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_第1頁
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_第2頁
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_第3頁
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_第4頁
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用鋼筆描紅,努力寫得入體。2、讀讀每組詞語,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別詞義的作用。3、選詞填空,辨別一些意思相近的詞。4、給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一、鋼筆描紅這次鋼筆描紅的一段話選自課文《秦兵馬俑》。我們先來讀一讀,從“惟妙惟肖的模擬”、“生動地再現”、“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非凡創造力,字里行間流溢著贊頌、自豪之情。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鋼筆字的特點,細細揣摩一下運筆方法。同學們要從每個字的整體去觀察,不要看一筆描一筆,要一氣呵成。二、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別詞義的作用同學們,我們來讀一讀每組的詞語,想想他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原來,我們發現普通話中的輕聲還有區別詞義的作用呢!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讓我們再讀一讀,想一想。三、辨析詞義讀一讀每個句子,再進行嘗試性填寫。你填的合適嗎?關于對于為了由于自從經過(1)(關于)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一連看了好幾遍。(2)(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李時珍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3)(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4)(為了)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鄧亞萍常在雙腳上綁上沙袋練習打球。(5)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于)長期開采,已經越來越少。(6)我(自從)參加了體育鍛煉,身體強壯多了。(練一練)為了由于關于對于自從經過寫好字()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種種原因,()這個問題,學校過去一直沒能引起足夠重視。這學期,()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學校組織開展了寫字“大比拼”活動。()開展活動以來,同學們寫字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同學們近一學期的努力,大家寫字的水平明顯得到了提高。同學們,我們還可以用這些詞造句呢!試試看。四、[標點符號]讀一讀書中的一段話,試著給它點上標點。去年暑假,爸爸帶我游覽了黃山。黃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態,有趣極了。其中比較奇特的有“猴子觀海”、“仙人踩高蹺”、“夢筆生花”、“金雞叫天門”……遠遠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來后,我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黃山怪石》。每想到,這篇作文竟在《小學生作文》上發表了。我高興極了!(練一練)最近我讀了海洋的秘密學到不少知識對被人們稱為藍色寶庫的海洋發生了濃厚興趣要是有人問我你長大了當什么我就會自豪地告訴他我要當一名潛水員投身大海的懷抱里探索海洋的秘密第二課時教學要求:1、熟記12個成語。2、讀背一段選自《三字經》的話。3、口語交際:暢想未來4、學寫毛筆字。教學過程一、熟記12個成語它的要求是:熟記,大概了解成語的意思,能適當運用。1、把握成語之間的聯系蘇教版教材中每個練習有12個成語,表達著相同或相近的主題,這就給同學們很好的學習切入口。如:高朋滿座賓客盈門一見如故一見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見恨晚交淺言深形影不離難舍難分情同骨肉十指連心在學習時,我們先來讀一讀,再想一想這12個成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從從整體上感知這12個成語都是表達朋友多、情誼深的,而且每一組的兩個成語意思相近。接著,們再逐一了解成語大意。二、讀讀《三字經》《三字經》是古時候一部流傳很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從內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中,又用較長篇幅告訴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還講了許多我國歷史上發奮求學、終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內容廣博,非常豐富。特別是它采用三言韻語的形式,讀起來瑯瑯上口,不信,試試看。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摘自《三字經》三、口語交際暢想未來(老師想對你們說:)只要我們有夢想,我們就能實現假如沒有想象,愛迪生就不會發明電燈,我們可能夜間還生活在黑暗里;假如沒有想象,就不會有汽車、輪船、飛機……假如沒有想象,又怎能會有宇航員一次次登上月球。……有了想象,才有了大家熟悉的孫悟空、阿童木、匹諾曹……有了想象,才有了我們愛看的《海底兩萬里》、《神秘島》、《魯濱遜漂流記》、《小靈通漫游未來》……想象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展望未來,我們的世界會是什么樣?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你的夢想,對未來的憧憬,在無限的空間,天馬行空,創造出一個個神奇的人,一件件離奇的事,一個個奇幻的景,一件件奇妙的物……四、毛筆字本次毛筆臨寫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圍結構的字。“司”的“—和口”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個字的重心平穩。“氧”字著重練好橫折斜鉤這一筆:露鋒起筆,順勢向右上作橫畫,漸輕,在折處稍提后向右下作頓,再轉勢向下,作背彎后回峰向上輕快挑出。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2[教學目標〕1.會寫13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文中的人物對話,以及有詳有略的敘事方法。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八兒與家人間的親情。4.通過對傳統習俗的了解,感受我國民風民俗的無比美好。〔教學重難點〕1.學習文中有詳有略的敘事方法。2.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1.請同學們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比賽,每人10秒內說出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風俗習慣,說得多的獲勝。