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0江蘇省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語文試卷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下列詞語中加橫線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A.數落數說數九寒天數典忘祖B.和親平和曲高和寡和衷共濟C.提防提攜提心吊膽提綱挈領D.與其參與與虎謀皮與日俱增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汽車一進山谷,李雪就感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青山綠水賞心悅目,眼前景象讓人陶醉,她趕忙從包里拿出相機,一陣猛拍。B.王靜也是一個玲瓏剔透的人,一經點撥,馬上就明白了聞先生的意圖,看看聞先生又看看姜先生,心里還真是羨慕他們的默契。C.讀《論語》,如坐春風,從容優裕,率真處常令人莞爾;讀《孟子》,如聞雄辯,犀利強勁,其勢雖“不可御”,卻難免單調逼人。D.讀古詩詞要以溫情和敬意的態度,以修學好古的精神,含英咀華,發現那攝人心魄的詩境,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特藝術體驗。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去年以來,由于日方對歷史問題的錯誤認識和在釣魚島問題上接連采取錯誤的舉措,使中日關系正常發展受到嚴重干擾。B.南京郊外的陽山,有三塊經人工雕塑、長達40米的巨大石頭,專家認為這是朱棣為給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選的碑材。C.郭沫若開創一代新詩風的《女神》、聶耳創作激動人心的時代戰鼓《義勇軍進行曲》、巴金創作震撼世界文壇的《家》,也都是在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D.該集團的資金都是外界籌措,利息之高令人難以想象,然而高額利息使該集團在資金運轉上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他們的心靈世界無不具有這個特征,其核心始終是單純的,卻又能夠包含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想。②有沒有豐富的復雜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顆魔鬼的心吧。③與此相反的境界是貧乏的復雜。這是那些平庸的心靈,它們被各種人際關系和利害計算占據著,所以復雜,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內涵,所以又是一種貧乏的復雜。④對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夠給出的最高贊語就是:豐富的單純。⑤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也許還有貧乏的單純,不過,一種單純倘若沒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寧可說它是簡單而不是單純。A.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③⑤④C.④①③⑤② D.②④①③⑤A.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B.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C.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D.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云去也無心。二、文言文閱讀(24分)6.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詞語。(8分)①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越國以鄙遠④雖董之以嚴刑⑤寧許以負秦曲⑥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⑦籍吏民⑧常以身翼蔽沛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題。(16分)樂云鶴、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長同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歲知名。樂虛心事之,夏亦相規不倦,樂文思日進,由是名并著。無何,夏連疫卒,樂以時恤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賢樂。樂恒產無多,家計日蹙,乃嘆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歿,而況于我!不如早自圖也。”于是去讀而賈。操業半年,家資小泰。