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大橋鐵路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華盛頓會議與巴黎和會的共同之處是①是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②侵犯了中國主權,損壞了中華民族的利益③由少數大國操縱會議④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2.公元6—7世紀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時期,而同時期的中華文明也取得了重大發展,這里的“成熟”和“重大發展”分別指的是A.羅馬法律建設形成完備體系;中央集權制度完善B.羅馬法律建設形成完備體系;世卿世祿制被廢除C.羅馬開始頒行成文法;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D.羅馬開始頒行成文法;世襲制度被徹底廢除參考答案:A考點: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同時期”的準確時間定位。羅馬帝國時期大致相當于我國漢朝時期,正是羅馬法形成公法及司法體系完備和漢朝大一統時期。答案為A。3.有學者在評價某一經濟政策時指出:“它是列寧在當時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的一種改革運動,實質上是一種‘混合’經濟的創造性實驗。”材料中“‘混合’經濟的創造性實驗”是指()A.以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B.實行星期六義務勞動制C.租賃制等方式的國家資本主義D.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參考答案:考點:新經濟政策.解析:本題考查新經濟政策,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新經濟政策是列寧根據俄國經濟落后、生產力低下的國情,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道路、新方法的偉大實踐.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一次重大突破,創造性地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解答:“實質上是一種‘混合’經濟的創造性實驗.”即租賃制等方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故C正確;ABD均不符合題意,故ABD錯誤.故選C.4.宋明理學家普遍倡導“存天理滅人欲”的修養論,“格物”“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齊家平天下”的功名論,其根本出發點是A.修身養性,提高個人修養
B.規范社會秩序,實現社會和諧C.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
D.樹立理學的統治地位參考答案:B5.“我們今日的環境,真是不幸極了:社會的種種組織,風俗,制度,都是過渡時代、“青黃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產出,舊道德已宣告破產;使得國內的軍政,民政,以工商百業,都顯出一種黯淡凋零的狀態,比之歐洲黑暗時代,也差不多。”這表明,當時中國道德倫理建設存在的問題是(
)A.尊孔復古逆流興起
B.除舊而未能立新C.新文化運動過于強調民主
D.道德倫理規范混亂,出現倒退趨勢參考答案:B6.恩格斯說:“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下列各項,不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A.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B.化學工業的興起與發展
C.電子產品的普遍使用
D.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參考答案:D7.有人這樣評論當時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廢除,宰相就會用古代圣人賢君的德行來勸諫君主,君主就不會肆無忌憚。據此可知,他主張()A.實行君主立憲制
B.削弱相權
C.限制君權
D.廢除三省六部制參考答案:C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和描述、闡釋歷史事物的能力。題干所給材料敘述了:如果宰相存在就能對君主進行勸諫。符合這一內容的為C項“限制君權”。B項“削弱相權”與材料中“宰相會用古代圣人賢君的德行來勸諫君主”這一信息不符,故錯誤。君主立憲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而材料給出的是對君主進行“勸諫”,這并不意味著樹立了人民主權,故A項錯誤。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為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和工部。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故D項錯誤。8.中國近代某革命政府下達部隊動員令,宜布其軍事戰略為:“先定三湘,規復武漢,進而與我友軍會師,以期統一中國,復興民族。”依據該戰略展開的軍事行動A.推動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C.促使工農革命的重心轉移到北方
D.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參考答案:B9.在梭倫改革的措施中,為民主制打下堅實的階級基礎的是A.頒布“解負令”B.廢除債務奴隸制C.鼓勵發展工商業D.按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等級參考答案:C雅典民主制度在最終確立過程中,工商業者發揮了重要作用。梭倫改革鼓勵工商業的發展進一步增強了奴隸主工商業階層的力量,相應地使阻礙社會發展的保守力量——氏族貴族力量削弱,從而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階級基礎。故答案為C項。頒布“解負令”和廢除債務奴隸制只是穩定了平民階層,排除AB項;D項措施本身并未起到發展壯大工商業者階層的作用,排除。點睛:雅典民主制度確立過程中,工商業發達和新興工商業者階層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據此確定本題答案。10.“英國不想為捷克犧牲一兵一卒,英國同意任何合理的解決辦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體現了這一主張?A.《慕尼黑協定》的簽署
B.《凡爾賽和約》的簽訂C.《四國條約》的簽訂
D.《大西洋憲章》的發布參考答案:11.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多次出現波折,但雙方經過努力,再次爭執后又會出現峰回路轉、風和日麗的局面,使關系得以恢復和發展,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雙方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經徹底解決C.中美雖有分歧但無根本利益沖突
D.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正逐漸消失參考答案: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美關系正常化A.
