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機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_第1頁
國際金融機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_第2頁
國際金融機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_第3頁
國際金融機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_第4頁
國際金融機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國際金融機構

第一節國際金融機構概述一、產生與發展(一)涵義——指從事國際間金融業務活動并具有超國家性質的金融組織。(二)產生與發展——1930年5月,國際清算銀行成立——1945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成立——1956年國際金融公司成立——1959年國際開發協會成立——1957年歐洲、亞非拉及中東地區紛紛建立區域國際金融組織二、類型(一)按涵蓋范圍分1、全球性機構(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世界銀行集團——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3)國際清算銀行2、區域性機構

(1)泛美開發銀行(2)亞洲開發銀行(3)非洲開發銀行(4)歐洲開發銀行(5)西非開發銀行(6)中非國家開發銀行(7)加勒比海開發銀行(8)歐洲中央銀行(9)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10)亞洲清算聯盟(二)按基本職能分

1、協調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2、信貸機構——世界銀行集團——各種區域開發銀行3、清算機構——國際清算銀行——亞洲清算聯盟——歐洲央行4、貿易促進機構——拉丁美洲出口銀行——阿拉伯、拉美銀行三、特點與作用(一)特點1、超國家性質2、融資具有援助性3、成員國地位不平等(二)作用1、協商制定國際貨幣制度,促進貨幣國際合作2、防范、應對國際金融危機3、為發展國提供改革與發展計劃與資金第二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簡史依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而成立的全球性政府間國際金融機構。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現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在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最有影響的國際金融機構之一。二、宗旨1、促進成員國貨幣合作;2、促進國際貿易擴大和平衡發展,提高成員國就業與收入水平,并增強其資源開發能力;3、通過提供融資,協助成員國減輕BOP失衡程度,縮短失衡時間。4、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5、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

三、IMF組織架構理事會

十國集團二十四國集團

發展委員會總裁

臨時委員會總裁駐各地區分部和代表處統計部基金司庫財務部法律部研究部特別提款權部各地區行政總部貨幣與匯兌事務部圖9.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織結構

(一)理事會(最高權力機構)

1、人員構成:由各成員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組成(一般由各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擔任)。每年9月舉行一次會議,各理事單獨行使本國的投票權。

2、其主要職權:(1)批準接納新會員國;(2)修改基金份額;(3)調整成員國的貨幣平價;(4)決定會員國退出IMF;(5)討論其他有關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大問題。(二)臨時委員會1、組織性質:全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國際貨幣制度的臨時委員會”。1974年設立,是一個重要的決策機構。具有管理和修改國際貨幣制度和修改基金條款的決定權.2、主要職能:就重大問題向理事會做出報告或提議,例如關于IMF協議的修改內容、國際貨幣體系的管理方法和調整措施等(三)發展委員會全稱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關于實際資源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聯合部長級委員會”,由IMF理事、世界銀行理事、部長級人士以及職位與此相當的人士組成.(四)執行董事會

1、機構性質:常設決策機構。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總裁任主席。其中持有基金最大份額的5個成員國為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沙特阿拉伯各指派一名;中國、俄羅斯為單獨選區各指派一名,其余16個名額每兩年由其他成員國或地區分組選舉產生。2、主要職責:處理IMF的日常事務,行使理事會所賦予的一切權力。(五)總裁(由歐洲人出任)1、性質:IMF最高行政長官。由執行董事會推選,任期5年。2、主要職責:負責管理IMF的日常工作。總裁平時沒有投票權,只有在董事會進行表決雙方票數相等時,才可投決定性的一票。(六)業務機構7個地區部門:非洲、亞洲、歐洲、中東、西半球、巴黎歐洲辦事處和日內瓦辦事處14個職能部門:行政管理、中央銀行業務、匯兌和貿易關系、對外關系、財政事務、國際貨幣基金學院、法律事務、研究、秘書、司庫、統計、語言服務局等IMF還有600名各國政府推薦的合同制官員。四、IMF資金來源