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見一人欣然而長,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樂推食食之,則以手掏啖,頃刻已盡。樂又益以兼人之饌,食復盡。遂命主人割豚脅,堆以蒸餅。又盡數人之餐,始果腹而謝曰:“三年以來,未嘗如此飫飽。”樂曰:“君固壯士,何飄泊若此?”曰:“罪嬰天譴,不可說也。”問其里居,曰:“陸無屋,水無舟,朝村而暮郭耳。”樂整裝欲行,其人相從,樂辭之。告曰:“君有大難,吾不忍忘一飯之德。”樂異之,遂與偕行。途中曳與同餐。辭曰:“我終歲僅數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風濤暴作,估舟盡覆,樂與其人悉沒江中。俄風定,其人負樂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時,挽一船至,扶樂入,囑樂臥守,復躍入江,以兩臂夾貨出,擲舟中;又入之:數入數出,列貨滿舟。樂謝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還哉!”檢視貨財,并無亡失。益喜,驚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樂苦留之,遂與共濟。樂與歸,寢處共之。每十數日始一食,食則啖嚼無算。一日,適晝晦欲雨,聞雷聲。少時,樂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覺身搖搖然,不似塌上,開目,則在云氣中,周身如絮。驚而起,暈如舟上,踏之,軟無地。仰視星斗,在眉目間,遂疑是夢。細視星箝天上,如老蓮實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堅不可動,小星搖動,似可摘而下者。撥云下視,則銀河蒼茫,見城郭如豆。俄見二龍夭矯,駕縵車來,車上有器,圍皆數丈,貯水滿之。有數十人,以器掬水,遍灑云間。忽見樂,共怪之。樂審所與壯士在焉,語眾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樂令灑。時苦旱,樂接器排云,遙望故紀盡情傾注。未幾,謂樂曰:“我本雷曹,前誤行雨,罰謫三載。今天限已滿,請從此別。”乃以駕車之繩萬尺擲前,使握端縋下,飗飗然瞬息及地。視之,則墮立村外,繩漸收入云中,不可見矣。時久旱,十里外,雨僅盈指,獨樂里溝澮皆滿。(節選自《聊齋志異·雷曹》)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于是士大夫益賢樂賢:賢能B.樂又益以兼人之饌益:增加C.罪嬰天譴,不可說也嬰:遭受D.樂苦留之,遂與共濟濟:渡江8.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雷曹“知恩圖報”的一組是(3分)()①三年以來,未嘗如此飫飽②君有大難,吾不忍忘一飯之德③數入數出,列貨滿舟④因取一器,授樂令灑⑤以器掬水,遍灑云間⑥十里外,雨僅盈指,獨樂里溝澮皆滿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④⑤ D.②③⑥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歿,而況于我!不如早自圖也。(4分)(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還哉!(3分)(3)樂審所與壯士在焉,語眾云:“是吾友也。”(3分)三、古詩詞鑒賞(10分)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送沈子福歸江東(唐)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①蕩槳向臨圻②。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注】①罟(gǔ)師:漁人,此指船夫。②臨圻:近岸之地,此指江東岸。①分析第一句所寫意象及各自的作用。這些意象與題目有什么關系?(4分)②第三、四句歷來備受贊賞,試分析其手法和表達的情感。(6分)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補寫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

。(張溥《五人墓碑記》)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④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荀子《勸學》)⑤▲,草色入簾青。(劉禹錫《陋室銘》)⑥最愛湖東行不足,▲。(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城堡的表情高寶軍公路挽著河水,像一黑一白兩條綢帶在寬闊的寧塞川里飄逸著,亮閃閃的河水逶向東南,黑亮亮的公路飄向西北,公路在飄,汽車在公路上飄,飄上了半山腰。南北走勢的山梁,梁頂齊齊平平的,迎東面撲下來的陡坡急促地漫瀉下來,坡呈凹狀,凹狀的兩邊,后寬前窄稍稍收攏,攏成一個簸箕形,順著“簸箕”的邊沿,層層夯土,層層積累,形成一圈六七米高的城堡。這便是五姑城堡遺址了。城堡就像一冊裝幀簡陋的史書,歲月不時給它增添延續的頁碼。追溯久遠的年代,這座城堡是戰國名將吳起屯兵儲糧的堡寨。時光推移著城堡在不停移動,也不斷豐富著城堡史書的內容。古城堡的輪廓雖然依稀可見,卻已斑斑駁駁,斷斷裂裂,萋萋荒草蒙面,蜂蝶鳥雀相伴,山風輕唱著勸慰的歌謠,雨雪滋潤著焦渴的期待,五姑城堡,期待著時代的巨手重新梳妝。