解析:中美兩國自1979年建交以來,雖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方面存有較大差別和分歧,但由于雙方存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所以兩國關系一直得以發展。故本題應排除B、C、D三項,選擇A項。思路點撥:根據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不同和對外關系的最終目的運用排除法得出正確選項。【典型總結】因果型選擇題的解題方法:解答此類試題時,要注意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響歷史發展的各種因素。同時要準確把握題干與備選項之間的邏輯關系,弄清二者之間誰是因,誰是果。12.近代著名思想家錢玄同寫道:“若從中華民國自身說,它是公歷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產生的,那一日才是中華民國的真紀元……就中國而論,這日是國民做“人”的第一日……”“這真是我們應該歡喜、應該慶賀的日子。”文中的國民獨立做“人”是指A.形式上擺脫列強奴役
B.擺脫兩千多年的封建束縛C.擺脫滿洲貴族的統治
D.普遍接受民主共和的觀念參考答案:C13.據史料記載,16、17世紀時,西屬拉美國家墨西哥和秘魯的白銀生產量約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數流入了中國,這主要是因為(
)A.中國手工業高度發達
B.東西方的經濟交流空前發達C.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
D.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參考答案: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中外貿易的正確認識。依據所學可知,16、17世紀的中國正處于明清時期,對外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的政策,故B、C不合題意;這時的中國還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故D項錯誤。而中國傳統的手工業發達,絲綢、瓷器等深受西方歡迎,大量出口,西方對這些商品需求極大,故出現材料中的現象。所以應選A。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黃河流域的是(
)A.遷都洛陽
B.實行漢化措施
C.頒布均田令
D.采納漢族統治制度參考答案:A15.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以前,工業資本家中30%是農奴身份,財產隨時可能被地主侵占。這一問題反映的實質是:A.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落后于西方
B.俄國政治制度已不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C.俄國資本主義的力量比較弱小
D.俄國農奴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參考答案:B16.魯青在《從十五世紀出發》中說道:“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人自己是不肯動彈的。”10世紀末打在中國人背上的“鞭子”,
給中國帶來的是:A.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清政府權力結構發生變化C.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D.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參考答案:D17.《南京條約》簽訂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們紛紛談論我們這次可是一舉而要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勞了”。然而,“假想市場的美景沖昏了商人的頭腦,使他們看不見障礙”。英國人之所以估計過于樂觀,是因為A.受到過去的殖民“經驗”的蒙蔽B.忽視了中國自然經濟的排斥力量C.忽視了中國人民抵御外侮的決心D.認為中國人樂意接受他們的效勞參考答案:B英國通過《南京條約》打開了中國市場,以為便可以傾銷他們的工業產品,實際上由于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抵制,商品并可能得到暢銷,故B項正確;其他選項均不是從經濟角度思考,排除。18.從發展的眼光看,促成凡爾賽體系不夠穩定的最尖銳的矛盾是A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之間的矛盾
B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C戰勝國之間的矛盾
D資本主義國家與被壓迫國家被壓迫民族之間的矛盾參考答案:B略19.關于辛亥革命與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關系,毛澤東指出:“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還應該把黨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歷史的發展。”以下說法最能夠揭示兩大歷史事件關聯的是A.推翻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政體B.促進了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C.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D.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在華勢力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政體,但沒有涉及五四運動,與材料中“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還應該把……五四運動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符,故A項錯誤;辛亥革命推動民族工業獲得一個迅速發展的短暫春天,促進了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創建工人階級政黨的問題提到歷史日程上來,與材料中“關于辛亥革命與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關系”相符,故B項正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爆發,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材料中“辛亥革命”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中“辛亥革命與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關系”是中國社會內在的發展,材料沒有涉及帝國主義的在華勢力,故D項錯誤。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作用;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20.以下是明清時期部分地區州縣與集市統計表。表中數據說明明清時期省區嘉靖至萬歷順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縣數集市數州縣數集市數州縣數集市數直隸141328252743537山東42104641126741583陜西(關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臺灣)191311520539511廣東——721270711959A.經濟重心呈現南移之勢