1.各成員國繳納的基金份額2.向成員國借款3.信托基金4.經營收入5.捐款基金份額的作用1.決定會員國從IMF借款的額度。2.決定會員國的投票權大小。每個成員國都有250票基本投票權,每繳納10萬美元基金份額增加一份投票權。(按照基金組織的協定,重大問題必須經過全體會員國總投票的85%通過才能生效。)3.決定會員國從IMF分得特別取款權的多少。借款安排1.借款總安排:設立于1962年,有11個參加國。2.借款新安排:設立于1997年,有25個國家參與。

借款新安排規定,當IMF美元無足夠資金向成員國提供援助時,或者為排除危害國際金融體系穩定的潛在危險而急需大量現金時,25個成員國同意向IMF貸款。信托基金

1976年IMF決定,將它持有的1/6的黃金分4年按市價出售,所得作為信托基金,向低收入發展中國家提供優惠貸款。這是一項特殊的基金來源。五、IMF的主要業務活動(一)為會員國提供融資1、普通貸款(基本信用貸款)——最高額度為所交基金份額的125%,分五檔審批管理。(1)性質分類:——儲備貸款。額度為份額25%;不計息;自動提用。——信用貸款。額度為份額100%;分四檔借用;借用條件隨檔級提升而嚴苛(2)貸款特點:(1)受貸者:會員國政府(2)貸款用途:解決BOP中短期失衡(3)貸款期限:3——5年(4)貸款利率:略低于商業銀行同期利率(5)貸款方式:購買——贖回(6)貸款費用:手續費0.5%2、其他貸款

(1)中期貸款——指IMF針對結構性國際收支失衡,于1974年9月設置的4~10年的貸款。貸款的條件是:

①IMF確認申請國國際收支困難確需比借取普通貸款期限更長;②申請國必須提呈貸款期內改善國際收支的計劃,以及在12個月內準備實施的有關政策措施的詳細說明,并且在以后每年都向IMF提出有關工作進展的詳細說明和實現目標的政策措施;

③貸款根據計劃目標的政策執行情況分期發放。貸款備用安排期限為3年。貸款額度最高可達份額的140%,加普通貸款兩項總額不得超過借款國份額的165%。

(2)補償與應急貸款——指IMF針對初級產品出口收入下降國,于1963年2月設立的專項貸款。后來由于世界性商品價格波動引起谷物進口支出增加而發生臨時國際收支困難的國家也可申請此項貸款。貸款額度:最高限額為會員國份額的122%,其中應急貸款和補償貸款各為40%,谷物進口成本補償貸款為17%,其余25%由借款國任意選擇,用作以上貸款的補充。貸款條件:出口收入下降或谷物進口支出增加是暫時性的,且是會員國無法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借款國有義務與IMF合作采取適當措施解決其國際收支困難。此項貸款期限為3~5年。

(3)緩沖庫存貸款——指IMF為穩定初級產品市場價格于1969年6月設立的專項貸款。貸款用途:資助初級產品生產國建立緩沖庫存,為其提供經營費用或償還短期負債。貸款條件:直接提供給有關國家政府,而非緩沖庫存機構;期限為3~5年,額度限于份額的50%。

(4)臨時貸款——指基金組織為解決特定環境下的國際收支失衡問題而設立的各種臨時性貸款。貸款種類:——石油貸款——信托基金貸款——補充貸款——擴大貸款(二)其他業務1、分配SDR;2、監督匯率;3、協調BOP調節;4、限制經常項下外管,促進貿易多邊結算;5、推動IMS改革;6、向會員國提供咨詢與培訓;7、收集、統計和交流金融信息。六、我國與IMF——2006年我國在IMF的SDR80多億,居第六位,投票權占比3.72%;——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向IMF和受災國提供40億美元支持;——2009年8月IMF新分2500億美元SDR;——2009年9月IMF特分330億美元SDR。

