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傷害流行病學暨南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1傷害流行病學暨南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1傷害的基本內涵傷害“直觀”的定義:損傷、損害或喪失之意。即造成了人體的損傷或功能喪失。
2傷害的基本內涵傷害“直觀”的定義:2傷害“物理學”的定義:(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由于運動、熱量、化學、電或放射線的能量交換,在機體組織無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組織損傷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稱為傷害。該定義是以軀體組織損傷和機能障礙為標準進行界定的它為世界各國的傷害研究提供了一個相對固定的標準定義使得不同地區和人群的傷害研究可以進行比較故應用較為廣泛。3傷害“物理學”的定義:3傷害“較完整”的定義:由于運動、熱量、化學、電或放射線的能量交換超過機體組織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組織損傷和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損傷統稱為傷害。
因為傷害不僅可以造成軀體損傷和功能障礙,也可以造成精神創傷和心理障礙。
4傷害“較完整”的定義:4
傷害“可操作性”的定義:(2019年,國內學者王聲湧教授建議)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①到醫療機構診治,診斷為某一種傷害;②由家人、老師或其他人作緊急處置或看護;③因傷請假半天以上。5傷害“可操作性”的定義:5傷害與其它易混淆的概念意外事故(事件):指潛在有害的、無意識的、意料之外的偶發事件??赡茉斐蓚Γ部赡懿辉斐蓚?。
意外傷害:指由意外的、偶發的事故(或事件)造成的傷害。共同的特點:不可避免,難以預防。6傷害與其它易混淆的概念6傷害=
意外傷害?傷害=
意外事故?7傷害=意外傷害?788傷害≠
意外傷害!傷害≠
意外事故!9傷害≠意外傷害!9傷害流行病學(injuryepidemiology)運用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描述傷害的發生頻率及其分布分析傷害發生的原因及危險因素提出干預和防治措施評價措施效果一門流行病學分支學科。10傷害流行病學(injuryepidemiology)10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的主要目的確定傷害的重點種類闡明分布明確因果關系制訂控制策略。11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的主要目的11傷害的分類
按照造成傷害的意圖分類
1.意外傷害(unintentionalinjury):是指無目的性、無意識地傷害主要包括車禍、跌落、燒燙傷、中毒、溺水、切割傷、動物叮咬、醫療事故等等。
2.自殺與自傷(suicideandself-inflictedinjury):
是由受傷害人對自己的有意識傷害包括自殺、自虐、自殘等。
3.暴力與他殺(violenceandhomicideinjury):是有他人有意識地加害而造成的傷害包括家庭暴力、虐待兒童、強奸、他殺、斗毆等。12傷害的分類按照造成傷害的意圖分類12注意:同一傷害可由不同的意圖導致。例如中毒如果是無意識地誤服了某種毒物造成的應歸為意外傷害如果是自己有意服用某毒物以結束自己的生命則應歸為自殺如果是他人有意投毒則應歸為他殺。13注意:同一傷害可由不同的意圖導致。13傷害的分類按照傷害發生的地點分類1.機動車是指在行使中的機動車造成的傷害,是最常見的傷害種類,由機動車傷害造成的死亡占傷害全部死亡的25%以上。發生機動車傷害及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撞車,最常見的危險因素為酒后駕車、違反交通規則(包括司機與行人)、機動車車體過小、超速駕車、夜間或雨天駕車、疲勞駕駛、道路障礙物、道路路況太差等。14傷害的分類按照傷害發生的地點分類142.勞動場所職業性傷害主要出現在工作地點,或由于工作環境中某事件所造成。全球職業性傷害年發生例數保持在1億例以上,因職業性傷害致死者10萬例以上,150萬人致殘或喪失勞動能力,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達3800萬人年,在全球總DALYs中占2.7%以上。我國的職業性傷害年發生例數在1000萬例左右,因職業性傷害致死者在34000例以上。我國東風汽車公司2019年調查發現其工傷事故率為0.9%。近年來,由于發達國家的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及危險職業的逐步減少,職業性傷害呈逐年下降趨勢,據意大利的有關調查顯示,該國在1951~2019年期間的職業性事故平均每年下降4.42%。152.勞動場所153.家庭美國家庭傷害年發生數保持在2500萬例,其中有320萬例導致功能性殘疾,有8萬例導致功能形態殘疾。我國中學生傷害現況調查顯示,有23.1%的傷害發生在家庭。跌落是家庭傷害中最常見的死因。163.家庭164.公共場所凡是發生在公共場所的傷害,其中包括娛樂場所及自然災害情況下所發生的傷害均屬此類傷害。美國公共場所傷害年發生2900萬例,其中2400萬例為功能性殘疾,還有6萬例為功能形態殘疾。美國每年有19000例死于公共場所傷害,最常見的死因是溺水。而我國中學生傷害的41.3%是發生在公共場所,最常見的傷害是跌傷和刀割傷。174.公共場所17傷害的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
根據傷害發生的部位進行分類S00-T97見表11—118傷害的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181919傷害的分類根據發生的外部原因或性質分類V01-Y98見表11-220傷害的分類根據發生的外部原因或性質分類202121傷害的分類按中國疾病分類(CCD):ChineseClassificationofDiseases
見表11-3:中國CCD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分類
22傷害的分類按中國疾病分類(CCD):222323傷害的主要危害特點傷害是一個嚴重威脅人群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是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由傷害導致的死亡約510萬。傷害是較多國家1~44歲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傷害與感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一起構成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負擔。24傷害的主要危害特點傷害是一個嚴重威脅人群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傷害的威脅將會呈持續上升的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數量的增加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從1990—2020年,全世界由傷害造成的死亡將會增加65%,達到840萬。25傷害的威脅將會呈持續上升的趨勢25傷害是人類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500多萬人死于傷害發達國家由傷害導致的死亡占全部年齡調整死亡的7.6%,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數字約為10.7%在各國的死因順位排列中傷害位居第4~5位。我國的傷害死亡率為65.24/10萬,每年大約有70萬人死于各類傷害,傷害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
