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重點: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成果;非洲三大文明的概況和成果。難點:美洲印地安文明和非洲文明相對孤立發展的原因和后果。一、古代非洲文明1.班圖人的貢獻:西非居民班圖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農作物,馴養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班圖人的活動區域逐漸擴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到11世紀,班圖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農業、畜牧業和冶鐵技術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2.古代非洲文明(1)東北非: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興起了阿克蘇姆王國。4世紀,阿克蘇姆王國進入鼎盛時期,一度成為地區強國。(2)東非:10-15世紀,在東非沿海地區產生的一系列國家廣泛使用奴隸,經濟上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阿拉伯商人把瓷器、紡織品等各種手工業品輸入非洲。當地出口黃金、象牙和奴隸等。(3)西非①加納:被馬里征服。②馬里:馬里征服加納后,進一步擴張,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繼承并擴大了加納的貿易,城市和文化相當繁榮。廷巴克圖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③桑海:原為馬里屬國,后利用馬里內亂崛起,攻滅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達于極盛。實行中央集權統治,官吏直接由國王任免;擴大對外貿易;奴隸成為生產中的重要力量;興建學校,鼓勵文化發展。16世紀因遭遇外來入侵逐漸衰落。(4)南非: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14-15世紀津巴布韋進入鼎盛時期。1.與瘟疫帶來的地中?;臎鍪澜绮煌龉衬惯@一地區免于瘟疫影響。由于富產黃金而缺乏鹽和對穿越沙漠商路的控制,這里的沙漠商隊主要從事買金賣鹽。1324年該國國王去麥加朝圣逗留開羅時,將大量的金塊和金幣贈送給當地官員和清真寺,造成當地金價下跌了25%。由此判斷,這一地區的國家是(
)A.東非的摩加迪沙 B.西非的馬里
C.南非的津巴布韋 D.北非的埃及根據材料可知,曼薩·穆薩是馬里最為知名的國王,1324年他去麥加朝圣逗留開羅時,將大量的金塊和金幣贈送給當地官員和清真寺,造成當地金價下跌了25%,B項正確;2.非洲南部的大津巴布韋遺址曾出土了一些青花瓷,它們原產于15世紀左右的中國。從史料實證的角度進行分析,它們的出現表明(
)A.鄭和下西洋到訪了非洲 B.麥哲倫船隊曾抵達此地C.中非間存在著貿易往來 D.非洲制瓷業受中國影響根據“非洲南部的大津巴布韋遺址曾出土了一些青花瓷,它們原產于15世紀左右的中國。”可得出非洲出現了中國的商品,這能夠說明中非間存在著貿易往來,C項正確3.“(摩加迪沙)是一座極大的城池……當地出產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無上珍品,遠銷埃及等地?!?4世紀伊本·白圖泰描述的上述現象出現于(
)A.非洲西部 B.非洲東部 C.非洲南部 D.非洲北部根據材料“摩加迪沙是一座極大的城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摩加迪沙位于索馬里地區,屬于非洲東部,是位于東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B項正確4.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與外界交往的主要途徑不包括(
)A.尼羅河通道 B.撒哈拉沙漠商路
C.印度洋航路 D.阿拉伯帝國征服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黑非洲的對外交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帝國征服了北非,沒有征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D項符合題意,5.津巴布韋國家在其鼎盛時期便向外擴張,石建文化迅速向外傳播,類似于大津巴布韋的石建出現于高原的東部、西南部、中部和北部。從中可以看出(
)A.戰爭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B.巨石文化并非津巴布韋獨有C.津巴布韋已經發展到較高文明階段
D.巨石文明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根據材料“津巴布韋國家在其鼎盛時期便向外擴張,石建文化迅速向外傳播”可以看出津巴布韋對外擴張推動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A項正確;6.15世紀的一位埃及人寫道,“穆薩國王(馬里帝國14世紀上半葉的知名國君)到達埃及境內。前來朝拜安拉的古老寺廟并拜訪世人敬仰的先知之嘉……人們說他所轄領土的長度相當于一個人步行3年的里程,而且還有14個屬地(藩屬國)?!睋丝芍?,14世紀上平葉的馬里帝國(
)A.勢力范圍較為廣國 B.尚未實現中央集權C.重視睦鄰友好關系 D.以基督教為國教依據材料“人們說他所轄領土的長度相當于一個人步行3年的里程,而且還有14個屬地(藩屬國)”,可以看出當時的馬里帝國勢力范圍非常之廣,A項正確;7.下圖是非洲阿爾及利亞地區壁畫(約5000~6000年前)中人民放牧的情景。該情景可用一說明當時非洲(
