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大氣圈與大氣運動課件_第1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大氣圈與大氣運動課件_第2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大氣圈與大氣運動課件_第3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大氣圈與大氣運動課件_第4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大氣圈與大氣運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魯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從地球圈層看地表環境第一節大氣圈與大氣運動(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大氣的垂直分層結構、各層的主要特征及與人類的關系。2.閱讀示意圖,了解大氣受熱過程,理解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大氣被木星吸引,與木星大氣混合,人們通過引爆混合氣體拯救了地球。混合氣體之所以能被引燃,是因為木星的氫氣與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混合在了一起。那么地球大氣中除了含有大量氧氣之外,還包含其他哪些物質呢?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圈的組成氮:78%氧:21%氬:0.94%CO2:0.03%水汽、塵埃:0.03%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圈的組成氮:蛋白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氧:供給生命呼吸氬:航空領域廣泛應用CO2:光合作用原料,調節地表溫度水汽:成云致雨必備條件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圈的分層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臭氧層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圈的分層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臭氧層對流層·厚度:8-16千米·現象:對流顯著,天氣多變·氣溫特點: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熱源:地面輻射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圈的分層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臭氧層平流層·厚度:40千米·現象:大氣水平運動,

氣流穩定·氣溫特點:海拔越高氣溫越高·熱源:太陽輻射(臭氧吸收

紫外線)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圈的分層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臭氧層高層大氣大氣密度小,存在電離層。直接受太陽活動影響知識拓展高山反應高山反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高度愈高,空氣愈稀薄,氣壓就愈低,因此人體所需要的氧氣壓力也隨之降低。因此在剛進入山區時,會因為高度突然增高,人體來不及適應,而產生體內氧氣供應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過渡時間愈短,產生的反應就愈劇烈。分層高度范圍主要特點特點成因與人類的關系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大約降低0.6℃)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空氣對流運動顯著該層上部冷,下部熱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集中在該層,對流運動易成云致雨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知識小結平流層從對流層頂至50~55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該層中的臭氧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飛行以水平運動為主該層大氣上熱下冷,大氣穩定天氣晴朗水汽、雜質少,氣流平穩高層大氣從平流層頂到3000千米的高空大氣密度極小距地面遠,受到引力小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短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二、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吸收大氣吸收大氣地面輻射大氣吸收散射逸出大氣逆輻射逸出反射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逆輻射大氣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二、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后增溫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后增溫大氣增溫后形成向地面輻射熱量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二、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保溫作用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后增溫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后增溫大氣增溫后形成向地面輻射熱量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二、大氣的受熱過程保溫作用的應用1、解釋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對全球變暖的影響二、大氣的受熱過程保溫作用的應用2、應用于農業生產實踐,提高生產效益冬季溫室大棚深秋燒秸稈防霜凍果園鋪鵝卵石探究活動為什么說“高處不勝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高處”離地面較遠,接收到的地面輻射較少,氣溫較低。知識小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