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礎》第3章課件_第1頁
《色彩基礎》第3章課件_第2頁
《色彩基礎》第3章課件_第3頁
《色彩基礎》第3章課件_第4頁
《色彩基礎》第3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色彩基礎第三章色彩靜物寫生訓練常用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目錄CONTENTS01色彩靜物寫生基礎02色彩靜物的表現要點03單體靜物色彩寫生訓練04組合靜物單色寫生訓練05組合靜物色彩寫生訓練06章前導讀色彩靜物寫生訓練是色彩基礎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生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形體塑造和色彩表現能力,從而熟練地運用色彩進行創作。本章將從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開始介紹色彩靜物寫生訓練的基礎知識,并配合由易到難的繪畫訓練,使學生掌握色彩靜物寫生的方法和技巧。01PART常用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1.常用水粉畫繪畫工具★水粉筆:常見的水粉筆筆尖為扁頭或方頭,含水性好、富有彈性,常用的水粉筆型號有12種,號數越大筆頭就越長、越寬,反之筆頭就越短、越窄,大號筆適合鋪色時使用,小號筆適合刻畫細節時使用,如圖3-2所示。★水粉紙:由于水粉畫需用水調和,因此,良好的水粉紙要求具有厚實、帶有紋理等特點,以便顏料著色,如圖3-3所示。★水粉顏料:不透明的水溶性顏料,具有色澤純正、質地細膩、濃度適宜、覆蓋力強等特點,如圖3-4所示。購買水粉顏料時,可準備白色、檸檬黃色、土黃色、橘黃色、朱紅色、大紅色、深紅色、玫瑰紅色、赭石色、熟褐色、淡綠色、翠綠色、深綠色、草綠色、普藍色、青蓮色、黑色等,并依次放入顏料盒中。另外,由于白色用量較多,因此需多準備一些。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水粉輔助工具:除了需要上述工具外,繪制水粉畫時還需要支撐水粉紙的畫板和畫架,用于調色的調色盤,盛涮筆水的水桶,裝水粉顏料的顏料盒,為水粉顏料保濕的噴壺,吸取涮筆后筆尖殘留水的海綿或抹布,將水粉顏料盛到顏料盒中的刮刀,固定水粉紙的膠帶等,如圖3-5所示。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2.水粉畫繪畫技巧(1)用筆方法★擺:用干濕適中的筆蘸顏料,在畫面上一筆一筆地畫,留下帶有明顯輪廓的筆觸,如圖3-6色彩基礎所示。此法多用于塑造物體的亮面、灰面等位置。★涂:用大號筆蘸飽用水稀釋后的顏料,快速而連續地涂抹到畫面上,使筆觸重合疊壓,如圖3-7所示。此法適合鋪面積較大的色塊,特別是在第一遍鋪色時使用最多。★掃:用較干的筆蘸較干的顏料在畫面上輕掃,留下帶有絲絲空白的筆觸,如圖3-8所示。此法多用于畫面即將完成時為靜物添加反光、高光。★揉:用筆尖較硬的筆蘸顏料,在畫面上稍用力揉擦,留下輪廓不清晰的筆觸,如圖3-9所示。此法多用于表現背景或暗部。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勾勒:采用中鋒或側鋒筆法勾形、畫線,留下細長且輪廓清晰的筆觸,如圖3-10所示。此法多用于起形或刻畫細節。★點:用小號筆一筆一筆地點,留下小且碎的筆觸,如圖3-11所示。此法多用于表現物體細節,如花蕊、高光等。★蹭:用筆尖較硬的筆蘸較少、較干的顏料,在已有底色的畫面上蹭出不明顯的筆觸,如圖3-12所示。此法還可用揉過的紙或棉花等替代筆,多用于轉折處的過渡。★暈染:在紙面或底色較濕時,涂上一種或多種顏色,通過筆的均勻涂抹,讓顏色自然融合,如圖3-13所示。此法如同在紙上調色,適合表現朦朧的背景。