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人的挫折
第一節什么是挫折第二節挫折行為第三節挫折與管理第七章人的挫折第一節什么是挫折一般來講,人的需要并不都能得到滿足。動機指向行為可能會遇到下列情況:(1)動機——獲得滿足;(2)動機——阻礙——達到目標;(3)一種動機進行時——出現另外較大的動機——放棄前一動機而滿足后一動機;(4)動機受阻——無法達到目標而受到挫折。一般來講,人的需要并不都能得到滿足。動機指向行為可能會遇到下目標受阻時,通常的反應有下列幾種:(1)應對自我調整,適應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況。如商品價格上漲-購買替代品或少買。(2)以另一目標替代目標受阻時,尋找一個替代目標。如沒有升職希望的雇員可能會換個工作。(3)壓抑、報復或退避放棄對目標的追求。偶爾也會有人報復那些阻礙了目標實現的人或力量。目標受阻時,通常的反應有下列幾種:(4)固著或強迫對于受阻的目標持續不斷的不健康反應會造成固著或強迫,即把精力集中在目標上,繼續徒勞地想完成受阻的目標,“拿腦袋撞墻”。和應對行為的不同之處在于:固著的人很少嘗試用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變得像著魔一樣,無法理性地為目標做出努力。強迫性行為含有不理智的追求之意,而不是有意識的、持久的、考慮周詳的行動。(4)固著或強迫(5)認知失調利昂·菲斯廷格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這一心理學概念,描述的是人們對于新信息或經歷(尤其是和先前信念不同的信息或經理)的反應。我們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衡量新的信息或經歷,并由此建立起一個復雜的態度和情緒網絡。如果新的數據和我們已“知”的相吻合,就不會有什么問題,這一網絡就會得到強化和鞏固。如果我們經歷到某種和已“知”不一致的東西,我們的腦子里的平衡就會打破,就會覺得有什么東西不協調。(5)認知失調人總在想法和經歷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對自己的失調感可能會做出下列反應:(1)置之不理。(2)貶低新的信息或經歷。(3)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為。假設你的上司對你的表現好像從來都沒有說過一句好話。你深信他不喜歡你,因而你也討厭他,這是你已“知”的信息。有一天,你無意中聽到上司竟然在為你竭力爭取一次提升的機會!對老板說你絕對是本部門最優秀的員工,極力發展潛力。這條新的信息和你已“知”的不符合。你會如何反應?人總在想法和經歷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對自己的失調感可能會做出下根據菲斯廷吉的理論,你的想法大約會變化。也許你會調整自己的想法,“說不定我的上司其實挺欣賞我。也許他并不壞,只是不知道怎么向別人表達他的賞識而已。”或者你會做出這樣的調整:“我的上司不過是想顯示自己的重要性罷了,想用他對員工的關系來給老板留下深刻印象。給我升職這件事本身并沒有那么重要,不過是在玩弄權術而已。”(6)挫折感根據菲斯廷吉的理論,你的想法大約會變化。也許你會調整自己的想需要---動機---行為---目標但行為受阻時:(1)改變行為繞過障礙(2)改變目標而改變行為方向(3)無路可走------產生挫折需要---動機---行為---目標但行為受阻時:一、挫折的實質(一)挫折的定義挫折是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阻礙或干擾,致使動機難以實現,需要難以滿足時所感受到的挫敗、阻擾、失意、緊張的狀態和情緒反應。第一節什么是挫折
一、挫折的實質第一節什么是挫折動機行為實現目標挫折情境挫折認知克服障礙無法調整實現新目標挫折情緒反應需要生理需要社會需要調整目標理智性反應無法克服挫折感愉快的情緒動機沖突意志焦慮冷漠退化幻想逃避固執攻擊自殺個性動機行為實現目標挫折情境挫折認知克服障礙無法調整實現新目標挫[特征]1、客觀性培根:我們的一生就是駕馭自己血肉之軀的脆弱的小舟,駛過人世海洋的波濤。“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2、雙重性(1)積極效應:順境時的美德是節制,逆境時的美德是堅忍。(2)消極效應:失望、痛苦和焦慮粗暴的對抗疾病等3、差異性