我作為吳起大地的子民,想尋覓自己生命之根而翻閱這本大書;我作為吳起縣古城寨堡的搜集整理者,懷著朝圣般的虔誠,專程趕來了。我翻溝過去,來到城堡跟前。古城堡用繞山梁2000米的臂膀,將我摟在懷抱里……在從坡底爬上梁頂的兩邊城墻上,等距離筑有三座箭樓墩臺,簸箕口上一座,中間一座,梁頂上拐角處一座。城墻外便是深溝,作為護城的天塹。五姑城堡并不是孤立的,還有桐寨溝城堡與其遙相呼應。此處有事,彼處來援,兩相照應,互為依托。桐寨溝城堡像一個巨大的鈍角三角形,長長的一角像鋒利的劍刃,從梁頂上刺下來。桐寨溝城堡又像一張大弓,彎弓搭箭,在山頭上嚴陣以待。經過數百年的風雨刷洗,現存的桐寨城堡,“弓背”依然堅挺,“弓弦”卻潛形隱蹤。是自然的塌陷,還是人為的損毀,已無存考證。如果把五姑城堡看成“后營”的話,那么,桐寨溝城堡便是它的“前哨”陣地了,而這個“前哨”城堡,又有它自身的天然“前哨”。這就是高踞在山梁上的桐寨溝城堡的梁底處一個孤立的山崗。這山崗一面連著城堡山梁的底部,其余三面皆臨溝,易守難攻,進退方便。山崗頂端上,威風凜凜地豎著一個堡壘墩臺,仿佛一個武士,正機警地眺望著四下的動靜,風雪雨霜雖然摧殘了它的顏面,而它的英姿卻依然挺拔在山尖上。不知為什么,面對這個武士般不屈的殘軀,我總以為,他就是一個人的化身,而這個人就是一位驍勇善戰、力敵群雄的英才。他是一位能讓首領放心的忠誠者,是一位敢于獨當一面、自告奮勇的斗士,是一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烈!只有具備了這樣的才能和精神,才敢擔當此重任,也只有他才能擔當此重任!城堡以它的險峻訴說著當年的兇險,而這個堡壘卻以獨膽英雄的英姿見證著堅持正義、保衛平安家園的決心……城堡遺址作為往昔的歷史,它沒有生命,不會言語,更不會作出任何表情,但面對這些城堡,我分明感到,它們并沒有逝去,它們正在借著山風訴說著。它們在訴說什么?它們那已凝固了的表情,又暗示著什么呢?我分明看到城堡內外混合著血與火的撕殺,風雨剝蝕的斑斑城墻下倒著累累白骨;也聽到山風呼嘯,隱隱傳來善良、正義、除暴安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規勸。站在古城邊的田埂邊,我凝望著、聯想著。古城像一位飽經歷史風雪雨霜、悟透人生坎坷曲折的老人,在秋日陽光的照射和大漠之風的吹拂下,靜靜地矗立著,向人們訴說著當時的喧鬧與繁華。歷史以它穿越時間的魅力標識著當時人們的智慧和才能,人類以其精神的不朽創造著生存與生產的盛況與藍圖。可惜的是,它猶如一位身陷沼澤地、滿面泥土的少女,未被人充分的清理、整裝和打扮。我隱約感受到,把這些古城寨堡記錄下來,整理出來,搶救過來,讓它們訴說吳起的歷史,當是它們的愿望,當是它們焦渴期待的表情所想表達的吧!(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12.從文中看,“城堡的表情”是“期待”。請結合全文,說說城堡期待什么。(6分)13.如何理解“城堡就像一冊裝幀簡陋的史書,歲月不時給它增添延續的頁碼”這句話的含意?(4分)14.文中畫線句子描寫了桐寨城堡的“前哨”,請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方面進行賞析。(4分)15.高寶軍的散文既有歷史滄桑感,又體現了赤子之誠。請結合文章內容就這一特點進行探究。(6分)六、現代文閱讀(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題。①最近幾年來,我在許多文章中和發言中,都宣揚一個觀點:文化交流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我是根據歷史事實和現實情況有感而發的,沒有絲毫主觀成分。②在這里,關鍵是一個“交”字,一邊倒,向一邊流,不能稱之為“交流”。古往今來,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國家,多少民族。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創造。文化不論大小,一旦出現就必然向外流布。我認為,這可以算是文化的一個特點,全體人類都蒙受了這個特點之利。如果沒有文化交流,我們簡直無法想象,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世界,文化會是一個什么樣子,人民生活水平會是一個什么樣子。③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國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家。從蒙昧的遠古起,幾乎是從一有文化起,中國文化中就有外來的成分。中國古書上說:“有容乃大”。中國人民是最“有容”的,我們肯于和善于吸收外來的好東西,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只要對我有利,我們就吸取。海容百川,所以能成其為大。我們能吸收各種文化,所以才能創造出這樣光輝燦爛的文化。魯迅先生提倡“拿來主義”,正表示了這種精神。④但是,中國不但能“拿來”,我們也能“送去”。歷史上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偉大的發明創造送到外國去,送給世界人民。從全世界范圍內歷史和現狀來看,人類文明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這樣輝煌的程度,中國人民與有力焉。