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拖:用大號筆蘸干濕適中的顏料,在筆接觸紙面后向某一方向拖動,留下一頭細、一頭粗的狹長筆觸,如圖3-14所示。此法多用于畫襯布的褶皺。★撣:用大號筆蘸較濕的顏料,在離紙面有一定距離時用另一支筆或手墊著向紙面撣,使紙面呈現不規律的顏色點,如圖3-15所示。此法多在畫面即將完成時使用,可表現星空、雪花等細小瑣碎的事物。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2)繪畫方法★干畫法:在調色時用水量較少,一般直接采用不同顏料進行調和,繪畫時下筆肯定,筆觸明顯,色彩純度高,能表現出渾厚、純正的感覺,常用于描繪色彩鮮明、輪廓明確的事物,如圖3-19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作畫時應先整體鋪色,待顏色干后再涂第二層,以免第一層顏色泛上來與第二層顏色混合,使畫面變臟。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濕畫法:在調色和繪畫時用水量較多,通常需要先將紙用筆輕掃潤濕,再用含水較多的筆在潮濕的紙上繪畫(也可直接用蘸水較多的筆在紙上繪畫),利用水與顏料的自然流動減弱筆觸的效果,使色彩銜接柔和,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常用來表現光滑細膩或輪廓不明顯的事物。一、水粉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干濕結合法:是一種靈活的繪畫方法,它綜合了干畫法和濕畫法的優點,能表現出較強的空間效果。例如,在物體的亮部等輪廓鮮明的區域使用干畫法,強化其細節和質感;在物體的暗部或背景等輪廓不明顯的區域使用濕畫法,弱化其表現效果,利用虛實對比突出重點,加強畫面的空間感。二、油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1.常用油畫繪畫工具★油畫筆:與水粉筆類似,但筆尖一般為平頭,且更有彈性。★油畫紙或油畫布:是油畫顏料的載體。其中油畫紙價格低廉、易裁切,適合初學者日常訓練使用;油畫布(棉帆布、亞麻布等)價格則相對高一些,且需要固定在畫框上才能使用,但相比于油畫紙,油畫布上的油畫更易修改和保存。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油畫紙還是油畫布,繪畫前都需用刮刀在紙面上刮一層到兩層底料或乳膠后再使用,避免它們吸油(油畫顏料失去油性后會失去光澤且容易干裂)。★油畫顏料:是不透明的油性顏料,具有不易干、遮蓋力強、耐光性好等特點。二、油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油畫輔助工具:與水粉畫類似,繪制油畫除了需要上述工具及調色盤、刮刀外,還需要稀釋劑(松節油)、調色油和上光油等輔助工具,如圖3-26所示。其中,松節油用于稀釋顏料;調色油是調色時與松節油混合使用的,避免使用松節油的畫面干后無光澤;上光油是油畫作品完成且干透后涂在畫面上的,其目的是保持畫面的光澤度,防止空氣侵蝕和積垢。另外,繪制油畫還需要盛裝各類油的油壺,以及繪畫前涂抹在油畫紙或油畫布上的底料等,如圖3-27所示。二、油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2.油畫繪畫技巧(1)刮刀用法★拍:用刮刀蘸顏料后在畫面上輕輕拍打,從而產生起伏的肌理,如圖3-29所示。此法同樣適用于油畫筆。★拉:用刮刀刀刃蘸顏料后在畫面上拉出色線或色面,從而畫出堅挺的線條,如圖3-30所示。★劃:用干凈的刮刀刀刃在畫面中未干的顏料上劃出線條,線條可深可淺,從而露出不同層的底色,如圖3-31所示。二、油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砌:用刮刀蘸濃厚的顏料,將顏料堆砌到畫面上,并留下刀痕,從而產生薄厚層次不同的肌理,如圖3-32所示。★刮:用刮刀刀刃刮去畫面中不理想的部分、不必要的細節,留下平整細膩的底色,讓畫面關系顯得松弛,如圖3-33所示。二、油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2)繪畫方法★薄畫法:需要先在畫布上鋪一層底色,然后在其基礎上用稀薄的顏料涂色(甚至能隱隱地透出底色來),形成十分細膩的色彩效果。例如,圖3-34中,畫面效果柔和溫潤,色彩過渡自然。★