2500億美元SDR分配情況——1100億美元的SDR流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中國按份額比例獲得相當于約93億美元的SDR,在“金磚四國”中位居首位(俄羅斯獲得約合67億美元的SDR,印度獲約47億美元,巴西獲約34億美元)——1400億流向發達國家,美國獲約421億美元,成員國之首,日本150億美元,德國147億美元,英國和法國各自獲得約121億美元。

330億美元SDR分配情況中國還將獲得約合11億美元的SDR。增發全部完成后,中國總計持有SDR數額達到約合230億美元。增加后我國的投票權將僅次于美國17.09%、日本6.13%和德國5.99%,高于英、法的4.94%

第三節

世界銀行集團一、世界銀行集團構成1、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WB)2、國際開發協會(IDA)3、國際金融公司(IFC)4、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5、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一)簡史:——始建于1945年。是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產物;是聯合國下屬的國際組織。其最初使命是幫助在二戰中被破壞的國家開組經濟重建,現今任務是資助成員國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現有成員國186個。總部設在華盛頓。(二)宗旨1、通過促進生產性投資,協助成員國恢復受戰爭破壞的經濟和鼓勵不發達國家的資源開發;2、通過提供擔保和參與私人投資,促進私人對外投資;3、通過鼓勵國際投資,促進國際貿易長期均衡發展、國際收支平衡、提高生產、生活水平和改善勞動條件;4、對急需項目優先提供貸款和擔保;5、注意國際投資對成員國商業情況的影響。(三)組織機構1、理事會(最高權力機構)——批準接納新成員——決定增減銀行股份——決定銀行凈收益分配2、執行董事會(負責管理日常事務)3、行長兼執行董事會主席(由美國人出任。負責落實理事會決議,執行董事會安排事宜。)(四)資金來源1、成員國實繳的股本(基本來源)2、國際借款(主要來源)3、債權轉讓(臨時來源)4、業務凈收益留存(穩定來源)(五)貸款業務1、貸款種類——項目貸款——部門貸款——結構調整貸款——聯合貸款——第三窗口貸款

2、貸款原則——貸款只對會員國政府或有政府擔保國營與私營企業;——確實無法以合理條件獲得其他資金來源;——只貸給有償還力的成員國;——只貸給急待發展的基礎建設項目;——金額不超過項目資金總需求的50%。3、貸款條件

——期限:20~30年左右,寬限期5~10年。——利率:據世行籌資利率確定。每三個月或半年調整一次。——額度:據借款國人均GDP、信用、發展需要以及項目可行性而定。——手續:手續繁瑣,要求嚴格,需1.5到2年時間。——還款:到期歸還,不得拖欠。4、貸款程序(1)項目選定(2)項目準備(3)項目評估(4)項目談判(5)項目執行(6)項目后期評價

(六)其他業務

1、投資擔保(主要針對非商業風險)——東道國政府限制貨幣兌換與轉移風險——東道國政府限制或剝奪投資者物權及控制權——政府單方撤銷投資合約——東道國政治風險2、技術援助、咨詢與培訓三、國際開發協會(一)簡史——為更好地促進貧困發展國致力于其國內經濟建設,世界銀行于1960年設立的國際金融組織。其總部設在華盛頓,目前包括184個成員國。(二)機構性質——世界銀行為向貧困發展國提供贈款和長期優惠貸款而專門設立的附屬機構。(三)機構宗旨——通過向貧困國提供極為優惠的長期貸款,促進貧困國改善基本生產和生活條件。(四)組織機構——與世界銀行兩套班子,一套人馬(五)資金來源——成員國認繳的股份(發達國全額外匯認繳;發展國10%外匯認繳,90%本幣認繳。)——成員國提供的補充資金(主要由富國提供)——世界銀行的贈款(六)貸款業務1.貸款項目要求——投資收益率高,且能提高生產率;——技術應用簡單,低素質階層也能掌握;——能帶動多種要素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率和收入;——平均費用低。

