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春節送禮文化調研報告【摘要】春節,作為一種特有的民族情結符號,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華人的共同節日。春節文化延承著幾千年的古老傳統,傳遞著特有的文明,已成為中華民族璀璨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送禮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研究中國春節送禮文化的現狀及變化情況,2008年寒假北京科技大學共有672名同學分布全國近30余省市自治區進行“中國春節送禮文化”主題調研。結合同學們反饋的大量有效調查問卷和調研報告,進行數據分析和調研報告整理后撰寫此文,以期對中國春節送禮文化進行正確引導,防止現今顛覆性送禮經濟趨勢的發展與蔓延,使春節送禮文化人性化本源得以普及拓展?!娟P鍵字】春節送禮文化變化原因現實意義正確引導【正文】一.調研背景幾千年的文化傳統積淀,在“禮儀之邦”——中國,春節已成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華人的共同節日。而最初的春節送禮文化內涵簡單明了,送禮作為一種溝通感情、促進交流的方式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與歡迎,并在人際關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文明的興起、商品經濟的繁榮無一不在悄悄影響著春節送禮文化,“禮”的內涵也因此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拓展。春節送禮文化與以往相比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當代的送禮文化正處于一種怎樣的狀態?人們對此有哪些不同的認知?針對這些問題,2008年寒假北京科技大學組織社會實踐,進行了“中國春節送禮文化調研”活動。共有672名同學參與其中,調研地區涉及東北地區,西北部分地區,以北京、天津、河北為代表的華北地區及華南的大部分地區。調查對象涉及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民族的多層次人群,具有較高程度上的代表性。針對同學們收回的5380份有效調查問卷以及大量調研報告撰寫此文,以期從中國春節送禮文化的起源、不同地區春節送禮文化的現狀及差異、中國春節送禮文化的變化及原因、中國春節送禮文化的意義以及如何正確引導人們春節送禮等角度闡述中國春節送禮文化。二.各地春節送禮文化現狀及差異比較(一)東北地區在東北,每到佳節人們都要互相贈送禮品來表達尊敬與仰慕之情,春節就更不例外了。東北人雖然位于關外,但是在送禮文化這一方面,還是基本上和華北地區是一致的,保持了中國春節送禮的大部分傳統。總體來說,一件理想的禮品要表達贈送者和接受者的某種特殊愿望,傳遞出某種特殊信息。通過分析調查問卷并結合調研發現的情況,發現東北地區的春節送禮呈現如下發展趨勢:1、過節送禮,從盲目到茫然再到理性。由于以前生活水平普遍不高,送禮更多的是講究最原始的溝通感情層面意義,對禮品的物質性沒有過多苛求,甚至整個地區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禮品。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送禮的程度也相應提高,面對琳瑯滿目的各色禮品,人們卻迷失了送禮的初衷。除去那些“為了送禮而送禮”的因素,節日禮品也成了送禮者誠意和受禮者身份的象征。但近年來,人們不僅注重商品的質量與價格,對商品的品位也有了很高的追求,理性送禮成了主流,一些代表東北本地特色的產品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2、節日禮物,向經濟向文化思維轉變。調查發現,現在的購買者希望從消費過程中獲得一種自我肯定和自我滿足感。表達關懷、慰問的禮品就更加注重這方面的內容了,這也是一個祝福他人展示自我的方式。以前那種糖果煙酒單純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禮品已經逐步蛻變,演繹為注重感受、品味與功能并重的送禮觀念。人們對綠色健康和文化內涵的渴求,無形中成了禮品消費的助推劑。在當今社會春節送禮文化中可以呈現幾大不同以往的特征:追求時尚;兼具功用性與投資收藏性;注重高貴風雅性;情侶、友情、親情、商務成為禮品消費情感主流;藝術品禮品市場逐漸走俏。(二)華北地區華北地區作為傳統文化最完整保存的地區,在春節送禮文化上也最能說明其現狀和變化之始末。從調查反映的情況來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春節送禮在該地區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送禮的時間有所不同。由圖表可知,人們在春節送禮時間上有所調整。