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理論的形成_第1頁
民主理論的形成_第2頁
民主理論的形成_第3頁
民主理論的形成_第4頁
民主理論的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近代民主理論的形成課標要求:知道斯賓諾莎、洛克和盧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內容,理解民主思想與專制理論的根本區別,樹立支持民主、倡導進步的歷史意識。西方民主思想源遠流長,古希臘城邦時期就有關于民主的論述和爭論,但在中世紀,民主思想一直受到壓制。近代以來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在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斗爭中逐漸形成,旨在倡導一種維護多數人統治和人民權利的民主制度,民主思想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此漫畫反映的本質問題是什么?近代民主思想的興起。一、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出現的原因:

1.歷史原因:古代希臘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發展的影響。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

封建專制統治的強化與君主的個人獨裁。反封建的斗爭推動并急需提出新思想。西方政治上未形成像中國那樣大一統的專制帝國,這也利于民主思想的出現。2.根本原因(經濟):5.現實原因:6.政治原因:3.階級原因: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4.思想原因:何謂民主?民主思想指關于民主的學說和理論民主是與專制相對立的一種政體形式,指的是政府的權力源于被統治者的認可,而且公民有權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參與決策的過程。本節所講民主思想,指的是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為維護資產階級革命和統治進行辯護的思想,是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平等人民主權三權分立制約平衡天賦人權實行法治實行分權天賦人權盧梭孟德斯鳩洛克斯賓諾莎近代民主思想的發展(17——18世紀)二.近代民主思想的發展概況

西方民主思想源遠流長,古希臘城邦時期就有關于民主的論述和爭論。

開啟近代民主思想先河的思想家是誰?他提出了什么學說?他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斯賓諾莎天賦人權理論17世紀荷蘭是歐洲最自由的地方(一)、斯賓諾莎的“天賦人權”思想1、提出的背景政治:尼德蘭革命成功但不徹底,面臨西班牙強權的外部威脅,內部矛盾。經濟:荷蘭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思想:基督神學還統治著人們的頭腦。荷蘭資產階級急需在思想理論上反對封建專制,捍衛資產階級的利益。①歐洲:②荷蘭:當時的荷蘭有一定的自由,但并不民主。-斯賓諾莎資本主義發展,反封建民主思想興起(一)、斯賓諾莎的“天賦人權”理論3、思想主張

天賦人權,社會契約論補充:思想自由,行動守法

民主政體最優論

斯賓諾莎思考:斯賓諾莎“天賦人權”的積極意義?2.主要著作:《神學政治論》。(1)批判了封建專制理論的基礎——基督教神學,有利于擺脫教會的控制。(2)有利于伸張和捍衛資產階級的自由和民主權利。(一)、斯賓諾莎的“天賦人權”理論3、思想主張

天賦人權補充:a思想自由,行動守法

b民主政體最優論

c社會契約論4、意義:

1)為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礎

2)開啟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斯賓諾莎2.主要著作:《神學政治論》。

斯賓諾莎為了堅持真理,甘愿過著簡樸而孤獨的生活。有人愿意每年給他1000弗羅林(佛羅倫薩共和國金幣),要求他放棄對神的懷疑,他斷然拒絕。他45歲時死于肺癆。斯賓諾莎的墓地1.斯賓諾莎說:“每個人都有不可割讓的天賦權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強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當局的命令說話,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結果。”反映了斯賓諾莎的基本要求是(

)A.天賦人權 B.思想和言論自由C.宗教寬容

D.行動守法解析:

注意結合課文準確理解材料,并區分各選項。宗教寬容是背景,不是基本主張;材料中沒有反映“行動守法”的基本信息;“天賦人權”是“思想和言論自由”的理論基礎。答案:

B(二)、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問題:洛克的主要著作是什么?他提出這一學說的背景是什么?約翰·洛克(英國)1、背景:①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革命結束,資本主義政權建立②為捍衛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鞏固統治秩序。①實行法治——法律至上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目的不是廢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護和擴大自由……哪里沒有法律,那里就沒有自由。”

只有實行法治,人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請思考:這句話的本質意思是什么?

3.洛克的主要思想2.主要著作:《政府論》1690

③實行分權

洛克把國家權力分為三種:

那么,怎樣才能防止人權受到侵犯呢?立法權行政權對外權——立法權屬于議會行政權和對外權屬于國王

17世紀中期以來,英國流傳著一句民間諺語:“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我的破茅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體現這一民間諺語精髓的是

A.達·芬奇

B.霍布斯

C.洛克

D.孟德斯鳩

④天賦人權,社會契約論

②洛克對行政權和外交權加以區分,并把兩者均歸于君主。孟德斯鳩則把行政權和外交權加以合并統稱為行政權,同時增加了司法權,并主張人民集體享有立法權,司法獨立,君主享有行政權,從而使三權之間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相互監督制約的關系。思考:孟德斯鳩的分權學說與洛克分權學說的差異?

