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廣物金融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22年廣東廣物金融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22年廣東廣物金融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42022年廣東廣物金融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畢業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場: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一、言語理解1.清涼的天氣已經了整整一周時間,氣象部門提醒,由于春天是雷電和強降水多發季節,市民要及時做好,減少因強對流天氣造成的損失。A、持續防御B、繼續抵御C、連續預防D、維持防范答案:A解析:此題考查近義實詞的辨析與填空。本題第一空是說清涼天氣有一周時間,天氣搭配只有A項“持續”能說明無間隔、連續不斷,強調連續性,與句中的“整整一周時間”相符。另從句子成分來說,需要填入的應該是謂語動詞,C項“連續”和B項“繼續”是副詞,先排除。D項“維持”是維系保持,和天氣不搭配。從第二空來說,A項“防御”是防范和抵御的雙重意思,本題要應對強對流天氣的發生,發生前要防范,發生后要抵御,都需要有所行動的,且強調一定的主動意味,比B、C、D表達的意思更為完整,程度更深。故正確答案為A。2.①人們聽音時,首先是要用耳朵去聽而不是用儀器去測量,如何判斷,依靠的就是人們的“音準感”②這種音準有著精確的物理意義,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每個樂音震動的頻率就是它的物理屬性③另一種音準指的是人們對于音高的一種聽力反應,嚴格來講應該叫做“音準感”④而在音樂中使用的音并不是隨意產生的,是人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挑選出來的⑤我們通常所說的音準,一般有兩種含義⑥一種是音樂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規律,那就是音高的準確性,即音準請將上述語句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⑤⑥④①③②B、①③②⑤⑥④C、①⑤⑥③②④D、⑤⑥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根據選項判斷首句,①句介紹人們聽音時依靠的就是人們的“音準感”,⑤句最先引出“音準”,強調它有兩種含義。對比之下⑤句更適合作首句,排除B.、C.兩項。③句引出了音準的另一種含義“音準感”,③句和①句有共同信息“音準感”,因此③①兩句捆綁,①句強調的是人們聽音時依靠的就是“音準感”,③句最先引出“音準感”,所以①句在③句之后,對應D項。故正確答案為D。3.學術研究是一項嚴謹縝密的科學工作,________是其研究的前提基礎。學術不求真便會沒有標準,當真正的學術研究被____、輿論炒作成為風氣之時,便意味著學術低谷的到來。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實事求是放棄B、有的放矢遺忘C、去偽存真冷落D、推陳出新忽視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據文段“學術研究是一項嚴謹縝密的科學工作”“學術不求真便會沒有標準”可知,橫線處體現的是學術研究要嚴謹縝密、要求真,A項“實事求是”指從實際情況出發,C項“去偽存真”意思是除掉虛假的,留下真實的,均符合文意,保留。B項“有的放矢”比喻說話做事有針對性,文段未體現針對性,排除;D項“推陳出新”指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據后文“便意味著學術低谷的到來”可知,橫線處詞語程度較輕,C項“冷落”形容受到冷淡的待遇,置于此處程度較輕,符合文意,當選。A項“放棄”搭配“學術研究”,程度過重,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4.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旅游____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前到此一游、________的旅游方式已逐漸被深度體驗、注重文化與互動的旅游方式所替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文化與旅游融合的發展方式________,并成為熱點。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質量浮光掠影脫穎而出B、環境淺嘗輒止蔚然成風C、品質走馬觀花應運而生D、生態蜻蜓點水蔚為大觀答案:C解析:本題可從第三空入手,根據“這種背景下”指代前文,前文指出近年來人們的旅游方式“已逐漸被深度體驗、注重文化與互動的旅游方式所替代”,故橫線處應體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化與旅游融合的發展方式”隨著人們的需要開始興起。C項“應運而生”指隨著某種形勢而產生,符合文意,保留。A項“脫穎而出”本意指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也指人的本領全部顯露出來,體現不出“開始興起”的含義,與文意不符,排除;B項“蔚然成風”指事物盛極一時,成為風氣,體現不出“開始興起”的含義,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蔚為大觀”指事物美好而繁多,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與“發展方式”搭配不當,排除。第一空,代入驗證,“旅游品質的要求”搭配恰當,保留。第二空,代入驗證,橫線處與“到此一游”構成并列,“走馬觀花”指粗略地觀察一下,與“到此一游”語義相近,當選。故正確答案為C。5.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應用得當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應用不當會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當前,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網絡安全威脅不斷增加,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安全就談不上讓信息化更好造福人民。