帶多雨地區,水量多;多急流瀑布,落差大(2)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原因:B地地勢比C地高(3)糧食問題

人口增長快,內亂及自然災害頻繁、單一產品經濟造成的惡果【知識點】本題考查河流水能評價、氣候類型判斷、區域發展問題。【答案解析】

解析:(1)河流水能資源狀況主要從水量和落差兩個方面來分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A河流為剛果河,流經熱帶多雨地區,水量多;多急流瀑布,落差大,所以水能資源豐富。(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位于東非高原上,氣候類型為熱帶草原氣候;C為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多雨。原因是B地地勢比C地高。(3)此地區為非洲大陸,該地區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是糧食問題,原因是:人口增長快,內亂及自然災害頻繁、單一產品經濟造成的惡果。【思路點撥】準確的判斷此地形剖面圖所在的位置是解題的關鍵,本題難度不大。三、綜合題(共38分)31.(14分)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與當地時間7月9日0時宣布正式獨立,成為非洲第55個、全球第193個國家。由于長期戰亂,基礎設施缺乏,人民普遍貧困,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但該國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儲量較大,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農林漁牧具有較大發展潛力。材料二南蘇丹共和國及其周邊區域示意圖。(1) 從半球中的位置、緯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