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一、設計說明書 31工藝流程的選擇 31.1原水水質 31.2《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 31.3工藝要求 31.4設計工藝流程與選擇 32構筑物形式的確定 42.1構筑物總體布置形式 42.2配水 42.3絮凝劑的選擇、投加及混合 42.4絮凝池 52.5沉淀 52.6臭氧接觸處理系統 52.7活性炭濾池 52.8消毒系統 53水廠平面布置說明 53.1常規因素 53.2特殊因素 63.3主要構筑物及管路尺寸 63.4布置方式 64水廠高程布置說明 6二、設計計算書 71設計水量 72配水井設計計算 72.1設計規模 72.2有效容積 72.3配水井外形尺寸設計 72.4進水管管徑D1 72.5出水溢流堰 72.6配水管管徑D2 73混合加藥設計計算 73.1絮凝劑選擇及投加量 73.2投加系統設計計算 73.3混合器設計計算 84絮凝池設計計算 84.1絮凝池有效體積 84.2過水孔洞流速 84.3內部水頭損失計算 94.4外形尺寸計算 105沉淀池設計計算 105.1沉淀池基本設計 105.2清水墻面積A 105.3斜管長度 105.4池子高度 105.5復算管內雷諾數及沉淀時間 106砂濾池設計計算 106.1濾池基本設計、尺寸 106.2濾池相關的高程設計計算 116.3配水系統設計計算 116.4洗砂排水槽 116.5濾池的管渠計算 127臭氧接觸池設計計算 127.1臭氧發生器氣源、發生系統 127.2臭氧接觸池設計計算 137.3對尾氣處理裝置的簡單說明 138活性炭濾池設計計算 138.1主要設計參數 138.2濾池面積及個數 138.3炭濾池總高度 138.4配水系統 138.5炭濾池的沖洗與沖洗排水槽高度 148.6支撐系統 149消毒 149.1加氯量計算 149.2加氯系統 1410清水池設計計算 1411水廠高程設計計算 1412.水泵選擇 14三、圖紙 151、水廠平面布置圖 152、水廠高程布置圖 153、沙濾池結構圖 15四、參考文獻 151、參考書籍 152、參考論文 15一、設計說明書1工藝流程的選擇1.1原水水質原水呈現異色,存在著氨氮及耗氧量較高等問題。具體水質指標如下:濁度:一般70度左右,下雨時200~300度;色度:微紅色;大腸菌群數約80個/L;細菌總數約為700個/ml;CODMn:0.8~5.1mg/l;氨氮:0.4~3.0mg/l;嗅味:較重的泥味;其他指標基本符合供水水質標準。1.2《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濁度:小于1NTU(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色度:小于15度;大腸菌群數:不得檢出;細菌總數:小于100個/mL;CODMn:小于3mg/l(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mg/l);氨氮:小于0.5mg/l;嗅味:無臭無味。1.3工藝要求原水中,COD與氨氮的含量較高,為一般的處理工藝難以去除的污染物,故設計時應重點考慮此兩項因素。COD的最高含量為5.1mg/L,將之規范要求的3.0mg/L需要的去除率為((5.1-3.0)÷5.1×100%=)41.2%;氨氮的最高含量為3.0mg/L,將之規范要求的0.5mg/L需要的去除率為((3.0-0.5)÷3×100%=)83.3%,1.4設計工藝流程與選擇設計如下兩種工藝流程,并進行比較。