以往人們總是在春節前準備好各種年貨,在春節期間無需再購買,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商店超市大量普及,特別是一些超市在春節期間也正常營業,而且食品新鮮,質量有保證,所以部分送禮者選在春節期間,這一變化反映了我國我國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人們對商品安全、綠色健康的追求。送禮時間集中在春前一周和春節期間,主要是大家考慮到這時人氣比較足,比較有過節氣氛。如果送太早不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送晚了就沒過年氣氛了。同時調查發現大部分人把給領導和同事的送禮安排在節前一周,2、送禮對象有所變化。幾十年前,送禮主要局限在親朋好友之間,而現在送禮的范圍更廣了。過年期間要送給領導,客戶,晚輩以及自己的仰慕者等等。禮品要因人而異。比如送給老人:糖果、點心是必需品,水果、時令特產是祝賀春節的傳統食品;夜飯半成品省力省心,方便快捷;印制精美的年畫、掛歷、臺歷是送給老人最好的精神食糧;此外紅色中國結也是不錯的選擇。送給小孩子:爆竹、焰火等是送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當然這只適用于農村或是允許燃放鞭炮的城市;毛絨玩具等,也深受孩子的喜愛;刻有當年生肖圖案的紀念品,是送給孩子不錯的禮物。和過去相比,送禮范圍有所擴大。有被調查者(小學、初中生)講,現在同學之間流行互相贈送小禮品,結交友情,借此搞好同學關系,而且大多數同學買的東西一般都不是很貴,但很有紀念意義。3、禮品種類發生變化。七八十年代,在華北地區主要還是以送點心和水果為住。一些糕點老字號,也就此打響了自己的名聲,糕點店在春節和其他過節期間異常火暴,高峰期能排很長的隊伍。到了九十年代,煙酒也登上了送禮舞臺。劍南春,古井恭酒等為主要贈品,至于煙類,大家都比較傾向于送一些較高檔次的。然而如今送禮有了一些顯著的轉化,點心和煙酒仍為必備禮品,一些年輕人也開始送洋酒洋煙。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開始流行送保健品。許多人選擇了更實際的方法,直接贈予紅包或購物卡。調查還發現春節送禮越來越講求送健康、送時尚了。像數碼電子類產品以其實用、新潮成為禮品中的新貴。4、禮品金額發生變化。過年走親訪友送禮的習慣是應該保留的,關鍵是禮物的選擇方應該是認真、理智地選取適合的禮物。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糕點、糖果,到如今的鮮花、保健品和精美的禮籃,年年過年年年送,禮物的內容卻不知不覺落入陳式。現在人們普遍這么概括著現在的送禮現象,“越送越大”“越送越亂”。這一現象在城市尤為顯著,在農村也開始初露端倪。送禮上所花的費用是“水漲船高”。人們記憶中那種花幾十元買一箱酒、幾十塊錢買一條煙送送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從各種高檔奢侈品到各個商場超市的購物卡,都用來當作禮品送人。用于送禮的金額翻番漲,在注重禮品本身的實用性的同時,價格的適合程度開始成為一種新的標準,是讓很多人痛恨送禮的一個重要原因。古來“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美好描述,也已經漸漸被遺忘。在今天,“禮多人不怪,禮重不壓身”成了人們送禮的“新標準”。(三)西北地區西北的地區特殊性決定了其送禮文化的特殊性。通過在關中地區的調查發現,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在春節期間送禮,春節送禮的習慣和性別、政治信仰都基本無關,與學歷有一定關系,與職業、收入等因素卻有著密切聯系。關于春節送禮的原因,可謂多種多樣,有些人純粹是為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些人是為了對別人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而還有些人僅僅是出于禮節性問候。通過調查發現,關于春節送禮的目的,選擇禮節性問候和為了協調關系的人占到了絕大多數。1、風俗對送禮時間的影響。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節前一周或者春節期間進行送禮,這應該與當地的風俗文化有關系,在節前或者是春節期間走親戚,或者看望朋友,自然不好意思空手前去,這也是人之常情。而大部分人選擇春節期間送禮,也正符合當地春節期間走親戚和探訪朋友的習慣。比如關中地區當地的風俗是初二要回娘家,尤其是農村的風俗是在女婿回娘家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大包的禮物,禮物不一定很貴重,但是一定要看著很多,很大的樣子,這樣才能有面子。因此,在當地初二早上,街上就會看到很多很多的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街上走。