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_第1頁
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_第2頁
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_第3頁
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_第4頁
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張家港凱航通力船用設備有限公司受控狀態:分發號:編號:KH/WI-QD-41-2010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編制:審核:批準:日期:20102010年11張家港凱航通力船用設備有限公司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28目錄1.0艙口蓋概述General1.1艙口蓋制造流程PrinciplesofHatchCoverManufacturing2.1下料Nestingandcutting3.1小裝配Subassembly4.1組裝Outfitting5.1火工校正Straightening7.0總裝Outfitting7.1定位Positioning7.2標記Marking7.3附件的裝配Fittings7.Endhinge7.Wheel7.Intermediatehinge7.Stopper7.Pads7.Cleats7.Compressionbar7.Cornerpackingholder7.Joggle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287.Rack7.Containerfoundation7.Lashingeye8.0試驗Testing8.1蓋板起吊重心驗證Testingofliftingcentreofgravityofthepanel8.2蓋板的重心測定(吊立式)Testingofcentreofgravityofthepanel(lifton/liftoff)8.3折疊試驗Foldingtest8.4套放試驗Stackingtest8.5壓力試驗Pressuretest9.0表面處理Surfacetreatment9.1噴丸除銹Blastcleaning9.2油漆Painting10.0完工Finalizing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3/28附錄APPENDIXJID.01.0000尺寸定義DimensionalDefinitionsJOG.01.0000通用公差GeneralTolerancesJQG.02.0000艙口蓋的總體尺寸公差OverallDimensionsTolerancesofHatchCoversJQS.01.0000 鋼結構制造安裝質量要求QualityRequirementsonFabricatedSteelStructuresJQS.03.0000結構件的變形公差TolerancesforDistortionsJFP.01.1000涂裝預處理PreparationBeforePaintingJFP.02.1000 硅酸鋅涂料PaintSpecificationZincSilicateCoatingJFP.02.2000厚漿型涂料PaintSpecificationThickFilmCoatingJFP.03.0000 漆膜厚度測量MeasuringofFilmCoatingThickness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4/281.1艙口蓋、滾裝設備、其他船用鋼結構概述 貨艙艙口蓋是船上貨艙區域甲板開口的關閉裝置;屬于貨物垂向裝卸用的通道設備?,F代鋼質海船上,傳統的蓋帆布的木質艙口蓋很少采用,幾乎全部采用鋼質艙口蓋。