26傷害是人類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6傷害是威脅勞動力人口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原因在美國0~44歲人口死因順位的第一位。在我國1990~2019年疾病監測資料顯示,導致51%的35歲以下人口的死亡。傷害的潛在減壽年數(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占全部PYLL的24%。在美國和中國,PYLL死因順位的首位都是傷害。27傷害是威脅勞動力人口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原因27傷害具有常見、多發、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由于傷害的發生十分普遍,而且三分之一的傷害無生命危險,傷害導致的死亡只占傷害發生總數的極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由傷害導致的傷殘、住院、就診極其驚人。28傷害具有常見、多發、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282929其中自殺對社會的危害比較大2019年全世界53個自殺資料完整的國家數據顯示自殺的標化死亡率為15.1/10萬,每年由自殺導致的死亡約占全部傷害死亡的16%。據WHO統計,2000年全球約有100萬人口自殺,而自殺未遂者約為自殺人數的20倍。在很多國家自殺是前10位死因之一,是傷害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死因。30其中自殺對社會的危害比較大30傷害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巨大2019年美國傷害導致的醫療花費占總醫療花費的12%,傷害總花費約為2600億美元。在美國,所有的醫院病床中,有八分之一是由傷害病人占用的。我國1990-2019年傷害疾病負擔占全部的17%。我國靠近公路邊的醫院急診門診中,因傷害就醫約40%。
31傷害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巨大31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現狀
傷害自古有之傷害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紀中葉1941~1943年期間Cairns等人研究證實佩戴頭盔可以降低摩托車士兵的頭部傷害發生率1949年Gordon開始用流行病學方法研究傷害的分布和預防美國前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負責人Haddon系統地將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應用于傷害的研究和干預項目,他被認為是傷害流行病學的奠基人。在全球范圍大規模地開展傷害研究則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32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傷害自古有之32近年來傷害流行病學的研究特點:(1)傷害研究由個別發達國家擴展到世界各國,由最初個別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向各地區、各部門擴散和輻射。另外,各國的政府部門也積極參與,傷害預防與控制正在由專家行為向政府行為轉變。(2)建立各類各級傷害監測系統,監測傷害發生動態和趨勢。33近年來傷害流行病學的研究特點:(1)傷害研究由個別發達國家擴(3)從一般死因分析和傷害描述擴展到各類傷害研究。近年來有關傷害的研究已從最初的交通事故描述拓展到火災與燒傷、青少年傷害、老人跌倒、溺水、自殺、眼外傷、運動或訓練傷、旅行傷害等。除了描述性研究外,應用病例對照研究、前瞻性研究、病例交叉研究、臨床試驗和社區類實驗研究,并將多因素分析方法應用于傷害原因和危險因素的探討。(4)進行多學科交叉。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心理學、工程學、工效學、物理學、社會經濟學、法學、行為科學、倫理學等多學科應用于傷害的研究和干預。34(3)從一般死因分析和傷害描述擴展到各類傷害研究。近年來有關(5)開展社區傷害研究,把傷害防治工作融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6)傷害描述指標的拓展與豐富。近年來傷害的統計指標有最初的發病率、死亡率等擴展到PYLL、DALY、質量調整壽命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QALY)、無殘疾生命年等等。(7)加強國際交流,建立國際合作。35(5)開展社區傷害研究,把傷害防治工作融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傷害的分布特征
全球傷害總的特征(1)全球死亡的十分之一是傷害致死,僅2019年全球就有500余萬人因傷害致死其中180萬因跌落、溺水、燒燙傷和其他傷害致死,另外至少有350萬人死于家庭、工作場所或城鄉暴力。(2)傷害死亡的高發年齡為15~59歲。在這個年齡段中,交通事故、自殺、戰爭傷害、火災和燒傷與他殺均進入了年齡別死亡率全死因順位的前10位。36傷害的分布特征全球傷害總的特征36(3)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在15-44歲年齡組,男性交通事故致死是女性的15倍。