B.滿清沿襲明制以籠絡漢人C.農產品的商品化不斷加強
D.地方行政機構相對穩定參考答案:C21.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中以“兩面三刀”來概括法家思想的特點,“兩面”指的是賞、罰,“三刀”指的是A.法、智、信 B.仁、義、禮
C.法、術、勢
D.法、智、權參考答案:C22.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銅器豪華精美、端莊厚重,禮樂器眾多。戰國中晚期,大量青銅器風格樸素、注重實用,日用器更普遍。這反映了A.長期的戰亂使青銅鑄造業衰落B.戰國時期貴族政治經濟實力下降C.鐵器推廣使青銅器的需求減少D.戰國時期的改革廢除了禮樂制度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起禮器的作用,代表著奴隸主貴族的身份和地位,因此這時期的青銅器“豪華精美、端莊厚重,禮樂器眾多”,而在戰國中晚期時期,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貴族地位下降,因此這時期的青銅器“風格樸素、注重實用,日用器更普遍”,故B選項正確;材料體現了青銅器由端莊厚重到樸素實用的變化特點,與青銅器鑄造也無關,故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了戰國中后期青銅器逐漸樸素實用方向發展,并且日益普遍,沒有體現青銅器的需求減少,故C選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土地私有制的出現,諸侯征戰、禮崩樂壞,但戰國時期改革沒有廢除禮樂制度,故D選項與史實不符。23.1953年,河南安陽股墟附近發掘的165座平民墓中,83座有殉貝。從有些貝的放置位置看,好像是作為裝飾品用的,但多數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與后世用玉或銅錢隨葬的風氣相同。這說明當時A.用貝殉葬是平民特有的社會現象B.平民的社會地位有了明顯的改善C.貝作為貨幣成為社會財富的象征D.人們的審美價值觀念進一步提高參考答案:C【詳解】由材料“多數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與后世用玉或銅錢隨葬的風氣相同”可知,墓葬中的殉貝具有貨幣的價值,是財富的象征,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只有83座墓葬有殉貝,不能稱其為平民特有,故A項排除;材料強調的是墓葬中國的殉貝而非平民的社會地位,故B項排除;從材料“好像是作為裝飾品用的,但多數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與后世用玉或銅錢隨葬的風氣相同”中可以看出,殉貝不是裝飾品,材料沒有涉及到到人們審美價值觀的變化,故D項排除。【點睛】“多數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與后世用玉或銅錢隨葬的風氣相同”是關鍵信息。24.趙翼在《檐曝雜記》中記載:“軍機處有廷寄諭旨,凡機事慮漏泄不便發抄者,則軍機大臣面承后撰擬進呈;發即封入紙函,用辦理軍機處銀印鈐之,交兵部加封,發驛馳遞。其遲速皆由軍機司員判明于函外。曰馬上飛遞者,不過日行三百里;有緊急則另判日行里數……始密且速矣。”材料說明軍機處()A.便于軍機大臣控制實權 B.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C.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 D.行政效率高且保密性強參考答案:考點:清朝的軍機處.解析:本題以軍機處的工作流程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對清朝軍機處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材料的綜合閱讀理解能力.答案:A、軍機大臣無實權,故錯誤;B、材料只是體現行政效率高,以及保密性強的信息點,無決策科學性的體現,故錯誤;C、軍機處是臨時辦事機構,不是中央行政機構,故錯誤;D、由材料文字的描述,可知:軍機處行政效率高,并且保密性強,故正確;故選D.25.李大釗最早在中國詳細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是(
)A.《庶民的勝利》
B.《馬克思主義—一稱科學社會主義》C.《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D.《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參考答案:D26.梭倫的詩歌中寫道:“你們這些財物山積、豐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應當抑制你們的貪婪的心情,壓制它,使它平靜。”這主要是針對哪些人而言的(
)A.雅典自由民
B.雅典貴族
C.雅典執政官
D.雅典平民參考答案:B27.蘇格拉底談雅典政治時說:“一個國家……統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選中的人,不是攫取財富的人,不是使用強術和騙術的人,而是有統治知識的人”。從中可以看出他A.反對婦女參政
B.反對輪番而治
C.贊成直接民主
D.要求全民平等參考答案:答案:B分析:根據材料“不是偶然選中的人”、“而是有統治知識的人”等信息可知蘇格拉底是反對雅典直接民主、抽簽選舉所帶來的種種弊端,主張有統治知識的人管理國家政治。輪番而治是屬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指輪流抽簽執政,蘇格拉底反對這種民主,B正確;材料主旨是蘇格拉底是反對雅典直接民主、抽簽選舉所帶來的種種弊端,與反對婦女參政無關,排除A;材料主旨與C項直接民主矛盾,排除;材料主旨是蘇格拉底是反對雅典直接民主、抽簽選舉所帶來的種種弊端,與要求全民平等無關,排除D。所以選B點睛:本題命題意圖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實理解、材料處理以及歷史闡釋的歷史思維能力,即獲取材料信息和和對歷史做出恰當評價的能力。本題的關鍵的地方是4個“不是”,依據“而是有統治知識的人”即可知到蘇格拉底是反對雅典直接民主。故本題關鍵點在于一定要理解清楚材料的主旨是在考查雅典民主的弊端而不是考查雅典民主的優點。28.菲利普·費爾南德茲·阿邁斯托在評價某科學家時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種現象都是帶有欺騙性。物質和能量可以相互轉換。雙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線可以交叉。光線彎曲的徑跡其實纏繞宇宙。”這位科學家是A.伽利略
B.達爾文
C.牛頓
D.愛因斯坦參考答案:D29.王安石變法中,對農民的春耕、夏種、秋播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的措施是(
)
A.青苗法
B.農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稅法
D.均輸法參考答案:A30.某電視劇組想排一部關于《水滸傳》中的人物林沖的電視劇,劇中有一場景是林沖在看書,下列情景正確的是A.看二程的著作B.看朱熹的著作C.看陸九淵的著作D.看王守仁的著作參考答案:A【詳解】《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于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二程生活于北宋年間,與材料中的時間相符,故A項正確;朱熹、陸九淵是南宋人,王守仁是明朝人,因此不可能出現在《水滸傳》的場景中,故排除BCD三項。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贊揚寡婦再嫁;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贊頌商鞅、吳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會揭竿而起的農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