所以,這種地方風俗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春節送禮的文化和習慣。2、禮品本身發生變化春節禮品可謂五花八門,各種各樣,和大部分地區一樣,在禮品中占主導地位的仍是煙酒類和食品類。從“在春節希望得到的禮品”調查中發現,選擇煙酒類和食品類的人占了絕大多數,這正與人們送禮的傾向相同。很多人在送禮的時候也都是先考慮自身的情況,看看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樣的禮物,通過換位思考,來選擇送給別人的禮物。對方的喜好,禮品的實用性,價格的適度以及品牌檔次都是在大家的考慮范圍以內。一位被調查者表示,送禮時要考慮的問題往往很多,選購禮品經常也是一件非常傷腦筋的事情。3、對送禮的看法關于春節送禮的看法的調查中,持支持態度的人還是占到了絕大多數??梢姶蠖鄶等诉€是認為春節送禮是有意義的,它是表達情感,增進友誼的一種必要方式。在中國,春節期間探親訪友的時候攜帶禮物的習俗已經延續了幾千年,這也正是其存在的理由。當然,也有少部分人表示自己并不愿意送禮,僅僅是風俗如此。在調查中發現,經常有人把自己收到的禮物再轉手送給別人。他們表示,有一些收到的禮物對自己并沒有什么用處,還不如轉手送給別人。錢不說,而且還能更好的做到物盡其用。也有一些人把自己收到過多的、或者是不用的禮物賣給禮品回收的商店,他們認為,禮物對自己來說也沒有什么用處,放到自己家里也是浪費,還不如賣掉,還能得點外塊。(四)華南地區華南地區位于我國最南部,包括海南省全部,福建省東南部,廣東和廣西的中南部,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在此居住著包括白族,彝族,壯族,哈薩克族等在內的少數民族,因此華南地區的春節送禮文化也便染上了許多民族特有的風情。1.民族風情新春佳節是人們探親訪友的好時機。拜年除了給親朋好友帶去一片美好的祝福外,帶上點禮物也在情理之中,這表現了一個人的交際藝術,少數民族的人們也不例外。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在節日里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納西族在春節時就會送麗江粑粑、佛掌參、百合圓子、白蕓豆酥肉等特色食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作為春節禮品;而布衣族的人們則會在春節期間送銀質手鐲、耳環、項圈、足蹬尖鼻繡花鞋等淡雅樸素的飾品作為禮品。這些都是過去少數民族春節送禮的習俗,而現在隨著中國的飛速發展,華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他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他們在春節期間送禮的風俗也變化了不少?,F在春節期間他們不僅送自己民族的特色物品,而且也開始送禮品,同時也開始注重禮品的檔次和實用性。相對于少數民族的春節送禮習俗而言,居住在我國南方的漢族人民也有許多自己的送禮風情。例如在福建農村,一般情況下嫁出去的女子,于年前的一周必須向娘家(對象包括:父母、兄弟、爺爺奶奶)送禮。而且針對不同的對象送不同的禮品。例如:對爺爺奶奶送禮的話,一般情況下每人一個紅包(一般的有30元、50元,少數的100元)外加一些可口的食品。對自己父母送禮只是紅包和禮品都會多一些,其他的與給爺爺奶奶送禮沒有大的差異。而給兄弟送禮品,就不需包紅包了,當然如果有年紀比較小的侄子和侄女就會另給壓歲錢。2.對送禮的看法在對南方春節送禮文化的調查發現,春節期間有75%的人會或多或少的送禮,而另外的25%則不會送禮,但是100%的人一致認為在春節期間(初一到十五)送禮是比較合適的,這跟人們的觀念還是一致的,太早或是太遲了都不好,時間恰到好處才能有喜慶的氣氛。至于人們在春節期間送禮的主要原因,人們給出了較多的答案,其中:得到過對方的幫助,借此感謝、禮節性問候、表達尊敬,仰慕之情和傳統習俗,勉而為之約各占25%。由此看來,春節送禮的習俗成了25%的人的累贅。絕大多數的人認為自己春節最想得到的禮品是現金紅包,可能由于是鄉下的緣故,大家花在禮品上的金額并不算太多,一般為150元左右。有一個問題十分值得注意,僅僅12.5%的人稱如果要購買禮品會考慮禮品本身的實用性,其他的87.5%則有考慮對方的喜好、價格的適合程度、品牌,檔次等。當然,還有人根本沒有什么特別注意的,這些人應該是屬于那25%不會送禮的人。3.格局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南方農村的春節送禮的格局也正漸漸的改變,而帶來這種改變的人大都是在外學習和工作的人,比如大學生,外出務工人員或者教師。盡管他們的收入不高,但是他們在春節禮品上的花費還是逐年在增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外的時間長了,思想和觀念上慢慢的發生了轉變。作為老師,似乎更能理解這種傳統文化,因此他們在這方面都表現出比較高的熱情。4.