(4)傷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自殺、戰爭傷害、火災與燒傷、暴力、職業傷害和溺水等。(5)兒童、青少年傷害死亡呈上升趨勢。37(3)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在15-44歲年齡組,男性交通全球傷害的“三間”發布發展中國家的傷害死亡率高于發達國家不同年齡人群傷害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有著各自不同的分布特點。1~45歲人群的首位死因為傷害;0~5歲主要死因為中毒、溺水;55歲以上人群主要死因為跌落;5~34歲人口中機動車交通事故為傷害的首位死因,在15~24歲出現峰值。他殺是嬰兒和15~34歲人群的第2位傷害死因,在15~34歲出現峰值。5~18歲人群的他殺死亡率增長最快。38全球傷害的“三間”發布發展中國家的傷害死亡率高于發達國家3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大多數傷害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為男性高于女性。在發達國家職業性傷害和道路交通傷害的發生有逐步下降的趨勢;但自殺和他殺的死亡率有上升趨勢。39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大多數傷害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為男性高我國傷害的流行特征在我國,死亡人口的11%是傷害死亡,2019年傷害死亡率已達到62.86/10萬,即全國每年約有75萬人死于傷害。在城鄉分布上,城市與農村的傷害死亡均排在死因順位的第4位。城市傷害死亡的原因依次為:交通事故、自殺、意外墜落、中毒、他殺、溺水、火災和燒傷;農村傷害死亡的原因依次為:自殺、交通事故、溺水、意外墜落、中毒、他殺、火災和燒傷。40我國傷害的流行特征404141男性傷害死亡的水平是女性的1.43倍,除自殺外,其余死因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以交通事故致死的差別最大,男性為女性的2.76倍。0-14歲年齡段溺水是死亡的首因,死亡率高達14.90(女性)/10萬-24.25(男性)/10萬。15~34歲女性的首位傷害死因是自殺,死亡率達21.65/10萬,約占該年齡段死亡的40.17%。15—59歲勞動力人口是傷害死亡的高發人群,交通事故死亡在該年齡組男性中占總死亡的三分之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無論男女均有三大傷害致死原因,為自殺、意外跌落和交通事故。42男性傷害死亡的水平是女性的1.43倍,除自殺外,其余死因均是交通事故所致的意外死亡一直呈上升趨勢,由1991年的9.82/10萬上升至2019年的14.32/10萬。他殺致死的死亡率較低,但上升趨勢十分明顯,由1991年的2.56/10萬上升至2019年的3.50/10萬,他殺死亡率上升了36.71%,上升尤以城市為顯著。43交通事故所致的意外死亡一直呈上升趨勢,由1991年的9.82傷害的測量指標1.傷害發生率指單位時間內(通常是年)傷害發生的人數與同期人口數之比,是進行傷害研究與監測常用的指標。在計算傷害發生率時會出現很多種情況:如機動車駕駛員傷害發生率有一般人群的機動車傷害發生率機動車傷害發生率有時應用車輛數或車輛一公里數作分母。44傷害的測量指標1.傷害發生率44
2.傷害死亡率指因傷害致死的頻率。可以計算傷害的總死亡率,也可以按照傷害的種類計算分年齡別、性別等人群特征的死亡率。452.傷害死亡率指因傷害致死的頻率。可以計算傷害的總3、潛在減壽年數
(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指人們由于傷害未能活到該國平均期望壽命而過早死亡,失去為社會服務和生活的時間,用死亡時實際年齡與期望壽命之差,即某原因致使未到預期壽命而死亡所損失的壽命年數來表示。PYLLR:PYLL率,即每1000人口的PYLL。用于不同地區的PYLL進行比較;SPYLLR:標化PYLL率,兩個地區的人口構成不同,比較前需作率的標化。463、潛在減壽年數
(potentialyearsof4747
4、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指從發病(發生傷害)到死亡(或康復)所損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PYLL和疾病所致的傷殘引起的健康生命損失年(yearsoflifelivedwithdisability,YLLD)兩部分。
DALY=PYLL+YLLD
484、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疾病的危害表現在兩個方面:致死性疾病所致的早死非致死性疾病所致的失能DALY全面地反映了這兩方面的危害該指標由MurrayChristopher等提出目前評價疾病負擔的最佳指標,在各國陸續研究和應用。49疾病的危害表現在兩個方面:49其它評價指標:潛在工作損失年數潛在價值損失年數限制活動天數臥床殘疾天數缺勤天數……50其它評價指標:50傷害的原因及影響因素研究
(一)致病因子引起傷害的致病因子是能量(energy),能量的異常交換或在短時間內暴露于大劑量的能量就會導致傷害的發生。
1.動能如汽車相撞、跌落等。2.熱能燒傷、凍傷。3.電能觸電或電燒傷。4.輻射能放射線燒傷。5.化學能干擾機體的能量代謝造成傷害。51傷害的原因及影響因素研究(一)致病因子51(二)宿主
宿主的人口學特征和心理行為方式1.人口學特征(1)年齡:(2)性別:(3)種族:(4)職業:52(二)宿主宿主的人口學特征和心理行為方式522.心理行為特征(1)飲酒:(2)安全帶:(3)心理因素:如事故傾向(accident-prone):由于某種特有的心理素質習慣性導致某類傷害。532.心理行為特征53(三)環境1.社會環境在這里主要強調的是社會支持環境。即一個國家和地區是否有相應的傷害預防的法律、法規及其執行的程度。如駕駛員開車時必須系安全帶;摩托車駕駛員必須戴頭盔;建筑工人進入工地必須戴安全帽;兒童進入游泳場所必須有大人陪伴等等。2.自然環境3.生產環境4.生活環境比如居室裝修時未采用防滑地面易導致跌落。54(三)環境54傷害危險因素的研究方法
現況研究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社區干預研究類實驗研究
55傷害危險因素的研究方法現況研究55病例交叉設計(casecrossoverdesign)該研究方法通過比較同一個體在危險期和對照期對某種活動或因素的暴露信息,對疾病和暴露之間的關系進行驗證。該方法用受傷害的人作為自身對照,避免了不同人群在性別、年齡、不同駕駛技術的混雜。近來用于:車禍發生與鎮靜劑使用、飲酒的關系研究移動電話使用與機動車交通事故的關系城市交通環境與步行兒童發生傷害關系等研究
56病例交叉設計(casecrossoverdesign)Meta分析(Meta-analysis)將許多目的相同、相互獨立的研究結果,進行質量評估、定量綜合后得出比較精確的結論。它能提高統計功效,計算出綜合聯系和防治效果,減少成本,提高效率。
57Meta分析(Meta-analysis)57巢式病例對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tudy)將隊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先建隊列,然后收集每個隊列的暴露信息,以及有關混雜的資料。確認隨訪期內發生的病例,并在同一隊列中選擇對照作病例對照分析。該研究方法在登記系統健全的人群中易于實施,被用于工傷事故的危險因素研究、鎮靜劑使用與機動車交通事故研究等。
58巢式病例對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捕獲—標記—再捕獲法(capture-mark-recapture,CMR)估計某地有某病或某種特征人數多少的一種快速流行病學調查方法。該方法要開展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調查,對第一次調查患某種疾病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予以登記,在以后的調查中再查出其中登記在案的人,通過統計學處理,估計患病人數及可信限。59捕獲—標記—再捕獲法(capture-mark-recapt傷害監測