厚畫法:使用濃稠的顏料在畫面上堆砌,使畫面有較強的厚重感和立體感。例如,圖3-35中,畫家通過在老人面部反復堆砌顏料,使其臉部極具立體感,有人打趣說,捏著畫上人物的鼻子就可以把畫提起來。二、油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三、水彩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1.常用水彩畫繪畫工具★水彩筆:筆尖呈圓潤的錐形,有大小號之分,其特點是尖(筆尖聚攏時,中鋒尖銳)、齊(筆尖潤開壓平后,中鋒平齊)、圓(筆尖圓滿如棗核狀)、健(筆尖彈性好,將筆尖重壓后提起,可立即恢復原狀),如圖3-37所示。★水彩紙:良好的水彩紙要求表面帶有紋理,且在浸濕和用筆快速、反復涂抹下,仍不起球,不嚴重變形,如圖3-38所示。★水彩顏料:是一種水溶性顏料,具有粉質細膩、透明度高、不易褪色的特點,如圖3-39所示。三、水彩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水彩輔助工具:與水粉畫類似,繪制水彩畫除了需要上述工具及噴壺、水桶、吸水用具外,還需要用于調色的調色盤(碟),吸取畫面多余水的紙巾(也可使用干筆),為畫面留出白色的留白液及用于固定水彩紙的水膠帶等輔助工具,如圖3-40所示。三、水彩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2.水彩畫繪畫技巧★暈染(方法一):在水彩紙上涂上一層淺色,然后在淺色未干的情況下在一旁涂上少量深色,用筆在淺色與深色之間調和,使兩種顏色自然融合,如圖3-41所示。★暈染(方法二):在水彩紙上涂一層水(如果是小且形狀明確的物體,可用筆蘸水涂出其外形;如果是需要大面積涂色的物體,可用噴壺在紙上輕噴,均勻灑水),在未干的情況下涂顏色,讓顏色與水自然融合,如圖3-42所示。★漸變:用一種顏色涂一部分,在未干的情況下,使用剛才的筆加水涂另一部分,讓顏色形成深與淺的自然過渡,如圖3-43所示。三、水彩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留白(方法一):對需要留白的部分不上色即可留白,如圖3-44所示。這種方法要求畫者有很強的控制筆的能力。★留白(方法二):先將留白液涂在需要留白的部分,再涂顏色,待畫面完全干后,用橡皮將留白液擦掉,如圖3-45所示。三、水彩畫繪畫工具和繪畫技巧★疊色:在紙上涂上一種顏色,待顏色完全干后再涂上另一種顏色,如圖3-46所示。★使用筆鋒:使用筆鋒的不同位置可以畫出不同粗細的形狀。如果想要漸變效果,可將筆鋒不同位置分別蘸不同顏料進行繪畫,如圖3-47所示。★撒鹽:在水彩紙上涂上一層顏色,然后在顏色未干的情況下在其上撒鹽,形成特殊的肌理效果,如圖3-48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撒鹽時要自然、均勻,待畫面干后,可使用刷子輕輕刷掉殘留的鹽。02PART色彩靜物寫生基礎一、色彩靜物的類型一組完整的組合靜物通常包括主體物、次主體物、陪體物和點綴物,如圖3-49所示。其中,主體物是畫面中最具表現力的靜物,一般體積較大,有著豐富的細節,主導著畫面的整體布局,需要重點刻畫;次主體物是畫面中僅次于主體物地位的靜物,通常位于主體物附近,通過體積或顏色與主體物形成對比,從而襯托主體物;陪體物的體積較小,能起到豐富畫面、協調構圖的作用;點綴物的體積最小,用于填補畫面中的空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根據畫面需要,有時也可不添加點綴物。二、色彩靜物的觀察與分析想要準確地用色彩表現靜物,就必須提前了解所畫靜物的結構和特點,因此觀察與分析靜物是色彩靜物寫生訓練的第一步。