艙口蓋基本組成部分為:蓋板結構、密封裝置、壓緊裝置、支承裝置、限位裝置。多塊蓋板組成的機械傳動艙口蓋,還設有連接裝置、滾輪裝置及驅動裝置等。露天甲板艙口蓋為風雨密艙口蓋,貨艙兼作壓載水艙時,露天甲板艙口蓋仍為風雨密,中間甲板艙口蓋一般為非密性艙口蓋。艙口蓋除了作為關閉裝置之外,還能載運各種甲板貨物,諸如雜貨、木材、集裝箱等貨物。中間甲板有時還可兼作谷物艙分隔艙壁。艙口蓋型式繁多,以適應于各種艙口位置,各種艙口尺寸,各種負荷,各種收藏地位,各種操作方法等要求。除吊離式艙口蓋外,艙口蓋發展史上主要的鋼質機械艙口蓋型式還有單拉式、鉸翻式、折疊式、直拉式、滾移式、背載式、伸縮式、卷收式、滑移式等,及其組合艙口蓋。近代鋼質貨船中最常用的為吊離式、單拉式、折疊式、側移式和背載式五種,其中單拉式艙口蓋使用已日漸減少。艙口蓋操作方式主要為鋼索操作與電動液壓操作二種。鋼索操作主要借助于起貨設備;電動液壓操作通過油缸、液壓馬達或開艙機進行驅動。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5/282.1艙口蓋制造流程根據下料圖切割鋼板、型材庫存鋼板根據下料圖切割鋼板、型材庫存鋼板零件臨時存放零件臨時存放零部件預裝配舾裝件零部件預裝配舾裝件小裝配件臨時存放小裝配件臨時存放艙蓋組裝零件臨時存放艙蓋組裝零件臨時存放零件臨時存放零件臨時存放小裝配件臨時存放小裝配件臨時存放艙蓋總裝艙蓋總裝噴砂除銹噴砂除銹修補打磨油油漆堆放、發運安裝密封橡皮和附件堆放、發運安裝密封橡皮和附件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6/283.1下料零部件制造是整個生產的第一個環節,在艙口蓋制造中大部分零件是切割而成的,部分型鋼和扁鋼可以用鋸切割成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采用剪板機。零件制造的準確性和質量是艙口蓋高質量的保證,準確、良好的焊縫和清晰的標記可以確保后道工序達到預期要求。一般可以達到的準確性應根據零件尺寸來定。施工要求如下:1.對于進場材料須經質控部檢驗和船級社認可合格后方可使用。2.下料時嚴格按照切割清單要求下料。3.下料時,坡口由專人加工,開坡口前應在零件上標明坡口形式及開坡口邊、坡口面,以免開錯坡口,零件坡口對稱加工時應注意方向。保證零件下料精度,特別是端側板及縱橫梁高度,保證高度一致性,縱梁腹板,橫梁的長度允許偏差0~-2mm,高度方向1mm下好的零件要分艙分蓋和流向堆放或放在料斗里,將切割好的零件及時編號,編號時的色標與材級對應的規定應按《鋼材色標規定》執行,板材的爐批號,牌號及時記錄在套料圖上。部分零件需在下料結束后打孔、機加工,必須保證圖紙要求的尺寸和公差。毛刺、氧化渣應打磨干凈,特別是角鐵型材過梁孔的打磨,為減少下料后的打磨工作和保證后續工作中的裝配焊接質量,切割參數應調到切割后切割邊無需要打磨的氧化渣等。折彎件必須用樣模檢查形狀是否正確,折彎后必須檢查折彎處是否出現裂紋。零件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7/284.1小裝配鋼結構制造中采用部件裝配的目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建造周期以及更合理的利用勞動力和設備。部件裝配有以下好處:*在車間更有效的展開生產(可以有更多的工人參與到前期生產中;使整個周期的縮短成為可能)*結構的尺寸可以更小,便于各種翻身和移動操作;這樣可以產生更好的工況、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控制成型蓋板的收縮*更好的利用現有的生產設備*增加了靈活性*通過了生成較小的、完整的裝配部件,建造過程可以更為簡單并易于理解。在焊接中利用部件裝配目的是使施工位置便于操作從而減少工時并且有效控制收縮。