1.一般監測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The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s)匯集全國死亡登記,提供有關致死性傷害的趨勢及分年齡、性別、州、市、縣的詳細資料。60傷害監測1.一般監測602.特殊監測(1)機動車傷害(motorvehicleinjuries)(2)攻擊及他殺(assaultandhomicides)(3)自殺及企圖自殺(suicidesandattempts)(4)職業性傷害(occupationalinjuries)(5)消費產品傷害(consumerproductsinjuries)(6)火災相關的傷害(fire-relatedinjuries)(7)船只相關的傷害(boat-relatedinjuries)612.特殊監測61以醫院為基礎的監測有些醫院將傷害資料登記加入到創傷記錄中以監測醫護質量并將資料應用于科學研究。缺乏監測人群的詳細資料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以醫院為基礎的傷害監測資料的應用。62以醫院為基礎的監測62以預防為導向的監測:(1)對傷害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的監測可以幫助確定其是否有聚集的趨勢或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使得其發生率或嚴重程度增加。(2)有具體的技術策略來減少或消除相應的危險因素。(3)在危險人群中實施干預措施。(4)持續監測人群中傷害的變化趨勢。63以預防為導向的監測:63危險因素監測通過電話調查的方式嘗試測量一些行為危險因素。例如吸煙、飲酒和安全帶使用等。研究者們發現被調查者自己報告的情況與其他客觀調查和觀察到的行為情況大不相同。在關于安全帶使用的一項調查中,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提供的數據表明被調查者報告的情況并不可信。調查者提供的使用比例顯著高于同地區的NHTSA提供的調查結果,二者平均相差21.5%。64危險因素監測64傷害的干預
一級預防其目標是通過減少能量傳遞或暴露的機制來預防導致傷害發生的事件。交通安全法律,游泳池周圍的柵欄,有毒物品的安全蓋,槍支的保險裝置都屬于一級預防措施。一級預防通過以下策略實現:(1)全人群策略(2)高危人群策略(3)健康促進策略65傷害的干預一級預防65二級預防
其目的是當傷害發生時,減少傷害的發生及其嚴重程度。摩托車頭盔、安全帶、救生衣和防彈衣都是二級預防的范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效的二級預防措施并不能夠減少所有的傷害。例如,摩托車頭盔對減少頭部損傷非常有效,但對于身體其他部位損傷缺乏保護作用。安全帶也無法限制四肢的活動以預防交通事故中割傷、擦傷、四肢骨折的發生。66二級預防其目的是當傷害發生時,減少傷害的發生及其嚴重程度。三級預防
傷害已經發生后控制傷害的后果。三級預防有:現場緊急救助心肺復蘇康復等。
67三級預防傷害已經發生后控制傷害的后果。67傷害的主動干預與被動干預主動干預要求宿主采取措施使干預奏效,它要求人們改變某種行為、并且必須記住在每次暴露于危險行為時要重復新的安全行為。安全帶、頭盔的應用即為主動干預的范例。68傷害的主動干預與被動干預主動干預要求宿主采取措施使干預奏效,被動干預不需要宿主的行動,一般通過改善因子、媒介或環境來實現,是自動發生作用的措施。在車輛設計中改善剎車、安裝安全氣囊等為被動干預策略。被動干預與主動干預相比更具成效在實踐中,應將兩種策略結合以達到更好控制傷害的目的。69被動干預不需要宿主的行動,一般通過改善因子、媒介或環境來實現Haddon傷害預防的十大策略美國原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負責人Haddon在傷害的預防與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這里介紹的就是他作為預防與控制傷害發生和減少死亡的十大策略原則。
1.預防危險因素的形成如禁止生產有毒、致癌殺蟲劑,宣布禁止進口或銷售潛在性有害物質,亦可達到消除危險物形成的目的。2.減少危險因素的含量如為了預防車禍,限制車速;限制城市游泳池跳臺的高度;限制武器使用范圍,禁止私人藏有武器;有毒物品應采用小包裝,安全包裝等。70Haddon傷害預防的十大策略美國原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負責人3.預防已有危險因素的釋放或減少其釋放的可能性如在美國應用兒童安全藥物容器盛放藥物,防止兒童誤食藥引起中毒;浴盆不要太滑,以防跌倒。4.改變危險因素的釋放率及其空間分布,可減少潛在性致傷能量至非致傷水平如兒童勿穿易燃衣料縫制的睡衣,防止火災燒傷;機動車司機及前排乘客應使用安全帶及自動氣囊,均屬此類對策范圍。5.將危險因素從時間、空間上與被保護者分開如行人走人行道、戴安全帽、穿防護服、穿防護背心、戴拳擊手套等。713.預防已有危險因素的釋放或減少其釋放的可能性如在美國應6.用屏障將危險因素與受保護者分開如用絕緣物把電纜與行人隔開。7.改變危險因素的基本性質機動車車內突出的尖銳器件應改成鈍角或軟體,以防觸及人體導致傷害;加固油箱防止撞車時油箱破裂,漏油造成火災。8.增加人體對危險因素的抵抗力人體對機械能量缺乏自然抵抗力,特別是血友病、骨質疏松癥患者。但若反復暴露于機械能時,會使皮膚增厚、骨骼肌肉耐力增強。甚至慢性暴露于缺氧狀態,日久天長亦可逐漸適應高原缺氧環境。需要對影響傷害易感性的因素進行研究。以便在此基礎上制定提高機體對傷害的抵抗力的預防措施。726.用屏障將危險因素與受保護者分開如用絕緣物把電纜與行人9.對已造成的損傷提出針對性控制與預防措施如加強現代化通訊設施,讓急救中心派車將受傷者運走,實施搶救措施,減少殘疾率和死亡率。10.使傷害患者保持穩定、采取有效治療及康復措施在傷害事件中往往由于急救中心缺乏設備、技術水平低下,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而延誤搶救時機,造成死亡。這些情況在農村基層,由于交通不便,條件不好更易發生。739.對已造成的損傷提出針對性控制與預防措施如加強現代化通仿害預防的四項干預措施即四“E”干預:1.工程干預(engineeringintervention)目的在于通過干預措施影響媒介及物理環境對發生傷害的作用。例如在設計汽車時注意配置兒童專座及傷害急救藥品和器械。2.經濟干預(economicintervention)目的在于用經濟鼓勵手段或罰款影響人們的行為。例如在國內外有許多保險公司對住宅以低價安裝自動煙霧報警器或噴水系統來防止火災。74仿害預防的四項干預措施即四“E”干預:743.強制干預(enforcementintervention)目的在于用法律及法規措施來影響人們的行為。此類干預措施只有法律及法規真正實施之后才有效。例如規定使用安全帶。4.教育干預(educationalintervention)目的在于通過說理教育及普及全知識來影響人們的行為。我國資源有限、經濟尚不發達,在特殊人群中開展積極的健康教育,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干預手段。753.