主觀的心理感受人的心理發展層次不同,認識方法不同,對挫折的感受程度就不一樣。[特征]二、挫折的差異性(1)面臨同樣的挫折和考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挫折感受,會做出不同的反應。(2)對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事,構成的挫折的因素不同,挫折容忍力也不一樣。
二、挫折的差異性三、挫折的產生(一)挫折的成因1客觀因素(環境因素)
自然環境:個人能力無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空間限制、時間限制、自然災害和事故、生老病死等。空間狹小、噪音大、照明差、工作單調乏味、超時工作等。
社會環境: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遭受的政治經濟、道德、宗教、習俗等人為因素的限制。教育方法不當、管理方式不妥、崗位和能力不適合、人際關系緊張、經營失敗、產品滯銷、企業虧損等。
三、挫折的產生2主觀因素(內在因素)
個人的生理條件:個人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生理缺陷、疾病等所帶來的限制。
動機的沖突:在生活中同時產生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動機同時產生,其中一種動機得到滿足,其他的動機受到阻礙和排斥,產生難以選擇的心理狀態,稱為動機沖突。如得到提拔但是新的崗位無法勝任。調至自己喜愛的崗位,但新的崗位同事有隔駭。
2主觀因素(內在因素)(二)職工挫折特征現代人有多種共同的心理沖突:1、競爭與合作的沖突社會競爭的現實和教育所要求的協力合作的品德之間的沖突導致內心沖突。2、欲望激發與抑制欲望的沖突社會不斷增長、花樣繁多的欲望刺激與經濟或傳統道德所要求的節制之間的沖突。3、自由與現實的沖突理念上的自由意志與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制約。(二)職工挫折特征(三)產生挫折的組織原因(1)組織的管理方式
X理論:用權威、控制、懲罰等方式管理職工,形成組織目標和個人動機間的嚴重沖突,計件工資制使職工在金錢需要和社會需要的沖突中進行選擇。阿吉里斯認為:現代社會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組織的管理環境不良,阻礙了個人的需要和人格的發展。(2)組織內的人群關系上下級溝通不暢;過分強調競爭和責任,造成不必要的緊張。(三)產生挫折的組織原因(3)工作性質工作對個人的重要意義:表現個人才能和價值,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使個人在團體中表現自己,提高個人社會地位。工作性質如果不符合個人的興趣及能力,就容易成為心理上的負擔。(4)工作環境通風、照明、噪音、安全、衛生等實質環境;單調乏味、缺少變化使人感覺喪失。
(5)其它工作休息安排不當、強迫加班、惡性延長時間、工資偏低、不公平的晉升制度等等。(3)工作性質(四)挫折容忍力即對挫折的適應能力,是受到挫折時避免行為失常的能力。挫折受挫力的高低,受三種因素影響:1、生理條件身體健康強壯的人比體弱多病的人更能承受挫折的打擊。2、過去的經驗與學習閱歷廣、經驗豐富并歷盡艱辛與磨難的人遠比生活中一帆風順、缺乏斗爭鍛煉的人容忍力要高。3、對挫折的知覺判斷由于認識的不同,其所感受的威脅也不同,個人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也就不同。
(四)挫折容忍力第二節挫折行為一、情緒上的反應(一)直接行為挫折攻擊假說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德蘭認為,攻擊是挫折的結果,挫折的存在一定會引起攻擊的產生。攻擊的產生可預測挫折的存在。第二節挫折行為一、情緒上的反應