觀察時,應先大體瀏覽所有靜物,觀察它們的體積、顏色、質感等,明確它們之間的主次關系和對比關系,并確定畫面的色調;然后進行深入觀察,找出色相相近的物品,確定哪個更鮮艷,哪個更亮等,并對比它們的前后關系,當這些都觀察好后便可以動筆構圖了。以圖3-50所示靜物為例,先從畫面整體出發觀察靜物,可以發現罐子、水果、襯布等靜物的顏色偏暖,因此可先確定畫面的色調為暖色調;然后觀察各靜物的色彩和位置關系,如光源來自靜物的右側,因此右側的蘋果比左側的蘋果更亮,香瓜的位置比黃瓜的位置更靠前等,更亮和位置靠前的靜物可重點刻畫,較暗和位置靠后的靜物可弱化處理,從而拉開畫面的前后關系,突出間感。二、色彩靜物的觀察與分析三、色彩靜物的構圖統一與變化對稱與均衡構圖的基本原則三、色彩靜物的構圖1.構圖的基本原則(1)對稱與均衡對稱與均衡是構圖的基礎,遵循這一原則進行構圖,可以使畫面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否則畫面重心會產生偏移,影響整體效果,如圖3-51所示。對稱是指將主體物置于畫面中心,非主體物置于主體物兩邊起平衡作用,畫面左右分割均勻的構圖形式。對稱分為絕對對稱和相對對稱兩種形式。其中,絕對對稱是指相同要素(非主體物)的對稱,這種對稱方式會使畫面顯得呆板,因此在繪畫構圖中較少使用(見圖3-52);相對對稱是指相似要素(非主體物)的對稱,這種對稱方式可使畫面具有變化且穩定的美感,在繪畫構圖中應用較多,如圖3-53所示。三、色彩靜物的構圖三、色彩靜物的構圖均衡是指將主體物置于畫面一邊,非主體物置于另一邊起平衡作用,畫面左右分割不均勻的構圖形式。均衡是在對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由形的對稱轉化為力的對稱,是一種重心的平衡,因此其布局比較靈活,如圖3-54所示。三、色彩靜物的構圖(2)統一與變化統一是指將相同或有關聯的物體擺放在一起構成畫面。例如,圖3-55中,蘋果、梨子、橘子的位置構成一條水平線,因此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統一會使畫面富有整體感和秩序感,但過分統一會使畫面顯得單調、乏味。畫面中不同物體的結構、明暗及位置等形成的差異可稱為變化。例如,圖3-56中,3個水果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且擺放的位置疏密有致,從而使畫面產生變化,可有效避免畫面呆板。三、色彩靜物的構圖應用于實踐時,可通過適當主觀地放大或縮小靜物體積,改變靜物擺放位置、疊壓關系等,使畫面中的靜物統一與變化相結合,最終獲得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的畫面效果。三、色彩靜物的構圖2.常見的構圖形式構圖的形式很多,在色彩靜物寫生中,常見的構圖形式有三角形構圖、S形構圖、梯形構圖、C形構圖等,如圖3-59所示。★三角形構圖:是常見的構圖形式之一,這種構圖形式的主體物比較突出,能給人穩定的感覺,適合靜物較少的靜物組合。★S形構圖:能突出畫面的空間感,具有動態美感,能為畫面增添活躍的氣氛,適合靜物較多的靜物組合。★梯形構圖:能給人飽滿、均衡的感覺,適合主體物和次主體物一高一矮的靜物組合。★C形構圖:具有一定的動態美感和空間感,主體物通常位于C形的中間位置。三、色彩靜物的構圖三、色彩靜物的構圖03PART色彩靜物的表現要點一、果蔬的表現要點果蔬類靜物的結構并不復雜,畫的時候可將它們看作簡單的幾何體,利用素描關系用色彩表現其體積感,并根據靜物特征進行深入塑造。例如,畫蘋果時,可將其看成球體,在完成其三大面的塑造后,再對其凹陷的果窩進行深入刻畫,從而體現蘋果的典型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在色彩靜物中,果蔬的純度通常比較高,繪畫時可使果蔬中間區域的顏色純度高于邊緣區域,這樣既可以體現其新鮮感,又能突出其體積感。