2.一個一個的傳統節日,猶如中國民俗文化里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隨著節日應運而生的主題活動,則是那一根堅韌的絲線,串起親情,串起友愛,串起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現代作家沈從文的小說《臘八粥》,感受又一個節日帶給我們的香甜味道。再解讀“臘”字:“臘”是中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祭典。臘祭的日期經常改變,但都在每年的最后一個月舉行。由于這個祭祀非常重要,所以這個月份也被稱為臘月。)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出示學習要求(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掃清生字障礙,把課文讀通順。(2)根據自學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規范書寫,注重積累。(3)利用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的方法理解詞語。(4)標出自然段序號,把不理解的語句標出來,與大家討論。2.學生按要求自主學習。3.匯報、交流學習成果。(1)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掌握書寫要點。(2)通過指認、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3)以小組練讀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聽錄音,整體感知。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1.課文圍繞著“臘八粥”這一主題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2.課文重點講了什么?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明確:重點講了八兒迫不及待等著吃臘八粥的情形,這也是文章寫得最細致的部分,而后面吃臘八粥的情景則寫得非常簡略。3.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寫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詳寫了八兒急切等待著吃臘八粥的情形。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八兒一家美美地吃上了臘八粥。四、精讀賞析第一部分五、課堂作業1.抄寫課后生字。2.思考課后練習題。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二、精讀感悟1.默讀第2—8自然段,要求:(1)畫出描寫八兒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分別屬于對人物的什么描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2)畫出粥發生變化的句子,想想這樣寫的好處。2.學生匯報。(1)“喜得快要發瘋了”這屬于對人物的什么描寫?你能換一種說法來表達八兒的喜悅之情嗎?(2)“眼睛可急紅了”說明了什么?八兒真的餓了嗎?從對八兒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此時此刻八兒的心情怎么樣?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板書:迫不及待)(3)省略號有什么作用?指導朗讀第4—5自然段的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4)怎樣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問句?八兒對臘八粥雖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書:苦苦等待)(5)等待的過程,總體上是期待和焦急的。在八兒等粥的過程中,粥也在發生著變化,這鍋臘八粥仿佛也像人一樣在表達著情感。文中哪一句話有這樣的表達效果?(粥的嘆氣)這樣的表達在文中出現了幾次?請分別找出來。(6次。“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看到那一大鍋正在嘆氣的粥”“鍋中的粥,有聲無力的嘆氣還在繼續”“就聽到那鍋中嘆氣又像是正在嘟囔的東西”“鍋內又嘆了聲氣”)(6)如果把第二部分分為一個個小節,每小節內容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小節可以用什么詞來概括?(盼粥)過渡:八兒多么想讓媽媽早點給他端上一碗噴香的臘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分呢?3.分角色朗讀第9—11自然段,思考:(1)這一小節可以用什么詞來概括它的主要意思?(分粥)(2)八兒開始計劃粥應該怎么分?后來想怎么分?為什么變卦了?(理解八兒的討價還價、得寸進尺)(3)“孥孥”是什么意思?(媽媽對八兒的昵稱)從媽媽的話中你能看出什么?(4)再分角色讀,要讀出八兒的天真可愛和媽媽對他的寵愛。過渡:這讓小小的八兒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粥又是什么樣的呢?4.默讀第12—13自然段,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小節的內容。(猜粥)思考:(1)男生齊讀第13自然段,描述八兒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樣子的。(2)粥里的栗子、飯豆、花生仁兒、棗都是什么樣的?找出文中的關鍵詞畫下來。(3)文章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八兒的猜想?(妙極了)過渡:八兒盼粥、分粥、猜粥,臘八粥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和八兒的期盼、猜想一致嗎?(1)師范讀第14自然段,同學們思考: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八兒終于看到了讓他垂涎三尺的臘八粥,課文中用了一個怎樣的詞語來表現八兒的心理?(驚異)(2)媽媽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女生齊讀第15自然段,畫出相關詞語。(3)找出關鍵詞和第13自然段比較,你有什么發現?(4)看了臘八粥之后的八兒,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注意要讀出八兒的心理變化。從人物對話和粥的“嘆氣”中,你們覺得八兒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聰慧可愛、稚氣未脫)6.八兒和媽媽的對話結束了,臘八粥也熬好了,這碗粥的味道如何呢?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來?(第18—19自然段)學生齊讀。明確:好吃、吃得多。(斜立著;肚子成了一面小鼓了;筷子擺成浪漫的十字;半碗陳臘肉,爹媽也奈何它不來了)三、主題探究,拓展閱讀1.主題探究:一碗濃濃的臘八粥,除了滿滿的食材,還有什么讓人覺得如此甜蜜、美味?(家庭生活的溫情)2.寫法梳理: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吃粥兩件事情,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閱讀沈從文的《臘八粥》全文,感受其極富鄉土氣息的語言魅力。四、布置作業過了臘八就是年,請同學們上網查一查臘八粥的來歷或者查一查關于臘八節有哪些有趣的傳說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教學板書〕2.