(一)憤怒的攻擊(1)直接攻擊:個體遭受挫折后,引起憤怒的情緒,對構成挫折的人或物立即直接的攻擊。魯莽、不成熟、心胸狹窄的標志。(2)轉向攻擊:個體在遭受挫折后,把憤怒的情緒發泄到同構成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上去。------替罪羊①遷怒②無名火或煩惱③自責單位---家---妻子---孩子---布娃娃(二)不安(一)憤怒的攻擊(三)冷漠個體受挫后,無法攻擊或攻擊無效時,以沉默、冷淡、無動于衷、失去喜怒哀樂的冷漠的態度表現出來。原因:(1)長期遭受挫折(2)個人感到絕望(3)心理恐懼、生理痛苦(4)心理上有攻擊和抑制的決定(四)
退化:受挫折后,放棄成熟的成人方式而采取早期幼稚的方式去應付問題或用于滿足自己的欲望。捶胸頓足、號啕大哭、撕破衣服、咬手指頭等;不愿承擔責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盲目的追隨某個領導、無理取鬧、毫無理由的擔心、輕信謠言等。
(三)冷漠個體受挫后,無法攻擊或攻擊無效時,以沉默、冷淡、二、防衛的方式(一)合理化作用“偷書不是偷是竊”“酸葡萄心理”。將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歸咎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以減輕內疚的一種反映方式。“上班遲到,說有交通事故”“生產不合格品,推說是機器陳舊”。把個人不合理的所作所為說成是客觀上的需要,并引用典故、事例來佐證自己行為的合理性,以減輕自己因過失而出現的罪疚感。二、防衛的方式(二)逃避作用(1)逃向另一現實:回避自己沒有把握的工作,而埋頭于與此無關的嗜好和娛樂,以排解心理上的焦慮。(2)逃向幻想的世界:從現實的困難情景撤退,而逃向幻想的自由世界,認為這不但能避免痛苦,還可以使許多愿望獲得滿足。(3)逃向生理疾病:考前發燒;士兵視盲、失聲;恐高;過敏等(二)逃避作用
(三)壓抑作用將可能引起挫折的欲望以及與此有關的感情、思想等抑制而不承認其存在,或者將痛苦的記憶主動忘掉或排除在意識之外。(三)壓抑作用(四)替代作用個人對某一對象所抱持的動機、感情和態度若不為社會所接受,或自感將遇到困難時,將此種感情和態度轉向另一對象以取而代之。揚長避短的防衛機制。(1)升華:改變不被社會所公允和接納的動機行為,導向比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會規范和時代需求,以利于社會和個人的發展。最富建設性的防衛機制。(2)補償:當個體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不適時,力圖以某種方式來彌補這種缺陷,以消除不適感的反應。學習技術-出人頭地(四)替代作用(五)表同作用
把別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羨慕的品質加到自己身上。表現為模仿別人的舉止行為,以別人的姿態自居。“典型”
“榜樣”
(六)投射作用
把自己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度、意念、欲望轉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在無意識中減輕自己的內疚和壓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表同作用(七)反向作用
為防止某些自認為不好的動機表現出來,而采取與動機相反方向的行動。即外在行為與內在動機不一致。“口是心非、南轅北轍、矯枉過正、欲蓋彌”彰(八)否認作用
否認已經發生的不愉快的事件,認為根本沒有發生,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不安和痛苦。掩耳盜鈴、眼不見為凈、我聽錯了等(七)反向作用
為防止某些自認為不好的動機表現出來,而三、環境的不良適應良好適應是指個人與環境之間保持一種調和的關系。即個人的思想、性格、行為習慣與其生活環境的社會規范、道德標準、價值觀念等相符合時即為良好的環境適應,不相符合就是不良適應。員工在工作環境中所表現的不良適應有下列幾種。三、環境的不良適應(一)攻擊(二)退化(三)固執(四)冷漠不良適應對組織和個人都會帶來極大的損失,引起不良后果:(1)生產降低——工作效率低(2)災害頻生——易發生意外事故(3)缺勤增多——無故缺席者增加(4)紀律紊亂——違反紀律(5)士氣低落——引不起工作動機(6)專業增加——離職他去(7)引起罷工——抵制生產(一)攻擊