)A.原始畜牧業的出現 B.成為人類文明發源地C.原始藝術的抽象 D.進入階級社會的標志根據材料“非洲阿爾及利亞地區壁畫(約5000~6000年前)中人民放牧的情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從側面上體現了非洲地區原始畜牧業的出現,A項正確8.據如表可知,班圖人大遷徙(
)A.促使西非文明呈現混合型特點 B.促進非洲文明朝多樣性演進C.確立了桑海在東非的霸主地位 D.導致了南非地區的四分五裂路線班圖人遷徙概況西線西遷后建立的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南線抵達南非,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東線抵達東非沿海地區,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班圖人項東西南三個方向遷徙,形成不同的國家,這促進了非洲文明的多樣化,B項正確9.西非人在9世紀左右掌握了鐵器和青銅的冶煉技術,能夠鑄造青銅人像和工具。東非出現一系列城市國家,與阿拉伯地區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中部和南部非洲較多保留了黑人傳統文化,大津巴布韋遺址由石塊壘砌而成。下列選項對材料所述解讀最準確的是(
)A.中國和非洲交往源遠流長 B.古代非洲城市發展水平較高C.非洲文化地域性特征明顯 D.古代非洲對外貿易比較發達本題考查古代非洲文化。材料描述了西非、東非、南非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反映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文化地域性的特點,C項正確10.大津巴布韋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它得名于(
)A.金字塔建筑 B.地處非洲東部
C.笈多帝國文明的一部分 D.石頭城建筑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津巴布韋文化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得名于一組古代巨石建筑群遺址,D項正確;二、古代美洲文明1.概況(1)培育作物: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獨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陸沒有的農作物,包括馬鈴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2)文明代表:在農業和貿易發展的基礎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創造了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2.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1)瑪雅文明①經濟:農業以種植玉米為主;制造出精美的陶器。②政治: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了統治階級;一般氏族成員成為平民。③建筑:城市建筑精美,城內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④文化:發明了獨特的文字;采用歷法紀年;采用20進制;知道“零”的概念⑤衰落:15世紀中期,瑪雅文明衰落。(2)阿茲特克文明興起14世紀,阿茲特克人興起于今墨西哥地區;16世紀初,阿茲特克人國家進入鼎盛時期,控制了整個墨西哥谷地及其周邊部落。表現政治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
經濟農業是經濟基礎;發明“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
都城(1)位置:特諾奇蒂特蘭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島上。(2)布局特點:有三條堤道與陸地相連,并有引水渠供應全城淡水。為方便交通,渠上架設了多座橋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縱橫交錯,承擔著城市的交通運輸。(3)印加文明興起12世紀,印加人以庫斯科為都城建立國家,13世紀,逐漸崛起。15世紀末16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表現政治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繼承,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將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每個政區設立一個長官,由貴族充任。政區之下,按人口多少設置各級官員。
其他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政府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統;將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11.印加帝國每兩省建立相互援助的對應關系。如某一省因干旱、冰雹、寒凍導致農作物減產,那么掛鉤的省應馬上拿出剩余產品,救濟對方。當然,受災省本身也有一些剩余產品,儲藏在各省國庫,受災時,這些產品無疑要取出來應急。上述舉措(