臘八粥臘八粥等粥盼粥迫不及待分粥苦苦等待猜粥美妙猜想看粥親見驚異八兒天真活潑聰慧可愛體貼善良〔教學反思〕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3一、教學目標1、能讀懂詩歌,體會詩人對生活的熱愛。2、理解詩意,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節意思。3、引導學生模仿第二節續寫詩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寫作的興趣。4、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詩。二、教學重難點1、能讀懂詩歌,理解第三小節意思。2、引導學生模仿寫詩句。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個人的時光》配樂曲四、教學課時一課時五、教學過程(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1、激趣談話:有人說,生活是一支歌,一支飽含人生酸甜苦辣的歌;也有人說,生活是一幅畫,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同學們,你認為生活是什么呢?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2、學生談對生活的理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的畫面,看看這些畫反映的都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出示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相機提問:這幾幅圖畫的是什么?分別介紹圖意。師:是呀,生活是多么的豐富多彩,絢麗多姿!有一位詩人寫了這樣一首關于生活的詩《生活是多么廣闊》。你們知道是誰寫的嗎?(何其芳)何其芳,是我國的詩人,他于1942年在延安寫下了這首詩《生活是多么廣闊》。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欣賞這首詩。(二)初讀詩歌1、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說生活是多么廣闊?)同學們,你們可能想知道生活是怎樣的廣闊?生活是怎樣的豐富多彩?我們來仔細讀讀這首詩。2、小組內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找出自己不懂的詞互相交流。3、詩人在第一小節中說:“生活是多么廣闊,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那么,廣闊的不僅僅是海洋,還有什么呢?(天空、草原、星空----)誰能仿造課文第一小節說一說?指兩名學生說。4、齊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詩人用什么詞語來概括了他感受到的生活?(廣闊、芬芳)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小節?你的理由是什么?生活是怎樣的廣闊呢?我們來學習第二小節。(三)再讀詩歌(根據學生的喜好進行閱讀教學)1、學習第二小節(1)分小組自由讀第二小節。(2)出示多媒體課件,請一小組同學有感情讀第二小節。(3)同學們,生活還可以怎樣的廣闊呢?詩人生活在戰爭的年代,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又應當有怎樣廣闊的生活呢?想想,我們在課外做些什么呢?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呢?我們也來學習當一當小詩人,寫一寫反映自己生活的詩句。(4)學生自己嘗試寫詩。(5)小組成員共同創作詩歌。(6)小組推薦代表在班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引語:有一位哲人這樣說過,交換一個蘋果你還是得到一個蘋果,可是交換一個快樂你就會得到兩個快樂。你愿意做這樣的人嗎?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快樂的生活抒發出來,和大家分享,好嗎?(師生評議)(設計亮點:小組成員共同創作詩歌讓小組成員體會到了與人合作的快樂,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然后推薦代表交流展示,又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鍛煉,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2、學習第三小節。(1)課件出示第三小節,指名有感情朗讀。(2)小組內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a、小組內交流討論。b、班上匯報。(3)創設情境朗讀第三小節:請你告訴老師說——請你對著同桌熱情地說——請你撫著自己的胸口自言自語地說——最后請你大聲地對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位朋友說——老師:孩子們,現在的你快樂嗎?激動嗎?所以(齊讀最后小節)(4)補充時代背景:(5)播放配樂曲《三個人的時光》,請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教師總結:今天我們跟隨詩人一起體驗了生活的快樂,真不簡單,我們用眼睛攝像,用心靈感悟,用嘴巴訴說,平凡的日子不平凡,這就是感悟生活快樂的真諦所在。同時,這節課我們也過了把當詩人的癮。其實,寫詩和作文一樣,生活即作文。下面,老師根據平時的寫作積累的方法,也可以說是小竅門,我把它毫無保留地送給大家。(課件出示:1、生活是習作的源泉;2、要表達出真情實感。)(四)課外閱讀推薦1、《假如給我三天光明》2、《魔法灰姑娘》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設計亮點:課外拓展是語文學習的又一渠道。小學生課外學習語文的閱讀量還很不夠,我們教師應該在每篇課文學完后進行有意識地激勵,補充課外讀物,這樣來挖掘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六年級下冊教師語文教案4教學目標: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本課4個生字。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學重難點:1.體會綠色所帶來的生機及其美。2.感悟綠色的美妙。教學方法:讀中感悟。學生自主探究。教具準備:搜集有關描寫綠色的語句。教學過程:一、導入閱讀,激發興趣直接板書:向往綠色,齊讀課題,簡介、順勢引入課文。二、初讀課文,讀順課文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2.畫出生字新詞,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別寫了什么?2.默讀課文,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綠色的美妙的?四、精讀課文,領悟綠色的美妙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對綠色是怎樣的感受?3.讀了課文,你也更喜歡綠色了吧?為什么?五、領悟寫法,學習表達六、積累內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七、遷移練習1.識字寫字,認識本課中的4個生字。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縷縷陽光透過(),給清新的樹干投下()的光影,給綠蔭()添幾道光線。我抬頭望去,天空(),陽光明媚。3.造句:不是……也不是……但是……八、實踐活動請你選擇一種春景,用自己的話描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