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基本概念_第1頁
第1章基本概念_第2頁
第1章基本概念_第3頁
第1章基本概念_第4頁
第1章基本概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

基礎概念什么是工質?定義:實現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制冷工程中又稱為制冷劑對工質的要求:1)膨脹性2)流動性3)熱容量4)穩定性,安全性5)對環境友善6)價廉,易大量獲取物質三態中氣態最適宜作為工質工質的舉例火力發電、核電等水蒸氣太陽能、地熱發電、制冷設備等低沸點物質:氨、氟里昂內燃機、燃氣輪機燃氣和空氣什么是熱力系統?被人為地分割出來,作為熱力學研究對象的有限物質系統外界:系統以外的所有物質邊界(界面):系統與外界的分界面系統、外界和邊界邊界特性

固定、活動 真實、虛構1-鍋爐;2-汽輪機;3-凝汽器;4-水泵a)以鍋爐為熱力系統;b)以汽輪機為熱力系統;c)以整個蒸汽動力裝置為熱力系統劃分熱力系統舉例熱力系統分類以系統與外界關系劃分:

有無有無質量傳遞 開口系 閉口系有無熱量傳遞 非絕熱系 絕熱系有無能量、物質傳遞非孤立系 孤立系熱力系統其他分類

熱力系統

物理化學性質

均勻系

非均勻系工質種類多元系單元系相態多相單相關于熱力系統重點掌握開口系、閉口系、絕熱系、孤立系熱力系的選取取決于研究目的和方法,具有隨意性,選取不當將不便于分析。一旦取定系統,沿邊界尋找相互作用。系統與外界的作用都通過邊界,看是否有質量交換、熱量傳遞、功的傳遞及其他形式能量傳遞。簡單可壓縮系統工程熱力學中最常見、最重要的熱力系統因為熱能動力裝置常用工質都是可壓縮流體(水蒸氣、空氣、燃氣等)系統與外界只交換熱量和一種準靜態的體積變化功(膨脹功和壓縮功)體積變化功只與工質的壓力和體積的變化量有關工程熱力學中討論的大部分系統都是簡單可壓縮系統溫度溫度是表征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微觀意義:是物質微觀熱運動的宏觀體現,與分子平均動能成正比事實上確定分子的平均速度是非常困難的;溫度還需一個更嚴謹的定義,這就有賴于熱力學第零定律。式中:T是熱力學溫度,K;

kB=1.38054×10-23J/K,波爾茲曼常數;

v為分子移動的均方根速度。熱力學第零定律熱力學第零定律:當兩個系統各自與第三個系統處于熱平衡時,則這兩個系統彼此也處于熱平衡。熱力學第零定律溫度的熱力學定義:處于同一熱平衡狀態的各個熱力系統,必定有某一宏觀特征彼此相同,用于描述此宏觀特征的物理量為溫度。熱力學第零定律為溫度測量提供了科學基礎:即被測物體與溫度計處于熱平衡時,就可以從溫度計的讀數確定被測物體的溫度值。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當一個物體的溫度改變時,物體的其它性質也隨之改變,可根據這些性質中的某些參數測量物體的溫度,指明溫度的數值。溫度計的分類:氣體溫度計、膨脹式溫度計、電阻溫度計、熱電偶和光學溫度計等。溫度的測量溫度計分類溫度計測溫參數測溫范圍/℃氣體溫度計壓力或體積-270-1100膨脹式溫度計體積-200~750(液)-30~600(固)電阻溫度計電阻-200~800熱電偶熱電動勢-200~1300光學溫度計輻射強度-50-2000接觸式測溫非接觸式測溫一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其精度可達0.001℃電廠過熱器氣溫等一般采用熱電偶測溫

溫標溫標:為量度物體溫度而賦予溫度的數值。攝氏溫標:將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等分為100份,并以冰點作為零點。華氏溫標:水的冰點與沸點分別定義為32℉和212℉。依賴于實際測溫物質,測溫工質不同結果會不同,這是經驗溫標熱力學溫標三個恒溫熱源間的卡諾循環

因此有:由此可以斷定:直接用函數f(t)=T作為溫標根據卡諾定理有:理想氣體溫標氣體壓力p→0時,氣體呈現出理想氣體特性,利用理想氣體定壓下體積隨溫度變化的特性或定容下壓力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作為度量溫度變化的標準,這種溫標稱為理想氣體溫標。理想氣體溫標是一種經驗溫標;氣體溫度計有定容式和定壓式,定容式溫度計的測量原理:Tptr氣體A氣體B氣體C氣體的維里方程為:如左圖所示,所有氣體壓力當p→0時,其PV性質都趨于一相同的特性。特別是定容式溫度計內裝的氣體量趨于零時,所有氣體的溫度指示趨于同一數值,這說明理想氣體定容式溫度計與氣體性質無關。理想氣體溫標理想氣體溫標定容式氣體溫計示意圖將氣體溫度計的盛氣小泡浸沒在大氣壓下的飽和水與飽和蒸汽的混合物中,當溫度改變時通過改變水銀柱內水銀量(增加或減少),控制盛氣小泡的氣體體積保持不變,記錄下該固定點溫度ts與此時的壓力ps;再把盛氣小泡浸沒在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中,保持氣體容積不變,記錄下該固定點溫度ti和小泡內壓力pi;然后再用溫度計測量某一目標的溫度,將溫度計盛氣小泡與目標接觸,記錄下溫度t與小泡內的壓力p。理想氣體溫標根據理想氣體溫度計的原理,在1標準大氣壓下經過冰點(角標i)和沸點(角標s)標定后,其壓力和溫度關系如下:因此:重復上面的溫度測量過程,不同的是需從盛氣小泡中取出一部分氣體,使小泡內的壓力進一步降低,更加接近理想氣體的性質,分別得出更低壓力下的p、t、ti、pi、ts、ps。理想氣體溫標t、ti、ts不變,ps