)A.促進了商品經濟發展 B.形成了完善的社會保障C.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 D.體現了救濟手段多樣化根據材料可知,每兩省即建立相互援助的對應關系,平時均儲藏剩余產品,災荒時用于自救和援助,有利于穩定印加帝國的社會秩序,C項正確;12.印第安人中的阿茲特克人來到墨西哥的特斯科科湖畔,并在湖中的小島安家落戶。他們從特斯科科湖中撈起淤泥,堆積在固定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動園地”,促進了人口的增長。由此推斷,“浮動園地”的用途是(
)A.居住用地 B.城市道路 C.農業種植 D.橋梁設施根據材料“來到墨西哥的特斯科科湖畔,并在湖中的小島安家落戶”、“形成‘浮動園地’,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可以看出,隨著人口的增長,島嶼變得非常擁擠,于是因地制宜,建造“浮動園地”來擴大耕地面積,發展農業,促進了人口的增長,C項正確13.“浮動園地”(如下圖所示)是一種創造性擴大耕地面積的方法,耕種者每年可以從園地中獲得7次收成,直到今天某些地區仍然使用這種耕作方式。發明這一做法的是(
)A.瑪雅人 B.阿茲特克人 C.印加人 D.班圖人通過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最先采用“浮動園地”耕作的是阿茲特克人,B項正確14.2018年,考古學家在危地馬拉北部發現復雜的高架道路網,連接這一區域所有的瑪雅城市,就算是雨季也能方便通行,而且路幅夠寬。專家還發現“驚人的防御設施”,包括圍墻、防御墻和堡壘。這說明當時瑪雅(
)A.商品經濟非常發達 B.車輛人員往來不絕C.城市之間戰爭頻繁 D.形成中央集權國家材料表明瑪雅城市有復雜的高架道路網,且路幅夠寬,可以連接這一區域所有的瑪雅城市,同時存在防御設施,說明出于防范戰爭的需要,瑪雅城市修建了便利的交通網絡,C項正確;15.印加王利用中央級言員和巡視員監察地方官員。監察內容包括:是否忠實執行上級命令,是否玩忽職守等。地方官員在登記村社社員財產時“一雙草鞋也不能遺漏”,在分配土地時不能不平均,在組織灌溉時不能忘記通知有關社員;否則,一切后果(例如社員因饑餓而盜竊)由該地方官員負責,即受到相應處罰。這一做法(
)A.提升了官員素養 B.增強了國家治理能力C.實現了吏治清明 D.強化了君主專制權威印加王利用中央級言員和巡視員監察地方官員,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管控力度,有利于增強國家的治理能力,B項正確16.阿茲特克人建造的太陽金字塔,與古埃及金字塔有異曲同工之妙。特諾奇蒂特蘭城,這座阿茲特克人的水城威尼斯(意大利的一座城市),更是設計精美、工程浩大。對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A.古代文明具有共同的源頭 B.印第安人的聰明才智令人贊嘆C.美洲文明發展程度高于歐洲 D.阿茲特克人國家的地域廣闊依據材料“阿茲特克人建造的太陽金字塔,與古埃及金字塔有異曲同工之妙”結合所學可知阿茲特克人是印第安人,表明他們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水平,印第安人的聰明才智令人贊嘆,B項正確;17.下列文字系統中,來自于美洲的是(
)A.楔形文 B.象形文 C.瑪雅文 D.甲骨文瑪雅文來自美洲瑪雅文明,C項正確;楔形文字來自兩河流域,排除A項;象形文字來自埃及,排除B項;甲骨文來自中國,排除D項。1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阿茲特克人粗野好戰,他們發明了“浮動園地”。“浮動園地”是一些在湖底從生的雜草上鋪墊湖土、由生長的雜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島。“浮動園地”的大量修建(
)A.推動了國家擴張 B.加強了軍事防御
C.形成了農耕文化 D.有助于人口增長“浮動園地”的建造,擴大了耕地面積,有利于人口和財富的增長,D項正確;19.位于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羽蛇神金字塔,由瑪雅人于10世紀左右建成。每年春分及秋分兩日的日出和日落時分,在太陽的映照下,在金字塔一側的階梯上會形成了三角形的陰影,酷似一條大蛇的影子。據此推知,古代瑪雅人(
)A.自然崇拜占據主流地位 B.借鑒了古埃及人的技術C.具備一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品市場藝術市場風險識別與評估考核試卷
- 外貿英語函電保險課件
- 酸堿反應全解析
- 塑造健康生活
- 碩士論文寫作指導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再生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市級名校2025屆初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山東服裝職業學院《中醫推拿與養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醫學高等??茖W?!督虒W方案設計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中醫藥大學《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人工智能訓練師理論知識考核要素細目表五級
- 2024年貴州省中考理科綜合試卷(含答案)
- 110kV變電站專項電氣試驗及調試方案
- DL-T901-2017火力發電廠煙囪(煙道)防腐蝕材料
- GB/T 3428-2024架空導線用鍍鋅鋼線
- ISO 15609-1 金屬材料焊接工藝規程及評定-焊接工藝規范中文版
- MOOC 英語語法與寫作-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中考二模地理試題
- 電子書 -《商業的底層邏輯》
- 人居環境科學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
- 4.2 應對挫折提升抗逆力(高效教案)-【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