果蔬陶制品的質地粗糙,表面高光暗淡或較小,在表現其質感時可用較干的筆沿著制品的形狀掃出或點出高光,注意筆觸感可以強烈一些,帶出一點飛白(筆觸中有絲絲露白效果)會更好;瓷制品的質地光滑,特別是淺色瓷制品的反光較強,色彩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明顯,繪畫時可通過對環境色的處理表現其質感。陶瓷器皿二、陶瓷器皿的表現要點由于陶瓷器皿結構復雜且體積較大,受環境影響,其表面色彩一般比較豐富,處理不好容易畫“花”,導致畫面缺乏體積感。一是將陶瓷器皿看作是圓柱體和球體的結合,同畫果蔬一樣,讓其中間區域的純度高于邊緣區域,以加強體積感;二是暖光源照射下,陶瓷器皿的亮部偏暖,暗部偏冷,使用冷暖對比可強化體積感;三是高光的位置一般在陶瓷器皿的轉折處,其形狀應具有一定弧度,這樣能表現陶瓷器皿隆起的“肚子”,有助于體積的塑造。二、陶瓷器皿的表現要點在陶瓷器皿中,罐子的罐口雖然結構復雜,但畫好很容易出彩。俯視角度下,罐口一般可分為4個面,即1個平面,1個罐內面和2個立面,且受環境影響,這些面的顏色都會有一定的變化,因此需要細致刻畫,加強罐口的表現力。二、陶瓷器皿的表現要點常見的玻璃器皿有啤酒瓶、紅酒瓶、高腳杯、玻璃果盤等,它們表面光滑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因此極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畫玻璃器皿時可根據其所處的環境調和邊緣顏色,重點表現器皿外壁和高光。如圖,玻璃果盤內裝有黃色、紅色和紫色的水果,旁邊還有盛放紫色液體的杯子,因此玻璃果盤的邊緣和外壁顏色均受到環境色的影響。另外,若玻璃器皿中盛有液體,刻畫時除了要注意折射效果外,還要適當降低液體的明度和純度,避免喧賓奪主。三、玻璃器皿的表現要點常見的金屬器皿有不銹鋼制品、鋁制品、鐵制品和銅制品等。其中,不銹鋼制品的表面光滑,因此受環境影響最大,具有強烈的高光和反光,亮部與暗部之間的色彩有較大的跳躍性;鋁制品相對不銹鋼制品而言高光和反光較弱,亮部與暗部的色彩對比也相對柔和些;鐵制品的顏色往往比較深,固有色呈深灰色,相對不銹鋼制品而言高光和反光較弱;銅制品的固有色偏黃,高光和反光較強。四、金屬器皿的表現要點在靜物水粉畫中,襯布通常會占畫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它影響著整幅畫的色調,起到豐富畫面色彩、營造畫面空間感、襯托主體物的作用。在繪畫時應先找準襯布的固有色,然后將襯布分為前中后3個部分,并做到前暖后冷,前明后暗,前實后虛。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襯布只起到襯托作用,無須著重刻畫,不要將其所有褶皺都表現出來,找到幾條主要的褶皺,并疏密結合地表現出來即可,以免使畫面變得雜亂。另外,襯布的邊緣不要畫得太齊,可主觀地畫出弧度和褶皺,避免顯得呆板,如圖3-66所示。五、襯布的表現要點五、襯布的表現要點04PART單體靜物色彩寫生訓練一、香蕉單體寫生訓練步驟1構圖起稿。觀察香蕉的外形,用中號筆蘸赭石色在紙上勾勒出香蕉的大體形狀,如圖3-68所示。注意畫線要寧方勿圓,用直線畫出香蕉的輪廓特征。步驟2鋪大色塊。分別用中黃色、土黃色、赭石色等調和出香蕉的顏色并鋪色,如圖3-69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鋪色時用筆要簡潔概括,切忌反復涂抹。一、香蕉單體寫生訓練步驟3深入塑造。用土黃色、赭石色和少許湖藍色調和香蕉的暗部顏色,使香蕉暗部顏色偏冷一些,然后沿香蕉的結構用筆,注意筆觸和顏色應適當變化,如圖3-70所示。步驟4調整畫面。在香蕉的頭、尾部合適位置用赭石色和少量墨綠色、土黃色概括出其特征,最后用偏黃的白色在其亮部轉折處畫高光,如圖3-71所示。二、陶罐單體寫生訓練步驟1構圖起稿。觀察陶罐的外形,用中號筆蘸赭石色勾勒出陶罐的大體形狀和明暗關系,如圖3-73所示。步驟2鋪大色塊。先從陶罐罐口外側的重色開始鋪色,重色以赭石色和熟褐色為主,再加少量深紅色調和,以表現其色彩的變化;亮色以土黃色為主,加入少量大紅色或翠綠色調和;投影的顏色與亮色相似,可在亮色的基礎上加入少量白色使之更亮,如圖3-74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切忌重色加白色調和,否則會使畫面發“粉”。