第三節挫折與管理一、預防挫折(一)消除產生挫折的原因消除產生挫折的自然因素地震預防、臺風警報、廠房加固、機器防護、原材料合理堆放、照明、通風、工作的豐富華、輪換、治理污染等;對社會因素,要盡量引導職工適應環境,加強法制觀念,注意個人修養和挫折容忍力的加強;對生理因素,要考慮個人的生理特點,生理缺陷的人受到尊重,不受歧視。第三節挫折與管理一、預防挫折(二)改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緊張、互相猜忌、彼此記恨、形成心理負擔是造成挫折的另一重要原因。“上下級關系,同事、朋友關系”(三)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適當調整組織機構和制度,實行參與制、授權制和建議制。
調解人的需要:個人的動機受到阻礙,需要得不到滿足是造成挫折的根原因。“需要的管理”。(二)改善人際關系二、正確對待受挫折人(一)采取寬容的態度正在遭受挫折折磨的人,需要關心、照顧。冷淡歧視,以行政手段施加壓力,只會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把受挫折者推上絕路。唯有關懷和溫暖的開導、勸慰才能幫助他恢復心理平衡。
(二)提高認識,分清是非。
寬容的態度并不等于不分是非、一味遷就。正相反,唯有幫助受挫折者提高了認識、分清了是非,才能使其戰勝挫折。
二、正確對待受挫折人個人應注意到:1.要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當遭遇挫折時,不要自己去強化不良的感受;2.多采用積極的、建設性的防衛行為,少采用消極的防衛行為,避免破壞性的防衛行為。個人應注意到:1.要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當遭遇挫折時,不(三)改變環境。
改變環境是相當有效的方法,其主要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調離原來的工作崗位或居住地點;二是改變環境的心理氣氛,給受挫者以廣泛的同情和溫暖。(四)精神發泄法創造一種環境或采取某種方式,使受挫折者自由表達其受壓抑的情感,使其緊張和憤怒得以宣泄。(三)改變環境。
改變環境是相當有效的方法,其主要的方式有三、心理治療又稱精神治療,是指應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治療病人心理疾病的過程。是以醫學心理學的各種理論體系為指導,以良好的醫患關系為橋梁,應用各種心理學技術包括通過醫護人員的言語、表情、行動或通過某些儀器以及一定的訓練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條件,增強抗病能力,從而消除心身癥狀,重新保持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達到治療的目的。
三、心理治療四情緒的調節1、合理排遣與宣泄2、轉移注意3、積極升華4、自我安慰5、詼諧幽默6、放松練習四情緒的調節
睡眠研究顯示,短缺睡眠4小時,就足以降低45%的反應能力。因為睡眠不足,減少的工作效率和創造力多達25%-50%,所犯錯誤多達25%-50%,而增加的厭煩感至少在30%。睡眠不論是在時間管理還是壓力管理中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睡眠運動。運動是壓力機制,也是恢復機制。運動時,幾乎全身的細胞都受到影響。腦部的壓力被沖刷掉,腎上腺素和腦內啡的分泌可掃除憤怒、恐懼、悲哀或沮喪等負面情緒。冥想。用放松的姿勢坐下,閉上眼睛,用鼻子緩慢地吸氣和呼氣,集中注意你的呼吸,每當呼氣時就默念“一”。運動。運動是壓力機制,也是恢復機制。運動時,幾乎全身的細胞都隨意想象:深深地吸氣,屏住氣從一數到五。然后,開始非常慢地呼出去。當你呼氣的時候,把身體里的所有壓力都呼了出去。現在,像平常一樣呼吸并放松。然后用幾分鐘讓你的思想隨意飛馳,放松,不要控制自己的想法,幾分鐘后睜開眼。隨意想象:深深地吸氣,屏住氣從一數到五。然后,開始非常慢地呼
訓練訓練員工的AQ(逆境智商)