通過重復相同形式的裝配部件,這些部件有相同的焊接順序、焊接方法和其它變量,可以很容易為總體裝配制造準確的裝配部件。比如,在總體裝配時變量就會減少,控制收縮也很容易。通常,在較舒適的位置進行焊接,速度要比在施工困難的位置要快,質量也好。在焊接操作中,由于熱量和結構產生的變形應該通過矯正使其恢復原狀,否則在下一生產階段將會產生較大困難。在將裝配部件交到下一工序之前應做好標記以便識別。施工方法及要求:T型梁的裝配在專用的胎架上進行,首先在面板上劃好裝配線,裝配點焊規范,定位焊長度為50mm,間隔250-300mm,焊腳尺寸小于3mm。其中面板長度方向上的對接采用以下形式,即幾塊待拼接的面板平行放置,兩兩面板之間共享一塊引弧或熄弧板,焊接完成之后整體翻身,反面清根處理再焊接,并將需和腹板焊接的一面(腹板厚度范圍內)進行打磨至與板平齊。對于鉸鏈臂處的T型梁結構,裝配時特別應注意厚、薄腹板中心線必須對齊,且腹板高度差必須與面板厚度差相匹配,直線方向上的誤差不允許超過1.5‰。T型梁的吊運方法:嚴禁采用板鉤起吊T型梁的腹板,可以先將T型梁放置平躺位置,利用起吊梁上的4只專用鉤具同時起吊T型材面板,翻身至校正胎架,待校正結束后,以同樣的方法吊至主結構組裝胎架。T型梁完工后的火工:由于面板自由邊較短,厚度較厚,角變形不是主要矛盾,校正的重點應在面板、腹板長度方向的平面度(不允許超過1mm)和面板側面的直線度上,校正方法參見火工工藝的有關規定。端、側板與角鋼扶強扁鋼組成的小分段:在平面胎架上進行裝配,橡皮槽的角鋼扶強扁鋼要求有很高的垂直度,且加強扁鋼與端側板之間的角焊縫必須低于扁鋼表面,因此,在裝配之前應仔細檢查該項。支撐墊塊及止動塊的加強先做好小裝配,然后點焊在端側板上。焊接完成之后,火工校正其變形。有拱度的劃出拱度測量參考線。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8/28所有的小裝配件在進行每一步裝焊時都必須保證進入裝配的零件或組件精度、彎曲度符合要求。所有小組裝件在輸送組裝工位前須經車間質檢員、質量檢驗科檢驗合格。止動塊的裝配要用樣模,以保證角度和尺寸。橡皮槽必須保證寬度和直線度。所有大梁的基準線必須依據零件圖劃在腹板上。所有小裝配結束后,測量大梁拱度,測量梁的長度并記錄,保證圖紙規定的拱度和尺寸要求。10.焊接時注意焊腳的大小有問題及時向工藝組反映。注:裝配結束后,所有焊腳必須標注!!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9/285.1組裝如無特殊說明,所有艙蓋均采用反造法,并采用插入的方式進行組裝,即先裝扶強材,小梁(通常有過梁孔),然后插入大梁,再安裝端側板,具體過程如下:5.1.1.拼板,頂板拼板必須嚴格按照拼板圖和拼板工藝,頂板焊前,必須用馬板把頂板四周固定在胎架上。頂板先焊好一面,頂板另一面留下在艙蓋翻身后焊接(詳見拼板圖)。拼板時把板放在平面胎架上,各板位置按切割清單的拼板圖放置。厚,薄板對接時應注意板厚方向。頂板按反造法放置,拼板劃線對角線允許誤差2mm,應注意板的正反方向,板縫間隙用頂緊裝置使其不超過1mm,局部不超過2mm。在起始處采用引弧板,定位焊時用風磨機將焊縫及其周圍20mm內范圍的油污及鐵銹清除干凈,清除后應立即焊接。采用Φ3.2的堿性焊條定位焊,焊縫長度50mm,焊腳大小不超過3mm,焊縫間隔350mm。檢查焊縫質量,不合格處應刨掉重焊。焊后消除變形及應力,采用大鐵錘敲擊焊縫,敲擊處墊上鋼板。采用壓鐵箱及火工幫助消除變行及應力,使板列不平度不超過±5.1.2.頂板劃線,必須按照劃線圖進行,劃線的基準線為艙蓋中線(CL),或止動塊的中線,劃線線條寬度要適中,并清晰可見,所有的板厚線必須標出,劃線尺寸誤差不超過1mm,對角線差不超過5.1.3.安裝頂板扶強材,按結構圖上所標注的零件號,把拼接好的扶強材吊至頂板,采用合適的工具把扶強材點焊到頂板,焊縫長度50mm,焊腳大小不超過3mm,焊縫間隔5.1.4.