工藝流程1:對于工藝流程1,根據文獻資料可得其COD去除率約為50%,氨氮的去除率約為90%,對色嗅味的去除率較好,符合工藝要求。工藝流程2:對于工藝流程2,根據文獻資料可得其COD去除率約為50%,氨氮的去除率約為90%,對色嗅味的去除率較好,符合工藝要求。兩個工藝流程主要差別在于深度處理時的處理方法:工藝流程1采用臭氧接觸池和活性炭濾池做深度處理,相比生物處理,具有安全有效的特點,還可減少后期的加氯量,減少后期消毒處理對水質的影響;但具有基建成本較高,臭氧有一定毒性易發生危險等的缺點。工藝流程2采用生物與處理做深度處理,具有處理效率高、有機負荷較高、接觸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少,節省投資等優點;但其還有著對沖擊負荷適應能力差,易發生污泥膨脹,運行費用高、管理復雜等缺點。根據原水水質情況、水廠建設成本、運營成本等方面考慮,選擇工藝流程1作為設計方案。2構筑物形式的確定2.1構筑物總體布置形式根據原水水質情況、水廠建設成本、運營成本等方面考慮,水廠采用3個相同系列的布置方式,在一個系列進行檢修時,可處理平時67%的水量,通過清水池及二級泵站的調節,可滿足故障時供水量為平時70%的條件。2.2配水每個系列的流量由配水井分配,配水井采用圓柱形薄壁溢流堰進行配水。此種配水井為當今常用配水井。2.3絮凝劑的選擇、投加及混合2.3.1絮凝劑的選擇原水成微紅色,說明含有一定量的Fe3+,故不宜選用鐵系混凝劑。本方案采用聚合氯化鋁,其優點如下:1、凈化效率高,耗藥量少,出水濁度低,色度小,過濾性能好,原水高濁度時尤為顯著;2、溫度適應性高,pH適用范圍寬,因而可不投加堿劑;3、使用時操作方便,腐蝕性小,勞動條件好;4、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使用成本相對較低;2.3.2絮凝劑投加系統的選擇絮凝劑投加采用水射器投加系統,其優缺點如下:優點:設備簡單,使用方便,不受藥液池高程所限;缺點:效率較低,若藥液濃度不當,可能引起堵塞。2.3.3混合裝置的選擇加藥混合器采用管式靜態混合器進行混合,設置于加藥系統水射噴口不遠處。本系統適用于水量變化不大的各種規模水廠。其優缺點如下:優點:1、設備簡單、維護管理方便;2、不需土建構筑物;3、在設計流量范圍,混合效果好;4、不需外加動力設備。缺點:1、運行水量變化影響效果;2、水頭損失較大;3、混合氣構造相對復雜。2.4絮凝池絮凝池采用網格絮凝池;網格絮凝池特別適用于水量變化不大的水廠。其優缺點如下:優點:1、絮凝效果較好;2、絮凝時間短;3、構造簡單。缺點:水量變化對絮凝效果的影響較大。2.5沉淀考慮水量規模、本步驟之前的水質條件與高程布置的影響,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特別適用于類似本例的老沉淀池的改建、擴建。其具有的優確點為:優點:1、沉淀效率高;2、池體小,占地較少。缺點:結構較復雜,檢修相對不容易。2.6臭氧接觸處理系統在活性炭過濾前投加臭氧的目的主要是殺死細菌、去除病毒、氧化水中有機物和生物難降解有機物、將COD轉化為BOD、氧化分解螯合物。與活性炭濾池聯用,可增加活性炭吸附的生物作用,延長活性炭再生周期。臭氧處理的系統組成一般包括氣源系統、臭氧發生系統、臭氧水—接觸反應系統、尾氣處理系統。本設計中,采用以空氣為起源的臭氧發生系統,臭氧接觸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的帶密封的接觸池,為安全起見,設置霍家拉特劑催化分解法尾氣處理裝置。2.7活性炭濾池活性炭濾池采用固定床濾池。