送禮品的選擇此次的調查還顯示不同的年齡層對于禮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調查顯示,40——50歲層段的被調查者更希望獲贈保健營養品。一方面,這類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事業上有一定基礎的同時,逐漸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廣告的狂轟亂炸將保健營養品的功能療效吹捧得過于虛浮,自己花錢購買并不太舍得,反倒是別人送的用的舒坦,最為稱心。而較為年輕的被調查者則更加注重禮品的時尚性,一些數碼產品、新款手機成為他們新年期盼收獲的禮物的首選。不僅如此,許多富有特色的文化禮品也同樣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書市、音像市場春節期間也異常火爆,更多家長也傾向把書籍當作送給孩子的新選擇。文化消費,成了新時代送禮的重頭戲,越來越不同的年齡層對于禮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此外,熱愛運動,追求美麗的少男少女們更是帶動了春節期間健身、美容市場的消費熱潮,瑜伽、街舞、皮膚護理等的健身卡、美容卡也隨著春節送禮的民俗風吹入平民生活圈。另外,通過對年齡較長的人的調查顯示,現在春節送禮的習俗也發生著變化,在十幾二十幾年前,大家送禮更注重對方的需求,現在則流行送購物卡、保健品等等,而且價值越來越高,不乏有故意攀比的嫌疑。這實在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春節送禮本來只是想在這過年的大好時候增添一份喜悅,但現在卻成了某些人炫耀自己財富的機會,這也有違春節送禮之初衷。三.春節送禮文化的現實意義及變化原因(一)春節送禮文化的現實意義總覽這次調查結果,發現現代送禮文化向潛規則靠攏的現象不明顯。正統的送禮給送禮者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的說法無法成立,大家還是以一種相對健康良好的心態看待春節送禮,大多數人也能理性客觀的投入到這場送禮的大潮中來?,F在的春節只是過年百姓的一場文化行為,而沒有上升為國家行為,這是一大缺憾。因為共享過年,所以中華民族“是一家人,快快樂樂的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得上下齊心,通力合作,將春節打造成幸福的事情,快樂的活動,讓其成為中華文化復興一件大事。春節送禮儼然已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人們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但通過調研我們也應該看到它的負面影響。1、春節送禮對很多人來說成為一種負擔,經濟負擔與精神負擔?,F在送禮盲目追求禮品價錢,禮品越來越貴,情意越來越薄。買禮品肯定要花錢,如果親戚朋友多,過年光買禮品就要花幾百上千元。有些人為了討好領導,求別人辦事,春節購買大量禮品,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造成了一定的經濟負擔。還有一些人為了攀比,給自己很大壓力,去買力不能及的禮品,對精神方面造成了影響。2、春節送禮從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攀比之風,腐敗之風。春節送禮出現一種奇怪現象,那就是物質化。中國人好面子,喜歡與別人攀比,別人買的禮品貴,自己會去買更貴的,對社會風氣造成了不良影響。過去送禮是很樸素的,主要就是大家增進感情的一種途徑,而現在送的禮品,動輒好幾百、好幾千,用處并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支撐目前社會送禮經濟的,其實并不是中國人富而好禮的小禮物,而是成千上萬元的“厚禮”。這種厚禮,養活了禮品供應商,滿足了權禮交易的需要,也給不法的行賄受賄提供了機會。在今天社會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對于日漸增長的社會送禮經濟,也應當做一番調控。3、春節送禮“怪圈”。A送禮給B,經過C、D……禮物又回到了A那里。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說明人們送禮時的情意有所減少,不注重禮品的個性,給對方不能留下深刻印象。這是對春節送禮文化的扭曲理解。人們在春節期間相互走訪,往往會收到許多禮品,但這些禮品自己無法完全享用,于是就會拿著他人送來的禮品再去送給別人,這樣一來,就會有某些禮品在人們中間被送來送去,有時甚至會出現自己送出的禮品再被送回來的尷尬局面。不過,春節送禮的陰暗面并非主流,更多的人仍把送禮文化當做尊重、孝順、關心的暗示,認為這是體現中華文明禮節內涵的一種方式。中國人講究禮節,認為春節訪友、贈禮傳情是理所當然之事。