安裝小梁,按照結構圖上所標注的零件號,安裝已校正好的小梁,小梁與頂板的間隙不超過2mm,超過2mm的用壓鐵或其它工具糾正,嚴禁向上拉頂板。根據頂板上的劃線檢查小梁長度是否超出下圖所示公差,如長度太大,先用線垂和其它工具劃出正確的邊緣,并采用靠模切割多余的長度,切割完畢后修補缺陷并打磨氧化渣。如間隙超過3mm,需堆焊,堆焊后的長度應比需要的長度長至少5mm,堆焊完后,打磨平整,并按超長時同樣方法割除多余部分。定位焊長度50mm,焊腳大小不超過3mm,焊縫間隔5.1.5.安裝大梁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0/28和頂板間隙不超過2mm,超過2mm的用壓鐵或其它工具糾正,嚴禁向上拉頂板。根據頂板上的劃線檢查大梁與端側板接觸處是否超差,公差同樣見上圖,超差的糾正方法同上。定位焊長度50mm,焊腳大小不超過3mm,焊縫間隔350mm,腹板與頂板接觸的端部嚴禁點焊,點焊盡可能在結構的內側。.1.7.做垂直和水平、直線度,先測量小梁腹板的垂直度,如超出公差(公差見附錄),用適當工具方法校正,并點焊到大梁腹板;測量面板的直線度及水平,如超出公差(公差見附錄)用適當工具方法校正,如有接頭,需加裝引熄弧板,注意引熄弧板的板厚及坡口形式與面板一致,且引弧板上坡口長度不小于50mm。然后測量端(側)板腹板的垂直度,并調整到公差范圍內,同時調整相接觸的大梁腹板的垂直度,到位后,把大梁腹板點焊到端(側)板腹板上,再調節大梁和端側板面板的水平和直線度到公差范圍內。面板對接處加裝引熄弧板。以上所有定位焊長度50mm,焊腳大小不超過3mm,焊縫間隔350mm,點焊不得有焊接缺陷(如裂紋等),點焊盡可能在結構的內側。最后調四角到水平狀態(4mm以內),測量橡皮槽的水平,看是否滿足要求,即橡皮槽1m內水平變化不超過面板錯位,小于5mm時按下圖處理,大于5mm由技術部提供解決方案。結構安裝時如發現劃線圖不一致需向工藝反映,不得擅自修改。5.1.8.等水槽和橡皮槽安裝時必須拉線保證其直線度。注:裝配結束后,所有焊腳必須標注在結構相應位置.1.10.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1/28在結構封閉之前應檢查以下3個項目:*所有的構件必須在箱形結構封閉前全部裝配焊接完畢并核查(一旦封閉沒有任何開口)*結構外形在允許范圍內*封閉前放置防腐藥粉(如果指明)和用通氣塞(依產品而定)6.1翻身火工校正火工的主要目的是糾正由于焊接而引起的變形,有時為了使蓋子達到一定的拱度要求,也會采取火工?;鸸ばU龝r蓋子四腳必須水平,且端側板中點必須支撐,校正的主要順序是:*先校正主結構大梁*再校正小梁,橡皮槽等*校正頂板具體校正方法見火工校正指導書?;鸸ず髴撨_到的狀態是:*頂板整體水平滿足要求如下:艙蓋最長邊<5000mm時:整體水平公差為8mm5000mm<艙蓋最長邊<15000mm時:整體水平公差為12mm艙蓋最長邊>15000mm時:整體水平公差為16mm所有測量點均在縱橫梁硬檔上。*局部水平滿足要求:t1=允許的最大變形L=跨距S=板厚所有的檢測點中必須有95%的滿足下表所示的公差要求,5%測量點的值不超過1.25t1時可以接受: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2/28*封閉式艙蓋的底板的最大允許變形為t2=1.5t1*焊縫處允許的下垂為t3=5mm。*當只有四角支撐時,蓋子有橡皮槽的邊在公差范圍內盡量呈下垂趨勢,接口邊呈上拱趨勢: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3/28*橡皮槽的水平和寬度在公差范圍:*主梁和小梁的變形和直線度滿足要求?;鸸み^程中嚴禁過熱和直接敲擊艙蓋。7.0總裝總裝階段的工作主要有:完成所有的焊接工作蓋子的校正蓋子尺寸的測量蓋子的定位及總尺寸的測量,水平的測量剩余結構的裝配,如墊塊、接口內的防撞塊、密封壓條(或壓板)、擋水扁鐵、拉緊器、頂板標記等附件的安裝,包括端鉸鏈、滾輪、中間鉸鏈、箱腳、起吊座等頂板工作余量的切割,臨時吊耳的割除壓力試驗(箱體結構)套放試驗10.