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第9課遷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必修美術鑒賞_第1頁
【課件】第9課遷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必修美術鑒賞_第2頁
【課件】第9課遷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必修美術鑒賞_第3頁
【課件】第9課遷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必修美術鑒賞_第4頁
【課件】第9課遷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必修美術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形神兼備遷想妙得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1、中國古代繪畫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繪畫經過了原始社會的巖畫、陶器繪畫;戰國時期的帛畫;秦漢魏晉隋唐時期的宗教繪畫;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山水、人物、花鳥畫等;中國繪畫逐漸從表現技法和藝術思想走向成熟。2、中國最早的繪畫形式——彩陶繪畫

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距今7000年左右。《人面魚紋盆》《鸛魚石斧圖陶缸》彩陶繪畫的特點:繪畫色彩單一,造型簡潔、夸張,高度圖案化,富有裝飾美感。一、我國早期的獨幅繪畫作品——帛畫《龍鳳仕女圖》《人物御龍圖》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帛畫戰國時期肖像畫的特點

人物皆作正側面的立像,通過衣冠服飾表現其身份;比例勻稱,儀態肅穆;勾線流利挺拔,設色采用平涂與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調莊重典雅。二、敦煌莫高窟壁畫敦煌莫高窟壁畫大體可分為下列幾類:1、佛像畫2、經變畫(用畫像來解釋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3、故事畫(佛傳、本生、因緣、佛教史跡、寓言)4、供養人畫像5、山水畫6、裝飾圖案畫此外還有建筑畫、器物畫、花鳥畫、動物畫等。1、北魏敦煌莫高窟壁畫《鹿王本生圖》人物造型運用了具有立體感的凹凸法,線描遒勁有力,運筆流暢,色彩濃重,富于裝飾之美。2、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3、陜西咸陽乾陵陪葬墓壁畫三、中國古代人物畫1、中國的人物畫,簡稱“人物”,是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出現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釋道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于環境、氣氛、身段和動態的渲染之中。故中國畫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2、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表現人物的繪畫:畫像石、畫像磚及墓室壁畫上的人物。唐閻立本《步輦圖》閻立本《古帝王圖卷晉武帝司馬炎》

晉武帝司馬炎被作者刻畫為雙目炯炯、神色威嚴、有雄才大略和非凡氣度的開國之君,人物刻畫精微盡致而又真實可信。唐韓滉《文苑圖》唐韓滉《五牛圖》明曾鯨《張卿子像》《王時敏像》中國古代人物畫特點1、重視人物的神情、情態和性格的表現,為此,畫家重視刻畫人的眼神、身姿與手勢,甚至以適度的夸張和變形達到傳神的目的。

2、為了突出畫中人物常常不畫背景,而在衣紋上凸顯筆法與線條之美。

3、設色以渲染之法隨類賦彩。四、中國古代山水畫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主要描寫對象是自然風景。它不但表現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自然觀與社會審美意識,甚至從側面間接地反映了社會生活。中國山水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科比人物畫晚,隋唐時期才進入成熟階段,但它在中國繪畫史上得到了突出的發展,在元代至明、清兩代,成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主流。在長期的發展中,中國古代山水畫形成了多種畫法和藝術風格。主要的有:青綠山水或稱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或稱墨筆山水、淺絳山水或稱淡著色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

隋朝展子虔《游春圖》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描繪出北方大山大水的雄偉之美和磅礴氣勢!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

北宋山水畫注重對客觀景物的描繪

南宋山水畫作品馬遠《踏歌圖》《深堂琴趣圖》南宋山水畫傾向于表現作品的意境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元代倪瓚《六君子圖》

畫面上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疏密掩映,姿勢挺拔,遠山一抹,意趣橫溢。如次簡凈清淡的畫面,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態,又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畫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審美理想。

元代畫家更強調個人情感的抒發和個性風格的呈現清龔賢《溪山無盡圖》明清時期的山水畫主要繼承元代的畫風,但多偏重于筆墨風格的繼承。五、中國古代花鳥畫1、中國花鳥畫具有以寫生為基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優良傳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則是人對動植物審美的移情表達,集中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2、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于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拓展:中國古代花鳥畫的發展歷程1、唐朝之前沒有獨立的花鳥畫科;2、宋代是“花鳥寫生”的高峰期;3、蘇軾提出了“詩畫本一律”概念,使文人化趨向成熟;4、元代趙孟頫主張以書法入畫法,文人常以書畫遣興抒懷,文人畫逐漸興盛,其后逐漸發展,詩、書、畫、印始成一體,詩情畫意相輔相成,標志著文人畫的成熟;5、明清時期的畫家在寫意花鳥創作中感受生活、觀察自然和獨抒性靈,不拘于古、而有創新、個性鮮明。北宋趙佶《芙蓉錦雞圖》

作品寓意明確,體現了傳統祝福意思。畫面展現了趙佶所倡導觀察物象要細致入微、寫實表現要精準傳神、畫面構成要有詩的意蘊的美學思想。明代徐渭《墨葡萄圖軸》

徐渭把中國寫意花鳥畫推向了能夠強烈抒寫內心情感的極高境界,把在生宣紙上充分發揮并隨意控制筆墨的表現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為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中的里程碑。他的這幅作品,描寫了無人摘采的野葡萄隱現于如點點淚痕般的黑葉中,表達了題詩所言“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的抑郁牢騷與憤懣不平的情感。給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使其具有磅礴奇崛的氣勢和雄肆豪放的格調。清朱耷《荷石水禽圖》

朱耷號八大山人,他為明代宗室,國破家亡后出家為僧。其作品中擬人化的魚鳥、險怪空靈的構圖、簡約含蓄而充滿孤獨幽憤感情的筆墨,在內容與形式上已臻于高度統一。此畫以墨筆畫湖石臨塘,疏荷斜掛,兩只小鴨或昂首仰望,或縮頸獨立,意境空靈,余味無窮。荷葉畫法奔放自如,墨色濃淡相間,并富有層次感。課外拓展延伸:中國繪畫史上四大家1、六朝四大家: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曹不興;2、北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3、南宋四大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4、元代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5、明代四大家:沈周、文征明、唐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