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1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2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3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4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小發明講座一、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認識一些小發明和小制作的例子。二、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嘗試構思創造方案.三、教學重點難點:明白“為什么參加這個興趣活動”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五、教學準備一些小發明和小制作的事例六、教學過程:1.詢問學生:為什么參加這個興趣活動,你認為這個活動小組主要是學習什么?2.說明活動作用:(1)參加縣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賽,爭取獲獎,好的甚至參加全省全國的創新大賽;(2)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使自己更聰明.人類因為有夢想,所以有了各種各樣的發明創造。因為想飛得更高,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吧?那還多虧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頓頭上的那顆蘋帶來的快樂。

/

3.小發明和小制作舉例:(1)中國的四大發明。(2)鉛筆的發明:從碳——兩個木條夾——加橡皮,成為現在常用的鉛筆。(3)去年我到北京參加了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勞技教育重新作品邀請賽”頒獎大會,看到許多富有創意的小發明?!巴庖隆毕蛳路?,把臟的表面隱藏起來,這樣大人的衣服就不會被蹭臟。人們還可以根據需要把橡膠層設計成鮮艷可愛的動物圖案,又時尚又實用。這一發明大受媽媽們的歡迎,于是這種童鞋就有了一個溫馨的名字——“媽媽抱”童鞋。創新作品:能讓色盲者看見的紅綠燈他們同樣享受自己駕駛的樂趣?黃的用兩個豎長方形。委點名表揚。創新作品:不咬紙的回形針問題提出:在使用回形針的時候,經常會把紙咬破。需要資金:幾分錢改造方法:1.把回形針的頭向外彎曲;2.在頭上加襯衫別針上的小塑料珠3.簡單介紹發明思路,學生嘗試完成創造方案。

/

4.布置下次活動的內容和材料:(1)內容:泡沫盆景(2)材料:取泡沫塑料一塊、鈣塑板一塊、紅色和棕色植絨紙各一小附下次泡沫盆景制作方法泡沫盆景景。一只,黃、綠、黑丙烯顏料少許,小刀和膠水。制作方法1.根據你的創意和構思,將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體各一塊,再將山體底部用美工刀削平。2.在山體上用顏料涂上顏色,趁顏料未干時再點上層層黑色,使其與山體顏色自然融合產生一種猶如綠色植被的感覺。3.用美工刀將鈣塑板切成長條,頂部削成斜面如屋頂狀。再將長條按需要切成長短不一的小塊,制成5—6個房體,再用顏料畫出門窗。4.剪一塊比屋頂面積略大些的紅色的植絨紙,對折后粘貼在屋頂上作房頂。5.用美工刀切一小塊鈣塑板,削成5—6艘船體,畫出船艙,用大頭針作成桅桿。6.將棕色植絨紙剪成陸地和島嶼。7.將制成的各部件根據構想在塑料盤內進行布置,待布局滿意后再用白膠進行固定。2、小發明創造技法-擴大增加法和縮小省略法一、教學內容放大和縮小二、活動目的:

/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3.嘗試構思創造方案.三、教學重點難點:放大和縮小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五、教學準備:剪刀、手電筒六、教學過程:一、小發明創造技法之擴大增加法用,就是把字"擴一擴"。原來的電視屏幕較小,看電視節目費力,所以大屏幕彩電相繼問世。這是把屏幕的面積和電視的體積"擴一擴"。示比賽,讓棋迷們一飽眼福。延長時間、延伸長度、加高高度、增加數目、增添配料等擴增處理,物品明技法叫作擴大增加法。新式郵筒

一般的郵筒只有一個或二個投遞口,信投進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揀后分,費時又費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學設計了一個新式郵筒。這

/

入手設計的,它在第一屆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多功能噴桿

農藥,可以同時噴兩壟,既可以向一個方向噴,也可以在葉片上下對噴,計的。足球射門網

上海的滕惠玲同學是個足球迷。她每次看足球比賽時,總要為球員"臨門一腳"功夫差而遺憾萬分。她想到,足球射門得分的功夫,

9

1

個小網兜。難守的

4

清二楚,拾球也方便。足球專家和教練說:這個小發明具有實戰性、趣味性等特點,是訓練射門角度的好幫手,業余、專業運動員都能用。在第九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該發明榮獲一等獎。

這個小發明實際上是作者將一個球門分割成了9

個小球門,增加了球門的數量。防滑剪枝剪山東的中學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幾畝果園,他和爸爸給果樹剪枝時發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樹枝滑脫。