折疊實驗11.重心實驗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4/287.1.定位將校正合格的蓋子在模擬胎架上舾裝,每艙為一組。定位時比理論值拉開500mm。具體尺寸和水平要求如下:尺寸要求:L1,L2,L3,L4,公差均為±5mmB1,B2公差為±10mmE1,E2公差為±3mm|D1-D2|≤10,|D3-D4|≤10,|D5-D6|≤10mm,水平要求:單蓋的四腳橡皮槽水平公差為±2mm,接口處橡皮槽高度差不超過2mm錯位要求:接口處頂板臺階不超過4mm接口處側板錯位不超過3mm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5/287.2樣沖標記定位好后在頂板上打樣沖,艙蓋四角硬檔樣沖標記,在無結構的地方打對合線樣沖,如下圖,頂板和側板上接口處對合線樣沖距離為1000mm,MVP樣沖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實際的MVP線重合,水平樣沖即為橡皮槽內口的水平反到端側板外面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6/287.3附件安裝所有附件安裝和檢驗時艙蓋必須象在艙口圍上一樣支撐,即除四腳外,所有有邊中點也必須支撐。7.3.1端鉸鏈和油缸鉸鏈端鉸鏈中線到參考線的距離L公差為±5mm,必須拉線檢驗端鉸鏈中線到MVP的距離B的公差為±5mm端鉸鏈中線到橡皮槽底面(水平基準)距離H的公差為±2mm,用水平儀檢測油缸鉸鏈中心到端鉸鏈中心的高度H1公差為±2mm油缸鉸鏈中心到端鉸鏈中心的縱向C公差為±2mm端鉸鏈和油缸鉸鏈的垂直度為1mm/1000mm,用線垂或水平尺檢驗油缸鉸鏈間的間隙公差為±1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7/287.滾輪到參考線的距離按圖紙尺寸計算(即500-滾輪中心到CL的尺寸),滾輪的傾斜度為3mm/1000mm,從兩側的參考線掛線垂檢測。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8/287.按照上圖所示要求先安裝公鉸鏈,焊接時注意對稱分批焊接,防止變形過大,詳細過程見焊接工藝。公鉸鏈焊接結束后,蓋子合攏后用假軸安裝母鉸鏈,安裝時用樣模保證公母鉸鏈間的間隙一致,焊接時同樣要對稱多層多道焊,并且不時轉動假軸,看變形是否過大。7.墊塊與橡皮槽(附近的橡皮槽)的高度差的公差為±2mm,如下圖: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19/28自身的縱橫向水平度公差為|T1|<5mm/1000mm,|T2|<3mm/1000mm,如下圖:墊塊的縱橫向位置按舾裝圖尺寸安裝,公差為通用公差。7.拉緊器的安裝依照圖紙尺寸,滿足公差要求,對齊硬檔。7.3.7中間接口里的壓板壓條接口內的壓棒與橡皮槽的距離用樣模保證,公差見每套蓋子的具體要求(±2mm),壓棒的中點也必須與橡皮槽的中點對齊,公差為±5mm,壓棒與支撐板的搭接長度不小于15mm。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0/287.接口處的拐角橡皮槽必須用樣模裝配,以保證尺寸和角度,樣模的中點與CL對齊。7.嚙合器的公(或母)在組裝裝焊結束,另一半在總裝合攏時裝配,合攏前把公嚙合器點焊到母嚙合上,墊薄片保證間隙,合攏后把嚙合點焊到艙蓋上,拉開后焊接。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1/287.蓋子定位后開始裝齒條,齒條的水平基準為橡皮槽,與橡皮槽的高度差的公差為±4mm,與橡皮槽的垂直度為2mm,齒條下表面的平面度為6mm,同時必須保證啟動齒條和主齒條間的間隙S,公差為0~-2mm。