斯托茨博士指出,應對逆境的能力可以分解為四個關鍵因素——控制、歸屬、延伸和忍耐。控制就是認清自己改變局面的能力;歸屬是指承擔后果的能力;延伸是對問題大小及其對工作生活其他方面影響的評估;忍耐是指認識到問題的持久性,以及它對你的影響會持續多長時間。要調整好這四個關鍵因素,就要對每個問題都進行這樣的思考:這個問題導致的今后兩天必然發生的結果是什么?對于這些必然結果,你最有可能改變的(即使部分改變)是哪些?怎樣做能防止問題的擴散?有什么跡象表明問題的后果會持續很長時間?這樣一份在腦子形成的清單可以使我們在問題發生后減少恐慌,并幫助我們確定輕重緩急。訓練訓練員工的AQ(逆境智商)斯托茨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
——愛默生流水在碰到抵觸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歌德短時期的挫折比短時期的成功好。
——畢達哥拉斯
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
第七章人的挫折
第一節什么是挫折第二節挫折行為第三節挫折與管理第七章人的挫折第一節什么是挫折一般來講,人的需要并不都能得到滿足。動機指向行為可能會遇到下列情況:(1)動機——獲得滿足;(2)動機——阻礙——達到目標;(3)一種動機進行時——出現另外較大的動機——放棄前一動機而滿足后一動機;(4)動機受阻——無法達到目標而受到挫折。一般來講,人的需要并不都能得到滿足。動機指向行為可能會遇到下目標受阻時,通常的反應有下列幾種:(1)應對自我調整,適應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況。如商品價格上漲-購買替代品或少買。(2)以另一目標替代目標受阻時,尋找一個替代目標。如沒有升職希望的雇員可能會換個工作。(3)壓抑、報復或退避放棄對目標的追求。偶爾也會有人報復那些阻礙了目標實現的人或力量。目標受阻時,通常的反應有下列幾種:(4)固著或強迫對于受阻的目標持續不斷的不健康反應會造成固著或強迫,即把精力集中在目標上,繼續徒勞地想完成受阻的目標,“拿腦袋撞墻”。和應對行為的不同之處在于:固著的人很少嘗試用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變得像著魔一樣,無法理性地為目標做出努力。強迫性行為含有不理智的追求之意,而不是有意識的、持久的、考慮周詳的行動。(4)固著或強迫(5)認知失調利昂·菲斯廷格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這一心理學概念,描述的是人們對于新信息或經歷(尤其是和先前信念不同的信息或經理)的反應。我們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衡量新的信息或經歷,并由此建立起一個復雜的態度和情緒網絡。如果新的數據和我們已“知”的相吻合,就不會有什么問題,這一網絡就會得到強化和鞏固。如果我們經歷到某種和已“知”不一致的東西,我們的腦子里的平衡就會打破,就會覺得有什么東西不協調。(5)認知失調人總在想法和經歷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對自己的失調感可能會做出下列反應:(1)置之不理。(2)貶低新的信息或經歷。(3)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為。假設你的上司對你的表現好像從來都沒有說過一句好話。你深信他不喜歡你,因而你也討厭他,這是你已“知”的信息。有一天,你無意中聽到上司竟然在為你竭力爭取一次提升的機會!對老板說你絕對是本部門最優秀的員工,極力發展潛力。這條新的信息和你已“知”的不符合。你會如何反應?人總在想法和經歷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對自己的失調感可能會做出下根據菲斯廷吉的理論,你的想法大約會變化。也許你會調整自己的想法,“說不定我的上司其實挺欣賞我。也許他并不壞,只是不知道怎么向別人表達他的賞識而已。”或者你會做出這樣的調整:“我的上司不過是想顯示自己的重要性罷了,想用他對員工的關系來給老板留下深刻印象。給我升職這件事本身并沒有那么重要,不過是在玩弄權術而已。”(6)挫折感根據菲斯廷吉的理論,你的想法大約會變化。也許你會調整自己的想需要---動機---行為---目標但行為受阻時:(1)改變行為繞過障礙(2)改變目標而改變行為方向(3)無路可走------產生挫折需要---動機---行為---目標但行為受阻時:一、挫折的實質(一)挫折的定義挫折是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阻礙或干擾,致使動機難以實現,需要難以滿足時所感受到的挫敗、阻擾、失意、緊張的狀態和情緒反應。第一節什么是挫折
