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地下水流系統
第1節地下水系統的概念激勵:環境對系統的作用響應:系統在接受激勵后對環境的反作用地下水系統含水系統:由隔水或相對隔水巖層圈團的,具有統一水力聯系的含水巖系。
一個含水系統往往由若干含水層和相對隔水層(弱透水層)組成,而其中的相對隔水層并不影響含水系統中的地下水呈現統一水力聯系。
第2頁/共36頁第1頁/共36頁
第1節地下水系統的概念地下水流動系統:是指由源到匯的流面群構成的,具有統一時空演變過程的地下水體。異同點:含水系統的整體性體現于它具有統一的水力聯系:存在于同一含水系統中的水是個統一的整體,在含水系統的任一部分加入(接受補給)或排出(排泄)水量,其影響均將波及整個含水系統;地下水流動系統的整體性體現于它具有統一的水流,沿著水流方向,鹽量、熱量與水量發生有規律的演變,呈現統一的時空有序結構;
第3頁/共36頁第2頁/共36頁
第1節地下水系統的概念流動系統以流面為邊界,屬于水力零通量面邊界,邊界是可變的;含水系統與流動系統都具有級次性,任一含水系統或流動系統都可能包含不同級次的子系統;含水系統與流動系統的邊界是相互交疊的;流動系統在人為影響下會發生很大變化;控制含水系統發育的,主要是地質結構(沉積、構造、地質發展史),而控制地下水流動系統發育的,主要是水勢場。
第4頁/共36頁第3頁/共36頁
第2節地下水含水系統松散沉積物構成的含水系統(a)發育于近代構造沉降的堆積盆地中,其邊界通常為不透水的堅硬基巖;含水系統內往往由若干含水層(子含水系統)和不完全隔水的粘土和亞粘土構成。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通常為“天窗式”和“越流式”;同一含水系統中,各部分的水力聯系程度有所不同。第5頁/共36頁第4頁/共36頁
第2節地下水含水系統基巖構成的含水系統(b,c,d,e)一個含水系統可由若干含水層(子含水系統)和弱透水層構成,但有時單獨一個含水層也可以構成一個含水系統;隔水邊界可以全部,也可部分開放。第6頁/共36頁第5頁/共36頁
第2節地下水含水系統第7頁/共36頁第6頁/共36頁
第2節地下水含水系統由隔水層或相對隔水層圈閉,并不是說它的全部邊界都是隔水或相對隔水。它可以全部隔水封閉(e),但也可以部分邊界開放,這種開放不僅在于表面(a),而且也在于地下(c)。一個含水系統往往由若干含水層和隔水層(弱透水層)組成,但少數情況下(b,e),一個單獨的含水層也可構成一個含水系統;另外,同一個含水層由于構造原因也可以構成一個以上的含水系統(b,c)。第8頁/共36頁第7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地下水流動系統的由來1940年郝伯特(M.K.Hubbert)指出:河間地塊流網中排泄區的流線是指向地下水面的,為上升水流;補給區的流線離開地下水面,呈下降水流;只有在兩者之間的過渡帶,流線才是水平的。第9頁/共36頁第8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10頁/共36頁第9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1963年托特(J.Toth)發展了郝伯特理論。他發現:在均質各向同性潛水盆地中出現三個不同級次的流動系統:局部的、中間的和區域的。隨后的R.A.Freeze和P.A.Witherspoon利用數值解得到層狀非均質介質中地下水流動系統1980年托特(J.Toth)提出“重力穿層流動”的概念,將流動系統理論全面推廣到非均質介質場。第11頁/共36頁第10頁/共36頁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Theoreticalanalysisoflocalandregionalflowsystem第12頁/共36頁第11頁/共36頁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Cross-sectionshowinggroundwaterrechargeanddischarge第13頁/共36頁第12頁/共36頁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Watertablepositionwhererecharge/Tislow(top)andhigh(bottom)第14頁/共36頁第13頁/共36頁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15頁/共36頁第14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16頁/共36頁第15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17頁/共36頁第16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地下水流動系統的水動力特征取決于驅動水運動的重力勢能(托特稱之為地形勢);在靜止水體中,各處的水頭相等。而在地下水流動系統中,勢源處流線下降,沿著流線方向,越來越多的機械能消耗于粘滯性摩擦,在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水頭越來越低,任一點的水頭均小于靜水壓力。反之,在勢匯處,流線向上,垂向上水頭自下而上由高而低,任一點的水頭均大于靜水壓力。在中間地帶,流線水平,垂向斷面各點水頭均相等,并正好等于靜水壓力。(解釋潛水承壓)第18頁/共36頁第17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19頁/共36頁第18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單源單匯地下水流動系統只形成一個流動系統第20頁/共36頁第19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多源匯地下水流動系統形成多級次地下水流動系統。如同一介質場中存在兩個或更多的地下水流動系統時,它們所占據的空間大小取決于以下兩個因素:(1)勢能梯度(I),等于源匯的勢差除以源匯的水平距離。勢能梯度愈大的流動系統占據的空間也愈大,反之亦然;(2)介質滲透性(K),透水性愈好,發育于其中的流動系統所占據的空間也愈大。