其具有的優缺點為:優點:1、運轉穩定,管理方便,出水水質好;2、活性炭再生后可循環使用。缺點:1、活性炭在固定床中吸附容量的利用率較低;2、需定期投炭,整池排炭;3、基建、設備投資較高。2.8消毒系統2.8.1消毒劑的選擇消毒系統采用液氯消毒,其具有的優缺點如下:優點:1、具有余氯的持續消毒作用;2、加之成本較低;3、操作簡單,投量準確。缺點:1、原水有機物高時會產生有機氯化物;2、原水含酚時會產生氯酚味;3、氯氣有毒,管理或操作不當易產生危險。2.8.2投加系統的選擇加氯采用自動真空加氯系統,并設置漏氯吸收裝置。系統一般由加氯歧管、氯氣蒸發器、減壓過濾裝置、真空調節器、自動真空加氯機和水射器等組成。3水廠平面布置說明3.1常規因素根據水廠需要,常考慮以下常規因素:1、生產構筑物和生產附屬建筑物宜分別集中布置。生產構筑物主要有處理構筑物、清水池、二級泵站、藥劑間等;生產附屬建筑物主要有化驗間、倉庫、車庫及職工宿舍等;2、生活區宜與生產區分開布置,生活區主要包括辦公樓、食堂、浴室、職工宿舍;3、加藥間、消毒間應分別靠近投加點,并與其藥劑倉庫毗鄰;消毒間及其倉庫宜設在水廠的下風處,并與生活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4、廁所和化糞池的位置與生產構筑物的距離應大于10m;5、水廠的綠化占地面積不宜小于水廠總面積的20%;6、根據需要設置通向各構筑物的道路;7、水廠周圍應設圍墻及安全防護措施。3.2特殊因素根據該水廠所在地條件,特別考慮以下因素:1、供水城市位于該水廠的東南方向,故出水宜在西北方向;考慮南風的影響,為避免消毒工藝的危害,宜在水廠北側出水;本設計采用在水廠北側出水。2、重慶年均氣溫較高,處理構筑物可露天布置。3.3主要構筑物及管路尺寸主要構筑物尺寸及管路尺寸如下表,具體計算過程見計算書。主要構筑物尺寸構筑物間管道長度配水井外徑5m×高6.8m5m×1根+17.5m×2根加藥間長4m×寬6m×高4m×3個系列2m×3系列絮凝池長7.2m×寬11m×高4.5m×3個系列————沉淀池長12.2m×寬11m×高4.9m×3個系列3m×3系列砂濾池長8m×寬4m×高3.15m×4個并聯×3個系列3m×3系列臭氧接觸池長8m×寬6m×高7.5m×3個系列3m×3系列活性炭濾池長5.5m×寬5m×高4.25m×3個串聯×3個系列2m×3系列加氯間長4m×寬6m×3個系列2m×3系列清水池長81m×寬44m×高5.3m5m×1根+18.5×2根二級泵房長5m×寬5m×高4m————儲藥間長20m×寬15m————儲氯間長20m×寬15m————污泥處理站長40m×寬15m————3.4布置方式生產裝置布置于水廠的西北部,采用串聯布置。辦公區、化驗室位于水廠西南部辦公綜合樓內。生活區(食堂、宿舍、浴室)與倉庫、停車場布至于水廠東南部。水廠西北部為預留用地,可供水廠日后建設二期工程,一期工程時布置為運動場地。水廠大門布置于水廠西南部,正對辦公綜合樓。具體布置方式及位置見平面布置圖。4水廠高程布置說明水廠的凈水構筑物的高程布置采用高架式,各構筑物之間水流應為重力流。兩構筑物之間水面高差即為流程中的水頭損失,包括構筑物本身,連接管道、計量設備等水頭損失在內。清水池最高水位與地面標高一致,即750.00m。具體高程布置見計算書與高程布置圖。二、設計計算書1設計水量水廠的設計水量為80000m3/d(包括未預見水量),考慮水廠5%的自用水量,計算得本水廠總處理規模為(80000×(1+5%)=)84000m3/d。網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砂濾池、臭氧接觸池、活性炭濾池的水量損失各記為設計總水量的1%。