一、挫折的實質第一節什么是挫折動機行為實現目標挫折情境挫折認知克服障礙無法調整實現新目標挫折情緒反應需要生理需要社會需要調整目標理智性反應無法克服挫折感愉快的情緒動機沖突意志焦慮冷漠退化幻想逃避固執攻擊自殺個性動機行為實現目標挫折情境挫折認知克服障礙無法調整實現新目標挫[特征]1、客觀性培根:我們的一生就是駕馭自己血肉之軀的脆弱的小舟,駛過人世海洋的波濤。“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2、雙重性(1)積極效應:順境時的美德是節制,逆境時的美德是堅忍。(2)消極效應:失望、痛苦和焦慮粗暴的對抗疾病等3、差異性
主觀的心理感受人的心理發展層次不同,認識方法不同,對挫折的感受程度就不一樣。[特征]二、挫折的差異性(1)面臨同樣的挫折和考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挫折感受,會做出不同的反應。(2)對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事,構成的挫折的因素不同,挫折容忍力也不一樣。
二、挫折的差異性三、挫折的產生(一)挫折的成因1客觀因素(環境因素)
自然環境:個人能力無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空間限制、時間限制、自然災害和事故、生老病死等。空間狹小、噪音大、照明差、工作單調乏味、超時工作等。
社會環境: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遭受的政治經濟、道德、宗教、習俗等人為因素的限制。教育方法不當、管理方式不妥、崗位和能力不適合、人際關系緊張、經營失敗、產品滯銷、企業虧損等。
三、挫折的產生2主觀因素(內在因素)
個人的生理條件:個人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生理缺陷、疾病等所帶來的限制。
動機的沖突:在生活中同時產生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動機同時產生,其中一種動機得到滿足,其他的動機受到阻礙和排斥,產生難以選擇的心理狀態,稱為動機沖突。如得到提拔但是新的崗位無法勝任。調至自己喜愛的崗位,但新的崗位同事有隔駭。
2主觀因素(內在因素)(二)職工挫折特征現代人有多種共同的心理沖突:1、競爭與合作的沖突社會競爭的現實和教育所要求的協力合作的品德之間的沖突導致內心沖突。2、欲望激發與抑制欲望的沖突社會不斷增長、花樣繁多的欲望刺激與經濟或傳統道德所要求的節制之間的沖突。3、自由與現實的沖突理念上的自由意志與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制約。(二)職工挫折特征(三)產生挫折的組織原因(1)組織的管理方式
X理論:用權威、控制、懲罰等方式管理職工,形成組織目標和個人動機間的嚴重沖突,計件工資制使職工在金錢需要和社會需要的沖突中進行選擇。阿吉里斯認為:現代社會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組織的管理環境不良,阻礙了個人的需要和人格的發展。(2)組織內的人群關系上下級溝通不暢;過分強調競爭和責任,造成不必要的緊張。(三)產生挫折的組織原因(3)工作性質工作對個人的重要意義:表現個人才能和價值,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使個人在團體中表現自己,提高個人社會地位。工作性質如果不符合個人的興趣及能力,就容易成為心理上的負擔。(4)工作環境通風、照明、噪音、安全、衛生等實質環境;單調乏味、缺少變化使人感覺喪失。