2.貸款條件——利息:不收——期限:50年(寬限期10年,還款期40年)——貨幣:借外幣還本幣(第二個10年每年1%;第三至第五個10年每年3%)——手續費:0.75%——承擔費:0.5%(七)IDA與中國1、中國參與情況——1980年,中國恢復了在世界銀行集團合法席位,并同時成為國際開發協會成員國。2、投票權情況——投票權為219696票,占總投票權的1.88%。3、向我國貸款情況——截至1999年7月共提供了102億美元貸款。此后已停止對中國提供貸款。四、國際金融公司(一)簡史——世界銀行為推動成員國私人投資而設立的國際金融機構。它成立于1956年7月,總部設于華盛頓。現有成員國177個。(二)機構性質——為成員國私營部門提供商業性融資的國際金融組織。(三)宗旨——通過向私人部門提供投資或貸款推進欠發達國或轉型國私企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發育。(四)資金來源——股本——向世界銀行借款——公司利潤留存——公司債權轉讓(五)貸款特點——貸款對象僅限成員國私人部門——貸款不要政府擔保——投資以入股方式進行,但不參與經管——貸款要求與私人金融合作——貸款金額小(不高于貸款項目資金總額的25%)——貸款利率高但固定——貸款寬限期較長(六)近年發展戰略1、加強對邊緣市場,特別是中小企業部門的關注;

2、與發展中國家的新興全球商業機構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

3、通過可持續性發展將國際金融公司與其競爭對手加以區分;

4、解決私營部門投資在基礎設施、健康和教育等領域的限制;

5、通過制度建設和應用創新的金融產品開發國內金融市場。(七)IFC與我國

1、投資概況至2006年6月30日,IFC在我國共投資115個項目,提供資金28.6億美元,其中,22.4億美元為自有資金,6.25億美元來自銀團中其它銀行。

2、投資的重點——鼓勵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中國本土私營部門發展。

——投資金融行業,發展具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使其能達到國際通行的公司治理機制和運營的標準。

——支持中國西部和內陸省份的發展。

——促進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和環境產業的私營投資。五、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一)簡史——世界銀行為向外國私人投資者提供政治風險擔保,并向成員國政府提供投資促進服務,從而推動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發展中國家。于1985年通過了《多邊投資擔保機構條約》,1988年6月正式成立多邊投資擔保機構。總部設在華盛頓,(二)宗旨——通過擔保業務,鼓勵會員國之間(尤其是發展國)融通生產性投資,以補充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和其他國際開發金融機構的活動。1、會員國從其他會員國得到投資時,對投資的非商業性風險予以擔保;2、開展合適的輔助活動,以促進向發展國和發展國間的投資流動;3、根據目標要求,行使其他必要的附帶權力。(三)擔保重點1、基礎設施

2、邊緣市場3、戰亂國4、南——南投資

(四)主要業務

1、承保非商業性風險——貨幣匯兌險;——征用險;——違約險;——戰爭和內亂險;——其他非商業性風險;

2、提供促進和咨詢性服務——投資促進會議——執行發展計劃——外國投資政策圓桌會議——外國直接投資法律框架咨詢服務

六、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一)簡史——二戰后,新獨立的發展國紛紛對涉及重要自然資源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外資企業實行征收或國有化,引起了發達國與發展國之間的糾紛。為解決糾紛,世界銀行依據1965年簽署的《關于解決國家和其他國家國民投資爭端公約》,建立了該國際組織。(二)宗旨——專為外國投資者與東道國政府之間的投資爭端提供國際解決途徑(在東道國國內司法程序之外,另設國際調解和國際仲裁程序)。但“中心”本身并不直接承擔調解仲裁工作,而只是為解決爭端提供便利。(三)業務程序

1、調解——在調解程序中,調解員僅向當事人提出解決爭端的建議,供當事人參考。2、仲裁——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員作出的裁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遵守和履行裁決的各項條件。(四)業務特點

