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能抗感染文獻傳送第期經驗性聯合用藥改善革蘭陰性菌所致膿毒血癥臨床預后_第1頁
泰能抗感染文獻傳送第期經驗性聯合用藥改善革蘭陰性菌所致膿毒血癥臨床預后_第2頁
泰能抗感染文獻傳送第期經驗性聯合用藥改善革蘭陰性菌所致膿毒血癥臨床預后_第3頁
泰能抗感染文獻傳送第期經驗性聯合用藥改善革蘭陰性菌所致膿毒血癥臨床預后_第4頁
泰能抗感染文獻傳送第期經驗性聯合用藥改善革蘭陰性菌所致膿毒血癥臨床預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歷性結合用藥改善G-菌所致膿毒血癥臨床預后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第一頁,共26頁。起始未充分治療常使臨床治療失敗,不利于患者預后對于重度感染患者,起始未充分治療是死亡率增加的可變因素起始未充分治療的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其死亡風險明顯增加最新膿毒癥指南推薦:對G-菌所致膿毒癥患者采用起始結合治療,尤其是疑似不動桿菌感染時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死亡率起始未充分治療起始未充分治療,即抗菌藥物對導致感染的病原體缺乏體外抗菌活性起始結合治療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起始結合治療對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臨床預后有何影響?第二頁,共26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評估結合治療對G-菌所致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率的影響研究設計:回憶性隊列研究研究方法:入選2002年1月-2007年12月血培養顯示G-菌陽性的膿毒癥或膿毒性休克住院患者主要結果為所有原因導致的院內死亡率,次要結果為腎毒性及獲得性困難梭菌相關性腹瀉(CDAD)的發生率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第三頁,共26頁。研究結果第四頁,共26頁。血流感染患者多為院內感染(n=419)(n=269)(n=72)N=760例安康護理相關性社區感染:入院<48h獲得陽性細菌培養結果,同時至少符合以下一項條件:居住護理之家、康復醫院或其他長期護理機構最近一年內曾入院治療承受門診透析、腹膜透析、傷口護理或定期靜脈輸液的患者免疫功能缺損的患者安康護理相關性院內感染:入院≥48h獲得陽性細菌培養結果社區獲得性感染:入院<48h獲得陽性細菌培養結果,且不具備安康護理相關性感染風險因素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血流感染的患者,50%以上為安康護理相關性院內感染患者第五頁,共26頁。肺部、尿道和腹腔是血流感染主要來源患者百分比(%)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血流感染的主要來源為肺部、尿道和腹腔,超過85%N=760例第六頁,共26頁。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屬是血流感染的主要致病菌N=825株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G-菌血流感染患者,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屬的檢出率>50%第七頁,共26頁。患者給藥方案n=503n=257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入選的血流感染患者中,僅33.8%的患者采用結合治療方案百分比N=760例第八頁,共26頁。患者人群分布特征充分治療未充分治療P值例數522(68.7)238(31.3)平均年齡59.9±16.557.7±15.80.082男性比例283(54.2)116(48.7)0.161Charlson并發癥評分4.8±3.74.8±3.60.994APACHEⅡ評分23.9±6.723.2±6.60.203入住ICU403(77.2)197(82.8)0.081服用升血壓藥物303(58.0)141(59.2)0.756機械通氣269(51.5)149(62.6)0.004器官功能衰竭心血管323(61.9)147(61.8)0.976呼吸器官304(58.2)164(68.9)0.005腎285(54.6)123(51.7)0.454肝臟40(7.7)15(6.3)0.502血液152(29.1)79(33.2)0.257神經系統33(6.3)14(5.9)0.872APACHEⅡ: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安康評估表Ⅱ;未充分治療:導致感染的病原體對所使用的抗菌藥物敏感率低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第九頁,共26頁。未充分治療是導致院內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院內死亡風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校對風險比(AOR)95%CI未充分治療2.301.89-2.80APACHEⅡ評分1.111.90-1.13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第十頁,共26頁。未充分治療顯著增加院內死亡率院內死亡率(n=522)(n=238)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未充分治療的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院內死亡率高達51.7%第十一頁,共26頁。起始未充分治療的現象在G-菌所致的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中較為常見,尤其是安康護理相關性院內感染的患者起始未充分治療顯著增加院內死亡風險如何降低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院內死亡率?q1最新膿毒癥指南推薦:對G-菌所致膿毒癥患者采用起始結合治療,尤其是疑似不動桿菌感染時第十二頁,共26頁。結合治療可顯著降低未充分治療比例未充分治療的患者比例(n=503)(n=257)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結合治療的患者起始未充分治療的比例明顯下降起始結合治療明顯減少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起始未充分治療的比例,從而降低患者死亡風險第十三頁,共26頁。如何選擇抗菌藥物結合治療方案?q2專家指出為使抗菌藥物結合時在體內到達滿意的協同作用,用于治療的藥物其抗菌譜應盡可能廣,且結合應用的兩者中至少一種對病原微生物具較好的抗菌活性第十四頁,共26頁。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敏感性最高頭孢吡肟環丙沙星慶大霉素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N=232株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血流感染致病菌藥物敏感性結果顯示,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的敏感性>99%第十五頁,共26頁。克雷伯菌屬對碳青霉烯類敏感性最高頭孢吡肟環丙沙星慶大霉素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N=188株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血流感染致病菌藥物敏感性結果顯示,克雷伯菌屬對碳青霉烯類的敏感性>97%第十六頁,共26頁。腸桿菌屬對碳青霉烯類敏感性高頭孢吡肟環丙沙星慶大霉素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N=76株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血流感染致病菌藥物敏感性結果顯示,腸桿菌屬對碳青霉烯類的敏感性>90%第十七頁,共26頁。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霉烯類敏感性高頭孢吡肟環丙沙星慶大霉素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N=132株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血流感染致病菌藥物敏感性結果顯示,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霉烯類的敏感性>87%第十八頁,共26頁。不動桿菌屬對碳青霉烯類敏感性最高頭孢吡肟環丙沙星慶大霉素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N=63株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血流感染致病菌藥物敏感性結果顯示,不動桿菌屬對碳青霉烯類的敏感性約50%第十九頁,共26頁。以碳青霉烯類為根底的結合方案效果最好細菌敏感性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對359株耐藥菌株(對碳青霉烯、頭孢吡肟或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亞群分析與頭孢吡肟及哌拉西林/舒巴坦相比,碳青霉烯類與環丙沙星或慶大霉素結合細菌敏感最高第二十頁,共26頁。結合治療是否增加患者不良反響?q3腎臟是大多數抗菌藥物的主要排泄途徑,當抗菌藥物在腎皮質內聚集濃度較高時,可能導致腎毒性在抗菌藥物的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二重感染,其中以困難梭菌感染較為常見第二十一頁,共26頁。結合治療不增加腎毒性出現腎毒性的患者比例(n=503)(n=257)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結合治療的患者出現腎毒性的比例略高于單藥治療組,但未出現統計學差異第二十二頁,共26頁。結合治療不增加CDAD發生率出現CDAD的患者比例(n=503)(n=257)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結合治療的患者出現CDAD的比例與單藥治療組相當CDAD:獲得性困難梭菌相關性腹瀉第二十三頁,共26頁。指南推薦結合治療方案結合治療可進步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其中,以碳青霉烯類為根底的結合治療效果最好MicekST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742–1748死亡率起始未充分治療起始未充分治療的現象在G-菌所致的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中較為常見起始未充分治療顯著增加院內死亡風險起始結合治療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起始結合治療可進步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起始充分治療的比例,從而改善臨床預后總結結合治療明顯降低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