信息時代,人們享受著數字化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但網絡黑客、互聯網詐騙、侵犯個人隱私等又讓很多人“中招”。可見,信息化應用越深入,就越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這段文字意在強調:A、必須完善法律法規,為數字化生活提供法治保障B、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提高數字化生活的安全系數C、降低信息化應用成本,增進人民福祉、造福社會D、提高數字化生活質量,就必須加強信息技術手段答案:B解析:文段先指出“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交代了當前的背景。隨后重點描述目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十分突出,關乎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接下來通過正反論證分析問題,指出信息時代人們享受著數字化生活的便利,但又面臨網絡安全的威脅。最后,由結論詞“可見”總結前文,并提出對策“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故文段為分總結構,意在指出當下需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對應B項。A項,“完善法律法規”無中生有,排除;C項,“降低信息化應用成本”無中生有,排除;D項,文段討論的核心并非是提高數字化生活質量的問題,而是信息安全問題,且提出的對策是“重視信息安全”,而非“加強信息技術手段”,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6.這個新的設計方案大方向正確,盡管缺點不少,但從目前來看()。A、無出其右B、無可非議C、無人問津D、無與倫比答案:A解析:題干中“盡管”為表示讓步關系的關聯詞,由此可雖然有不少缺點,但方案還是比較不錯的。A項“無出其右”意為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填入此處符合文意。“無可非議”是說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表述做得妥當;“無人問津”比喻無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B、C項顯然與語境不合,予以排除。“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與它相比的同類的東西。題干中說設計方案有不少缺點,不能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因此排除D項。故正確答案為A。7.這本書雖然以心理學經典理論為基礎,但其主要內容都是年輕人非常的話題,再加上輕松的語言、豐富的事例,使得年輕人在閱讀時總能找到自己的。A、敏感收獲B、熟悉影子C、熱衷答案D、時髦榜樣答案:B解析:此題考查實詞的最佳語境搭配。由“使得”一詞可知材料前后構成因果關系。原文首先提出這本書是以心理學經典理論為基礎,按理說這是大家所不常見的,會造成閱讀困難,據“但”引導的轉折關系可知此處是與前文是相反的意思,話題“熟悉”才不會造成這本書的難以理解,再加上輕松的語言和豐富的事例,這些都是與年輕人息息相關的熟悉之處,自然會產生閱讀時能找到自己“影子”的結果,可知B項正確。A項“敏感”一詞色彩中性,由“敏感的話題”并不一定能得出“收獲”;C項“熱衷”的話題依舊不能推出“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的必然結果;D項“時髦”也并不一定就是“榜樣”,這三項前后語境搭配都不當,均不選。故正確答案為B。8.借助于影視改編的力量,諜戰小說近幾年在市場上____,屢屢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也漸次進入文學研究的視野。而諜戰小說家屢獲文學大獎,更____著“諜戰小說熱”所傳遞的某種文化訴求已經參與了當下文化空間的書寫。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A.風生水起象征B、方興未艾預示C、炙手可熱說明D、聲名鵲起透露答案:A解析:此題考查近義實詞和成語的辨析填空。第一空是想說“諜戰小說”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程度。A項“風生水起”比喻一定的時間里發展的特別快,迅速壯大起來或是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填入空格內符合語境。B項“方興未艾”形容事物正處于發展狀態;D項“聲名鵲起”比喻聲名得到迅速提升,文段未提到“聲名”;C項“炙手可熱”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B、C、D三項均不符合要求。第二空諜戰小說家屢獲大獎是既定事實,后文“已經”也可以說明,因而不能“預示”。“透露”的主體應該是人,指泄漏消息。“說明”不能搭配“著”。而A項“象征”表示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A。9.正統的解釋認為纏腳是一種控制婦女的方法,是封建統治者所愿意看到的。從理論上說是沒錯,但是,纏腳從它最初發生到纏腳小到三寸,有個很長的過程,像宋朝那樣只是把腳稍纏得瘦點,不可能對婦女有什么限制。纏腳使婦女便于被控制,有利于黑暗制度的穩定之類的言論,應該是這種極端的病態式纏腳普及之后才產生的。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A、纏腳從最初出現到纏腳小到三寸,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歷史時期B、纏腳是封建統治者創造出來用于控制婦女、加強皇權的殘酷政令C、纏腳現象的出現和發展,或許是古代婦女某種習俗的病態演變D、纏腳最初出現的真正原因可能不是作為封建統治者控制婦女的一種方法答案:D解析:根據提問標志詞“主要觀點”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由轉折關系詞“但是”可以推斷出,整個材料的語意重點是其后的內容,即最初的纏腳只是要把腳稍纏得瘦點,并不會對婦女有什么限制,纏腳便于控制婦女這種言論是在之后出現的。