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基本生態關系教學目的與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要求學生●
了解自然生態環境、種、種群、群落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了解并掌握環境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形成的規律、理論和原理●了解農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掌握種群和群落有關的基本理論、原理、規律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教學重點:●種、種群和群落相關的基本理論、原理、規律2/1/2023一、農業生態系統的環境與生物1、環境(environment)1)定義:指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以及直接或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的一切事物總合。2)分類:大小主體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區域環境微環境內環境土壤水分溫度光照大氣生物2/1/20233)農業環境(agriculturalentironment):是指農業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因素,即指農作物、林木、果樹、畜禽和魚類等農業生物賴以生存、發育、繁殖的自然環境。包括農田土壤、農業用水、空氣、日光和溫度等。從當前農業生態環境情況上,土地退化、土壤荒漠化及鹽堿化、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農業用水污染及由此導致的農田土壤污染、農藥和化肥污染也時有發生。這一切均嚴重影響著農業的持續發展和糧食的安全。所以,農業環境保護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2/1/20234)生態因子(ecologicalfactor):指環境中對生物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環境要素。所有生態因子構成生物的生態環境。生境(habitat):具體生物個體和群體生活地段上的生態環境。生態因子一般作用綜合作用主導因子作用直接和間接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補償作用階段性作用生態因子限制作用限制因子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184019132/1/2023E.P.Odum(1973)等對耐性定律的補充:
1)同一物種對各種生態因子的生態幅不同。
2)不同種生物對同一生態因子的生態幅不同。3)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不同。4)當某個因子不在適宜狀態時,則生物對其它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將縮小。5)同一物種的不同品種,長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對多個生態因子會形成有差異的耐性范圍。生態幅:每一個生物種對環境因子適應范圍的大小,也叫耐性范圍。2/1/2023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光水土壤溫度光強光質光周期極端溫度溫周期變溫金屬污染堿土鹽土水澇干旱1)生態位(niche):指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現的對特定生態因子的綜合適應位置。指示生物生態位空間營養超體積或基礎現實實際2/1/20232)生態型(lifeform)和生活型(ecotype)區別:氣候、土壤和生物生態型植物生活型生態型不同種生物同種生物長期生存在相同自然環境和人為培育條件下發生趨同適應發生趨異適應經自然和人工選擇分化形成形態、生理和生態特征物種類群不同的可遺傳物種類群種以上概念種內概念象、海獅、海豹等2/1/2023二、種群1、種(species):彼此能互配產生后代的種群不同種存在生殖上的隔離。2、種群(population):指在某一特定時間中占據某一特定空間同種生物的集合體。種群是物種存在的具體形式,它是物種繁殖的單位,群落構成的單位,物種進化的單位。種種群群落生態系統2/1/20233、種群結構1)密度:單位面積或容積內種群的個體數。2)年齡結構:種群中不同年齡段間的比例。3)性比(sexratio):指一個♀♂異體的種群所有個體或某個齡級的個體中♂對♀的比率。密度粗密度、生態密度最適密度、飽和密度相對密度、絕對密度類型增長型穩定型衰退型生態年齡組氣候型生理型土壤型2/1/20234)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影響出生率的因素生理(最大)出生率生態(實際)出生率死亡率生理(最小)死亡率生態(實際)死亡率性成熟速度每次產仔數每年生殖次數生殖年齡的長短2/1/20235)種群分布分布類型隨機分布均勻分布聚集分布核心(奈曼)分布型負二項(嵌紋)分布型阿里(Allee)群聚原則:每個生物個體或種群都有自己最適的密度,避免過度緊密,也避免過度稀疏。2/1/20234、種群動態:1)生命表(lifetable):按種群生長的時間,或按種群的年齡(發育階段)的程序編制的,系統記述了種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種群死亡和存活過程的一覽表。分為靜態和動態生命表。生命表方法是研究種群數量變動機制和制定數量預測模型的一種重要方法,最初用于人壽保險。對研究人口現象和人口的生命過程有重要的意義。2/1/20232)種群增長(種群的生長速率和生長型)指數增長幾何級數增長種群增長邏輯斯諦增長世代離散性生長模型世代連續性生長模型有限環境中生長模型Nt=N0λtNt=N0ert
N0ertNt=1+N0/K(1-ert)2/1/20233)生命參數的計算:★延伸思考:中國人口計劃生育的理論基礎是什么?如何理解?★世代平均歷期(周期):T=∑lxmxx/∑lxmx★凈增殖率:每過一個世代種群數量增長倍數
R0=∑lxmx★周限增長率:
λ=erm
★內稟增長率(intrinsicgrowthrate):在沒有任何環境因素限制的條件下,由種群內在因素決定的穩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rm
r
=
lnR0/T(r>0,r<0)
T為世代時間,R0為世代凈增殖率2/1/20235、種群間關系關系類型關系特點
競爭(--)
彼此互相抑制捕食(+-)
種群A殺死或吃掉種群B一些個體
寄生(+-)
種群A寄生于種群B,并有害于后者中性(00)
彼此互不影響
共生(++)
彼此互相有利,專性
互惠(++)
彼此互相有利,兼性
偏利(+0)
對A種群有利,對種群B無利害偏害(-0)
對A種群有害,對種群B無利害正相互關系負相互關系2/1/20231)物種競爭(competition):
指生活在同一地區的兩個物種,由于利用相同的資源而產生的對抗作用,即兩種群彼此發生有害影響。2)高斯原理,也叫競爭排斥原理(competitionexclusionprinciple)
:具有相同生態位的不同物種,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長期共存。競爭資源利用型競爭直接干涉型競爭3)特征替代現象:同地分布的近緣種之間差異往往比異地分布時所表現的差異大。因同地分布時,彼此由于競爭而發生分化,而異地分布時,由于無競爭而分化不明顯。2/1/20234)生態分離:具有相似要求的種群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和空間,各方面都力求抑制對方。
種間競爭的結果:一方取得優勢,另一方受到抑制甚至被消滅;兩個物種占據不同的空間(地理分隔)、吃不同的食物(食性特化)、或其他生態習性上的分隔(時間分隔)。5)化感作用(allelopathy):德國科學家Molisch(1937)提出化感作用一詞,意指植物(包括微生物)間的生物化學相互作用。★生物化學相互作用既包括抑制作用,也包括促進作用。★高等作物的化感物質(allelochemicals)通過水淋溶、根分泌、殘體分解和氣體揮發4種途徑釋放到周圍環境中影響鄰近植物的生長發育。
2/1/20236)密度制約因素和非密度制約因素
密度制約因素非密度制約因素一般情況下,只涉及種群的對種群中各個體的影一些個體(如:捕食、寄生)響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影響與種群密度有關。如:其影響與種群密度無關密度大時,更易尋得寄主種群個體與密度制約因素種群個體對非密度制約表現出相互適應的關系.因素只有單方面的適應對群落中的其他種群也發其不同影響是不同種群對生態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條件要求不同而表現出來的2/1/2023生態對策6、種群生活史對策(bionomicstrategies):
也叫生態對策,指生物以何種形態和功能特征的適應而在其生境中生存和繁殖后代的進化過程。K-對策
-對策能量主要用于生殖能量用于生殖以外的其它各種活動★討論:
A、生物種群與其環境是如何相互制約的?請舉例分析說明!
