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中國的民族與民俗第二節漢族和少數民族
(一)漢族因朝代而得名漢族主要源于黃炎、東夷等部落聯盟,同時吸收了周圍的部分荊蠻、百越、戎狄等部落聯盟的成分而逐漸形成。其先民經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戰國時已形成為以“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體,以與周邊各族相區別。漢以后,周邊的各族即以“漢人”稱為中原人;由此開始漢族逐漸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稱。漢族是以先秦華夏為核心,在秦漢時形成的統一與穩定的民族。又經秦漢以來兩千余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統與文化,得以發展成為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眾多人日的民族。漢族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一、漢族概況
(二)漢族語言簡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漢民族雖說是形成于秦漢,其民族自我意識的萌芽卻很早。這種民族自我意識萌芽于戰國、秦、趙、燕二國筑長城拒匈奴即是這種民族自我意識的表現。漢民族的先民華夏族,在春秋戰國之前,主要是分散在各個諸侯國中。到春秋之際,諸夏聯盟“攘夷”,便朝漢民族的形成跨出了最為關鍵的第一步。于各諸侯國的諸夏,彼此間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來往更加密切,彼此間的融合也加快,加上外族的入侵,共同抵御外族就使得各共和國走向統一成為必然。這樣,隨著秦滅六國,諸夏聯成一體,漢民族便首先以國家的形式出現了。一、漢族概況
秦統一中國后,漢民族形成了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狀態。而秦的“南戍五嶺,北筑長城,以備胡越”等一系列國防措施,無疑就是在漢民族與周邊民族之間,特別是與北方匈奴族之間筑起了一道藩籬。這樣,漢民族便在長城以內的廣大疆域初步確定了一個共同活動區域。不過,此時這個民族疆域還不十分牢固。一、漢族概況
秦末,匈奴族乘農民起義之機,大舉南侵,占領了河套以南。于是漢一建立,就面臨與匈奴的疆域之爭。漢民族為了鞏固其疆域,不斷加強對邊防、尤其是長城這道藩籬的經營。西漢大規模的抗擊匈奴和修筑長是漢武帝時進行的。與秦一樣,漢朝筑長城是伴著謫民戍邊和屯田同時進行的。長期大規模的向長城沿線移民屯田,使長城沿線以內的地方漸漸產生了許多漢民族的居民點。結果改變了長城純粹是戰爭防御線的局面,而成為名符其實的南北民族區域分界線。于是,漢民族在形成了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狀態的同時,又形成了以長城以南為廣大疆域的共同地域。至此,漢民族的形成也就宣告完成。因此,漢民族形成于秦漢之際,是中原農業民族在共同抵御周邊異族的長期斗爭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秦漢長城的建造,無疑是漢民族形成完成的重要標志。一、漢族概況
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是漢民族形成的準備階段,即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春秋、戰國時期。此時主要是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
第二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候,民族遷徙出現了對流,即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的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第三是宋遼金元時期。這一時期民族的融合主要是在邊疆區進行,不僅有少數民族融合于漢族,而且有大量的漢族融合于少數民族。
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是在清代。這一時期,奠定了現在中國的疆域和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基礎。一、漢族概況
作為一個由多血統融合而成的民族,漢民族形成之后具有以下明顯的特征:
1.分布格局變化較大秦漢已出現漢人往邊疆遷徙、邊疆民族往內地遷徙人口的現象。到南北朝,就形成了中國各民族大雜居的基本格局。一、漢族概況
2.以農耕為主的經濟生活自古以來,漢人一直是農耕民族,如戰國時漢人的農耕已兼有淮河以北旱地農耕與淮河以南水田農耕的特點。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成為整個漢民族最基本的經濟成分,并延續了2000多年。一、漢族概況
3.政治文化上發展較快一方面,漢文字得到統一與規范化。在南北朝時期楷書成為通行的主要字體。漢字至此已規范化。另一方面,儒家思想統治地位得到確立。漢武帝完成了儒法合流,推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政策,確立了孔孟儒家學說的統治地位。這一思想的大變化,不僅對漢人社會歷史而且對整個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都發生極深刻的影響。一、漢族概況
4.漢人的信仰風俗大致相同,宗親觀念濃重漢人的信仰觀念以敬天祭祖為核心,同時也相信萬物有靈與風水觀念。多種宗教與萬物有靈崇拜兼容并包的態勢,是漢人宗教發展的一大特點。西漢末年從印度通過西域傳入佛教,其中的佛教經典、教規、儀式與教派,影響到漢人和其它各民族的文化、思想、它各民族的文化、思想、風俗等各個方面,為唐代佛教中國化打下了穩固的基礎。東漢時道教在漢人社會中形成,到南北朝時在許多民族中得到了傳播。總之,漢族既重視全民族、全國的歷史,又重視宗姓的譜碟。南北朝許多內遷的民族已融入漢人之中,因而同樣形成根深蒂固的、同姓同宗的宗親觀念。一、漢族概況
(一)56個民族的認定與民族自治