D項表述符合文意。A項表示只是材料的細節,而非主旨;B項是作者一開始就反對的觀點,與文意相違背;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正確答案為D。10.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遺產的確得天獨厚,無比豐富,但我們要對歷史對文化心存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過度開發濫用,更不能將其當成賺錢和政績的賣點與砝碼。填在橫線上最恰當的詞語是()。A、敬重肆意B、敬畏肆意C、敬重決意D、敬畏決意答案:B解析:本題屬于實詞辨析題。“敬重”指恭敬尊重,多用于下級對上級的態度;“敬畏”是人類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從內心出發對其他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且帶有一些害怕;“肆意”指任意、放縱地;“決意”指拿定主張、決計。根據原文,“我們”的對象是“歷史”,是“文化”,它們都是事物,故第一空填“敬畏”。第二空中,與“過度開發濫用”相對應的應是“肆意”。故正確答案為B。11.當年韓愈被貶到潮州做刺史,雖然只有8個月的時間,卻不怕費力,大力興辦州學,捐出所有的俸銀,用作辦學費用,并積極推廣唐朝的普通話,“以正音為潮人誨”。8個月后,韓愈就調離了潮州,幾乎沒有什么“政績”可言,然而他給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到南宋時,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濱鄒魯”的美譽。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語言規范化是一項長期的工作B、潮州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原因C、文化建設對城市有深刻的影響D、評價官員不應只看短期的政績答案:C解析:據提問“意在”可知此題是隱含主旨題。材料講述了韓愈通過興辦州學,推廣普通話給潮州留下了巨大精神財富,并且潮州在南宋時成了文化名城。通過這個歷史故事,可以引申看到這樣一個道理:文化建設對于城市的發展有巨大的作用,C項符合文意。而B、D項都是材料表面表述的內容,并不是引申的含義。A項只是就原文中“推廣唐朝的普通話”所作的一個推斷,表述片面,不是材料主要講的道理。故正確答案為C。12.在早已對漂亮假花,假樹司空見慣的現代人眼里,干枯蒼白的植物標本或許難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標本館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標本都代表著它在地球上的。它們雖然遠離了陽光雨露,告別了生長的土地,卻在科學殿堂中了自己的生命。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物種證明B、經歷重現C、存在超越D、同類延續答案:D解析:第一空聯系上文,“代表”強調每一份標本都代表了一類生物,所以D同類最佳。第二空,前文“告別了生長的土地”,后文搭配“自己的生命”,一定是死后重生,D延續最佳。故正確答案為D。13.中國資源價格主要存在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資源價格基本上是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只反映了資源開發成本,沒有全面覆蓋環境破壞成本和安全生產成本,資源稅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沒能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致使資源價格偏低;二是資源性產品之間比價關系不合理。最能準確復述這段話的主要意思的是()。A、中國資源價格沒有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B、中國資源性產品之間比價關系不合理C、中國資源價格基本上是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D、中國資源價格存在著盲目定價和比價關系不合理的問題答案:D解析:據提問“主要意思”可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材料首先提出中國資源價格存在兩大主要方面的問題,然后具體介紹這兩方面的問題是什么。D選項中“盲目定價”對應第一個問題“沒能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比價關系不合理”對應第二個問題,對材料做出了全面精煉的總結,所以D項正確。AC項表述的是第一個問題,B項表述的是第二個問題。都屬于片面的表達,不能概括整個材料。故正確答案為D。14.北極地區冰湖的逐漸融化,更____的意義在于北冰洋上將出現新航道,新航道的出現可以讓環北極地區國家提出____對北極地區的主權主張,不僅可以使本國獲得經濟和軍事利益,而且可以直接對其他國家的科學考察,經濟開發等活動進行____。依次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深遠趁機干預B、現實方便限制C、重要合法監控D、直接明確介入答案:A解析:考查語境搭配的實詞填空。根據文意,第三空表示的動作是對“其他國家”進行的,只有“干預”很好地體現了“參與別人的事”這一點。再看第二空,“新航道的出現”是環北極地區國家提出主權主張的一個契機,因此“趁機”符合語境,而且體現了環北極地區國家對北極主權的爭奪。此外,由后句對北冰洋上出現新航道意義的解讀,第一空選“深遠”更貼切。故正確答案為A。15.區塊鏈的諸多特征使其成為一項備受期待的革命性技術,而目前這一技術的應用潛能還遠未被完全開發。今天我們看到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物流、醫療、保險等領域的應用,僅是________般的一瞥所見,尚有許多應用正在被嘗試、推廣。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浮光掠影B、走馬觀花C、蜻蜓點水D、淺嘗輒止答案:A解析:根據“僅是…..般的一瞥所見,尚有許多應用正在被嘗試、推廣”可知,文段要體現的是區塊鏈現在所涉及的應用領域僅是我們觀察到的一部分,還有正在發掘的領域,且橫線要與“一瞥所見”構成對應,體現出我們一眼看到這些領域后得到的印象。