主齒條與ML距離S2的公差為±3mm,與ML的平行度為6mm,直線度為2mm/1000mm,齒條接縫處兩齒的間隙S1公差為0~-2mm。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2/287.集裝箱附件是在蓋板最后安裝的零部件,這是為了避免由于熱量輸入造成尺寸的變化(比如在矯正工作完成之后)集裝箱附件的安裝工作是在蓋板上的全部集裝箱劃線后開始的,并且要檢查附件是否布置在設計的構件上。整個布置作少量調整是可以的,但注意偏移值不超過板厚的1/2。如超過1/2需向技術部反映。安裝中心線必須劃得足夠長,便于在切割和焊接之后檢查。如果是平置式箱腳則對應區域的頂板及加強需要開孔切割,在切割時必須保持良好的配合。關于集裝箱附件安裝的標準如下:*4個集裝箱箱腳(1個集裝箱)的平面度公差*尺寸公差(長、寬、對角線)*對于1個箱腳的不平整度公差如果集裝箱箱腳區域不平整,比如頂板向下彎曲變形太嚴重,則不允許在箱腳處下安裝任何類型的墊板。存在的變形應該被矯平。由于水平高度偏差需要修割或堆焊箱腳時,最大的不超過8mm。集裝箱箱腳垂向位置: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3/28一個箱腳最大的允許偏差:對角線的公差:7.3.12綁扎眼板如果綁扎眼板的理論尺寸和實際有一些偏差,應根據頂板下面加強安裝。然而每一種情況應個別考慮,并需與技術部人員討論。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4/288.0 試驗(可根據船東的要求選做下列試驗)8.1 蓋板起吊重心試驗先做起吊試驗,測量蓋板的傾斜角度,驗證蓋板的實際重量是否與設計圖紙相吻合。起吊試驗須用4根等長索局,起吊點應與設計圖紙理論重心對稱重量對于傾斜角度大于1.5蓋板再作蓋板重心試驗,確定實際重心位置。8.2蓋板的重心測定(吊離式)蓋板的重心測定,是在蓋板起吊驗證超差基礎上進行的吊離式艙口蓋由擁有四根吊索的吊具(20英寸/40英寸)操作。為了防止在起吊操作時蓋板傾斜,吊索應相對于蓋板的重心對稱布置。理論計算的重心位置并不能和實際位置恰好吻合(歸因于計算和制造誤差等),因此重心位置必須通過如圖所示起吊蓋板來確定。從四個點起吊艙口蓋。臨時起吊眼板(如草圖所示)、集裝箱箱腳作為起吊點。利用可以調節的鋼絲繩懸起蓋板以便使它保持在水平狀態(比如傾斜角<1度,亦即15mm/1m)。當含有種特定蓋板時,則要對每種形式的蓋板中一塊進行吊平。對稱于重心焊接起吊索具作為最后附裝的尺寸。如果傾斜角大于限定的角度,請通知技術部。8.3折疊試驗(折疊式)8.4壓力試驗(箱體結構)8.5套放試驗(集裝箱艙蓋)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5/289.0表面處理9.1噴丸除銹當所有焊接工作完成之后才可以對蓋板進行噴丸除銹。一般應達到Sa21/2等級。噴丸和清潔之后必須對結構進行檢查找出鋼板表面和焊縫缺陷(參照JHI標準)。如果做了修正(打磨和/或焊接),修正的區域必須重新噴丸。如果油漆規格書要求用硅酸鋅油漆,建議用鋼砂作為噴丸材料。這樣可以保證清潔度和粗糙度達到要求。9.2油漆每一批定單都有自己的合同中指明的油漆規格書。油漆工作必須按照油漆規格書和油漆商提供的要求。關于油漆最為重要的項目如下:*合適的鋼板表面狀況*漆膜厚度*正確的攪拌和混合次數*干燥時間*條紋油漆*環境狀況(溫度、濕度)凱航通力過程、完工和安裝檢驗規范文件編號PAGEKH/WI-QD-41-201026/2810.0完工10.1橡皮的安裝10.橡皮槽*內場安裝完畢,提交驗收后,對橡皮槽進行噴丸除銹,所有的焊縫須磨平打光,然后在橡皮槽內壁涂75m無機鋅底漆(zinc-silicat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