2配水井設計計算2.1設計規模配水井的設計規模為84000m3/d=3500m3/h=0.9722m3/s2.2有效容積配水井水力停留時間T擬采用2-3min,取T=2min,則配水井有效體積為:W=QT=0.9722×60×2=116.66m32.3配水井外形尺寸設計配水井外徑取5m,內徑取3m,井內有效水深H0為考慮堰上水頭和一定的保護高度,取配水井總高度為6.8m。2.4進水管管徑D1配水井有2根進水管,故每根進水管設計流量為(0.9772÷2=)0.4886m3/s。查水力計算表得,兩根進水管均選擇DN800的鑄鐵管。2.5出水溢流堰進水從配水井底中心進入,經等寬度堰流入3個水斗,再由管道進入3個系列的后續處理構筑物。每個系列的后續構筑物分配水量為(0.9772÷3=)0.3257m3/s,由于流量大于100L/s,故配水采用矩形薄壁溢流堰。取流量系數m=0.42,堰寬b=6.5m堰上水頭H計算過程為:2.6配水管管徑D2已知每個系列的后續處理構筑物的分配流量為0.3257m3/s,查水力計算表選用DN600的鑄鐵管。注:以下的設計計算除特殊說明,均指每個系列中的單個設備或構筑物。3混合加藥設計計算3.1絮凝劑選擇及投加量選擇聚合氧化鋁作為混凝劑,根據文獻記載及其他水廠運行經驗,投加量為30mg/L。則本水廠每日正常運行時,每個系列的流程需要的絮凝劑質量約為(30÷1000×0.3257×3600×24=)844.21kg。三個系列都全天正常運轉時,水廠每日需要(844.21×3=)2532.64kg的聚合氧化鋁(純)混凝劑。3.2投加系統設計計算3.2.1投加系統工作流程投加系統采用水射器投加系統,投加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圖:3.2.2溶液池容積W13.2.3溶解池容積W2W2=0.25W2=1.049m3溶液池和溶解池均采用機械攪拌。3.3混合器設計計算混合器采用管式靜態混合器,其具有混合效果好,制作安裝方便等優點。本設計采用3節的靜態管式混合器,并預留今后增減元件數的可能。混合器的水頭損失為:4絮凝池設計計算絮凝池采用網格絮凝池,并與沉淀池合建。每系列設計1個絮凝池,每池設計流量Q=0.3257m3/s4.1絮凝池有效體積取絮凝時間T=13min,則容積為:V=Q×T=0.3257×13×60=254.0m3絮凝池的有效面積為(有效水深取4.2m):A1=V/h=195.4÷4.2=60.49m2豎井流速取v1=0.13m/s,由此得單個面積:f=Q/v1=0.3257÷0.13=2.505m2設計每格為正方型,邊長采用1.60m,則每個面積為2.56m2,由此得分隔數為:n=60.49÷2.56=23.62采用24格。實際絮凝時間為t=1.60×1.60×4.20×24÷0.3257=792s=13.20min絮凝池總池高為:H=4.2+0.3=4.5m4.2過水孔洞流速v2按照進口0.3m/s遞減到0.1m/s,上孔上緣在最高水位線以下,下孔下緣于池底平齊。I、II、III表示每格的網格層數,見下圖。每格的孔洞尺寸見表1。表1:孔洞尺寸計算圖格編號1234567孔洞(寬×高)(m×m)1.6×0.71.6×0.71.6×0.751.6×0.751.6×0.81.6×0.91.6×1.0流速(m/s)0.30.30.270.270.250.230.20格編號891011121314孔洞(寬×高)(m×m)1.6×1.01.6×1.051.6×1.051.6×1.151.6×1.21.6×1.21.6×1.3流速(m/s)0.200.190.190.180.170.170.16格編號1516171819孔洞(寬×高)(m×m)1.6×1.351.6×1.351.6×1.551.6×1.851.6×2.0流速(m/s)0.150.150.130.110.104.3內部水頭損失計算1-8格為前段,取水過網孔的流速v3前=0.27m/s;9-16格為中段,取水過網孔的流速v3中=0.24m/s。