A項“浮光掠影”比喻觀察不細致,得到的只是事物的一些表面現象,側重觀察的結果是印象不深刻,符合文意,當選。B項“走馬觀花”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細致地觀察事物,側重于觀察的過程很粗略,橫線處對應看到的結果,而非看這些領域的過程,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蜻蜓點水”比喻浮淺地接觸,浮皮潦草,很不深入地做事,側重做事情不深入,D項“淺嘗輒止”比喻不往深處研究,不深入鉆研,側重于做事情不深入鉆研,文段體現的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區塊鏈,強調的是“看”的結果,并非強調“做事”,均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16.生長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身軀龐大,給人一種行動遲緩、安全無害的錯覺,從而時常忽略了危險的存在——當灰犀牛被觸怒發起攻擊時,卻會體現出驚人的爆發力,阻止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終引發破壞性極強的災難。概率大、破壞力強是“灰犀牛”事件最重要的特征。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不如說更像是“灰犀牛”。它們并非發端于不可預測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鵝”),而是大概率、高風險事件(“灰犀牛”)不斷演化的結果,這些風險的存在早就廣為人知,卻由于體制或認識的局限,沒有得到積極防范和應對,最終升級為全面的系統性危機。根據上述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都是嚴重的無法防范的危機事件B、與“灰犀牛”相對,“黑天鵝”是指破壞性不強的小概率事件C、許多“黑天鵝”事件背后都隱藏著“灰犀牛”危機D、“灰犀牛”和“黑天鵝”事件沒有明顯區別,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答案:C解析:A.、B.兩項存在共性錯誤,文中只強調“灰犀牛”事件“概率大、破壞力強”,但是對“黑天鵝”事件只定性為“不可預測的小概率事件”,但其破壞性是否嚴重文段未提及,A項將“黑天鵝”事件定性為嚴重的無法防范的事件、B項將其定性為破壞性不強的事件,均為無中生有,排除;C項,根據“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不如說更像是‘灰犀牛’”可知,表面看似是“黑天鵝”事件,其實可能是“灰犀牛”,即“黑天鵝”背后隱藏著“灰犀牛”,表述正確,符合文意,當選;D項,“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中的“相互”強調雙向的轉化,而文中只提及“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不如說更像是‘灰犀牛’”,強調二者可能是一體的,而非互相轉化的關系,表述不當,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17.其實,大多數人都在沿著固有的一套路徑和習慣生活,也就是“舒適區”,并且傾向于不打破它。特別是在互聯網文化的影響下,人們更容易和持有相似觀點的人抱團取暖,強化原有的認知方式,增強安全感。可生活的不確定因素那么多,在保持它的開放性的前提下順其自然,才有更多的機會去擁抱美好的結局吧?因為你搞不清自己在什么節點會茅塞頓開,變成一個十分陌生但很開心的自己。下列選項中,對這段文字理解正確的是:A、打破“舒適區”,安享生活的不確定性,你會收獲更多的快樂B、摒除互聯網文化影響,不與持相似觀點的人抱團取暖,是讓自己茅塞頓開的前提C、承認并接受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我們也許會因此改變成為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D、固守“舒適區”,與思想上的同類人“抱團”,執拗于原有習慣和安全感,等于拒絕了很多開放性的快樂答案:D解析:A項,“安享生活的不確定”偷換概念,文段說的是順其自然,排除;B項,“摒除互聯網文化影響是讓自己茅塞頓開的前提”無中生有,文段只是說拋開影響了可能會在某個節點茅塞頓開,而沒說是前提,排除;C項,“我們會因此改變成為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因果關系無中生有,排除;D項,根據“在不可抗拒它的開放性的前提下順其自然,會變成一個十分陌生但很開心的自己”,在強調如果不拋開“舒適區”,仍舊與思想上的同類人“抱團”,就會少很多快樂,表述正確,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18.①2016年,全世界共有2.16億人患有瘧疾,其中44.5萬人不幸死亡②大約一周后,等到雌蚊再次進食的時候,瘧原蟲會隨著它的唾液進入新的人類宿主體內,到達受害者的肝臟和血液,最終引發疾病甚至導致死亡③瘧原蟲會在蚊子體內繁殖,然后進入雌蚊的唾液腺④瘧蚊屬的某些物種會攜帶引發瘧疾的寄生蟲——瘧原蟲⑤雌蚊叮咬瘧疾患者時(為它們肚子里的卵儲備營養),可能會在無意中染上這種寄生蟲(雄蚊不咬人)⑥在蚊子傳播的所有疾病中,瘧疾是最頑固、最致命的一種將上述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①⑥⑤④③②B、⑥①④⑤③②C、④①⑥⑤③②D、⑤③②①④⑥答案:B解析:對比選項,確定首句。①句具體論述瘧疾患者的情況,④句具體論述瘧疾發病的原因,⑤句論述瘧疾的傳播,而⑥句通過“蚊子傳播的所有疾病”引出“瘧疾”的話題,故⑥句適合做首句,鎖定B.選項。驗證B項,⑥句引出“瘧疾”的話題,之后①句具體論述瘧疾患者的情況,④⑤③②論述瘧疾是如何一步一步發病的,語義完整流暢,驗證無誤。故正確答案為B。19.全世界有超過15000個海洋保護區,絕大多數保護區都允許商業活動。人類已經充分利用甚至過度開采了全球的魚類資源,并且摧毀了世界上近半數的珊瑚礁。科學家認為,為保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全球至少的海洋需要劃入保護區。重要的是,大部分保護區應該靠近繁華的海岸。如果一片海域被隔離了足夠長的時間,魚類和生物多樣性就會出現反彈。繁盛的魚類也會逐漸向鄰近的水域擴散。智能化的海洋保護區甚至可以在多種壓力(如污染、變暖和酸化)下使海洋生態系統具有更強的恢復力。