(5)其它工作休息安排不當、強迫加班、惡性延長時間、工資偏低、不公平的晉升制度等等。(3)工作性質(四)挫折容忍力即對挫折的適應能力,是受到挫折時避免行為失常的能力。挫折受挫力的高低,受三種因素影響:1、生理條件身體健康強壯的人比體弱多病的人更能承受挫折的打擊。2、過去的經驗與學習閱歷廣、經驗豐富并歷盡艱辛與磨難的人遠比生活中一帆風順、缺乏斗爭鍛煉的人容忍力要高。3、對挫折的知覺判斷由于認識的不同,其所感受的威脅也不同,個人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也就不同。
(四)挫折容忍力第二節挫折行為一、情緒上的反應(一)直接行為挫折攻擊假說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德蘭認為,攻擊是挫折的結果,挫折的存在一定會引起攻擊的產生。攻擊的產生可預測挫折的存在。第二節挫折行為一、情緒上的反應
(一)憤怒的攻擊(1)直接攻擊:個體遭受挫折后,引起憤怒的情緒,對構成挫折的人或物立即直接的攻擊。魯莽、不成熟、心胸狹窄的標志。(2)轉向攻擊:個體在遭受挫折后,把憤怒的情緒發泄到同構成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上去。------替罪羊①遷怒②無名火或煩惱③自責單位---家---妻子---孩子---布娃娃(二)不安(一)憤怒的攻擊(三)冷漠個體受挫后,無法攻擊或攻擊無效時,以沉默、冷淡、無動于衷、失去喜怒哀樂的冷漠的態度表現出來。原因:(1)長期遭受挫折(2)個人感到絕望(3)心理恐懼、生理痛苦(4)心理上有攻擊和抑制的決定(四)
退化:受挫折后,放棄成熟的成人方式而采取早期幼稚的方式去應付問題或用于滿足自己的欲望。捶胸頓足、號啕大哭、撕破衣服、咬手指頭等;不愿承擔責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盲目的追隨某個領導、無理取鬧、毫無理由的擔心、輕信謠言等。
(三)冷漠個體受挫后,無法攻擊或攻擊無效時,以沉默、冷淡、二、防衛的方式(一)合理化作用“偷書不是偷是竊”“酸葡萄心理”。將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歸咎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以減輕內疚的一種反映方式。“上班遲到,說有交通事故”“生產不合格品,推說是機器陳舊”。把個人不合理的所作所為說成是客觀上的需要,并引用典故、事例來佐證自己行為的合理性,以減輕自己因過失而出現的罪疚感。二、防衛的方式(二)逃避作用(1)逃向另一現實:回避自己沒有把握的工作,而埋頭于與此無關的嗜好和娛樂,以排解心理上的焦慮。(2)逃向幻想的世界:從現實的困難情景撤退,而逃向幻想的自由世界,認為這不但能避免痛苦,還可以使許多愿望獲得滿足。(3)逃向生理疾病:考前發燒;士兵視盲、失聲;恐高;過敏等(二)逃避作用
(三)壓抑作用將可能引起挫折的欲望以及與此有關的感情、思想等抑制而不承認其存在,或者將痛苦的記憶主動忘掉或排除在意識之外。(三)壓抑作用(四)替代作用個人對某一對象所抱持的動機、感情和態度若不為社會所接受,或自感將遇到困難時,將此種感情和態度轉向另一對象以取而代之。揚長避短的防衛機制。(1)升華:改變不被社會所公允和接納的動機行為,導向比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會規范和時代需求,以利于社會和個人的發展。最富建設性的防衛機制。(2)補償:當個體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不適時,力圖以某種方式來彌補這種缺陷,以消除不適感的反應。學習技術-出人頭地(四)替代作用(五)表同作用
把別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羨慕的品質加到自己身上。表現為模仿別人的舉止行為,以別人的姿態自居。“典型”
“榜樣”
(六)投射作用
把自己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度、意念、欲望轉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在無意識中減輕自己的內疚和壓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表同作用(七)反向作用
為防止某些自認為不好的動機表現出來,而采取與動機相反方向的行動。即外在行為與內在動機不一致。“口是心非、南轅北轍、矯枉過正、欲蓋彌”彰(八)否認作用