前段:網格的孔眼尺寸為80×80mm,則凈空斷面A2=Q/v3前=0.3257÷0.27=1.20m2。每個網格的孔眼數:1.20÷0.082=188個前段共設網格21塊,n=21;ξ1=1.0,則前段網格的水頭損失為:ξ2=3.0為孔洞阻力系數,則前段孔洞水頭損失為:中段:網格的孔眼尺寸為100×100mm,取水過網孔的流速v3中=0.24m/s,則凈空斷面:A3=Q/v3中=0.3257÷0.24=1.36m2中段共設網格14塊,n=14;ξ1=1.0,則前段網格的水頭損失為:中段孔洞水頭損失為:后段:不設網格,孔洞水頭損失為絮凝池內水頭損失為:所以,速度梯度G:符合G=20–70s-1的標準。4.4外形尺寸計算絮凝池的隔墻寬0.2m,一個絮凝池寬11.0m(包括結構尺寸),長7.2m,從絮凝池到沉淀池的過渡段凈寬1.5m,外形簡圖見上圖。5沉淀池設計計算5.1沉淀池基本設計沉淀池采用斜管式沉淀池,斜管采用與水流逆向的布置。沉淀池長12.2m,寬11.0m。斜管斷面采用蜂窩六角形,其內徑為30mm,斜管的水平傾角θ為60°。斜管上部清水區高度為1.2m,清水區上升流速為2.5mm/s;斜管下部的布水區高度為1.7m。斜管采用管厚為0.4mm聚氯乙烯無毒塑料片。考慮絮凝池損失水量(設為1%),沉淀池設計流量為0.3224m3/s。5.2清水墻面積A清水墻面積為:A=Q/v=0.3224÷0.0025=129.0m,其中斜管結構占用面積按3%計,則實際清水區余姚面積A’=129.0×1.03=132.9m2;為了配水均勻,采用斜管區平面尺寸為11.0m×12.2m。沉淀池進口采用穿孔墻,排泥采用穿孔管,集水系統采用穿孔管。5.3斜管長度管內流速:v0=v/sinθ=2.5÷sin60°=2.89mm/s斜管長度:(取顆粒沉降速度μ=0.35mm/s)考慮管端紊流、積泥等因素,過渡區采用250mm;故斜管總長l’=250+607=857,按1000mm計。5.4池子高度采用保護高度0.3m,清水區高度1.2m,布水區高度1.7m,穿孔排泥斗槽高0.8m,斜管高度h=l’×sinθ=1×sin60°=0.87m,池子總高H=0.3+1.2+1.7+0.8+0.87=4.87m5.5復算管內雷諾數及沉淀時間式中水力半徑R=d/4=7.5mm,管內流速v0=0.289cm/s,運動粘度ν=0.01cm2/s故雷諾數:沉淀時間:T=l’/v0=1000÷2.89=5.77min6砂濾池設計計算6.1濾池基本設計、尺寸采用普通快濾池,考慮到上一步的水量損失(取1%),故每個濾池的水量為(0.3224×99%=)0.3191m3/s=27570m3/d,取濾速v1=10m/h,沖洗時間為6min。濾池工作時間為24h,沖洗周期為12h,則濾池每天的實際工作時間為:T=24-0.1×24÷12=23.8h濾池面積為:每系列濾池格數為N=4,單行。每個濾池面積為:采用濾池長寬比為2:1,單個濾池設計尺寸為長8m,寬4m。校核強制濾速v2:濾料采用石英砂,濾料的不均勻系數K80≤26.2濾池相關的高程設計計算承托層厚度H1采用0.45m;濾料層厚度H2,采用0.7m;砂面上水深H3,采用1.7m;保護高度H4,采用0.30m。