瞧,他只是在原來枝剪上加了一塊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二等獎。

/

加一加",也許會拓寬發明的思路。二、小發明創造技法之縮小省略法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臺電腦有一間房子那么大,重

30

噸。后來,就是逐步縮小體積、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結果。東西體積小,造價低,便于搬動、攜帶,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運用縮小、縮短、減少、減輕、分解、折疊、卷曲、刪減等手段進行發明創造的技法,叫做縮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縮一縮"、"減一減"方法。這也是一種可行的發明思路。節省木材的火柴

1/2

廣西的錢峰同學建議:把火柴梗的長度縮短1/3

1/2,再配一支能插進火柴梗的套管。用的時候,把火柴梗插進套管。這樣,既節約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他的著眼點就在于"縮短長度"。三角形日歷具有外觀形狀顯得最大、能節約近50%的紙張、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點。國只要有

1/10

的日歷按三角形設計生產,每天就可節約百萬元。他用"減少面積"的思路,敢于突破人們習慣的舊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專利。另外,采用折疊、卷繞的方法也能起到縮小減少體積、重量、長度的

/

卷曲后由長變短,便于攜帶;長而"剛"的東西,通過卷曲后則達到了"柔化"、變輕的效果。折疊:折疊椅、折疊剪、折疊傘、折疊杯、折疊桌、折疊沙發床、木工用折疊尺等,物體的體積變小,從而節省了空間,增強了靈活性。伸縮:伸縮教鞭、伸縮釣魚竿、拉桿式筆等。既能拉長使用,又能縮短,收藏、攜帶方便。此外,省略也是將一個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如:

隱形眼鏡省掉了常換沖膠卷的麻煩。無線話筒省略電源線,講話或唱歌非常方便。分。教學反思:、如何完成一項科學小發明一、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理解完成一項科學小發明的過程。二、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嘗試構思創造方案.三、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完成一項科學小發明的過程四、教學方法

/

講授法、討論法五、教學準備一些小發明和小制作的事例六、教學過程:題、構思設計、制作、實踐檢驗與改進、成功等步驟。就是選題。對青少年來說,應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學校、家平和設計制作能力,不要空想辦不到的發明。體裁選好后,接著是構思設計。也就是根據基本的科學原理和經驗,巧妙易行、缺點最少為好。向老師和家長請教,有時還可以找一些有關廠家幫助制作部分部件。沒有改進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對小發明加以改進。幾乎每件優秀的小發明都是"改"出來的。會提供的申報表、項目說明和證明材料,其中,項目說明內容為:發明的

/

和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的小發明項目,還必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要大家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探索,動手實踐,勇于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就會有所創新,有所發明。教學反思:、制作乒乓球撿球器一、教學內容:制作乒乓球撿球器二、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制作簡易的乒乓球撿球器。三、教學重點難點:自主制作簡易的乒乓球撿球器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五、教學準備一個礦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膠水

橡皮筋六、教學過程:1、制作的原因:打乒乓球時,乒乓球球往往會滾得到處都是,彎腰去撿,費時費力,有必要制作一個簡易、實用的乒乓球撿球工具。2、制作的過程:方法一:將礦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

厘米的

/

空心管插進礦泉水瓶瓶口并用膠水固定。方法二:將礦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剪口上方

1

厘米初用橡皮筋成生了。教學反思:、制作不倒翁一、教學內容:制作不倒翁

陀螺儀二、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嘗試構思創造方案。三、教學重點難點:制作不倒翁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活動準備常用雞蛋或乒乓球,膠水,一些重物及裝飾物品若干。乒乓球、白色硬紙、橡皮泥、彩筆、膠水、剪刀等。瓶蓋或硬紙片火柴或細棒

薄紙片彩筆 墨水瓶

木塞

鋼珠六、教學過程:(一)制作方法:不倒翁(1)1、在雞蛋的尖頂端開個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將蛋清,蛋黃取出,形成較完整蛋殼。將小重物放入雞蛋中,用膠水固定在底部(可倒入細沙或滴入蠟液,