否認已經發生的不愉快的事件,認為根本沒有發生,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不安和痛苦。掩耳盜鈴、眼不見為凈、我聽錯了等(七)反向作用
為防止某些自認為不好的動機表現出來,而三、環境的不良適應良好適應是指個人與環境之間保持一種調和的關系。即個人的思想、性格、行為習慣與其生活環境的社會規范、道德標準、價值觀念等相符合時即為良好的環境適應,不相符合就是不良適應。員工在工作環境中所表現的不良適應有下列幾種。三、環境的不良適應(一)攻擊(二)退化(三)固執(四)冷漠不良適應對組織和個人都會帶來極大的損失,引起不良后果:(1)生產降低——工作效率低(2)災害頻生——易發生意外事故(3)缺勤增多——無故缺席者增加(4)紀律紊亂——違反紀律(5)士氣低落——引不起工作動機(6)專業增加——離職他去(7)引起罷工——抵制生產(一)攻擊
第三節挫折與管理一、預防挫折(一)消除產生挫折的原因消除產生挫折的自然因素地震預防、臺風警報、廠房加固、機器防護、原材料合理堆放、照明、通風、工作的豐富華、輪換、治理污染等;對社會因素,要盡量引導職工適應環境,加強法制觀念,注意個人修養和挫折容忍力的加強;對生理因素,要考慮個人的生理特點,生理缺陷的人受到尊重,不受歧視。第三節挫折與管理一、預防挫折(二)改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緊張、互相猜忌、彼此記恨、形成心理負擔是造成挫折的另一重要原因。“上下級關系,同事、朋友關系”(三)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適當調整組織機構和制度,實行參與制、授權制和建議制。
調解人的需要:個人的動機受到阻礙,需要得不到滿足是造成挫折的根原因。“需要的管理”。(二)改善人際關系二、正確對待受挫折人(一)采取寬容的態度正在遭受挫折折磨的人,需要關心、照顧。冷淡歧視,以行政手段施加壓力,只會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把受挫折者推上絕路。唯有關懷和溫暖的開導、勸慰才能幫助他恢復心理平衡。
(二)提高認識,分清是非。
寬容的態度并不等于不分是非、一味遷就。正相反,唯有幫助受挫折者提高了認識、分清了是非,才能使其戰勝挫折。
二、正確對待受挫折人個人應注意到:1.要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當遭遇挫折時,不要自己去強化不良的感受;2.多采用積極的、建設性的防衛行為,少采用消極的防衛行為,避免破壞性的防衛行為。個人應注意到:1.要認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傷急救心理援助如何安撫傷者情緒
- 辦公自動化中電子病歷系統的功能升級與安全保障
- 從理論到實踐看區塊鏈如何優化食品行業辦公體驗
- 互聯網醫療信息化建設探索與展望
- 租私人果園協議書模板
- 租房主衛改造合同協議
- 直播人員勞動合同協議
- 租賃大型庫房合同協議
- 磚材料供應合同協議
- 租貨音響勞務合同協議
- 青年博物館文創產品消費研究:一個社會實踐分析視角
- 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模型-深度研究
- 2025版學校學生食堂餐具清洗消毒服務合同2篇
- 跟著電影去旅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大學(威海)
-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文本及編制說明
- 學校基金會的資金籌集與運用策略
- 2021年高考物理試卷(江蘇)(解析卷)
- 調度室副主任安全生產職責模版(3篇)
- 2025年中電科太力通信科技限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設備房管理標準》課件
- 2025年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拉布大林上庫力三河蘇沁農牧場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