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試卷 省賽一等獎_第1頁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試卷 省賽一等獎_第2頁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試卷 省賽一等獎_第3頁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試卷 省賽一等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試卷(時間:25分鐘滿分: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溫家寶總理在《同文學藝術家談心》中認為:文藝復興時代是一個百花競放、碩果累累、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的光輝時代。意大利最早出現文藝復興的根本原因是()A.得天獨厚的人才優勢B.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現C.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遺存D.資產階級強烈反對封建制度2.但丁在《神曲》中批判道:“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于悲慘……”這里的“你”是指()A.專制君主 B.封建教會C.資產階級 D.無產階級3.彼特拉克說:“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觀點反映了()A.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B.反對人們對現世生活的追求C.反對個人私欲的膨脹、泛濫D.維護教會的神學和世俗權威4.文藝復興時期,有的人文主義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為上帝造物中的最優秀者。這表明他們強調對古典的學習和研究()A.只是與人的世俗生活相關B.只是與人的宗教生活相關C.可以顯著提升個人的素質D.須符合對古典的傳統闡釋5.某中學開展“以弘揚人文精神,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小王準備參加這次活動,他給自己選了以下幾個課題進行研究。你認為他所選的下列課題中哪個存在問題()A.達·芬奇的“圣像圖”的呆板畫法B.但丁的《神曲》C.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D.彼特拉克的“人的學問”6.觀察下圖,指出德國首先進行宗教改革的原因是()A.受文藝復興的影響B.德國是羅馬教皇的牛奶供應國C.羅馬教皇對德國的剝削D.“九十五條論綱”的傳播7.德國電視臺曾舉辦“最杰出的德國人”的評選活動,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名列第二。下列給出的理由,不正確的是()A.他于1517年貼出“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B.他主張購買贖罪券的人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C.他主張靈魂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D.他主張人不要盲目聽從教皇和教會的說教8.宗教改革從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和更內在的心靈角度,傳播和發展了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在宗教改革的過程中形成許多教派,它們的共同之處包括()①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②否定了羅馬教會獨有的解釋《圣經》的權利③否定了教會權力高于國家權力的思想④簡化了宗教儀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8分)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個意大利人在種植葡萄時,無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這就是古希臘的雕塑名作《拉奧孔》,它的出土,震動一時,被推崇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材料二第36條每一個真誠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沒有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條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錢來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須花費可憐的信徒們的錢呢?——“九十五條論綱”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當時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會思潮?這一思潮要表達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奧孔》的出土為什么會在意大利引起“震動”?(10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馬丁·路德批判兜售贖罪券的依據。(4分)(3)綜合材料一、二,用關鍵詞概括出這兩個時期人文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征。(4分)答案1.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意大利最早出現文藝復興原因的理解。A、B、C、D都是原因,A、C兩項是歷史原因,B項是根本原因,D項是階級條件。2.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但丁生活于文藝復興時期,他在《神曲》中率先對教會的丑惡表達了憎惡。3.選A“我不想變成上帝……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边@說明彼特拉克主張重視人的價值和作用,主張現實的享受,這符合人文主義的含義,故選A項。4.選C人文主義學者主張通過研究學習古典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進而成為優秀人物,C項符合題意。5.選A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題干強調的是“人文精神”,B、D兩項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C項體現了古希臘文化中的人文精神;A項中“圣像圖”的呆板畫法是宗教繪畫的特點,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特點,不能體現“人文精神”。6.選C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16世紀時天主教會在德意志勢力很大,從德意志掠奪了大量財富。1517年,教皇出售贖罪券,搜刮民財,此舉激怒了德國各階層,引起了馬丁·路德的反感,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7.選B馬丁·路德主張每個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反對購買贖罪券。8.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依據教材,②③④均是它們的共同點。①是啟蒙思想家的主張,故應排除。9.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依據材料再現史實、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第(1)問作答的關鍵是根據材料中“1506年”及“意大利”等關鍵詞判斷出是“人文主義”這一思潮。第(2)問要依據材料內容總結“依據”。第(3)問要結合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概括階段性特征。答案:(1)思潮:人文主義。主旨: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強調人的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