1947年5月,中國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相當于省一級的民族自治地區——內蒙古自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又相繼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截止到1998年底,中國已有5個民族自治區,30個自治州(其中吉林1個,甘肅2個,青海6個,新疆5個,湖南11個,四川3個,貴州3個,云南8個),8個盟,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此外,還根據散雜居住的民族實際狀況,在各地建立了1000多個民族自治鄉。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邊疆各省、自治區,但基本上全部都是交錯雜居。各少數民族除了都有一定的聚居地區外,還有近2000多萬人口散居全國各地。全國97%以上的縣、市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共同居住。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個民族。二、少數民族概況(二)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與宗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都明確規定,各少數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不僅如此,黨和政府還盡最大努力,幫助有語言無文字或有文字但不完備、不通用的民族創立和改革文字。二、少數民族概況
中國少數民族中信仰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門巴、普米、納西7個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保安、撒拉、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10個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頗、傈僳等族的一部分。俄羅斯和鄂溫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東正教。獨龍、怒、佤、景頗、高山、鄂倫春、珞巴等一些少數民族,還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祟拜和多種信仰。二、少數民族概況
(三)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盡管少數民族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卻十分廣泛,少數民族自治地的面積占全國的60%以上。由于歷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密度與內地沿海漢族地區比較,差距懸殊。總的來說,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的分布有兩個特點:第一,小聚居和大雜居,交錯居住。我國的民族分布形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局面。一方面是漢族遍布全國各地,各少數民族聚居區內,都有或多或少的漢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數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區,在漢族集中的地區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數民族,和漢族或其他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即使在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內,除有漢族居民外,也有其他少數民族居住。二、少數民族概況第二,分布范圍廣,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邊疆地區,或靠近邊疆地區。
中國各民族的人口數量很不平衡,不僅漢族和少數民族十分懸殊,各少數民族之間相差也很大。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個省區,有四個民族分布在全國所有的省區中。全國擁有56個民族的省區有11個,占全國31個省區的35.5%。盡管少數民族分布范圍很廣,但其人口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23090-6:2021/AMD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6: Immersive media metrics - Amendment 2: Additional latencies and
- 【正版授權】 ISO/IEC 25390: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inancial information exchange - Simple binary encoding
- 【正版授權】 IEC 62149-4:2022+AMD1:2025 CSV EN Fibre optic active components and devices - Performance standards - Part 4: 1 300 nm fibre optic transceivers for Gigabit Ethernet applicat
- 2025年新媒體與傳播研究課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法語語言及文化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海洋與水文專業基礎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定市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節能技術服務項目發展計劃
- 腫瘤晚期患者教育
- 眼部個性護理
- 2024秋招北森題庫數學百題
- 倍智tas人才測評系統題庫及答案
- 形勢與政策(貴州財經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2023年新高考(新課標)全國2卷數學試題真題(含答案解析)
- DL∕T 904-201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
- 暖通畢業設計外文翻譯
- 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情況調查表
- 小學英語正在進行時用法及習題(含答案)
- 小黃瓜種植觀察日記(課堂PPT)
- 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規范
- 浮吊作業施工方案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