/

3、操作及現象:將其左右壓倒,仍頑強的恢復到豎直狀態。4、原理解釋:不倒翁不會倒

,一方面因為它的結構上輕下重,重心很低;另外,當它向一邊傾斜時

,重心和桌面接觸點不在同一條鉛垂線上

,重力作用會使它擺動回原位置.5、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將“重心”放低些,當遇到“外力”時,(二)介紹第二種方法:不倒翁(2)1.制作材料:乒乓球、白色硬紙、橡皮泥、彩筆、膠水、剪刀等。2.制作方法:(2)把白色硬紙剪成一扇形,扇形的弧長應稍大于乒乓球的圓周長,并將扇形兩邊對接做成一圓錐形。(3)將紙圓錐與乒乓球粘接起來,用彩筆在乒乓球上畫出頭像,白色的就制成了。(三)除此方法外,還可利用雪碧瓶的底部(去掉底托)與瓶的上部,用類似方法制作。教學反思:、自動給水器一、教學內容:制作自動給水器二、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理解大氣壓原理。三、教學重點難點:

/

明白自動給水器的工作原理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操作法五、教學準備

可樂瓶一個,礦泉水瓶一個,直徑

厘米的塑料管

厘米。

膠水六、教學過程:幫助她?2.組裝步驟:(1)在礦泉水瓶蓋處鉆2

個直徑

0.5

厘米的孔。(2)把塑料管截成長

30

厘米作定位水管、10

厘米的為供水水管,分別插入,其中一條長的插至瓶底,另一條至瓶口。

10

個直徑

0.5

厘米的孔。(4)給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5)用鐵絲把供水瓶和接水盆連接固定即成。3、使用方法

:擰開供水瓶蓋倒滿水后擰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適量的水。的水高于水位線時,供水瓶又停止供水。4、適用范圍:給小動物喂水教學反思:、自制小火箭一、教學內容:自制小火箭二、活動目的:1.認識反沖力現象。

/

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制作一個小火箭。三、教學重點難點:認識反沖力現象。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一張香煙盒的錫箔紙、一根縫衣針、一根曲別針以及一盒火柴。六、教學六、教學過程:(一)方法一:1、將一根縫衣針和一根火柴并排貼緊,再將錫箔紙包在外面,緊緊再把曲別針掰開成

45

度角,做成一個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發射了。劃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給支架上的“火箭”點火,瞬間,“火箭”飛出去?!?、實驗原理:反沖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縫衣針并排放在“

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噴氣式飛機、火箭的運行,都是利用這個原理(二)方法二:1.備好錫紙片。薄薄的錫片,晾干后備用。2.制作發射架。截一段約

10

㎝長的中空玻璃管,用打濕的紙堵住其中的一頭,插到墨水瓶紙盒里,使之傾斜3.制作小火箭。剪下一張

3

㎝×4

㎝大小的錫片,捏下

3~5

個火柴頭上的火藥放到

/

要把沒牙簽一頭的錫紙片反折過來再繼續卷。按照下圖

a~b

的方法卷成火箭筒。4.發射小火箭。噴出,產生的反沖力推動小火箭沖出發射架1~2

米遠。5、特別提醒:火藥不能太多,卷火箭的牙簽裝入發射管之前一定要火發射時不要對著有人的地方或自己的眼睛不能靠得太近。教學反思:、日光燈清潔器一、教學內容:日光燈清潔器二、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日光燈清潔器。三、教學重點難點:自制放大鏡。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材料:一個破碎的小燈泡、酒精燈、鑷子、小紙板一塊。六、教學過程:

/

(一)日光燈清潔器1、在教室里打掃衛生時,最難對付的是日光燈燈管,它高高地裝在天花板上,只有架起梯子,或把課桌椅高高疊起,爬上去才能夠得著,但潔日光燈的小工具。2、做法:找來一個大號飲料瓶,截取帶著瓶口的一段,高度約為15U

插進瓶口,并用銷釘銷牢。一把目光燈潔潔器就做好了。3、用法很簡單:舉起清潔器,將

U

形凹口對準日光燈管,來回移動幾次,燈管上的灰塵就擦干凈了。清洗器的海綿也能用水清洗。4、活動小結。教學反思:、桿秤小制作一、教學內容:制作桿秤二、活動目的:1.知道桿秤的原理。2.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進一步認識平衡原理。三、教學重點難點:制作誤差范圍最小的桿秤。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桿、鉤/掛盤、提鈕、秤砣(質量稍大的物體均可)六、教學過程:

/

1、制作、標零做一根長40

厘米的桿秤,靠近粗的一端1

厘米處和

6在第一個穿釘上/或用掛盤吊在穿釘上;用一根較粗的線拴在第二個穿釘上做提紐。再用細線吊一個

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紐,將秤砣秤砣所掛的位置,這個位置就是定盤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