強制干預(enforcementinterventio傷害防治的Haddon模型76傷害防治的Haddon模型76機動車傷害的主要干預措施①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法規,加強交通管理;②加強管理機構,提高管理人員素質;③廣泛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駕駛者、乘客和行人遵守交通規則;④確認并治療有酒精相關問題的駕駛者,確認不使用安全帶或兒童汽車專座的人并向他們提供咨詢;77機動車傷害的主要干預措施①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法規,加強交通管理⑤加強道路工程建設,優化路況;⑥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例如提高輪胎性能、改善油箱質地防止漏油、操縱桿和接觸點增加填料、增加側面沖擊保護裝置、安裝空氣袋等等。另外要加強上路前車輛安全檢查,特別是車閘、輪胎、燈光等;⑦建立健全急救機構;⑧加強機動車傷害監測等。78⑤加強道路工程建設,優化路況;78跌倒的干預措施:①停用誘發跌倒的藥物;②消除或改善家庭易跌倒因素(如防滑地板);③加強體育鍛煉;④進行步態訓練;⑤符合個人需要、能減少跌倒的服裝,或戴護膝、穿有護墊的內衣等;⑥注意對老人的照顧和心理關心等。79跌倒的干預措施:①停用誘發跌倒的藥物;79溺水的預防措施:①不要讓小孩到江河、池塘、井邊玩耍;②加強游泳池的安全措施,嚴禁酒后游泳;③小孩的游泳訓練和娛樂應有大人看護;④加強兒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訓練;⑤水上娛樂者要穿救生衣;⑥水上交通工具應有充足的救生設備等等。
80溺水的預防措施:①不要讓小孩到江河、池塘、井邊玩耍;80自殺的預防措施:①全球各國多部門合作,提高公眾自殺預防意識;②加強自殺預防政策和規劃研究,對高危人群進行疏導治療;③減少自殺工具的可及性;④培訓社區初保人員;⑤建立社區自殺預防工作網絡;⑥在自殺高發地區進行自殺預防專項研究;⑦積極開展社區精神衛生和心理咨詢服務;⑧搞好社區健康教育等。81自殺的預防措施:①全球各國多部門合作,提高公眾自殺預防意識;Thanks!82Thanks!82傷害流行病學暨南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83傷害流行病學暨南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1傷害的基本內涵傷害“直觀”的定義:損傷、損害或喪失之意。即造成了人體的損傷或功能喪失。
84傷害的基本內涵傷害“直觀”的定義:2傷害“物理學”的定義:(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由于運動、熱量、化學、電或放射線的能量交換,在機體組織無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組織損傷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稱為傷害。該定義是以軀體組織損傷和機能障礙為標準進行界定的它為世界各國的傷害研究提供了一個相對固定的標準定義使得不同地區和人群的傷害研究可以進行比較故應用較為廣泛。85傷害“物理學”的定義:3傷害“較完整”的定義:由于運動、熱量、化學、電或放射線的能量交換超過機體組織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組織損傷和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損傷統稱為傷害。
因為傷害不僅可以造成軀體損傷和功能障礙,也可以造成精神創傷和心理障礙。
86傷害“較完整”的定義:4
傷害“可操作性”的定義:(2019年,國內學者王聲湧教授建議)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①到醫療機構診治,診斷為某一種傷害;②由家人、老師或其他人作緊急處置或看護;③因傷請假半天以上。87傷害“可操作性”的定義:5傷害與其它易混淆的概念意外事故(事件):指潛在有害的、無意識的、意料之外的偶發事件??赡茉斐蓚Γ部赡懿辉斐蓚?。
意外傷害:指由意外的、偶發的事故(或事件)造成的傷害。共同的特點:不可避免,難以預防。88傷害與其它易混淆的概念6傷害=
意外傷害?傷害=
意外事故?89傷害=意外傷害?7908傷害≠
意外傷害!傷害≠
意外事故!91傷害≠意外傷害!9傷害流行病學(injuryepidemiology)運用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描述傷害的發生頻率及其分布分析傷害發生的原因及危險因素提出干預和防治措施評價措施效果一門流行病學分支學科。92傷害流行病學(injuryepidemiology)10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的主要目的確定傷害的重點種類闡明分布明確因果關系制訂控制策略。93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的主要目的11傷害的分類
按照造成傷害的意圖分類
1.意外傷害(unintentionalinjury):是指無目的性、無意識地傷害主要包括車禍、跌落、燒燙傷、中毒、溺水、切割傷、動物叮咬、醫療事故等等。
2.自殺與自傷(suicideandself-inflictedinjury):
是由受傷害人對自己的有意識傷害包括自殺、自虐、自殘等。
3.暴力與他殺(violenceandhomicideinjury):是有他人有意識地加害而造成的傷害包括家庭暴力、虐待兒童、強奸、他殺、斗毆等。94傷害的分類按照造成傷害的意圖分類12注意:同一傷害可由不同的意圖導致。例如中毒如果是無意識地誤服了某種毒物造成的應歸為意外傷害如果是自己有意服用某毒物以結束自己的生命則應歸為自殺如果是他人有意投毒則應歸為他殺。95注意:同一傷害可由不同的意圖導致。13傷害的分類按照傷害發生的地點分類1.機動車是指在行使中的機動車造成的傷害,是最常見的傷害種類,由機動車傷害造成的死亡占傷害全部死亡的25%以上。發生機動車傷害及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撞車,最常見的危險因素為酒后駕車、違反交通規則(包括司機與行人)、機動車車體過小、超速駕車、夜間或雨天駕車、疲勞駕駛、道路障礙物、道路路況太差等。96傷害的分類按照傷害發生的地點分類142.勞動場所職業性傷害主要出現在工作地點,或由于工作環境中某事件所造成。全球職業性傷害年發生例數保持在1億例以上,因職業性傷害致死者10萬例以上,150萬人致殘或喪失勞動能力,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達3800萬人年,在全球總DALYs中占2.7%以上。我國的職業性傷害年發生例數在1000萬例左右,因職業性傷害致死者在34000例以上。我國東風汽車公司2019年調查發現其工傷事故率為0.9%。近年來,由于發達國家的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及危險職業的逐步減少,職業性傷害呈逐年下降趨勢,據意大利的有關調查顯示,該國在1951~2019年期間的職業性事故平均每年下降4.42%。972.勞動場所153.家庭美國家庭傷害年發生數保持在2500萬例,其中有320萬例導致功能性殘疾,有8萬例導致功能形態殘疾。我國中學生傷害現況調查顯示,有23.1%的傷害發生在家庭。跌落是家庭傷害中最常見的死因。983.家庭164.公共場所凡是發生在公共場所的傷害,其中包括娛樂場所及自然災害情況下所發生的傷害均屬此類傷害。美國公共場所傷害年發生2900萬例,其中2400萬例為功能性殘疾,還有6萬例為功能形態殘疾。美國每年有19000例死于公共場所傷害,最常見的死因是溺水。而我國中學生傷害的41.3%是發生在公共場所,最常見的傷害是跌傷和刀割傷。994.公共場所17傷害的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