步驟3深入塑造。使用“步驟2”中的顏色調和出重色和亮色之間的過渡色,使陶罐更加立體,如圖3-75所示。步驟4調整畫面。先用重色畫出罐口,表現其深度,再用重色和亮色概括出陶罐的把手,表現其圓潤感,最后用天藍色和白色調和出偏冷的高光顏色,在陶罐合適位置畫出高光,如圖3-76所示。二、陶罐單體寫生訓練三、酒瓶單體寫生訓練步驟1構圖起稿。用中號筆蘸赭石色和土黃色調和,勾勒出酒瓶的大體形狀及明暗關系,如圖3-78所示。步驟2鋪大色塊。先用黑色涂抹瓶簽周圍和瓶口處,然后以草綠色為主,加入少量中黃色和大紅色,調和出偏暖的綠色涂抹在酒瓶的上部和下部,最后在此顏色的基礎上再加入中黃色和白色涂抹陰影區域,如圖3-79所示。三、酒瓶單體寫生訓練步驟3深入塑造。以白色為主,加入少量天藍色和橙色,調和出偏藍的亮部顏色,然后沿酒瓶亮部輪廓涂抹,接著用墨綠色和大紅色調和出亮部與暗部的過渡色涂抹酒瓶的瓶身,以豐富酒瓶的層次,如圖3-80所示。步驟4調整畫面。用深紅色、草綠色、白色等補充酒瓶瓶簽細節,然后用白色畫出酒瓶高光,如圖3-81所示。四、水壺單體寫生訓練步驟1構圖起稿。用中號筆蘸土黃色勾勒出水壺的大體形狀,如圖3-83所示。步驟2鋪大色塊。用深紅色、普藍色調和出偏紅的深灰色涂抹水壺的壺身、壺嘴、壺把手,概括出水壺的暗部顏色,然后用白色、中黃色、淺綠色、天藍色等調和出水壺的亮部顏色并涂抹至水壺相應位置,最后用壺身上的環境色加赭石色、草綠色調和,涂抹壺身底部和投影,表現水壺的反光和體積,如圖3-84所示。四、水壺單體寫生訓練步驟3深入塑造。調和出水壺暗部和亮部之間的過渡色,沿水壺結構進行涂抹,進一步塑造壺身、壺蓋和壺嘴的體積和細節,如圖3-85所示。步驟4調整畫面。用白色、大紅色、中黃色、天藍色等顏色調和出偏紅、偏藍的灰色,然后用較干的筆蘸調好的灰色在壺身邊緣輕掃,以表現水壺的不銹鋼質感,最后在壺蓋轉折處畫出偏冷的白色高光,如圖3-86所示。05PART組合靜物單色寫生訓練組合靜物步驟1觀察整組靜物。如圖3-87所示,這組靜物可歸納為典型的三角形構圖,在構圖時可將陶罐安排在畫面居中稍偏左的位置,然后確定其他靜物的位置。步驟2起稿構圖。用群青色蘸少量水調色并起稿,畫時注意寧方勿圓,用長直線畫出靜物的大體形狀,并適當表現出靜物的明暗關系和疊壓關系,如圖3-88所示。組合靜物步驟3鋪大色塊。根據光源方向,用大號筆蘸黑色和白色調和鋪色,概括出畫面的明暗關系,注意襯布的前后關系、立面與平面的對比關系、水果之間的明度關系等,如圖3-89所示。步驟4深入塑造。調出各靜物明暗之間的過渡色來豐富畫面,如圖3-90所示。注意在表現靜物的明暗時,應通過加入白色或黑色來控制色彩的明度,切不可通過加水來控制色彩的明度,以免造成畫面“灰”。組合靜物步驟5調整畫面。畫出搭在果盤上的水果刀,水果的果窩和果把,最后用小號筆蘸較干的白色顏料沿靜物外形畫出高光。06PART組合靜物色彩寫生訓練一、陶罐果盤組合靜物寫生訓練步驟1觀察整組靜物。如圖3-92所示,這組靜物可歸納為典型的三角形構圖,在構圖時可將陶罐安排在畫面居中偏左的位置,然后根據陶罐的位置確定其他靜物的位置,形成三角形構圖。步驟2起稿構圖。用熟褐色蘸少量水調色,然后表現出靜物的大體形狀、明暗關系和靜物之間的疊壓關系,如圖3-93所示。一、陶罐果盤組合靜物寫生訓練步驟3鋪大色塊。根據靜物的固有色調色,然后用大號筆鋪色,概括出畫面的明暗關系,如圖3-94所示。注意主體物可鋪2~3遍顏色(包括固有色、亮部和暗部),次主體物、陪體物可鋪1~2遍顏色(包括亮部和暗部),而襯布、背景等可鋪1遍顏色,以此拉開畫面的主次關系。步驟4塑造靜物體積。根據靜物的外形和走勢排列筆觸,表現出靜物的轉折和弧度,通過塑造靜物的黑白灰關系加強靜物的體積感,如圖3-95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靜物亮部顏色不可太純,繪畫時不可通過多加水來降低純度,可通過加天藍色、黃綠色、拿坡里黃色等亮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