濾池高度H為:H=0.45+0.7+1.7+0.30=3.15m6.3配水系統設計計算6.3.1干管配水系統干管流量:qg=fq=29.0×14=406L/s采用管徑:dg=600mm取干管始端流速:vg=1.09m/s6.3.2干管取支管中心間距:a1=0.25m每池支管數:n1=2L/a1=2×8÷0.25=64根每根支管入口流量:q1=qg/n1=406÷64=6.34L/s采用管徑:d=65mm支管始端流速:6.3.3孔眼布置支管孔眼總面積與濾池面積之比k采用0.25%。孔眼總面積:Fk=kf=0.25%×29=0.0725m3=72500mm2采用孔眼直徑:dk=9mm每個孔眼面積:孔眼總數:Nk=Fk/fk=72500÷63.6=1140個每根支管孔眼數:nk=Nk/n1=1140÷64=18個支管孔眼布置設二排,與垂線成45°夾角向下交錯排列。每根支管長度:l1=0.5(B-dg)=0.5×(4-0.6)=1.7m每排孔眼中心距:ak=2l1/nk=2×1.7÷18=0.189m6.3.4孔眼水頭損失支管壁厚采用δ=5mm,流量系數μ=0.68水頭損失:6.3.5復算配水系統支管長度與直徑之比不大于60,則l1/d1=1.7÷0.0065=26.1<60孔眼總面積與支管總橫截面積之比一般為小于0.5,則干管橫截面積與支管總橫截面積之比,一般為1.75~2.0,則孔眼中心距應小于0.2,則ak=0.189<0.2m6.4洗砂排水槽洗砂排水槽中心距采用a=1.2m水槽2根;排水槽總長L=7.8m;每槽排水量為:q0=ql0a0=14×8×1.2=134.4L/s采用三角形標準斷面,槽中流速采用v0=0.6m/s排水槽斷面尺寸為:采用0.25m排水槽底厚度用δ=0.05m,砂層最大膨脹率e=45%,砂層厚度H2=0.7m洗砂排水槽頂距砂面高度:Hε=eH2+2.5χ+δ+0.075=1.06m砂石排水槽總面積為:F0=2χl0n=2×0.236×8×2=7.55m2復算:排水槽平面面積與濾池面積比小于25%,則F0/f=7.55÷29=0.26≈25%,符合要求6.5濾池的管渠計算6.5.1進水進水管的總流量為Q1=0.3191m3/s進水渠斷面采用寬1m;渠中水深0.6m;渠中流速v1=0.8m/s;各個濾池進水管流量Q2=0.3191÷4=0.0798m3/s;選用進水管直徑D2=300mm;管中流速v2=1.1m/s。6.5.2沖洗水流量為Q3=qf=14×29×10-3=0.406m3/s;采用管徑D3=450mm;管中流速為v3=2.6m/s6.5.3清水清水總流量為進水總流量即0.3191m3/s;清水渠斷面采用寬0.75m,渠中水深0.6m每個濾池清水管流量Q5=Q2=0.3191÷4=0.0798m3/s采用管徑D5=300mm每個濾池清水管的流量為1.14m3/s6.5.4反沖洗水排水排水流量為Q6=Q3=0.406m3/s排水渠斷面,寬B6=0.6m,渠中水深0.5m;渠中流速v6=1.37m/s6.5.5反沖洗水箱沖洗時間t=6min沖洗水箱容積:W=1.5fqt=1.5×14×29.0×6×60=217m3水箱底到濾池配水間的沿途及局部損失之和為:h1=1.0m配水系統水頭損失為h2=hk=3.5m承托層水頭損失:h3=0.022H1q=0.022×0.45×14=0.14m濾料層水頭損失:h4=0.68m安全富余水頭:h5=1.5m沖洗水箱底應高于洗砂排水槽面:H0=h1+h2+h3+h4+h5=6.8m7臭氧接觸池設計計算7.1臭氧發生器氣源、發生系統氣源系統以空氣為氣源,在氣源進入臭氧發生器之前應進行除塵、出游、除濕及出去其他污染物的處理,并進行加壓壓縮。壓縮機和鼓風機需采用無油潤滑。考慮到上一步驟的水量消耗(取1%),此處理步驟的設計流量為(0.3224×(1-1%)=)0.3191m3/s。臭氧投加量采用2.1mg/L,故每系列的臭氧需要量為57.92kg/d=2.413kg/h,三個系列需臭氧的量為173.75kg/d。