根據傷害發生的部位進行分類S00-T97見表11—1100傷害的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1810119傷害的分類根據發生的外部原因或性質分類V01-Y98見表11-2102傷害的分類根據發生的外部原因或性質分類2010321傷害的分類按中國疾病分類(CCD):ChineseClassificationofDiseases
見表11-3:中國CCD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分類
104傷害的分類按中國疾病分類(CCD):2210523傷害的主要危害特點傷害是一個嚴重威脅人群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是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由傷害導致的死亡約510萬。傷害是較多國家1~44歲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傷害與感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一起構成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負擔。106傷害的主要危害特點傷害是一個嚴重威脅人群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傷害的威脅將會呈持續上升的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數量的增加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從1990—2020年,全世界由傷害造成的死亡將會增加65%,達到840萬。107傷害的威脅將會呈持續上升的趨勢25傷害是人類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500多萬人死于傷害發達國家由傷害導致的死亡占全部年齡調整死亡的7.6%,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數字約為10.7%在各國的死因順位排列中傷害位居第4~5位。我國的傷害死亡率為65.24/10萬,每年大約有70萬人死于各類傷害,傷害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
108傷害是人類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6傷害是威脅勞動力人口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原因在美國0~44歲人口死因順位的第一位。在我國1990~2019年疾病監測資料顯示,導致51%的35歲以下人口的死亡。傷害的潛在減壽年數(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占全部PYLL的24%。在美國和中國,PYLL死因順位的首位都是傷害。109傷害是威脅勞動力人口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原因27傷害具有常見、多發、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由于傷害的發生十分普遍,而且三分之一的傷害無生命危險,傷害導致的死亡只占傷害發生總數的極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由傷害導致的傷殘、住院、就診極其驚人。110傷害具有常見、多發、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2811129其中自殺對社會的危害比較大2019年全世界53個自殺資料完整的國家數據顯示自殺的標化死亡率為15.1/10萬,每年由自殺導致的死亡約占全部傷害死亡的16%。據WHO統計,2000年全球約有100萬人口自殺,而自殺未遂者約為自殺人數的20倍。在很多國家自殺是前10位死因之一,是傷害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死因。112其中自殺對社會的危害比較大30傷害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巨大2019年美國傷害導致的醫療花費占總醫療花費的12%,傷害總花費約為2600億美元。在美國,所有的醫院病床中,有八分之一是由傷害病人占用的。我國1990-2019年傷害疾病負擔占全部的17%。我國靠近公路邊的醫院急診門診中,因傷害就醫約40%。
113傷害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巨大31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現狀
傷害自古有之傷害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紀中葉1941~1943年期間Cairns等人研究證實佩戴頭盔可以降低摩托車士兵的頭部傷害發生率1949年Gordon開始用流行病學方法研究傷害的分布和預防美國前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負責人Haddon系統地將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應用于傷害的研究和干預項目,他被認為是傷害流行病學的奠基人。在全球范圍大規模地開展傷害研究則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114傷害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傷害自古有之32近年來傷害流行病學的研究特點:(1)傷害研究由個別發達國家擴展到世界各國,由最初個別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向各地區、各部門擴散和輻射。另外,各國的政府部門也積極參與,傷害預防與控制正在由專家行為向政府行為轉變。(2)建立各類各級傷害監測系統,監測傷害發生動態和趨勢。115近年來傷害流行病學的研究特點:(1)傷害研究由個別發達國家擴(3)從一般死因分析和傷害描述擴展到各類傷害研究。近年來有關傷害的研究已從最初的交通事故描述拓展到火災與燒傷、青少年傷害、老人跌倒、溺水、自殺、眼外傷、運動或訓練傷、旅行傷害等。除了描述性研究外,應用病例對照研究、前瞻性研究、病例交叉研究、臨床試驗和社區類實驗研究,并將多因素分析方法應用于傷害原因和危險因素的探討。(4)進行多學科交叉。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心理學、工程學、工效學、物理學、社會經濟學、法學、行為科學、倫理學等多學科應用于傷害的研究和干預。116(3)從一般死因分析和傷害描述擴展到各類傷害研究。近年來有關(5)開展社區傷害研究,把傷害防治工作融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6)傷害描述指標的拓展與豐富。近年來傷害的統計指標有最初的發病率、死亡率等擴展到PYLL、DALY、質量調整壽命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QALY)、無殘疾生命年等等。(7)加強國際交流,建立國際合作。117(5)開展社區傷害研究,把傷害防治工作融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傷害的分布特征