⑤可惜的是,西方國家自從產業革命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世界上其余的國家都爭先恐后地向西方學習。即以中國而論,我們今天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甚至衣著打扮,從頭到腳,哪一件不是從西方來的?中國素以美食名揚全球;然而,就是在這方面,我們也受到了西方的影響。其余的更不必說了。于是乎西化之聲洋洋乎盈耳,響徹全球矣。西方人大都自我感覺極為良好,以“天之驕子”自命。他們在下意識中大概認為,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今后也將永遠是這個樣子。⑥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是指戰爭而言。其實在其它方面也是這樣。今天,中國人民對西方的了解遠遠超過西方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在西方,不但有一些平民老百姓對中國毫無所知;有的人甚至認為今天中國人還在裹小腳,吸鴉片。連一些知識分子也對中國懵懂無知。一旦世界有事,我們中國是處在“百戰不殆”的位置上的。有識之士,必須承認這一點的。⑦我曾在上面說過,中國人不但能“拿來”,也能“送去”。在歷史上的“送去”,可能是無意識的。但是,在今天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既然西方人不肯來拿,我們只好送去了。想要上綱上線的話,我們可以說,這是我們的國際主義義務,我們必須認真完成的。我們必須把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精華分送給世界各國人民,使全世界共此涼熱。⑧還有一個問題,我必須在這里指出,這就是,把中國文化介紹出去,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我們過去都把它看得過分簡單了。我最近讀了幾篇關于李約瑟的文章,才清晰地意識到,中國思想史或哲學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仁、義、禮、智、信等,都是很難譯為外文的。一個最重要的“道”字,就簡直無法翻譯。在歷史上長期的環境影響下,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思維內容,都與西方迥異。想介紹中國文化讓外國人能懂,實在是一個異常艱巨的任務,對于這一點我們必須頭腦清醒。——季羨林《<東學西漸叢書>總序》16.根據文章的觀點,文化交流既需要□□,也需要□□。(2分)17.文章第⑤段中作者為感到可惜。(2分)18.下列各項中對文章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東學西漸叢書》的編纂目的是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B.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文化中從來就不缺少外來優秀文化的元素。[學§C.中華民族曾經創造出輝煌的文明,而如今我們的文化創造力已經落后。D.由于語言的差異和障礙,要把中國傳統文化介紹出去幾乎是不可能的。19.作者倡導文化交流有哪些理由?(4分)20.結合文章⑤—⑦段,對作者關于“東學西漸”的認識作簡要評析。(3分)七、作文(70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泉水在地下蓄積。一旦有機會,它便驕傲地涌出地面,成為眾人矚目的噴泉,繼而匯成溪流,奔向遠方。但人們對地下的泉水鮮有關注,其實,正是因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語的泉水的不斷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請根據上述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寫成詩歌。⑶不要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江蘇省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語文試卷答卷紙時間:150分鐘滿分:160分命題人:吳紅雨選擇題(21分)1234578文言文閱讀(24分)6.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詞語。(8分)①除②墓③鄙④董⑤負⑥因⑦籍⑧翼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3)(3分)古詩詞鑒賞(10分)10.①(4分)②(6分)補寫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1.①

。②亦以

。③④⑤⑥現代文閱讀一(20分)12.(6分)13.(4分)14.(4分)15.(6分)現代文閱讀二(13分)16.(2分)17.(2分)18.()(2分)19.(4分)20.(3分)

