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節選(公開課比賽課件)_第1頁
《大學》節選(公開課比賽課件)_第2頁
《大學》節選(公開課比賽課件)_第3頁
《大學》節選(公開課比賽課件)_第4頁
《大學》節選(公開課比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節選我有一個疑惑:要記得東西太多了,我記性又不好。請兩天老師要我說說四書五經是哪幾本書。我想不起了,你能幫幫我嗎?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大學》介紹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記敘孔子之言南宋程頤認為《大學》是“孔氏之遺書,初學人入德之門”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單獨成本。《大學》的主體是“三綱”“八目”。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于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系。聆聽經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

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

古人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修己治人,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何謂“大學”文本探究1、“大學之道”是什么?2、怎樣才能達到“至善”呢?文本探究:1、“大學之道”是什么?2、怎樣才能達到“至善”呢?3、怎樣才能做到“明明德”于天下?文本探究:1、“大學之道”是什么?在明明德——使美好的品德彰顯在親民——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止于至善——使人達到善的最高境界根本原則根本任務最終的目的大學之道止于至善明明德在親民自己他人共同文本探究:2、怎樣才能達到“至善”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止定靜安慮得道本末最高境界目標,志向靜心安處思慮收獲思想上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行動上“格物”:就是全面透徹地研究世界上的萬事萬物。“致知”:就是要獲得對世界上萬事萬物的認識。“誠意”:指的是在修養自身的過程中,能夠做到誠實、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個人情感的偏向。“修身”:是使個人修養達到完善的程度“齊家”:是善于處理好家庭或家族內部的關系。“治國”和“平天下”是齊家的擴大和延伸。歸納:“三綱八目”三綱:指大學的宗旨和原則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指從八個方面闡述實現“三綱”的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文本探究:“八條目”的內在關系是怎樣的呢?文本探究:“八條目”的內在關系是怎樣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誠意齊家平天下治國親民明明德基礎目的拓展延伸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