干空氣氣量為總干空氣量為V總=1.4V干空氣=128.54m3臭氧發生器采用立板式發生裝置,可采用市場上合適的產品,如本水廠可采用青島國林實業產CF-G-2-3000g型臭氧發生器,其產臭氧產量為3kg/h,功率為14.5-17kwh/kgO3,長寬高分別為2400mm×2300mm×1900mm。7.2臭氧接觸池設計計算臭氧接觸池采用雙室結構,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內涂防腐層。擴散設備采用微孔鈦板,微孔孔徑為30μm。處理時采用連續處理的方式。7.2.1池體尺寸計算接觸時間采用15min,所以池體的尺寸為V=tQ水/60=15×1149.12÷60=287.28m3。擴散器以上水深取6m,池面積第一接觸反應室反應時間為t1=7min,第二接觸反應室反應時間為t2=8min。取池體寬度為8m,所以池體長為(47.88÷8=)5.985m,取6m。每個布氣區長度為0.8m。第一反應池長度l1=t1×L/t=8×6÷15=3.2m;第二反應池長度l2=t2×L/t=7×6÷15=2.8m7.2.2臭氧化氣布氣系統計算每小時投配的總臭氧量為C=2.413kg/h。設發生器所產的臭氧濃度為15g/m3,則水中所需投加的臭氧化氣流量Q氣(=1000C/Y1=1000×2.413÷15)=160.9Nm3/h。水中需投加的發生器工作狀態下的臭氧化氣流量為Q’氣=0.614Q氣=98.78m3/h。氣體擴散速度ω:取擴散板直徑1.5m,微孔擴散元件數n:取7個。7.2.3臭氧發生器工作壓力計算取臭氧化氣輸送管道水頭損失為0.5m,臭氧發生器工作壓力為H>h1+h2+h3=6+0.33×13.6÷1000+0.5=6.504m7.3對尾氣處理裝置的簡單說明尾氣處理裝置采用霍家拉特劑催化分解法。此法使用時應注意在尾氣進入催化劑前經除濕處理,以防遇潮后吸收分解效果降低或很快失效;可采用尾氣加熱法或加裝有效的除濕裝置。霍家拉特劑在運轉過程中每隔50-100h進行活化再生。8活性炭濾池設計計算8.1主要設計參數考慮上一步的水量損失(取1%),設計流量為(0.3191×(1-1%)=)0.3160m3/s采用固定床濾池;接觸時間為10min;空床流速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B/T 11646-2024井工煤礦采空區自然發火監測預警技術規范
- 貨代公司業務合同協議
- 購買預制過門梁合同協議
- 設備投資合作協議合同協議
- 課外培訓專用合同協議
- 購買電瓶車合同協議
- 購商用門面合同協議
- 解除承包公墓合同協議
- 購貨協議和購貨合同
- 2025年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考核試卷及答案
- JGT312-2011 遇水膨脹止水膠
- 高中化學新課標下大單元教學設計
- 高中生社區服務、生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
-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單元作業設計
- 美團外賣騎手獎罰制度
- 文物鑒賞講義-課件
- 【淺析汽車發動機的維護與保養4600字(論文)】
- 色彩構成(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人機工程培訓(推行團隊版)-課件
- 數學中的整體思想
- 2023北京高考英語答題卡ok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