①洛克的三權指: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

孟德斯鴻的三權指: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4、意義1)得到許多啟蒙思想家認同發揚,對近代社會發展起重要作用。2)成為美法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力圖踐行的觀念。3)是當今世界各國人民力求實現的社會理想練習.洛克認為,自由不等于放任。放任就會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自由的真正含義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隨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動和財產,而不受他人的束縛和強制。這表明洛克的觀點是(

)A.只有民主政體才能保證思想和言論自由B.只有分權才能防止專制,保障自由C.只有實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D.只有通過一種新的社會契約,才能實現平等的社會C(三)、盧梭的人民主權論盧梭

在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發出要求民主的最強音的思想家是誰?(三)、盧梭的“人民主權論”1、背景:1)18世紀初,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依然根深蒂固,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人民大眾與封建勢力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2)法國的啟蒙運動的開展。2.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1)《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書中,社會不平等的發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a私有財產權開始確立、b國家契約訂立、c合法權力轉變為專制暴力(三)、盧梭的“人民主權論”1.背景:2.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

《新愛洛依絲》《愛彌兒》

《懺悔錄》

2)盧梭認為導致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

私有財產(或私有制)3)盧梭對私有制持什么態度?

盡管盧梭認為私有制是導致不平等的根源。但也承認私有制是文明社會的基礎,因此他不主張消滅私有制。(三)、盧梭的“人民主權論”1.背景:2.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

《新愛洛依絲》《愛彌兒》

《懺悔錄》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不僅被轉變為法國《人權宣言》的基本精神,而且被凝練為“自由、平等、博愛”的偉大而響亮的口號。

(1)

社會契約思想,天賦人權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而不論其出身。人們應自由訂立社會契約,組成國家。社會中應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會契約就是共同意志的體現,代表所有人的權利與自由。這是至高無上的人民主權,不可侵犯,不得轉讓,不受限制,不準分割。……

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觀點?

這一思想的實質是什么?其積極意義何在?

社會契約思想,天賦人權

實質是建立資本主義法制社會。

積極意義:①否定了專制王權②論證了革命的合理性3、主要內容:

①人生來就有天賦之權利②人民是國家的最高主權者,一切權力來自人民③當人民的權利被剝奪時,人民就有理由起來推翻當權的統治者,奪回屬于他們自己的權利④人們以暴力推翻封建君主的專制統治,不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2)

“主權在民”(或人民主權)思想

盧梭“主權在民”理論的內涵是什么?(三)、盧梭的“人民主權論”1.背景:3)對法國大革命和北美獨立戰爭產生重大影響: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獨立宣言》、法國大革命中的《人權宣言》以及美法兩國的憲法,都在很大程度上繼承和體現了盧梭的思想。(2)人民主權說:國家主權源于人民(民主共和國)2.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

《新愛洛依絲》《愛彌兒》

《懺悔錄》

3、主要內容:

4、影響:1)第一次系統闡述人民主權論,為資產階級提供反封的理論依據,2)社會契約理論集中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民主理想。

(1)

社會契約思想,天賦人權練習.法國思想家盧梭說“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述引文的基本觀點是(

)A.全體社會成員應當團結,保證社會安定B.人民享有結社與言論的自由C.君主代表公意指導社會,實行開明專制D.每個人都應當尊重公共意志解析:從盧梭的前半句話“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中,可以分析出D項是最為恰當的。答案:

D思考: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人們參加社會的理由……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樹立準則,以保衛一切社會成員的財產。……當立法者們圖謀破壞人民的財產和貶低他們的地位,使其處于專斷權力下的奴役狀態時,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處于戰爭狀態。人們因此就無須再予以服從,而只能尋求上帝給予人們的抵抗強暴的共同庇護。——[英]約翰·洛克《政府論》

材料二人由于社會契約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試圖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無限制的權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財產的所有權……君權只不過是全體意志的執行,永遠不能轉讓,而君王只不過是一個集體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誰也代替不了……在國家里沒有什么基本上能廢除,社會契約本身也不例外,因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壞契約,無疑地這將是合法的破壞。——盧梭《社會契約論》請回答:(1)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比較進步的思想原則?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請回答:(1)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比較進步的思想原則?(2)比較材料一、二,分析洛克與盧梭二者思想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兩者都有社會契約和人民主權思想。區別:①訂立契約的目的不同:洛克訂立契約組成政府的目的是保護人們生來就有的生命、自由、財產等自然權利;而盧梭認為隨著生產力進步特別是私有制的出現,人類通過訂立契約建立國家與法是為了維護人類自己的自由和平等。②盧梭繼承和發展了洛克的思想,進而提出人民革命的合法性,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時間國家觀點代表作斯賓諾莎洛克孟德斯鳩盧梭17世紀17世紀18世紀18世紀荷蘭英國法國法國《神學政治論》《倫理學》《政府論》《論法的精神》《社會契約論》天賦人權的理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權分立社會契約、主權在民思考:斯賓諾莎,洛克,盧梭民主思想的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