——規范關于締約國與其他締約國國民之間關于投資爭端,不涉及實體權利義務。——公約本身不構成ICSID管轄權的基礎。——ICSID仲裁裁決的執行機制相當有效。——ICSID并沒有常設的上訴機制。

第四節

國際清算銀行一、簡史——國際清算銀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國的中央銀行與代表美國銀行界利益的摩根銀行、紐約和芝加哥的花旗銀行組成的銀團,根據海牙國際協定于1930年5月共同組建的,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剛建立時只有7個成員國,現成員國已發展至41個。二、機構性質——最初目的是為處理一戰后德國的賠償支付及其清算業務問題。二戰后,成為經合組織成員國間的結算機構。職能也轉變為促進各國中央銀行間合作,為國際金融業務提供便利,并接受委托或作為代理人辦理國際清算業務。國際清算銀行實際上是西方中央銀行的銀行。三、組織架構(一)股東大會(最高權力機關)——審議年度決算、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計算書、利潤分配辦法和接納新成員國等。(二)董事會(經營管理機構)——審議銀行日常業務工作。(三)辦事機構——銀行部、貨幣經濟部、法律處、秘書處等。四、宗旨——為各國中央銀行提供服務,促進國際貨幣金融合作。

五、主要任務——為中央銀行購買、出售、交換和儲存黃金;——為各成員國中央銀行提供貸款和接受他們的貸款;——收買或出售期票以及其他優等短期債券;——收受展品、出售外匯和有價證券(股票除外)。六、資金來源——成員國繳納的股金——借款——吸收存款七、主要業務——處理國際清算事務——辦理或代理有關銀行業務——定期舉辦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八、中國與BIS

——1984年我國與國際清算銀行建立業務聯系,辦理外匯與黃金業務。此后,每年都派團以客戶身份參加該行年會。

——1985年起,國際清算銀行已開始向中國提供貸款。——中國人民銀行于1996年11月正式加入國際清算銀行。認繳3000股的股本,實繳金額為3879萬美元。

第五節巴塞爾委員會一、機構性質——巴塞爾委員會由美、英、法、德、意、日、荷、加、比、瑞典10大工業國的中央銀行于1974年底共同成立。作為國際清算銀行的一個正式機構,它以各國中央銀行官員和銀行監理當局為代表。總部在瑞士的巴塞爾。二、宗旨——加強國際銀行業監督與管理。三、主要成果

——《關于統一國際銀行資本衡量和資本標準的協議》——《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新資本協議》

第六節

區域性國際金融機構一、亞洲開發銀行

(一)簡史——是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贊助建立的亞太地區的區域性金融機構。成立于1966年11月,總部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二)宗旨——通過發展援助,幫助亞太地區發展中成員國消除貧困,促進亞太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三)主要職責1、為發展國或地區經濟發展籌集與提供資金;2、促進公、私資本對亞太地區投資;3、協調會員國經濟發展政策,在經濟上取長補短,發展對外貿易;4、為會員國擬定、執行發展項目與規劃提供技術援助;5、為國際公益組織以及其他國際機構展示投資與援助的機會;6、發展符合亞洲開發銀行宗旨的其他活動與服務。(四)資金來源——普通資金(包括:股本、借款、普通儲備金、特別儲備金、凈收益和預交股本)——開發基金(發達會員國或地區成員的捐贈、實繳股本撥出的10%)——技術援助特別基金(贈款)——日本特別基金(日本政府捐贈)(五)主要業務1、貸款——硬貸款。利率:籌資利率+1%,期限:10-30年(2-7年寬限期)

——軟貸款。利息:無(但手續費1%)期限:40年(10年寬限期)——贈款。用于技術援助

2、技術援助

——準備技術援助——項目執行援助——咨詢技術援助——區域活動技術援助(六)ADB與中國

——1986年3月中國正式成為亞行成員國。——中國是亞行第三大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