B、種群為什么不能無限增長r2/1/2023r類與k類對策特征比較:
r類k類氣候條件
可變,不確定的穩定或可測,較為確定死亡率
災難性,非直接,非密較為直接,密度制約的
度制約的種群大小
可變,不平衡,常小于K值,穩定,平衡的,常處K值附
不飽和,每年需移植近,飽和,不必重新移植競爭
松弛,可變常保持選擇有利性
快速發育,rm高,生育提早緩慢發育,競爭力強,S曲線,
體型小,繁殖1次延遲發育,體型大,多次繁殖壽命
短,常少于一年長,常長于一年
2/1/20233、群落結構2、群落基本特征
三、群落1、定義:群落(community)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種生物種群所構成的集合。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
具有一定的結構
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征
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相互影響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圍
形成一定的群落環境
具有特定的群落邊界特征
水平結構
垂直結構
時間結構
2/1/20234、群落交錯區(ecotone):
是兩個或多個群落或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區域。交錯帶類型城鄉交錯帶干濕交錯帶農牧交錯帶水陸交錯帶群落交錯帶開發邊緣地帶2/1/20235、群落邊緣效應(edgeeffect):
由于群落交錯區生境條件的特殊性、異質性和不穩定性,使得毗鄰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這一生境重疊的交錯區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錯區中物種的多樣性和種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種的活動強度和生產力的現象。其產生原因、意義?過渡帶自然界群落自然界群落2/1/20236、群落演替1)定義:生態系統內的生物群落隨時間推移,一些物種消失,另一些物種侵入,群落組成及其環境向一定方向產生有順序的發展變化。2)自然群落演替的趨勢無論原生演替或次生演替,生物群落總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的方向發展,經過長期不斷的演化,最后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狀態。在演替過程中,生物群落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
錄象2/1/2023演替分類
3)頂級群落(climax):
指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通過復雜的發展演替,達到最后成熟階段的群落是與周圍物理環境取得相對平衡的穩定的群落。
原生演替(primarysuccession)次生演替(secondarysuccession)頂級群落形成種理論
多元頂級理論:英國生態學家A.G.Tansley,氣候、土壤、地形等頂級單元頂級理論:美國生態學家F.E.Clements(1916),氣候頂級
R.H.Whittaker
,強調各個頂級群落類型的連續性2/1/20234)協同進化(coevolution):是指在種間相互作用的影響下,不同種生物間相關性狀在進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強的過程。5)群落多樣性:是群落生物組成結構的重要指標。群落的多樣性與物種的豐富度及物種的均勻度密切相關,群落內組成物種越豐富,物種均勻性越大,則多樣性越大。6)群落穩定性指群落在一定時間過程中維持物種互相結合及各物種數量關系的能力,以及在受到擾動的情況下恢復到原來平衡狀態的能力。包括現狀的穩定、時間過程的穩定、抗變動能力和變動后恢復原狀的能力。
★討論:如何利用群落演替原理建造農業群落?
2/1/2023四、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1、定義:是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層次基因/遺傳多樣性:分子水平的種內基因變化物種多樣性:分類、系統、生物地理學的區域物種水平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圈內生境、生物群落、生態過程的差異2、景觀多樣性(landscapediversity):指由不同類型的景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生命如何誕生從受孕到分娩全過程詳解(課件)
- 骨盆骨折護理常規
- 食物過敏的護理
- 囊狀淋巴管瘤的臨床護理
- 人力資源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模版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市場營銷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子宮肌病護理
- 婦科產科護理流程
- 原發性心臟淋巴瘤的臨床護理
- 兒科安全用藥及護理
- YST 273.11-2023 冰晶石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11部分:元素含量的測定 X射線熒光光譜法 (正式版)
- 2023年新高考全國Ⅱ卷英語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含作文范文)
- 醫療器械注冊人委托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指南
- 師范生個人就業能力展示
- 什么是有效拜訪課件
- 《垃圾填埋場》課件
- 山西世界文化遺產課件
- 三高科普知識講座
- 小兒后天性斜頸疾病演示課件
- 銷售動力激發心態
- 2024年生產部員工培訓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