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意在呼吁:A、加大海洋保護區建設B、大力保護珊瑚礁C、禁止海洋保護區商業活動D、避免過度捕撈以保護魚類資源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世界上絕大多數保護區都允許商業活動,接著通過具體的數據指出人類對海洋的破壞,后文介紹了專家的觀點,提出需要將更多海洋區域劃入保護區的對策,最后闡述了形成海洋保護區之后帶來的意義和效果,對這一對策進行加強論證,故文段重點強調的是建設海洋保護區的必要性,對應A項。B項“珊瑚礁”、D項“魚類資源”均偏離文段核心話題,文段重點強調建設海洋保護區,排除;C項,“禁止”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20.從抑郁到認知能力下降,到心臟問題和中風,越來越多的證據將孤獨與心理、生理疾病聯系在了一起。在某些時刻,我們都會感到“孤獨”。但對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孤獨的感覺取決于我們的狀態以及如何看待它。孤獨被定義為可以感知的社交隔離和與他人切斷聯系的經歷。大多數經歷孤獨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找到新朋友或開始一段新戀情。研究人員也提到過一些“長期孤獨”人群,他們在一生中經歷了沉重的孤獨,即便所處的環境或人際關系發生變化也無法改變他們孤獨的感覺。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只要改變心態,就能改變感到孤獨狀態B、只有改變心態,才能改變感到孤獨狀態C、通過改變心態,可以改變感到孤獨狀態D、只需改變心態,就能改變感到孤獨狀態答案:A解析:橫線出現在文段中間,需銜接上下文。文段開篇強調許多證據將孤獨與心理、生理疾病聯系在了一起,接著通過轉折關聯詞“但”指出孤獨的感覺取決于我們的狀態以及如何看待它,橫線后文“比如”針對所填內容舉例,尾句再次舉了“長期孤獨”人群的例子,說明其孤獨無法改變。聯系前后語義可知,橫線處表達我們的心態決定了孤獨的狀態,故只要改變心態就能改變孤獨的狀態,對應A項。B項,文段強調改變心態就能改變孤獨狀態,但并非強調只能通過改變心態去改變感到孤獨,排除;C項,與文段強調的“孤獨取決于我們的心態”相比,程度較輕,與文段對應不及A項要好,排除;D項,“只需…..就能”強調改變孤獨狀態很容易,只需改變心態即可,文段并非強調改變孤獨狀態是否容易,而是強調心態是決定性因素,故不及A項要好,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二、常識判斷1.下列國家與別稱對應錯誤的是()。A、加拿大――楓葉之邦B、荷蘭――風車王國C、印度――萬塔之國D、奧地利――音樂王國答案:C解析:正確的對應應該是印度——孔雀之國;緬甸——萬塔之國;C項對應錯誤,其他選項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考點:常識判斷2.被稱作“雨巷詩人”的現代派詩人是()。A、戴望舒B、徐志摩C、胡適D、聞一多答案:A解析:戴望舒,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故正確答案為A。考點:常識判斷3.我國奴隸社會確立和發展的時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王朝D、東周王朝答案:ABC解析:馬克思主義史學認為,中國奴隸社會確立發展的時期是夏、商和西周時期,東周時期,隨著土地制度的變化和奴隸制的廢除,奴隸社會走向滅亡,故正確答案為A、B、C。考點:常識判斷4.保溫瓶瓶膽內壁涂有水銀,主要是為了防止()。A、熱的蒸發B、熱的傳導C、熱的輻射D、熱的對流答案:C解析:保溫瓶中間為雙層玻璃瓶膽,兩層之間抽成真空狀態,并鍍銀或鋁。真空狀態可以避免熱對流,玻璃本身是熱的不良導體,鍍銀的玻璃則可以將容器內部向外輻射的熱能反射回去。反過來,如果瓶內儲存冷液體,這種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熱能輻射到瓶內。因此正確答案為C。考點:常識判斷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的規定,下列吸毒成癮的人適用強制隔離戒毒的是()。A、懷孕的婦女B、年齡超過60周歲的C、正在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婦女D、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答案:B解析:《禁毒法》第39條規定:“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癮的,可以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因此排除ACD,適用強制隔離戒毒的是B項。故正確答案為B。6.下列關于日食和月食的判斷,正確的是()。A、日、月食的成因只與日、地、月三個天體的幾何位置有關B、日食與月食都是自然現象,所以它們是不可能準確預報的C、當月相是朔的時候就一定會發生日食D、如果日食帶在我國經過,肯定是東部的居民先看到答案:A解析:日食與月食是可以準確預報的,所以B項錯。當月相為“朔”的時候,月亮反射太陽光的一面背對著我們,這時即使月亮升起來了我們也看不見。“朔月”只是月球運行中的一個位置(或那個位置的月相),“日食”則是在這個位置時可能發生的現象,不能說一定會發生日食,C項錯。由于月亮自西向東運動,月影也是自西向東移動,因此總是西部地區比東部先看到日食,D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7.有學者認為美國在其崛起過程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安全環境和國際條件。以下選項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東西兩岸的兩洋隔絕使美國能夠免于卷入歐亞大陸的戰爭和沖突B、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獲得了對歐洲的巨大債券和戰爭賠償C、德國和日本充當了對英國霸權的挑戰者,而為美國掩蓋了崛起的事實D、在美國上升為新霸權國家的同時,構建了新的國際體系和國際關系理念答案:D解析: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安全環境和國際條件”,選項D中,在美國上升為新霸權國家的同時,構建了新的國際體系和國際關系理念不能體現美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安全環境和國際條件,故正確答案為D。