第21頁/共36頁第20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22頁/共36頁第21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23頁/共36頁第22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地下水流動系統的水化學特征
地下水水質是隨著流動過程而不斷變化的。
在地下水流動系統中,任一點的水質取決于下列因素:
(a)輸入水質
(b)流程流速
(c)流程上遇到的物質及其可遷移性
(d)
流程上經受的各種水化學作用
第24頁/共36頁第23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地下水化學成分主要來自流動過程中對流經巖土的溶濾。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地下水在巖層中滯留的時間越長,從周圍巖土中溶濾獲得的組分便越多。局部流動系統的水,流程短,流速快,地下水化學成分相應比較簡單,礦化度較低;區域流動系統的水,流程長,流速慢,接觸的巖層多,成分復雜,礦化度也高。但在補給區礦化度并不高,排泄區的礦化度最高。第25頁/共36頁第24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同一含水層或含水系統的水,可以分屬不同的流動系統或不同級次的流動系統,水動力特征不同,水化學特征自然不同。第26頁/共36頁第25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地下水流動系統的不同部位,由于流速與流程對水質的控制作用,顯示出很好的水化學分帶。第27頁/共36頁第26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在同一介質場中,不同流動系統以及同一流動系統不同級次系統的界線兩側,地下水水質可能發生突變;不同流動系統水流相向匯流處—水動力圈閉帶與相背分流處—準滯留帶,恰好是流束膨脹,流速遲緩之處,有利于各種溶解物、懸浮物、乳狀物質、膠體物質在此積聚;在地下水流動系統的不同部位,發生的主要化學作用也不同。第28頁/共36頁第27頁/共36頁
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29頁/共36頁第28頁/共36頁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地下水流動系統的水溫度場特征
沒有地熱異常的地區,根據地下水溫度的分布,可以判定地下水流動系統。年常溫帶以下的等溫線通常上低下高,呈水平分布。但由于地下水流動系統的存在,補給區的下降水流受入滲水的影響,地溫偏低。排泄區因上升水流帶來深部熱影響,地溫偏高。從而使原本水平分布的等溫線發生變化。補給區的下降,且間距變大(地溫梯度變小)。排泄區上抬,且間隔變小(地溫梯度變大)。第30頁/共36頁第29頁/共36頁第3節地下水流動系統第31頁/共36頁第30頁/共36頁9.7不同介質中的地下水流系統
松散沉積物裂隙基巖可溶巖層
巖溶水流系統初期巖溶不發育,多個局部水流系統后期巖溶發育,統一的區域水流系統孔隙水流系統復雜,原因有:第32頁/共36頁第31頁/共36頁9.7不同介質中的地下水流系統第33頁/共36頁第32頁/共36頁9.7不同介質中的地下水流系統缺乏明顯的系統邊界介質場空間變化復雜地貌及微地貌影響下勢場變化復雜各級次含水系統與水流系統具有復雜的交錯關系經歷長期地質及自然地理演變,后期發育的水流系統的影響疊加于前期水流系統之上,重塑演變過程十分復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置地皮出售協議書
- 夫妻彩禮承諾協議書
- 委托代理炒股協議書
- 夫妻異地后續協議書
- 失業勞動合同協議書
- 夫妻離婚財產協議書
- 夜場營銷合同協議書
- 合作社聯合社協議書
- 同城設備搬遷協議書
- 培育孵化項目協議書
- 生產線技改后效果對比
- 五年級美國大聯盟計算和幾何專題講義教師版(含題目翻譯答案解析)
- 學院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支撐材料目錄
-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到六年級課本古詩
- 全國優質課一等獎中職中專計算機專業教師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Premiere視頻制作初體驗》說課課件
- 農村供水建設和運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 鐵路貨車空重車自動調整裝置原理的作用課件
- 汽輪機DEH簡介和SGC順控啟動
- 遼沈戰役課件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有關太陽能跟蹤器中英文翻譯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