A.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
B.反對道學家的虛偽C..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對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禮教參考答案:D32.【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司法改革是俄國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864年11月20日,亞歷山大二世批準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規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審;同時,仿效英法實行公開陪審制,建立律師制和陪審制。實行無等級審判、原告和被告雙方律師進行公開辯論,實行審判的公開性,法官的獨立性。廢除舊的等級法院,代之以公開的獨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審員的審判制度。……但農村還保存著按習慣法進行審判的鄉法院,鄉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繼續對農民實行體刑。——劉祖熙《改革和革命》材料二1864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實施的司法改革被譽為大改革中最為成功的改革。改革創建了以歐洲司法模式為藍本的新司法體制,司法獨立、審判公開、辯訴原則、陪審團審判、律師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和理念引入俄國。司法改革為俄國法治國家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推動了晚期帝俄經濟及社會的轉型。——郭響宏《俄國1864年司法改革與帝俄晚期法治國家建設》材料三當西方朝社會現代化大步邁進的時候,俄國卻反映遲鈍,好像處于停滯的狀態……只是到國際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擊后,俄國統治者才稍微清醒過來,勉強的開始第二次學習西歐,一只腳跨入現代化的門檻,不過是變了態的、畸形的現代化。——夏誠《世界現代化史綱》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國司法改革的主要特點。結合材料二,概括指出司法改革對俄國的深遠影響。(2)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三中俄國“一只腳跨入現代化的門檻,不過是變了態的、畸形的現代化。”的理解。參考答案:(1)特點:貫徹英法等國資產階級司法原則(效仿英法,建立律師制和陪審制;堅持司法平等和司法公開;司法權和行政權分開);不均衡性和不徹底性。影響:推動俄國法治近代化,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2)理解:農奴制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近代化道路),但仍保留了濃厚的封建殘余。【詳解】(1)據材料一“仿效英法實行公開陪審制,建立律師制和陪審制”“實行審判的公開性,法官的獨立性”“農村還保存著按習慣法進行審判的鄉法院”中可以概括出俄國司法改革的主要特點。根據材料“司法改革為俄國法治國家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推動了晚期帝俄經濟及社會的轉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分析第二小問的答案。(2)材料“一只腳跨入現代化的門檻”說明農奴制改革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是它是由封建統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因此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導致俄國的現代化“不過是變了態的、畸形的現代化”。注意評價問題要一分為二,全面分析評價。33.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工業革命一旦在某個國家開始,現代化的壓力就形成了,迫使與它相鄰的所有國家緊緊跟上——現代化在動蕩中迅猛推進。——對被侵略地區而言,問題表明得越來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它遲早要使人們認識到:只有接受變革,才有可能生存。——摘自錢乘旦《世界現代化進程》材料二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機器制造統計表時間企業數(個)工人數量(人)產量(千盧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
——摘自《世界近現代史》材料三
臭名昭彰的“解放”,事實上是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是對農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連串的侮辱。
——列寧請回答:(1)19世紀50年代哪一事件的發生使俄國倍感“現代化的壓力”?為“緊緊跟上”現代化浪潮,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二一九法令”,概述其主要內容。(6分)(2)依據材料二、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一九法令”對俄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4分)參考答案:答案:(1)克里木戰爭的失敗。(2分)主要內容:農民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農民獲得解放時,可贖買獲得一定土地(份地)。(4分)(2)影響:農奴獲得解放,大大擴大了俄國自由勞動力的來源,有利于工業革命的發展。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并且是對農民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俄國經濟的發展。(4分)3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交替傳譯(俄)》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科技大學《土壤肥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產品參數化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產品展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保險職業學院《中國古代文學A(I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醫用植入材料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保安個人思想匯報
- 2024年疾病預防控制及防疫服務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1卷含答案
- 體檢中心員工禮儀培訓
- CNAS實驗質量手冊
- 應收賬合同范例
- 酒水抵押借款合同范例
- 形勢與政策(吉林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吉林大學
- 質量監督員聘用合同
- 9.2解析三大訴訟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 藥企醫學事務部職責
- “雙碳”背景下船舶CCUS系統關鍵技術分析與應用研究
- 國開(四川)2024年秋《地域文化》形考任務1-2答案終結性考核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