8.下列關于國家主權及國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主權是聯合國賦予國家的最基本的權利B、一國的領海和領空都是其領土的組成部分C、我國南海四大群島是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D、我國與越南、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十幾個國家接壤答案:A解析:A項表述有誤,主權是一種對某地域、人民、或個人所施展的至高無上、排他的政治權威,是國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法律形式對內常規定于憲法或基本法中,對外則是國際的相互承認,并非由某一機構組織賦予。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在其成立之前,國家仍具有主權。9.關于詩詞中反映的生物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描述的是柳樹進行無性繁殖B、“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中的螢火蟲發光是一種物理變化C、“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中的野蠶發育過程屬于完全變態D、“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中花色在紅紫間變化是由于花青素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常識。A項正確,“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指的是柳樹用的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的,扦插是常見的營養繁殖的方法,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過程,所以是無性生殖。B項錯誤,“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中的螢火蟲發光,是因為螢火蟲身體末端下方有發光器,體內的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反應后生成的黃綠色熒光,是一種化學變化。C項正確,完全變態是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中的野蠶發育過程是由卵到幼蟲,再到蛹,最后成蟲,是一個完全變態發育的過程。D項正確,花青素又稱花色素,是自然界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這類色素的顏色,隨細胞液的酸堿度變化而變化。花青素在堿性溶液中呈藍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而在中性溶液中則呈紫色。因此凡是含有大量花青素的花瓣其顏色都在紅、藍、紫三色之間變化著。因此,“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中花色在紅紫間變化是由于花青素。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10.“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下列歷史事件不是發生在此詩所詠“秦王”在位期間的是:A、藺相如完璧歸趙B、唐雎不辱使命C、荊軻刺秦王D、鄭國疲秦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人文常識。“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出自唐代李白的《古風?秦王掃六合》,意為秦始皇嬴政以虎視龍卷之威勢,掃蕩、統一了戰亂的中原六國。天子之劍一揮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國的富貴諸侯盡數遷徙到咸陽。A項錯誤,藺相如完璧歸趙發生于戰國時期,講述的是秦昭王許諾趙王以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但當使臣藺相如獻璧之后,秦昭王卻不提換城之事,藺相如施巧計使和氏璧重歸趙國。藺相如完璧歸趙并非發生在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間。B項正確,唐雎不辱使命講述的是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王展開面對面的激烈斗爭,終于折服秦王,保存國家,完成使命的經過,歌頌了唐雎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愛國精神。其中的秦王即秦始皇嬴政,當時其還未稱皇帝。C項正確,荊軻刺秦王講述了戰國時期荊軻刺殺秦王嬴政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為燕國勇于犧牲的精神。D項正確,鄭國疲秦中的鄭國是韓國派往秦國的一個間諜,韓桓王試圖通過他游說秦王嬴政修筑一條連接涇水和洛水的運河,達疲秦之效,以阻止秦國進攻韓國的步伐。豈知事與愿違,“疲秦之計”倒成了“強國之策”,運河的修筑成功,使得一向落后的關中農業迅速發展起來。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三、數量關系1.半徑為5厘米的三個圓弧圍成如右圖所示的區域,其中AB弧與AD弧是四分之一圓弧,而BCD弧是一個半圓弧,則此區域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A、50B、10+5πC、25D、50+5π答案:A解析:畫圖分析,可知下面兩個扇形的面積和等價于半圓BCD的面積,故原幾何圖形面積等于割補后的矩形面積,即為10×5=50。故正確答案為A。2.2,7,23,47,119,()A、125B、167C、168D、170答案:B解析:故正確答案為B。3.某工廠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從第一天開始,每天都從總廠陸續派相同人數的工人到分廠工作,直到月底,總廠還剩工人240人。