面對春節送禮龐大的支出問題,最需深刻思考的是如何扭轉群眾對于送禮文化的曲解,使其深刻理解“禮輕情意重”的含義,使現代禮儀文化在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規范公民道德,增添新的元素,讓春節過的既富有民族特色,又蘊藏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令“健康、和諧、禮儀”成為春節等傳統節日的主旋律。(二)春節送禮的變化原因1、經濟的不斷發展提高了人們送禮的等級與層次。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因此他們愿意花一些錢去買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以增進感情。特別是近些年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改變。一年下來攢了很多錢,很多人存入銀行,很多人選擇花掉一部分錢,促進消費。2、市場導向作用擴大,春節消費集中。商家利用人們的消費心理,進行各種促銷活動,引導許多消費者去消費。春節消費成為一種習慣。市場的不斷宣傳和引導也使得春節禮品有了很大改變,人們更注重保健,因此保健品,健康食品成為送禮的主流。送禮中的煙酒是一個時期人們認為最好的東西,所以就這樣傳承了下來,幾乎成為必送之禮了,即使有改變,也是在此基礎上增加綠色健康的色彩。人們重視的不只是金錢、名利,更多的是健康。這是件積極的事。這也表現出如今人們送禮變得更理智。3、時間恰當,春節走親訪友?,F代社會工作壓力很大,大部分人平時忙于工作,與親朋好友的溝通相對少了。春節期間,利用春節黃金周假期走親訪友,并帶給他們一些體現個性的禮物是很不錯的選擇。四.春節送禮文化的引導1、健康禮品類型的倡導。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修身養性”成了一種奢望,能夠在家庭中創造一點“綠環境”,如養盆花、擺個盆景,不但能調節室內空氣,還能給尋常的生活增添幾分情趣。所以,挑選一個造型獨特、具有藝術性的植物盆景,未嘗不是拜年的好禮物;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知識的渴求已經愈來愈甚。在這個人人想充電,人人講文化的年代,拜年禮品開始重視文化氣息,可以說是知識時代背景下,人們開始追求知識的表現?!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墨之香里溢出的情趣想必是城市與農村所共同欣賞、愛慕的。春節送禮不妨送上幾本有價值的好書,經濟而實惠。“送禮送健康”,確實,健康是每個人共同期望的一件大事,送健康自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只不過,市場上的保健品雖然名目繁多,效果如何卻不得而知;而且不同的人所需不同,送健康也要因人而異。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從去年開始走俏的健身卡等“新健康禮品”,今年行情依然看好。拿到一張健身卡,就像是身邊多了一個督促自己運動的“動力”——既然有了卡就不能辜負送禮者的一片好心,于是乎,多多去健身房報到的結果就是健康的身體。在這個講究親情、友情的春節市場,“禮品引擎”正把春節的年味與喜氣唱得越來越濃。傳統禮品某種程度上只是一種符號,隨著社會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工程造價培訓課件
- 兒童多動癥的健康教育
- 部隊反邪教課件
- 高效節能電機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報告(范文)
- 2025年會計、審計及稅務服務項目發展計劃
- 新解讀《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標準 DBJ-T 36-069-2021》解讀
- 2025年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項目建議書
- 細胞生物學總結
- 2025年霍爾汽車點火系統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花畫工藝品合作協議書
- 教師進企業實踐三方協議書
- 施工現場隱患圖片識別合集
- 山西省建設工程計價依據
- 煤礦在用安全設備檢測檢驗制度
- GB/T 24632.2-2009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圓度第2部分:規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巖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釬焊接頭強度試驗方法
- 內調焦準距式望遠系統光學設計2022年
- 核磁共振的發展史課件
- 切紙機安全操作規程標準范本
- 國家開放大學2022秋法理學形考1-4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