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導學案8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答案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導學案8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答案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導學案8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答案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導學案8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第2節氣壓帶和風帶第1課時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編制:阮鶯歌審核:高一___班第___小組學號:_____姓名:_______老師評價:【學習目標】1.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及其季節移動規律。1.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海陸氣壓中心季節性變化的影響;2.理解季風環流的形成原因。【重點難點突破】1.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分布及其移動規律。2.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海陸氣壓中心季節性變化的影響;3.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比較。【學法指導】課前預習:閱讀課本,根據導學案梳理基礎知識,完成預習自測和探究題目。1.依據預習案通讀教材第二章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內容,進行基礎知識梳理,熟記基礎知識。2.用15分鐘獨立完成【教材基礎知識梳理】和【預習自測】,并嘗試對【探究點】進行研究。課前預習案【教材基礎知識梳理】一、大氣環流1.概念:_____全球性的有規律__的大氣運動,它反映了大氣運動長期的平均狀態。2.成因:不同緯度地區得到的__太陽輻射________不同,造成高低緯度間產生熱量差___,從而引起大氣運動。3.意義:促進了__高低緯___間、_海陸__間的__水汽____和_熱量的交換,調整了全球的水熱平衡,是影響各地__天氣變化___和__氣候形成___的重要因素。二、氣壓帶和風帶1.南北半球各形成__三___個環流圈,分別是______低緯環流_____、____中緯環流______高緯環流。2.近地面表現:___7_____個氣壓帶(高低相間南北對稱);___6____個風帶(南北對稱)。畫圖(右圖):①標出赤道、南北緯30°、南北緯60°、南北緯90°。②相應位置寫出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的名稱。③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三、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律1.A、B、C的節氣分別為夏至日、春秋分日、冬至日2.由于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也作周期性的季節移動。在北半球,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___北___,冬季偏_南___。四、冬、夏季氣壓中心的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北半球緯向的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結合教材36頁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北半球緯向的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夏季,陸地溫度_高__于海洋,陸地上形成_低壓冬季,陸地溫度__低__于海洋,陸地上形成_高壓_五、高、低氣壓中心的分布規律南半球基本上呈帶狀分布,因為南半球海洋面積占優勢。北半球氣壓帶斷裂成塊狀分布,因為北半球__陸地_面積大,海陸相間分布。六、高、低氣壓中心變化對氣候的影響:冬夏季節高低壓中心的變化,對世界各地的天氣和氣候有著重大的影響。例如冬季,是冷空氣的源地之一,對我國天氣影響顯著;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是暖空氣的源地之一,對我國夏季天氣影響很大。七、季風環流一年內盛行風向在冬、夏季節呈現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變化的現象。也是大氣環流的組成部分,__東亞___地區的季風環流最為典型。【預習自測】1.大氣環流(C)A.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B.是大氣運動中常見的形式C.是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D.它很難調節調節全球熱量平衡讀近地面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右圖),完成第2題。2.圖中氣壓帶代表(D)A.赤道低氣壓帶B.副極地低氣壓帶C.極地高氣壓帶D.副熱帶高氣壓帶3.我國南極中山站的五星紅旗,常年都是(C)A.向東飄揚B.向西飄揚C.向西北飄揚D.向東北飄揚月份,被亞洲高壓切斷的氣壓帶是(C)A.副熱帶高氣壓帶B.赤道低氣壓帶C.副極地低氣壓帶D.極地高氣壓帶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B)月份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熱低壓所切斷,印度低壓最為突出月份,北半球的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大陸冷高壓所切斷,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最為強烈C.北半球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D.南半球向氣壓帶被切斷分裂成一個個高低壓中心課內探究案探究點一:氣壓帶風帶的形成1.讀全球氣壓帶、風帶剖面圖,探討下列問題。GFGFEABCD(1)為圖中的線條添加箭頭,使之構成三圈環流。(2)指出圖中字母表示的氣壓帶或風帶名稱、氣流運動方向、成因及性質。氣壓帶或風帶名稱氣流運動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或風向氣壓帶的成因(動力/熱力)性質(降水:干/濕,氣溫:冷/溫/熱)A赤道低氣壓帶上升熱力濕熱B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動力干熱C副極地低氣壓帶上升動力溫濕D極地高氣壓帶下沉熱力干冷E信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干熱F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溫濕G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干冷2、讀“以極點為中心的投影圈”,陰影部分為氣壓帶,完成(1)-(2)題。(1)圖中字母與所表示的氣壓帶對應正確的是(B)A.M—赤道低氣壓帶B.M—副熱帶高氣壓帶C.P—副極地低氣壓帶D.N—極地高氣壓帶(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圖示季節為北半球夏季B.MN之間為東南風C.MN之間為西北風D.NP之間為東北風探究點二:冬夏季氣壓中心1、閱讀課本P36活動1和P37“1、7月份海平面等壓線的分布圖”,在下圖的圓圈內填寫氣壓中心的名稱。阿留申低壓亞洲阿留申低壓亞洲高壓冰島低壓1月1月亞洲低壓亞洲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亞速爾高壓7月7月探究點三:季風1.讀“亞洲1月、7月的季風圖”分析完成下列要求:高氣壓低氣壓②低氣壓高氣壓低氣壓②低氣壓DCAB①高氣壓1月甲7月乙(1)在圖中填寫氣壓分中心的名稱,用箭頭標出A、B、C、D處的風向。A西北風B東北風C東南風D西南風(2)甲圖中①氣壓中心的名稱是亞洲高壓乙圖中②氣壓中心的名稱是亞洲低壓,它將副熱帶高壓帶(氣壓帶)切斷。(3)完成下表:項目東亞季風南亞季風冬季風(1月)夏季風(7月)冬季風(1月)夏季風(7月)風向西北風東南風東北風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