江蘇省清江中學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語文試卷答案1.A2.解析:選A。賞心悅目:指因欣賞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暢,主語應是人。B.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結構奇巧;也形容人聰明伶俐。C.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D.含英咀華:比喻琢磨和領會詩文的要點和精神。3.解析:選B。A.成分殘缺。C.搭配不當。D.“然而”關聯詞使用不當,改為“因而”。4.答案:C5.A(A項詠贊荷花)6.(8分)①授官②筑墓③把……當作邊邑④督責⑤使……承擔⑥通過、經由⑦登記⑧象鳥張開翅膀一樣7.解析:選A。賢:崇尚、以為賢。8.解析:選D。①雷曹感謝樂云鶴讓他吃了一頓飽飯;⑤是數十人所為。9.答案:(1)像夏平子那樣有文才,尚且平庸無所作為地死了,更何況我呢!不如早點另謀出路。(2)你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連財物都能失而復得呢!(3)樂云鶴仔細觀看跟隨他的壯士也在這些人里面,那壯士對眾人說:“這是我的朋友。”參考譯文:樂云鶴、夏平子,兩個人小的時候是同鄉,大了又是同學,他們是莫逆之交。夏平子自幼聰明,十歲時就有文名。樂云鶴虛心向他學習,夏平子也認真地幫助他,樂云鶴文思日見長進,從此和夏平子齊名。不久,夏平子染上疫病死去,樂云鶴按時接濟他的家人。因此士大夫更加認為樂云鶴賢能。樂云鶴家產本來不多,生活日漸困難,他于是嘆息道:“像夏平子那樣有文才,尚且平庸無所作為地死了,更何況我呢!不如早點另謀出路。”于是放棄讀書,改做買賣。經營了半年,家境逐漸富裕起來。一天,樂云鶴來到金陵,住在客店里,看見一人長得很高大,身上筋骨凸起,臉色黯淡,面帶悲傷。樂云鶴把自己的飯推過去讓他吃,他就用手抓著吃,一眨眼就吃光了。樂云鶴又給他加了兩個人的飯,很快又吃完了。樂云鶴便讓店主人割來一只豬腿,堆上一摞蒸餅。那人又吃了幾個人的飯,這才吃飽肚子道謝說:“三年了,沒曾吃這么飽過。”樂云鶴說:“你本是一個壯士,為什么漂泊流落到飯也吃不飽的地步呢?”那人回答說:“我的罪遭到上天責罰,不能說啊!”又問他住在什么地方,回答說:“陸地上沒有我的屋,水面上沒有我的船,早上在這個村,夜晚在那個鎮了。”樂云鶴收拾行裝準備上路,那人在后面跟著他,樂云鶴向他告辭。那人說:“您有大難,我不忍忘記這頓飯的恩德。”樂云鶴感到奇怪,就與他一同上路。途中拉他一起吃飯。那人推辭說:“我一年只吃幾頓飯。”樂云鶴更是感到驚奇。第二天,乘船渡江時,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滔天,江上的商船全部傾覆,樂云鶴和那人都掉進江里。一會兒風平浪靜,那人背著樂云鶴踏著波浪鉆出水面,把樂云鶴送到一只客船上,自己又破浪游去;過一會兒,他拉來一只小船,扶樂云鶴上去,囑咐他躺在船上等著,又跳進江中,用兩個胳膊夾著貨物出水,扔在船上;然后又潛進江中:這樣出入幾次,撈出的貨物擺滿了小船。樂云鶴感激地說:“你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連貨物都能失而復得呢!”檢查貨物錢財,一點也沒丟失。樂云鶴更加高興,驚異地認為他是神人。開船要走時,那人與他告辭,樂云鶴苦苦挽留他,于是跟他一起渡江。樂云鶴帶著那人返回家鄉,吃住都在一起。那人十幾天才吃一頓飯,要吃就吃得不計其數。一天,正好天陰了下來要下雨,聽到打雷的聲音。過了一會兒,樂云鶴覺得非常困倦,伏在床上打瞌睡。醒來之后,覺得身子搖搖晃晃,不像在床上,睜眼一看,自己已在云海中,四周全是棉絮般的云朵。樂云鶴驚訝地站起來,頭暈得像在船上。用腳一踏,軟軟的不是地面。仰頭看看星辰,就在眼前,于是懷疑是在做夢。仔細一看,星星都鑲嵌在天上,就像老蓮子嵌在蓮蓬上一樣。用手搖動,大星星牢不可動,小星星活動,像能摘下來。撥開云層往下看看,就見銀河蒼茫,地面上的城市只有豆粒那樣大小。一會兒看見兩條龍屈曲環繞地駕著一輛車飛來,車上有些容器,周長都有好幾丈,里面貯滿了水。有幾十個人,用器具從車上舀水,遍灑云間。忽然看見樂云鶴,都感到奇怪。樂云鶴仔細觀看跟隨他的壯士也在這些人里面,那壯士告訴眾人說:“這是我的朋友。”說著,就拿過一個舀水的器具,交給樂云鶴,讓他灑水。當時正好大早,樂云鶴接過器具,撥開云朵,遙望著故鄉的方向,盡情地舀水傾灑。過了一會兒,那人對樂云鶴說:“我本是雷曹,以前因為誤了行雨,被罰到人間三年。現在期限已滿,我們從此分別了。”于是把駕車用的萬尺長的繩子,扔到樂云鶴面前,讓樂云鶴握著繩子一頭縋下去,嗖嗖地瞬間便到了地面。一看,正好落在自己村外,繩子漸漸收回云中,看不見了。當時天旱了很久,十里外的地方,僅下了一指雨,唯獨樂云鶴的村里下得溝渠都滿了。10.(1)楊柳,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烘托了送別的氛圍;(1分)渡頭,點明送客的地點;(1分)行客,用行人稀少營造了送別時的凄清情境。(1分)這些意象都扣住了題目中的“送”字。(1分)(2)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象、或即景抒情)、擬人的手法。(2分)詩人覺得自己心中無限的惜別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無處不在,伴隨著友人歸去。(2分)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戀之情。(2分)11.略12.①期待人們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