全球傷害總的特征(1)全球死亡的十分之一是傷害致死,僅2019年全球就有500余萬人因傷害致死其中180萬因跌落、溺水、燒燙傷和其他傷害致死,另外至少有350萬人死于家庭、工作場所或城鄉暴力。(2)傷害死亡的高發年齡為15~59歲。在這個年齡段中,交通事故、自殺、戰爭傷害、火災和燒傷與他殺均進入了年齡別死亡率全死因順位的前10位。118傷害的分布特征全球傷害總的特征36(3)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在15-44歲年齡組,男性交通事故致死是女性的15倍。
(4)傷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自殺、戰爭傷害、火災與燒傷、暴力、職業傷害和溺水等。(5)兒童、青少年傷害死亡呈上升趨勢。119(3)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在15-44歲年齡組,男性交通全球傷害的“三間”發布發展中國家的傷害死亡率高于發達國家不同年齡人群傷害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有著各自不同的分布特點。1~45歲人群的首位死因為傷害;0~5歲主要死因為中毒、溺水;55歲以上人群主要死因為跌落;5~34歲人口中機動車交通事故為傷害的首位死因,在15~24歲出現峰值。他殺是嬰兒和15~34歲人群的第2位傷害死因,在15~34歲出現峰值。5~18歲人群的他殺死亡率增長最快。120全球傷害的“三間”發布發展中國家的傷害死亡率高于發達國家3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大多數傷害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為男性高于女性。在發達國家職業性傷害和道路交通傷害的發生有逐步下降的趨勢;但自殺和他殺的死亡率有上升趨勢。121傷害死亡中男性占2/3,大多數傷害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為男性高我國傷害的流行特征在我國,死亡人口的11%是傷害死亡,2019年傷害死亡率已達到62.86/10萬,即全國每年約有75萬人死于傷害。在城鄉分布上,城市與農村的傷害死亡均排在死因順位的第4位。城市傷害死亡的原因依次為:交通事故、自殺、意外墜落、中毒、他殺、溺水、火災和燒傷;農村傷害死亡的原因依次為:自殺、交通事故、溺水、意外墜落、中毒、他殺、火災和燒傷。122我國傷害的流行特征4012341男性傷害死亡的水平是女性的1.43倍,除自殺外,其余死因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以交通事故致死的差別最大,男性為女性的2.76倍。0-14歲年齡段溺水是死亡的首因,死亡率高達14.90(女性)/10萬-24.25(男性)/10萬。15~34歲女性的首位傷害死因是自殺,死亡率達21.65/10萬,約占該年齡段死亡的40.17%。15—59歲勞動力人口是傷害死亡的高發人群,交通事故死亡在該年齡組男性中占總死亡的三分之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無論男女均有三大傷害致死原因,為自殺、意外跌落和交通事故。124男性傷害死亡的水平是女性的1.43倍,除自殺外,其余死因均是交通事故所致的意外死亡一直呈上升趨勢,由1991年的9.82/10萬上升至2019年的14.32/10萬。他殺致死的死亡率較低,但上升趨勢十分明顯,由1991年的2.56/10萬上升至2019年的3.50/10萬,他殺死亡率上升了36.71%,上升尤以城市為顯著。125交通事故所致的意外死亡一直呈上升趨勢,由1991年的9.82傷害的測量指標1.傷害發生率指單位時間內(通常是年)傷害發生的人數與同期人口數之比,是進行傷害研究與監測常用的指標。在計算傷害發生率時會出現很多種情況:如機動車駕駛員傷害發生率有一般人群的機動車傷害發生率機動車傷害發生率有時應用車輛數或車輛一公里數作分母。126傷害的測量指標1.傷害發生率44
2.傷害死亡率指因傷害致死的頻率。可以計算傷害的總死亡率,也可以按照傷害的種類計算分年齡別、性別等人群特征的死亡率。1272.傷害死亡率指因傷害致死的頻率??梢杂嬎銈Φ目?、潛在減壽年數
(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指人們由于傷害未能活到該國平均期望壽命而過早死亡,失去為社會服務和生活的時間,用死亡時實際年齡與期望壽命之差,即某原因致使未到預期壽命而死亡所損失的壽命年數來表示。PYLLR:PYLL率,即每1000人口的PYLL。用于不同地區的PYLL進行比較;SPYLLR:標化PYLL率,兩個地區的人口構成不同,比較前需作率的標化。1283、潛在減壽年數
(potentialyearsof12947
4、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指從發病(發生傷害)到死亡(或康復)所損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PYLL和疾病所致的傷殘引起的健康生命損失年(yearsoflifelivedwithdisability,YLLD)兩部分。
DALY=PYLL+YLLD
1304、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疾病的危害表現在兩個方面:致死性疾病所致的早死非致死性疾病所致的失能DALY全面地反映了這兩方面的危害該指標由MurrayChristopher等提出目前評價疾病負擔的最佳指標,在各國陸續研究和應用。131疾病的危害表現在兩個方面:49其它評價指標:潛在工作損失年數潛在價值損失年數限制活動天數臥床殘疾天數缺勤天數……132其它評價指標:50傷害的原因及影響因素研究
(一)致病因子引起傷害的致病因子是能量(energy),能量的異常交換或在短時間內暴露于大劑量的能量就會導致傷害的發生。
1.動能如汽車相撞、跌落等。2.熱能燒傷、凍傷。3.電能觸電或電燒傷。4.輻射能放射線燒傷。5.化學能干擾機體的能量代謝造成傷害。133傷害的原因及影響因素研究(一)致病因子51(二)宿主
宿主的人口學特征和心理行為方式1.人口學特征(1)年齡:(2)性別:(3)種族:(4)職業:134(二)宿主宿主的人口學特征和心理行為方式522.心理行為特征(1)飲酒:(2)安全帶:(3)心理因素:如事故傾向(accident-prone):由于某種特有的心理素質習慣性導致某類傷害。1352.心理行為特征53(三)環境1.社會環境在這里主要強調的是社會支持環境。即一個國家和地區是否有相應的傷害預防的法律、法規及其執行的程度。如駕駛員開車時必須系安全帶;摩托車駕駛員必須戴頭盔;建筑工人進入工地必須戴安全帽;兒童進入游泳場所必須有大人陪伴等等。2.自然環境3.生產環境4.生活環境比如居室裝修時未采用防滑地面易導致跌落。136(三)環境54傷害危險因素的研究方法