如果月底統計總廠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個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為1個工作日),且無人缺勤,那么,這月由總廠派到分廠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A、2B、60C、240D、298答案:B解析:1:到月底總廠剩下240名工人,這240名工人一個月的工作日為:240×30=7200(個),8070-7200=870(個),由題意可知這870個工作日是由總廠派到分廠工作的人在總廠工作的工作日,設每天派a人到分廠工作,則這些人中留在總廠的工作日是:a人做29天,a人做28天,a人做27天,······,a人做1天,即每天的工作日構成等差數列,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可得:(a+29a)×29÷2=870,解得a=2,因此派到分廠的工人共有:2×30=60,故選擇B選項。2:因為11月份有30天,由題意可知,總廠人數每天在減少,最后為240人,且每天人數構成等差數列,由等差數列的性質可知,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人數的總和相當于:8070÷15=538,也就是說第一天有工人:538-240=298,每天派出(298-240)÷(30-1)=2,所以全月共派出2×30=60,故選擇B選項。4.乙地在甲地的正東方26千米處,丙地在甲、乙兩地連線的北方,且與甲、乙的距離分別為24千米和10千米。一輛車從甲、乙兩地中點位置出發向正北方行駛,在經過甲丙連線時,與丙地的距離在以下哪個范圍內?A、不到8千米B、8-9千米之間C、9-10千米之間D、10千米以上答案:C解析:5.甲、乙、丙三人去超市買了100元的商品,如果甲付錢,那么甲剩下的錢是乙、丙兩人錢數之和的2/13;如果乙付錢,則乙剩下的錢是甲、丙兩人錢數之和的9/16;如果丙付錢,丙用他的會員卡可享受9折優惠,結果丙剩下的錢是甲、乙兩人錢數之和的1/3;那么,甲、乙、丙三人開始時一共帶了多少錢?(√2=1.4,√3=1.7)A、850元B、900元C、950元D、1000元答案:A解析:四、判斷推理1.在電腦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借助電腦完成許多工作,但正是因為對電腦的過度依賴,青少年動手能力的發展受到抑制。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無處不使用電腦來尋找答案,而不是親自動手解決問題。因此,過多使用電腦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的青少年實際動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以下最能支持上述結論的一項是()。A、過度依賴電腦的青少年和較少接觸電腦的青少年在智力水平上差別不大B、大多數青少年在使用電腦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自己動手解決一些問題C、青少年能利用而非依賴電腦來解決實際問題,本身也是對動手能力的訓練D、那些較少使用電腦的青少年自己動手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的能力較強答案:D解析: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本題論點是過多使用電腦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的青少年實際動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論據是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無處不使用電腦來尋找答案,而不是親自動手解決問題。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論點涉及到“其他孩子”,論據沒有涉及,這代表論點論據對象不一致,所以論點與論據間不存在明顯因果關系,需加強論證,在論點和論據間搭橋。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A中智力水平與實際動手能力無直接聯系,屬無關選項;B中大多數青少年使用電腦解決問題與過多使用電腦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的青少年無直接聯系,屬無關選項;C中青少年與過多使用電腦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的青少年無直接聯系,屬無關選項;D中通過對較少使用電腦的青少年動手能力和題干結論的對比,即涉及到了較少使用電腦的青少年,在論點與論據間搭橋,是加強論證。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2.一批木材全部用來加工桌子可以做30張,全部用來加工床可以做15張。現在加工桌子、椅子和床各2張,恰好用去全部木材的1/4。剩下的木材全部用來做椅子,還可以做多少張?()A、40張B、30張C、25張D、5張答案:B解析:一張桌子用全部木材的1/30,一張床用1/15,一張椅子用(1/4-2/30-2/15)÷2=1/40,剩下3/4木料,則有3/4÷1/40=30張,故正確答案為B。3.2020年老張的年齡是小王年齡的4倍,2021年老李的年齡是小王年齡的3倍,已知老張比老李大12歲,問哪一年三人的年齡之和第一次超過140歲?A、2020B、2023C、2026D、2029答案:D解析:4.如下圖所示,長度均為六分之五千米的三個圓形跑道匯聚于點O,若甲、乙、丙三人分別以5千米/小時、8千米/小時、12千米/小時的速度同時從O點出發分別繞三個圈奔跑,則三人再次相聚于O點需經過多少分鐘?A、40B、50C、52D、60答案:B解析:5.一個工程的實施有甲、乙、丙和丁四個工程隊供選擇。已知甲、乙、丙的效率比為5:4:3,如果由丁單獨實施,比由甲單獨實施用時長4天,比由乙單獨實施用時短5天。問四個隊共同實施,多少天可以完成(不足1天的部分算1天)?A、10B、11C、12D、13答案:B解析:6.HighTower是一家占用幾棟辦公樓的公司,它正在考慮在它所有的建筑內都安裝節能燈泡,這種新燈泡與目前正在使用的傳統燈泡發出同樣多的光,而所需的電量僅是傳統燈泡的一半。這種新燈泡的壽命也大大加長,因此通過在舊燈泡壞掉的時候換上這種新燈泡,HighTower公司可以大大地降低其總體照明成本。下列哪一項,如果正確,最能支持上面論述?