/pi和p/pi同步變化,t=f(p/pi)。隨著小泡內的氣體不斷被取走當p→0時,pi→0與ps→0。根據前述理想氣體一致性特性,此時雖然pi→0與ps→0,但冰點和沸點的溫度對所有氣體都趨于ti與ts

,而任意測量的溫度特性對應的溫度應該有p→0、t→tc的特性,并且不論使用任何氣體,在p→0、pi→0、ps

→0都有t→tc

,這就是A、B、C三種氣體當小泡內測量壓力p→0時趨于一致性的結果,即理想氣體溫度計與氣體性質無關。存在一個普遍情況,經多次改變定容式氣體溫度計內的氣體量,使得冰點和沸點時氣體溫度計的讀數pi與ps不斷減小,達到pi→0與ps

→0的目的。結果發現即使pi→0與ps

→0時,其比值ps

/pi總是為一固定數值不變:

ps

/pi=1.3661理想氣體溫標攝氏溫標表示的各項溫度數值ti=0℃與ts=100℃代入:有:當p→0,而p/pi→const,t→tc,此時pi<p<ps。當p→0且p/pi→0時,表示p<pi,此時測量的是低于冰點的溫度范圍(實際p→0與p/pi→0意味著測量絕對零度的溫度),

t→t0=-273.15℃。上式變換有理想氣體溫標理想氣體溫標國際溫標規定,以水的三相點作為絕對溫標的基準溫度點。用單固定點作為溫標基準的同時,必須要給出溫標的單位才能最終確定溫標具體數值。水的三相點的溫度Ttr=273.16,水的三相點(固、液、汽三相共存)的壓力為ptr,則定容式氣體溫度計的讀數用下式表示:外推ptr→0時不同氣體對目標物體溫度的測量的一致性,并獲得溫度測量值。下式定義理想氣體溫標(開氏):溫標熱力學溫標、攝氏溫標、朗肯溫標、和華氏溫標的關系熱力學溫度1854年,開爾文提議將水三相點(triplepoint)的溫度,Ttr=273.16K,作為熱力學溫度的基準,于1954年被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采納。同時用K表示理想氣體絕對溫標的單位。受水中氫氧同位素的影響,不同三相點瓶結果差異達50μK。目前國際上通過波爾茲曼常數kB來確定熱力學溫度。國際溫標及其發展理想氣體溫度計的主要缺點:溫度特別低的情況下,氣體會冷凝,偏離理想氣體的性質;在高溫下發生離解;容積隨溫度的升降會張縮,不易準確測定;不適于實驗室或工業過程中的實際溫度測量。需要有一種簡單、容易再現,便于使用的二級標準溫度計。國際計量委員會于1968年開始采用國際實用溫標(IPTS-68),以取代早期的溫度標度。1990年開始使用1990年國際溫標,以取代1968年國際實用溫標(IPTS-68)。1990年國際溫標明確規定了:(1)容易復現的固定點的氣體溫標溫度和用以檢定儀器的二級參考溫度;(2)二級溫度標準的儀器儀表的度數用于根據固定點進行內插的公式。為了完整起見,這是列出了規定的熱力學溫標固定溫度點。(ITS-90)將適用于溫度測量和內插的方法概括為四個分區。國際溫標及其發展ITS-90溫標從0.65到5.0K根據3He和4He的蒸氣壓測量,后者又進一步分為兩段。每一段用12項多項式(polynomial)表示蒸氣壓與溫度的關系。從3.0到24.5561K用氦氣定容氣體溫度計測量,該溫度計3到5K用氦氣的蒸氣壓測定一個溫度點、一個氫氣的三相點溫度和一個氖氣的三相點溫度,共三個固定點標定。從13.8033到1234.93K按照技術規范用在表中的固定點標定的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測量,并在四個子分區內用狀態方程作進一步校正,也可更加細分這些分區。高于1234.93K通過測量可見光譜的輻射強度,與Ag,Au或Cu凝固點同波長輻射強度比較,并且根據普朗克黑體輻射方程確定的溫度值。國際溫標及其發展ITS-90溫標3He和4HeVP3到5Ke-H2TP13.8033Ke-H2(或He)VP(或CVGT)≈17Ke-H2(或He)VP(或CVGT)≈20.3KNeTP24.5561KO2TP54.3584KArTP83.8058KHgTP234.3156KH2OTP273.16KGaMP302.9146KInFP429.7485KSnFP505.078KZnFP692.677KAlFP933.473KAgFP1234.93KAuFP1337.33KCuFP1357.77K國際溫標及其發展基本狀態參數:壓力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垂直作用力物理中壓強,單位Pa,N/m2常用單位:1kPa=103Pa(千帕)1MPa=106Pa(兆帕)1bar=105Pa(巴)1atm=760mmHg=1.01325×105Pa(標準大氣壓)1mmHg=133.3Pa(毫米汞柱)1mmH2O=9.81Pa(毫米水柱)1at=1kgf/cm2=9.81×1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