現況研究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社區干預研究類實驗研究
137傷害危險因素的研究方法現況研究55病例交叉設計(casecrossoverdesign)該研究方法通過比較同一個體在危險期和對照期對某種活動或因素的暴露信息,對疾病和暴露之間的關系進行驗證。該方法用受傷害的人作為自身對照,避免了不同人群在性別、年齡、不同駕駛技術的混雜。近來用于:車禍發生與鎮靜劑使用、飲酒的關系研究移動電話使用與機動車交通事故的關系城市交通環境與步行兒童發生傷害關系等研究
138病例交叉設計(casecrossoverdesign)Meta分析(Meta-analysis)將許多目的相同、相互獨立的研究結果,進行質量評估、定量綜合后得出比較精確的結論。它能提高統計功效,計算出綜合聯系和防治效果,減少成本,提高效率。
139Meta分析(Meta-analysis)57巢式病例對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tudy)將隊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先建隊列,然后收集每個隊列的暴露信息,以及有關混雜的資料。確認隨訪期內發生的病例,并在同一隊列中選擇對照作病例對照分析。該研究方法在登記系統健全的人群中易于實施,被用于工傷事故的危險因素研究、鎮靜劑使用與機動車交通事故研究等。
140巢式病例對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捕獲—標記—再捕獲法(capture-mark-recapture,CMR)估計某地有某病或某種特征人數多少的一種快速流行病學調查方法。該方法要開展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調查,對第一次調查患某種疾病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予以登記,在以后的調查中再查出其中登記在案的人,通過統計學處理,估計患病人數及可信限。141捕獲—標記—再捕獲法(capture-mark-recapt傷害監測
1.一般監測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The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s)匯集全國死亡登記,提供有關致死性傷害的趨勢及分年齡、性別、州、市、縣的詳細資料。142傷害監測1.一般監測602.特殊監測(1)機動車傷害(motorvehicleinjuries)(2)攻擊及他殺(assaultandhomicides)(3)自殺及企圖自殺(suicidesandattempts)(4)職業性傷害(occupationalinjuries)(5)消費產品傷害(consumerproductsinjuries)(6)火災相關的傷害(fire-relatedinjuries)(7)船只相關的傷害(boat-relatedinjuries)1432.特殊監測61以醫院為基礎的監測有些醫院將傷害資料登記加入到創傷記錄中以監測醫護質量并將資料應用于科學研究。缺乏監測人群的詳細資料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以醫院為基礎的傷害監測資料的應用。144以醫院為基礎的監測62以預防為導向的監測:(1)對傷害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的監測可以幫助確定其是否有聚集的趨勢或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使得其發生率或嚴重程度增加。(2)有具體的技術策略來減少或消除相應的危險因素。(3)在危險人群中實施干預措施。(4)持續監測人群中傷害的變化趨勢。145以預防為導向的監測:63危險因素監測通過電話調查的方式嘗試測量一些行為危險因素。例如吸煙、飲酒和安全帶使用等。研究者們發現被調查者自己報告的情況與其他客觀調查和觀察到的行為情況大不相同。在關于安全帶使用的一項調查中,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提供的數據表明被調查者報告的情況并不可信。調查者提供的使用比例顯著高于同地區的NHTSA提供的調查結果,二者平均相差21.5%。146危險因素監測64傷害的干預
一級預防其目標是通過減少能量傳遞或暴露的機制來預防導致傷害發生的事件。交通安全法律,游泳池周圍的柵欄,有毒物品的安全蓋,槍支的保險裝置都屬于一級預防措施。一級預防通過以下策略實現:(1)全人群策略(2)高危人群策略(3)健康促進策略147傷害的干預一級預防65二級預防
其目的是當傷害發生時,減少傷害的發生及其嚴重程度。摩托車頭盔、安全帶、救生衣和防彈衣都是二級預防的范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效的二級預防措施并不能夠減少所有的傷害。例如,摩托車頭盔對減少頭部損傷非常有效,但對于身體其他部位損傷缺乏保護作用。安全帶也無法限制四肢的活動以預防交通事故中割傷、擦傷、四肢骨折的發生。148二級預防其目的是當傷害發生時,減少傷害的發生及其嚴重程度。三級預防
傷害已經發生后控制傷害的后果。三級預防有:現場緊急救助心肺復蘇康復等。
149三級預防傷害已經發生后控制傷害的后果。67傷害的主動干預與被動干預主動干預要求宿主采取措施使干預奏效,它要求人們改變某種行為、并且必須記住在每次暴露于危險行為時要重復新的安全行為。安全帶、頭盔的應用即為主動干預的范例。150傷害的主動干預與被動干預主動干預要求宿主采取措施使干預奏效,被動干預不需要宿主的行動,一般通過改善因子、媒介或環境來實現,是自動發生作用的措施。在車輛設計中改善剎車、安裝安全氣囊等為被動干預策略。被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子女作息習慣培養與家長支持合同
- 管理者的價值體現
- 建筑施工現場安全培訓與咨詢服務協議
- 婚后奢侈品共有及離婚后財產分割及權益維護實施協議
- 半導體引線框架研發與市場推廣合作協議
- 緊急救援私人飛機航線申請與保障合同
- 國際藝術品物流保險及風險防控合同
- 股權激勵合同模板:核心員工激勵方案
- 先進工業模具技術升級合同補充條款
- 豪華游艇衛星電話租賃及全球語音數據傳輸合同
- YY/T 0326-2017一次性使用離心式血漿分離器
- 建筑起重機械轉場維修保養記錄表
- 水平定向鉆施工技術規程完整
- 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實施方案
- 人工智能標準化白皮書
- 2021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課文翻譯
- 0720小罐茶品牌介紹
- 二級、三級電箱接線圖
- 2022年食品衛生通則第三版(中文版)
- 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eck Disabilitv Index,NDI
- 名著導讀《紅樓夢》PPT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