()A、如果廣泛地采用這種燈泡,這是非常可能的,那么新燈泡的產量就會大大增加,從而使其價格與那些傳統燈泡相當B、HighTower最近簽訂了一份合同,要再占用一棟小辦公樓C、HighiTower發起了一項運動,鼓勵其員工每次在離開房間時關燈D、生產這種新燈泡的公司對燈泡中使用的新技術取得了專利,因此它享有生產新燈泡的獨家權利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本題論點是通過在舊燈泡壞掉的時候換上新燈泡,HighTower公司可以大大地降低其總體照明成本,論據是這種新燈泡與目前正在使用的傳統燈泡發出同樣多的光,而所需的電量僅是傳統燈泡的一半,并且這種新燈泡的壽命也大大加長。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本題論點與論據間存在因果關系,所以需加強論點。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A說明這種燈泡的價格和傳統燈泡相當,結合題干給出的論據,充分說明用這種燈泡后HighTower公司可以大大地降低其總體照明成本,加強論點;B說HighTower要再占用一棟小辦公樓,這個和題干無直接關系,屬于無關選項;C說明HighiTower鼓勵其員工每次在離開房間時關燈,是HighTower公司降低其總體照明成本的另一種措施,不能說明通過在舊燈泡壞掉的時候換上新燈泡,是否能降低總照明成本,屬于無關選項;D說明的是生產燈泡的公司的情況,與題干無直接關系,屬于無關選項,故正確答案為A。7.國際社會的多樣性有利于國家的取長補短。無論社會制度是相同還是不同,都可以而且應該相互借鑒。一種文明的優點,不用強迫,別人也會學;反之,再強迫,別人也不愿學,國家之間還應積極尋找利益的匯合點,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這些合作領域十分廣泛,如可持續發展、治理污染、反對毒品和恐怖活動等。由此可以推出()。A、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少共同的問題B、國家之間在文明程度上的差異正日益縮小C、國際社會的多樣性為恐怖活動提供了便利D、一個國家絕不可有去學另一個國家的短處答案:A解析:本題為日常結論題型。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題干主要強調兩方面的信息,一是國際社會的多樣性有利于國家之間互相借鑒,取長補短;二是國家之間應積極尋找利益的匯合點,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可從“國家之間應積極尋找利益的匯合點,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可以推出A項表述正確。B項中的“文明程度”、C項中的“恐怖活動”在題干中都沒有提及,無法推出;D項說法過于絕對,各國情況不同,他國的短處也有可能存在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故正確答案為A。8.右邊四個小圖形中,只有一個是由左邊的四個圖形拼合而成(只能通過上、下、左、右平移),請把它找出來。A、AB、BC、CD、D答案:C解析:9.()對于世味年來薄似紗相當于達觀對于()A、憂郁;前度劉郎今又來B、感傷;莫道讒言如浪深C、諷刺;道是無晴卻有晴D、斥責;金陵王氣黯然收答案:B解析:逐一代入選項。A項:“世味年來薄似紗”出自南宋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體現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與“憂郁”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度劉郎今又來”出自唐代劉禹錫的《再游玄都觀》,描寫的是曾經被排擠的人又回來了,暗寓自己不屈之志,與“達觀”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世味年來薄似紗”出自南宋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表達了詩人的“感傷”之情,“莫道讒言如浪深”出自唐代劉禹錫的《雜曲歌辭?浪淘沙》,描寫的是不要說流言蜚語如同兇惡的浪濤一樣令人恐懼,體現了詩人拼搏、樂觀的心境,表達了“達觀”之情,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世味年來薄似紗”與“諷刺”無明顯邏輯關系,“道是無晴卻有晴”出自唐代劉禹錫的《竹枝詞二首?其一》,表面是說無晴但還有晴,實際上想表達說是沒有感情但其實有情,是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把天“晴”和愛“情”這兩件不相關的事物巧妙地聯系起來,表現出初戀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與“達觀”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世味年來薄似紗”與“斥責”無明顯邏輯關系,“金陵王氣黯然收”出自唐代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描寫的是東吳的王氣黯然消逝,表明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與“達觀”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10.電影院:觀眾:觀影A、廣播:聽眾:主播B、醫生:病人:問診C、演唱會:歌手:演唱D、發布會:記者:提問答案:D解析: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本題可以造句:觀眾在電影院觀影,電影院是個場所,且觀影是動賓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不能說聽眾在廣播主播,且廣播不是一個場所,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不能說病人在醫生問診,且醫生不是一個場所,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可以造句:歌手在演唱會演唱,演唱會是個場所,但演唱是個動詞,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可以造句:記者在發布會提問,發布會是個場所,且提問是動賓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